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古代女军医by采苓 >

第57部分

古代女军医by采苓-第57部分

小说: 古代女军医by采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七用玉骨折扇挠挠下巴,斜瞪着古二郎,“还不滚,一月之内还不上钱,七爷叫你知道什么叫后悔!哼!”

高七没看方再年,仿佛把小伙计刚才的冷嘲暗讽都忘了,手腕潇洒地一转,甩了个漂亮的水袖,带着小厮趾高气昂地走了,赌档的打手们面面相觑,忙捡起了长棍跌跌撞撞跟上。

方再年暗啐一口,对下方不肯离去的众人拱拱手,“各位乡亲,小店还是老规矩,正月十六才正式开张。也还是老规矩,象古二郎这样的急诊外伤上门,咱们能治的就治,不能治的就请各位乡亲多多包涵另请高明。东家不在,小的就不留各位叔叔伯伯进来喝茶了。”

方再年说完,他叔方不近便出来圆场,“都散了都散了,大过年的,在这吹啥风啊,赶紧回去热乎热乎。”

不远处,徐小哥与张老板在杂货铺门口撑了个木板子,摆了几样糖果吃食,大声呼喝起来:“秋梨糖秋梨糖,正宗的秋梨糖,绝对是小何大夫亲手所制,不用进药铺也可以买到的哈。”

别说,还真有人凑过去了,就是不买糖,也有买点的,张老板忙着秤斤断两收银子,乐得嘴巴都合不拢。

“这个张老板,真是老财迷,一点机会都不肯放过。”方再年笑着说道。

底下有人问他张记的秋梨糖是不是小何大夫亲手做的,他也好脾气地回答是,不是针对江南药铺的人,方小哥从来都是笑脸相迎的。

冲着那温和的笑脸,也有人不讲究忌讳什么的,走进江南药铺走走看看的,进来的人,当然要问问刚才小何大夫是在哪里给古二郎缝的头皮。

问这问题的人还挺多,方再年干脆又拉开帘子,指着一张诊桌让人看,“一般的跌打刀伤,咱们就在这儿看,平时主要是小关大夫坐诊,今儿小关大夫和东家都不在,小何大夫才出来的。”

“刚刚有人说小何大夫才九岁?”

“是九岁哩,东家宠得很,一般叫她在后院读医书,帮着做些药哇什么的。药妆牙膏诸位都知道吧?跟秋梨糖一样,也是咱们小何大夫亲手做的,小小的娃娃,勤快着哩。”

“那娃厉害呀,长大了怎么得了。”

“常大夫的徒弟个个厉害,就那小关大夫,听说上回也跟着常大夫去赶鞑子了,一手帮人裹伤,一手抡了大片刀杀贼,军中都传开了。”

“小林大夫也不错,咱们甘州府当年的神童秀才哩,读医书那不就跟玩似的,俺家老姨的咳嗽病,就是吃了小林大夫的药才好的。”

听着众人不住的赞叹,方再年心里舒坦得很,马上有人要买秋梨糖和牙膏,他就更高兴了,没白费口水呀。

何素雪在后院,也很高兴,想当年在城外的破庙,小伙伴们那是同甘共苦相依为命呀,时过境迁,大伙都有了着落,只是有点小遗憾,小伙伴们混帮派不太靠谱。

她洗了手,脱去工作衣,到厨房跟大伙说话,还是原来那个习惯,喜欢在厨房说事,彰显了邓小虎等人骨子里对常大夫的敬仰和畏惧。

何素雪捧着下巴,仔细倾听邓小虎和戴安乐七嘴八舌地述说别后离情,邓小礼偶尔插嘴补充几句,甘州话混着普通话,听着很可乐。王石头和张有福眉眼长开了些,看着有了些沉稳,笑嘻嘻的只听不说。

照小伙伴们所说,他们回家之后葬了父母家人,屋子被烧光,粮食被抢光,没吃的喝的,只好跟族人一起住到祠堂去混吃混喝。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呀,族人们脸色不好看,结果几人凑一块合计合计,还是到城里来寻个活路。

少年们说得很轻松,实际过程一定很心酸,何素雪没有挑破,软着声音问小虎帮安在什么地方?可有弄到粮食?有没有柴火烧炕呀?

几个问题问得暖人心,可少年们尴尬地挠头抓下巴,左顾右盼,不敢面对。

赵本真一直没吭声的,这会儿咳嗽下,开口道:“他们前日进城,占了一座绝户房,啥啥没有,也不知道过来告诉一声,你说,脑子怎么就是不开窍。”

少年们均低下头去,毛永青也不高兴,“就是,进城了也不来找咱们,几天不见就生分了?矫情也不看时候!”

何素雪暗暗朝毛永青竖了大拇指,赵本真又接着说了:“那房子占了也就占了,反正现在也没人管,青哥儿给拿点消毒水洒一洒,旧东西全部烧掉一点不要,尤其那水井,一定要掏干净,估计屋顶的瓦也要捡一捡。先这么着,改天我找帮忙去衙门说个情,重新写个房契就成了。”

正文 第八十九章古二送柴

   
赵本真几句话就把事情安排妥当了,耿直的邓小虎虎目含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邓小礼捅了捅戴安乐,后者便道这安排好,还是赵哥儿想得周全。

咕噜咕噜~不知是哪个的肚子在响,但少年们集体红了脸,邓小虎更是直接坦白,他们从进城到现在,还没进过食。

“怎么不早说,到了自己家里,还客气个啥?”何素雪生气地叫道,“青哥儿,把库房里冻的饺子取两盖帘来,再拿十个鸡蛋。”

邓小虎咽了咽口水,搓搓手掌,“随便给口吃的就行了,还鸡蛋饺子,太客气了。”

何素雪翻着白眼,决定不理这个缺心眼的家伙。

毛永青去拿食材的时间,王小九主动坐到灶前烧火,何素雪往锅里添了水,又坐回桌前和戴安乐说话,这是个聪明人,跟他说话不费力,尽挑她想知道的说,太省心了。

赵本真把邓小虎兄弟俩叫到外面,塞了点什么给邓小礼,何素雪看见心中暗乐,赵同学跟自己英雄所见略同嘛,钱财什么的,确实不能交给不靠谱的小虎帮主。

毛永青捡了二百个饺子回来,全给煮了,就这样,还险些不够,因为毛永青也上去凑热闹了,一伙少年乱哄哄地抢着吃,分外香甜。

填饱了肚子,邓小虎就嚷嚷着回去收拾屋子,手里有了钱。他急着去开拓自己的事业了。

赵本真也想跟去看看,可又怕高七再来药铺生事,心里纠结一会,到底没去成,而且还把何素雪给劝住,让邓小虎把屋子整理好了。再来请大伙去喝暖房酒。

何素雪回想和师傅大人出去走访时,闻到的那种味道,也打消了去看热闹的念头,来日方长,耐心等等吧。

日子平淡地滑过去,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平静的甘州城突然又热闹起来,大清早开始。街上一下子多了行人,何素雪纯粹是被吵醒的。

她穿戴好走出门,发现焦婶和花婶都在厨房里忙,惊喜地扑上去,抱着焦婶的腰不放,“婶子过年好!”

“哎哟。小何你也过年好,今儿打扮得真漂亮呀。”焦婶揽着何素雪,真心的赞美菩萨。这娃终于养出点肉了,睡得红扑扑的小脸蛋跟苹果似的。

何素雪扯了扯小裙子,“嘿嘿,今天过节嘛。”

花婶乐呵呵从怀里摸出一把新梳子来,“他焦婶放开小何,我来给她把头发重新梳梳。”

何素雪羞得脸蛋发烫,自己梳头的手艺确实不咋的,中间一分,两边各编一个小辫子,还是歪歪扭扭的,不直溜。

乖乖在长凳上坐了,让花婶重新梳了两个小包包,还想臭美下,回房拿了两朵珠花叫花婶给扎上,再戴上珍珠耳环和手串,配上藕荷色的短袄和八幅罗裙,一个明媚可爱的小萝莉就此诞生了。

人人都赞小何今天漂亮,赵本真默默地心痛,她只有这一套女装,还是高卢氏赠送的,而家中的妹妹,比这还漂亮的衣裙每季都做四套,过年过节还要特别订制,一年年攒下来,穿都穿不完,人比人,真是……

赵本真转身回房,从火炕底下掏出一块砖,朝里摸出一个布包,打开里面有几十个小巧可爱的金银元宝和一叠银票,他取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想了想,咬着牙不甘心地放下,最后取了两个五两的银元宝,其余的又放回原位藏好。

他饭也不吃,匆匆就出了铺子,何素雪得知他出去了,气得拍桌子,“这家伙一定是去小虎他们那了,混蛋啊,又不叫我!”

焦婶忙劝:“别气别气,外面人多得插不进脚,乱糟糟的有什么好玩?来来,婶子教你包汤圆,等晚上再带你去看花灯。”

“啊?晚上有花灯?”

“嗯啊,菜市口早上贴了告示,说今晚宵禁推迟到子时,让老百姓看看花灯,放放烟花。”

何素雪便开始期待今晚的花灯之旅,书上说,明朝的手工业十分发达,人工做的花灯精致漂亮花样繁多,有一些机关非常巧妙,灯里的画会跑会跳还会变色,后世机器根本无法复制。

焦婶要做芝麻汤圆,糯米粉可以从米粮铺买,芝麻粉则要自己磨,毛永青刚从库房里搬出只比海碗大一点的小石磨,何素雪马上就预约了位置。

无聊啊,磨芝麻玩吧。

焦婶把铁锅洗得很干净,一点油星都不见,然后用小火热锅,洗好晾干的芝麻倒进去,慢慢地翻炒,直至芝麻散发出香味,铁勺一辗就碎就可以出锅了。

芝麻搬到饭桌上,何素雪伸出小勺去舀,焦婶急忙按住她,磨芝麻容易出油粘团,热芝麻出油更快更多,要等晾冷了才可以磨,还得不时清洁石磨防止粘连,一点都不能急。

吃过午饭,焦婶宣布芝麻冷了,可以开始磨了,何素雪的兴奋劲已过,没那么激动了,不过还是坐下磨了一小碗的样子,便交给跃跃欲试的毛永青去玩了。

为了保证晚上有精神逛花灯,何素雪决定好好睡个午觉养足精神,打着呵欠走出厨房,院子里来了人。

古二郎挑着一担柴被毛永盛引进来,几天不见,他整个人就瘦了一圈,头发蓬乱,胡子拉渣,脸色腊黄腊黄的,头上的绷带几天没换,也染得脏兮兮。

可以理解呀,没有人身上无辜背了巨债,到了变卖房屋田地的地步,还能风轻云淡的。

木柴很重,古二郎背都压弯了,见到女装版的何素雪还愣了下,恭敬地喊了小何大夫,便在毛永盛的指点下把柴卸到院角。

何素雪的视线移到影壁处,那里还站了一个小男孩,个头跟她差不多,怯生生,瘦巴巴,棉衣打了许多补丁还短了一截,手腕脚踝都露出来了,让何同学想起当年混在破庙的岁月。

古二郎提着扁担和草绳,招手把小男孩叫到跟前,“这是俺家娃,叫狗剩。”

狗剩来之前得了嘱咐,很乖巧地叫声哥哥好姐姐好,小眼神闪躲着偷偷打量周围,各种羡慕。

正文 第九十章秦世子来探

  
狗剩双手抱一个三两重的二合面大馒头,啃得狼吞虎咽,古二郎蹲在他边上,不时心疼地提醒他慢点吃,别噎着,话没说完,狗剩便剧烈地咳嗽起来。

“你娃咋不听话,快喝口粥缓缓。”古二郎着急地端了脚边的稀饭,给狗剩灌了几口,方才给他缓过劲来。

狗剩得了教训,啃馒头的速度慢了下来,可仍是吃得很着急。

古二郎羞愧地告诉何素雪等人,为了筹钱还债,家里能卖的都卖了,除了两亩没人要的瘦田和一间破祖屋,啥都没了,今天他给江南药铺送柴,他婆娘则挑了一担去集市上卖了换粮,家里已经断顿了。

何素雪等人很平静地听他诉苦,这个结果是早就预见到的,这是古二郎自己造的孽,却连累了妻儿。

王小九仍是气不过,怒目而视冷嘲热讽的,“你该记住,好好的日子为啥会变成今天这样,再敢去赌,下回就该卖儿典妻了!”

这话不止古二郎听了不舒服,就是忙着吃的狗剩也是脸色大变,把吃了一半的馒头塞他爹手里,扯住他爹的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