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清舞:比翼双飞 >

第35部分

清舞:比翼双飞-第35部分

小说: 清舞:比翼双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怡宁和胤禛一前一后地在山下的县城里闲逛,二人之间隔了大约两米的距离。她曾几次试图挽住胤禛的胳膊,都被他给甩开了,一气之下,索性不再理他,蹬蹬几步跑到前面,自顾自的东瞅西看,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自从宁园开了先例将水泥用于修路盖房的建筑材料后,很快就在全国传开了,各地新建的水泥厂像燎原之火,迅速将这种方便好用的新东西推广到各州县。现在她们置身的五台县的主街道就是一条水泥马路,路边有几处大户人家的墙也是用水泥抹就。店铺中的货物很多,除了当地原本的一些特产外,发源于宁园的许多东西也有很多,像暖壶、机织布、白铁桶、梳妆镜、卫生巾等日常用品都有,虽然价钱不便宜,但可以看到还是有人买。
  怡宁一边打听着宁园货物的市场行情,一边顺带买些准备送人的土特产。胤禛也不拦她,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后,始终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他的任务就是负责给银子和拿包裹,不大的功夫,手里已经拎满了大包小包。后面的侍卫几次想帮忙接过他手里的东西,都被怡宁恶狠狠地瞪了回去。
  “老公,你知道吗?在我们那里,都是女人逛街,男人付帐加拎包的。怎么?你难倒不喜欢这样的家庭活动吗?”怡宁掐着嗓子,妖娆地对他抛个媚眼,将刚买的两壶老陈醋挂到了胤禛的肩上。
  “你要是再挂,我就没有手掏银子了。” 胤禛认真地正色道,严肃的表情好像自己正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商量国家大事。
  “没关系,我可以帮你掏。”怡宁抬起胳膊,用绢帕给他抹了一下额头上亮晶晶的汗珠,口里嘟囔着:谁叫你情人不做,偏要当苦力的,没办法,既然选择了这个差事,就要有起码的职业素养。
  说完,看也不看胤禛,又往前面人群密集之处挤去。好容易挤到前面,却见是一间十分高壮直挺的大商行,门前的匾额上是康熙御笔亲书的“宁园”两个雄浑有力的大字,旁边一行小小阿拉伯数字“第一百三十五”。
  怡宁便知道这是宁园的第一百三十五间分号,更加关心起来,不知道这么多人围着吵吵嚷嚷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时胤禛也挤到了她身边,手里的东西都已经不见,看来是忍无可忍,终于给怡宁闹罢工了。怡宁现在全部的心思都在自己的店铺上,没功夫收拾他,顺手在他胳膊上拧了一把,扯着脖子看店铺门口的一个阔人和掌柜的争执。
  “钱老板,你前个月在我这里订过十台收割机不假,但是十天前你亲自上门说万鑫的收割机价钱更便宜,把货都退了。我现在店里的收割机一共就这么几台,这些乡亲们都已经下了定金,不能把货让给你。”
  “宋掌柜,你说的不错,是我不对,我忘了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古训,那万鑫的收割机根本使不了,到田里没推几步远就趴窝了。要说这货物质量,还是就属你们宁园的好。我的田地是他们的几倍,必须用收割机,我给你加一成的价钱行不行?你把这几台都卖给我。”
  听到这里,怡宁明白过来,这是为了争货呀,心里就有几分得意。这收割机是前年宁园的农业研究所推出的新产品,动力为人工或牛马,能边收割麦子边脱谷皮,十分方便,价格也不贵,一面市就受到北方农民的追捧。特别是一些大户,每到秋收季节,为了抢收粮食,往往需要雇用大批临时的短工,工钱不说,还要管饭管住。有了收割机后,劳动力问题解决了不说,还省了许多麻烦,一台机器用个三五年的,能节省不少费用。
  与往日一样,宁园的每一个新产品问世后,很快这市面上就会涌现出一大批仿冒产品,万鑫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家,它的后台老板正是贝子胤禟。
  见掌柜沉吟不语,似乎被这位钱老板出的价钱打动,旁边的一群农户打扮的人就开始嚷嚷:“这机器我们已经定了,就是我们的了,你们不能出尔反尔!”“你们宁园怎么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
  怡宁正想上前,就见从店铺里面走出一人,高声道:“各位乡亲,请放心,我宁园向来是吐口吐沫板上的钉,说一不二,这机器全都是你们的,任他出个天价,也甭想拉走一台。”
  怡宁见这人看着面熟,却正是那日在五福茶楼见过的李卫,正奇怪他是什么时候到的五台,却见他转身又对脸拉得老长的钱老板道:“钱老板,刚才我在屋里听了半天,虽然您图便宜吃了大亏,但是冲着您能够返回头找我宁园这一点,我就要交您这个朋友。我问您,您从万鑫买的货恐怕他们不会给退吧?”
  钱老板沮丧地点点头,没说话,李卫又道:“正好,我这次从京里出来,为了考察收割机的实际应用效果,身边带了两个技术人员,这样吧,你把那些坏了的收割机都给我运来,我给你修理修理,修不好不要钱,修好了你给我新机器一半的价钱,可好?”
  钱老板大喜,忙不迭地向他行了个礼,挤出人群去了。围观的人们也都喜笑颜开,纷纷赞扬宁园会做生意,宋掌柜也忙招呼伙计给另一拨人安排搬运货物去了。怡宁对李卫的表现十分满意,当下悄悄地俯在胤禛耳边道:“你想不想收一个得力的跟班?”
  怡宁端着李卫奉上的茶碗,抿了一口,问道:“戴铎这个时候派你到山西,除了考查收割机的市场外,难道没有其他的事情?”
  李卫刚才乍见到她和胤禛从天而降,虽然不认识,但对他们身后的景泰却是见过的,且早就知道圣驾正在五台山。他是个多机灵的人,当下五体投地,咚咚咚实实在在地磕了几个响头,将主子请进店铺后面屋子里。直到胤禛携怡宁坐定,他还没从激动的心情中缓过味来,给二人奉茶的手抖个不停。现听怡宁开口询问,一撂袍子又要跪下,被怡宁抬手制止了,便恭恭敬敬地答道:“回主子,戴总裁派奴才来山西,除了视察收割机的实际操作外,另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查访一位名叫王鹤的先生。”
  “我就说,如果只是查看收割机的效用,老戴派几名技术人员来也就是了,干嘛巴巴的要把你这个猴精派来。这王鹤究竟是什么人,要派你特地来请?”
  “奴才谢主子夸奖,”李卫听到怡宁竟然知道他这么个小人物,当即激动得热泪盈眶,跪下来又给怡宁叩了个头,口中答道:“这王先生是技术部郭总监推荐的人物,郭总监这次发明收割机,据说就曾经写信向王先生征求意见,这王先生提了不少重要的见解和设想。郭总监也曾多次相邀,但这王先生性情高傲得很,又恋着什么山水自由,不肯进京。这次戴总裁派我来,交待了死命令,要求奴才不论用什么法子,无论如何一定要将王先生请进京,就是背也要背回京去,否则奴才就不用回去了。”
  怡宁见他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笑了,问道:“老戴这么做可算得上是知人善任,这么点小事能难倒你李卫?怎么,你被王先生赶出门了不成?”
  李卫做了个鬼脸,唉声叹气道:“回主子,要是被赶出门就容易了,奴才到这里半个月,连这王先生的行踪都没找到,他的家人说从上月他进山后,到现在都没有回来,也没有干点消息。我派了人在他家门守着,还派了人进山去找,这人就像凭空消失了,总是得不到星点信息。”
  怡宁哈哈大笑,“这么说你要在这里跟那王先生耗上了,他总是要回家的,你就给他来个守株待兔好了。”
  “守―――兔?”李卫不好意思地抓抓头皮,“奴才不太明白主子的意思。”
  “哦?”怡宁有些奇怪。要说历史上的李卫大字不识几个她到不吃惊,但现在的李卫在宁园待了这么久,而且看来很受戴铎重视,不可能不上夜校接受文化课培训,刚才见他说话,也并不粗俗,怎会连守株待兔都不明白?便问道:“刚才听你回话,到是清楚明白,怎么你没有上夜校?”
  李卫的脸红了,吭哧道:“回主子,奴才一进宁园,就上了夜校参加培训,可是除了财务课外,奴才的其他课程都是不及格。刚才说的,都是这次出来前戴总裁临时教的。”
  听了他的话,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连胤禛都忍不住咳嗽起来。怡宁点着他道:“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胤禛清了清嗓子严肃地道:“刚才看你处理争货事情,倒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处置问题也有方法,虽然话可以临时学,但这处理问题的思路还是你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不读书可是不行,光凭着小聪明当些小差事还可以,但要想成才,做大事,必须要好好学习!古时晋朝有个人名叫周处,这个人就是天性非常聪明,还很勇猛,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人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子房,年轻时也并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正是由于学了黄石老人的兵法,他才能辅佐汉高主一定天下。
  三国时东吴有一员名将叫吕蒙,他也是不曾读书,吴主孙权为此曾经劝过他――――,后来他努力发奋,孙权为此还赞扬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非吴下阿蒙也。他指挥的战役偷袭荆州,熟读《春秋》和《孙子兵法》的关云长都成了他手下败将。”
  怡宁听着胤禛又开始长篇大论,就有些不耐烦,不过万幸的是,这次的受教育对象不是自己,好容易赶上看一回热闹,倒也有趣。看着李卫苦着脸,猫着腰,似懂非懂地听胤禛教训,还要跟虾米一般不停点头,这心情就大好起来,时不时地落井下石、煽风点火,帮两句腔。
  好容易胤禛告一段落,端起茶碗看样子是要歇歇,李卫松了一口气,刚要直起腰来,就听胤禛又道:“从明天开始,你每天卯时就要准时到行宫上课,一直到午时,学不会不许吃饭,我会亲自挑几本书给你读,”他转过头看着怡宁接着道:“就由海川负责教导他吧,海川这人做事最是认真,必容不得这奴才偷懒耍滑!”
  走在回去的路上,怡宁一想起李卫的苦瓜脸,就忍不住要笑,胤禛已听她介绍过李卫的身世,道:“你不要笑这个奴才,我看他为人懂得感恩,做事也认真,好好调教一翻,日后必成大器!”
  怡宁心道:你还真是慧眼识才,这李卫可是你雍正朝的第一名臣,只是你这大老板一见面就给个下马威,这小李子日后的生活恐怕不会太好过。
  二人说说笑笑回到行宫下榻处,耿氏早已安排好饭食,伺候他们简单洗漱了一下,怡宁是真饿了,拿起饭碗就猛吃,刚咽下几口,觉得胸口发闷,一阵反胃,刚吃下的东西全都吐了出来。她是过来人,这阵子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早有些怀疑,到不甚惊奇。只是把胤禛慌得不轻,以为她得了什么毛病,一面急忙命人去喊太医,一面给她拍背漱口,忙了个不亦乐乎。
  怡宁见他是真不懂,便贴在他耳边小声道:“亏你早做过父亲,我这没毛病,可能是有了。”
  胤禛愣了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