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

第222部分

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第222部分

小说: 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多少粮食多少布匹?”

    薛宝钗道:“的确,我们家没有很多的庄子土地,可是我们家有钱。”

    贾瑾道:“宝姐姐,刚才,你也说了,姐姐家里是因为银根紧张,这才想做军需的。可是姐姐也不要忘记了,军需这一块也是需要本钱的。尤其是姐姐家这样,没有庄子土地打底,恐怕在粮草这一块上会压上更多的银子。而且粮草这类东西可不比其他,粮草是有保质期的,金银古董什么的,今年卖不出去,可以放到明年后年,可是这粮草就不一定了,若是没有保存好,没两个月就坏了。经营军需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根本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薛宝钗道:“二妹妹,虽然我们薛家比不得这荣国府,可也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我们家的人手还是有一些的。”

    贾瑾摇摇头,道:“宝姐姐,如果这话是您的父亲,薛家的前代家主说出来的,也许还有人会相信,可是现在,不会有人会相信姐姐家还有这个实力的。军需不同与后宫采买,后宫里,那些妃嫔们为了能够力压群芳,在衣着打扮上从来就不会委屈自己的。换而言之,在宫里,只要东西有特别之处,自然就有人喜欢。可是这军需比的不是新奇,比的乃是实力。谁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最多最好的粮食运到边关,谁就是最好的,得到的回报也是最丰厚的。”

    薛宝钗道:“可是妹妹不是也是北地军需的供应者之一吗?你们荣国府的人又不会做生意。”

    贾瑾道:“的确,荣国府的人都是武将之后,很多人都看不起商人,就连下面的奴才都以自己的奴婢的身份为荣,却对后街上经过的那些富商呲之以鼻。这一点我也承认,而且这荣国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可是,宝姐姐,谁告诉你,我手下的人都出自于这荣国府?”

    薛宝钗道:“可是,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二妹妹是荣国府的姑娘,年纪又不大,哪里除了这荣国府的人,又能够使唤什么人呢?”

    贾瑾道:“宝姐姐,这你就错了。早在十多年以前,这荣国府的当家太太是二太太,不是我的母亲。这荣国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人,都被二太太拿捏在手里,我们大房根本就插不进去手。当初的我又哪里来的颜面使唤这荣国府的奴才?”

    薛宝钗愣住了:“可是二妹妹手里那么多的产业,没个可靠的人,又哪里运转得过来?”

    贾瑾道:“这也是皇恩浩荡、祖宗庇佑。当初我与哥哥在父亲的指点下弄出了红苕之后,就引起了圣上的注意,后来,我置办印书作坊的时候,有投了当今圣上的缘分。蒙圣上恩宠,对我青眼有加,所以京师里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对我礼遇三分,就是那些泼皮无赖,也因为京兆尹大人的约束,对我的产业退避三舍。不然,别人置办的铺子,常常出事情,而我的庄子铺子,却总是平平安安的。”

    薛宝钗道:“可是,妹妹也说了,军需供给,拼的是实力。没有这荣国府的人脉帮忙,妹妹怎么会那么轻易地将边关军需打理得妥妥当当的?”

    贾瑾道:“边关稳定,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这些军需供应商的功劳,更多的是因为璐国公和英国公以及诸位将士的共同努力。至于我,一开始就没有借用这荣国府的力,我父亲虽然名为这荣国府的爵爷,可是这荣国府的事情,不论哪个,都会第一时间报与荣禧堂。连我父亲都不能使唤这荣国府奴才,何况是我?我手下的那些管事们,大多都是直接在庄子上挑的。他们可不是这荣国府里的人呢。”

    薛宝钗愣住了,她见贾瑾身边的积雪薄荷紫鹃等人都是家生子,还以为,贾瑾的庄子上也是这样,都是荣国府的奴才在做大管事,哪里会想到,贾瑾的那些铺子庄子作坊的管事都不是荣国府的人?

    薛宝钗道:“可是,可是,妹妹就这样相信下面的人?”

    贾瑾道:“我要求下面的账本必须用龙门帐的格式,还有专门的人去查账,我当然不怕下面的人闹事。如果他们敢闹事儿,那么就必须有身败名裂的准备。”

    薛宝钗没想到会是这样,以贾赦贾瑾为首的大房居然跟二房分裂到这等地步。薛宝钗定了定神,惯他呢,还是自己家的事情比较要紧。

    薛宝钗道:“二妹妹。既然二妹妹说我们家是实力不够,那我们家与凑个份子如何?既然我们家实力不够,那么我们家借二妹妹的光总是可以罢。该有的孝敬我们一样都不少。”

    贾瑾摇摇头,道:“宝姐姐,你能告诉我,在粮食里动手脚的方法有几个吗?”

    薛宝钗一滞,她也想到了。

    贾瑾道:“看来宝姐姐也明白过来了。不错,这就是我最坚持的事情。那些边关的将士为国流血流泪,难不成,为了那么几个钱,我就会放松警惕,白白地让那些将士们因为吃了霉变处理过的食物而降低战斗力吗?”

    薛宝钗道:“可是,那些流民吃了就没有事情,不是吗?”

    贾瑾道:“那些流民来到京师的时候,身上什么都没有,就有一身的身弱体虚,就有一身的隐疾暗伤,这样的流民,就是有个什么,也不会让人怀疑。可是,这边疆的将士却不行,他们有个什么闪失,那些蛮夷就可以直击京师。我没有那么蠢,为了几个钱,让自己处于险境。”

    薛宝钗道:“二妹妹,你放心,我们家一定会做到二妹妹的要求的。”

    贾瑾转头盯着薛宝钗道:“宝姐姐,你们家做不到的。如果你们家按着要求做到了,你们家就就离完蛋差不离了。宝姐姐,你我都是聪明人,我们也不要打什么哑谜了。我可以这么说,如果宝姐姐家里按着朝廷颁布的要求准备军需,姐姐家里一定会亏钱。一次两次宝姐姐家里也许不会放在心上,可要是次数多了,姐姐家里一定会有人心存不满,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在宝姐姐家的某人的耳朵边上嘀咕两声,那些军需,八成就是不合要求的。”

    薛宝钗道:“可是,可是我听说,大家都这样做的。”

    贾瑾道:“所以那些人会一批一批地换,而我始终荣显不衰。”

正文 277 退避三舍赤子情怀 三顾茅庐碧血丹心

    收费章节(12点)

    277 退避三舍赤子情怀 三顾茅庐碧血丹心

    薛宝钗看着贾瑾,她突然觉得贾瑾很笨。如果低价收购来霉变的粮食,随便处理一下,就可以平价卖给朝廷。反正朝廷又不管那些粮食是否曾经是霉变了的,也没人检查,又不愁销路,那些军汉又是贱籍,只要账目做得干净,上上下下又打通好关节,就可以轻易地让手里的银子翻倍,又何必在乎这个忌惮那个?薛宝钗的想法其实也是这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想法。尤其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充军这条法令,军人几乎比奴仆还不如,除了那些将领,下面的士兵根本就没人瞧得起。不过,薛宝钗可不会明着将话说出来;她无力反对贾瑾的决定。尤其是贾瑾在此事上的态度,让她根本就不敢开口。贾瑾从薛宝钗的眼神中了解了对方的想法。她也只是叹了口气,就连金嬷嬷这样见过世面的人,遇到此事,也只是在第一时间怒斥那些奸商,在自己的提醒下,才想到此事会造成战斗力的下降,何况薛宝钗这样的商家女。贾瑾格外想念林黛玉,因为林黛玉跟贾瑾一样,会第一时间想到那些将士们可能会吃坏肚子。不过,林黛玉担心的是将士们的身体,而贾瑾担心的是北面边关的防御力。薛宝钗惴惴不安地看着贾瑾,见贾瑾不说话,薛宝钗心里也没底。半晌,听见贾瑾道:“宝姐姐,此事到此为止吧。我不会让宝姐姐家里参一脚的。”薛宝钗道:“可是二妹妹,请你帮帮忙,此事若是成了,我们家……”贾瑾道:“宝姐姐,不是我不愿意,实在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小心。宝姐姐,请你告诉我,如果我开了口,将来又有其他人跟我开口,又该怎么办?可是运送军需,如果实打实地按照规矩来完成,这路上的损耗就是老大的一笔数字了。宝姐姐今天送来这么贵重的礼物,如果想在军需上挣回这份礼物,那么宝姐姐家的财力规模就必须比朝廷要求的还要多出一倍才是。那样一来,宝姐姐又何必来求我?直接去兵部挂号不就好了?”薛宝钗还想说什么,却被贾瑾推回来的盒子堵住了嘴:“宝姐姐,请姐姐把这个拿回去吧。姐姐求的事情,我办不到。”

    薛宝钗有些尴尬,却依旧坚持让贾瑾收下礼物:“二妹妹,这些东西原本是给二妹妹的花朝节节礼。至于我家的那点子事情,既然是我们家没这个本钱,那就罢了。二妹妹也不必放在心上。”

    薛宝钗又将盒子往贾瑾手里塞。贾瑾推脱不过,这才收下了。

    回去的路上,薛宝钗暗暗咬牙。贾瑾不肯让她们薛家在军需上参一脚,也只有另外想办法了。回到梨香院,早就呆在薛宝钗的屋子里等消息的薛蟠,见了妹妹这副样子,也只得道:“妹妹,为了家里的这些事情,妹妹也花了不少心思了。既然这事情成不了,妹妹先且放一放,乘着这元月未过,好好歇歇。对了,妹妹今年的生日也不曾好好过。要不,我叫班小戏来给妹妹逗个乐子?”

    薛宝钗道:“哥哥,你又来了。如今我们家到底是寄居在这荣国府里,这梨香院又小,哪里有地方给那些小戏啊?还有,这府里的老太太也是元月的生辰,也不过大家坐在一起吃顿好的,也就罢了。我一个女孩子家,怎么能这么张狂呢?”

    薛蟠道:“妹妹,今年你也十五岁了。虽然我们寄居这人家家里,可是你也是我们薛家的嫡小姐,这十五岁的生日就这么草草地过了,连及笄礼都没有办,这叫我这个做哥哥的心里怎么过意的去?”

    薛宝钗道:“哥哥,谁让我的生日不是时候呢?这年节的时候的事情本来就多,这里又不是我们自己家,少不得将就些个了。”

    薛蟠道:“都是我不好。要不,妹妹,你也不要到处求人了。反正我的年纪也不小了,让我出去闯闯,见见世面也是好的。将来我也支撑门户,这家里,总不好一直让你一个女孩子操心的。”

    薛宝钗道:“哥哥,你从来就没有独自出过远门,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了?”

    薛蟠道:“妹妹,不说别的,父亲在的时候,不也是常常出门吗?还有我们的先祖,不也是那样过来的吗?”

    薛宝钗道:“哥哥,你何苦说这个?俗话说,在家百日好,出门事事难。如今我们住着这梨香院尚且不能样样如意。若是去了外头,天南地北的跑,岂不是更难熬?我听说,有的地方连个正经客栈都没有,只能风餐露宿。”

    薛蟠道:“妹妹,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去的不是什么穷乡僻壤。像我们家,一贯是给宫里做采买的。宫里的东西自然是要求顶好的,而最好的东西,大多产自江南。江南的治安好,而且我记得,清苑郡君如今就在江南。妹妹回头准备一份礼物,我亲自送去,有了林家的照应,在江南肯定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薛宝钗还想在劝,可是薛蟠心意甚决,他说:“妹妹,以前妈也好你也好,都嫌我不争气,如今我好歹想着做点事情,你们又拦着我。妹妹,你知道的,咱妈耳根子软,妹妹你的年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