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的美好时代-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厄,看吴氏表嫂的反应,估计吴氏也不敢回来吧
清风摇摇头,决定换个人家问问。
可惜,挨着敲了十几家村民的门,一提起吴氏,大家虽然没有那位表嫂的反应大,但都没有什么好脸色,大多数的人家都是冷冰冰的说了句“不知道”“死啦”便把门关上。
眼瞧着天色越来越晚,清风也有些着急,敲到最后一家,她变换了思路,不说自己是问路找人的,而是说自己错过了投宿的客栈,想在老乡家里借住一宿。
这家院子的主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她见清风长得清秀、穿得干净,不像什么坏人,便热情的招呼进去。
晚上,吃过主人招待的晚饭后,清风见男主人没有回来,便试探着和**聊起天来。当她有意识的问起吴氏的时候,**先是戒备的打量了清风一番,见她神色平常,完全一副过路客人的模样,这才放心的继续闲聊。
“唉,说起这位吴姐姐,真是冤枉的很呢。明明是自家男人想休妻另娶,可偏偏找不到任何借口,只能诬陷她通奸……嘁,吴姐姐那么贤良淑德的女子怎么会偷人,打死我都不会相信……可惜呀,谁让周家巴结上了苏家,俺们和林村的人害怕两家的权势,根本就不敢帮吴姐姐说公道话,更不敢让她回家”
“那她现在在哪里呢,一个弱女子有家不能回,岂不是没了活路?”
清风听了这话,恍然大悟,难怪上次去林村,还有几个村民帮吴氏说公道话。这才隔了没两天,大家的口风就变了,原来是周家和那个豪商捣得鬼。
“可不是嘛,唉,幸好吴姐姐的父亲过世前,在山西口留了一栋小宅子给她,还有两亩薄田,只要熬过这段日子就好了”
山西口?
终于得到了答案,清风很高兴,第二天一早便骑马跑到那个地方。
“请我?呵,难道你们家二少奶奶不知道我现在的名声,不怕被我连累了?”
吴氏上身穿着青白色的小袖襦衣,下配一条阔口滚边粗布长裤,乌牙牙的秀发用一方蓝布帕子包着,典型一副农妇的装扮。
“只要你没有做过那件事,我家少奶奶就不怕”
说着,清风从衣襟里掏出那卷图纸,递给吴氏,“我家少奶奶说了,她要做这件事,但需要你的帮忙。如果你不想忍受别人的白眼和恶意的诬陷,那就跟我走”
“这是什么?”吴氏见清风双眼清澈,神情坦荡,不像周家派来作践自己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接过画卷展开一看,惊讶的说道:“这、这是从哪里得来的?你家少奶奶究竟是什么人,她要干什么?”
画卷被火焚烧了大半,但通过残留画纸上画的半截木轮和锭子,吴氏还是一眼便认出了画中的物件——不是什么车轮,而是当年东家设计出来,由她父亲亲手打造的三锭纺车()
正文 第063章 太太发飙
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赵太太脸上的尴尬之色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绝然与寒意。只见她把手上的念珠折了两圈绕在腕子上,然后神色凝重的对三公主施礼道:
“公主,妾身治家不严,竟让一些刁奴生出欺主的歹意,让公主见笑了,妾身也羞愧不已……为了惩治刁奴并整顿家务,妾身无奈之下只好请出家法,但又怕惊扰了公主凤驾。所以,妾身斗胆请三公主移驾去后花园的暖房赏赏花,待妾身整治完‘家务事’后,再去伺候三公主失礼之处,还望三公主宽恕则个”
说着,赵太太深深折下身子,言辞恳切的乞求道。
“哎呀,赵太太真是太客气了,”三公主从争斗不断的后宫长大,岂能听不出赵太太话里的暗指。尤其是她说起‘家务事’三个字时,格外加重了语气,唯恐三公主听不懂。
按照常理来说,人家这边处理内院之事,三公主这个客人哪怕是贵客,也该懂得避嫌。而赵太太也正是用这个大家默认的社交礼仪,婉转的劝三公主离开赵家。
换做别人,或许能顺着赵太太的心愿,很有眼力见儿的找借口告辞。只可惜,今天来赵家的不是别人,恰是往日与赵家有些瓜葛的三公主。再加上,这位三公主原本就是来赵家瞧热闹的,如今好戏上演了一半,正是最最精彩的时候,她岂能中途退场?
三公主抬手让身侧的小内侍去搀扶赵太太,笑着说:“其实,本宫和赵家也算是姻亲。且不说赵家的亲家李大人一家与宫中太妃的关系,就是单从赵姐姐这边算起,本宫与赵家也有着莫逆的关系,不管怎么说赵姐姐也是本宫驸马的——”
“咳咳三公主,我和他没关系,你不要把我扯进来”
赵延娘阴着脸,干咳几声打断三公主的话,消瘦的脸上升起一抹暗恼。
“好好好,没关系没关系,”三公主好脾气的顺着赵延娘的话点头,接着又转向赵太太,用‘你懂得’的眼神看着她,“所以,本宫也是赵家的亲家,赵太太要料理内宅,本宫又岂能袖手旁观的去看什么花儿,还不如留下来帮赵太太出出主意呢”
“……这、这不太好吧,”看来,三公主是打定主意要在赵家瞧热闹,赵太太也不能直接把人赶出去。再说了,她也没有这个胆量。不过,三公主赶不走,那和李家是不是能商量过几日再理论?
赵太太抱着一丝期望,把目光投向崔氏,可惜,崔氏也因为刚才的事恼了赵家,正想着好好和赵家说道说道,如今又有三公主在场,恰是最好的时机,她怎么轻易放过赵家?
所以,面对赵太太炽烈的目光,崔氏‘专注’的看着自己的重台履,仿佛那双高头绣流云花纹的鞋子是难得的珍品,怎么看都觉得好看
“好吧,既然三公主不是外人,那妾身就造次了,”无声的叹口气,赵太太知道今天赵家铁定要丢脸,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把最后一点顾虑也抛开,不等三公主赐座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等着二管家把几个惹事的奴仆带进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二管家回来复命,身后则跟着两个婆子。只见她们装扮几乎一样,都是梳高髻,上穿棕黄色圆领小袖衫,下配三色条纹高腰裙,腰间佩戴承露囊,显然是大户人家里仆妇的统一服饰。
“奴婢方氏周氏,见过赵太太。”两个婆子进到正堂,在二管家的提醒下,纷纷给赵太太请安。
“你们是海城李三老爷府上的嬷嬷?”
赵太太抬眼看了看两个婆子,当她的目光越过李家的仆妇看到后面捆成粽子的几个下人后,双唇紧抿,眼底的寒意越来越浓。
让跪在赵太太身前不远的苏姨娘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她悄悄抬眼看了看板着面孔的太太,又瞧了瞧门外被捆回来的几个丫头婆子,当她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时,原本惨白的面孔上更是渗出了点点冷汗。
不好,难道她们的行动被赵嬷嬷察觉了,这才被送回府里?只是,她们怎么落到海城李家的人手里?还有,她们是不是已经把她招了出来?
此刻,苏姨娘的脑子里满都是乱七八糟的念头,越想她越觉得事态有些不对劲。她双手撑着青石地板,头上的汗珠顺着额角一滴一滴的滴在地上,水珠滴落在地面上,形成一朵一朵的小水花,仿佛那日流产时滴落的血珠子。
等等,流产?
苏姨娘脑子里灵光一闪,顿时一个模糊的主意浮现脑海。
“回赵太太,奴婢确是海城李家的粗使婆子,奉我家三老爷之命,特意去看望暂住青阳的贵府二少奶奶……”
两个婆子中,年纪略长的是那位姓方的婆子,她双手搭在腰侧蹲了蹲,回话道。
“嘁,这二郎家的还真是不懂事,连海城的舅舅都送了信,偏偏对自己的夫家不理不睬”
方妈**声音未落,大堂上传出一声轻嗤,不是别人,正是看王绮芳不怎么顺眼的赵延娘。只见她低头摩挲着凤仙花染红的手指甲,凉凉的说道。
“姑太太,您又误会我家二少奶奶了,”紫苑跪得双腿有些发麻,她悄悄的用小手揉了揉膝盖,听到赵延娘的冷言酸语后,忍不住再次出声,“奴婢和给李家送信的陈冬生一起出发的,只是、只是奴婢没有出过远门,又不巧淋了雨,便得了一场病,好容易赶到京城后,送俺来的冯铁柱冯管事又被府里的一位管事叫走,说是给那个城东巷的舅爷家帮忙,把奴婢一个人留在大门前等着……”
“奴婢等了好长时间,都不见冯管事回来,惦记着二少奶奶交代的差事,便自己跑到门口求门房大哥帮忙,给奴婢捎封信进去。后来一位长得很、很机灵的大哥好心告诉奴婢,说是大门向来只招待贵客,要给府里送信应该去巷子里面的后门——”
“后门?赵府哪有什么后门?”三公主越瞧紫苑越顺眼,忍不住插嘴道,“咦,不对,好像赵家大门前的胡同尽头是、是康乐坊的后门?”
崔氏和赵太太听了这话,脸色顿时一僵。
崔氏是气愤,那指路的门房也太歹毒了吧,不但不让主母派来的人进门送信,反倒骗个小姑娘去那种地方;
而赵太太则是恼怒,她看在儿子的面上,把内院的事交给苏姨娘看管,没想到她竟惹出这么多事端。哼,城东巷?那不就是苏氏的娘家哥哥住的地方?还舅爷,呸,他算哪门子的舅爷?
“奴婢也不知道,当时奴婢敲开了门,见里面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有的还……奴婢吓坏了,夺门就跑了出来,跑出来后,奴婢也迷了路,找不到冯管事,也不敢回赵府,只好寻了间客栈住下来,”紫苑拿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泪,向前跪爬几步来到赵太太近前,告罪道:“太太,真的不怪二少奶奶,都怪奴婢,都是奴婢耽误了二少奶奶的大事。呜呜,求太太不要生二少奶奶的气,更不要因气二少奶奶而迁怒元娘”二少奶奶交代了,元娘才是重点,紫苑清楚的记着王绮芳的每一句吩咐。
“元娘?”崔氏楞了下,随即便想起来元娘正是王绮芳的女儿。她看了眼脸色铁青的赵太太,又把目光投向低头不语的苏姨娘,也开始为这个离了亲娘的孩子担忧。
“紫苑,你、你很好,这事不怪你,起来吧”
赵太太用力闭了闭眼睛,听完紫苑的哭诉,再瞧瞧两个小厮紧张的模样,她大概已经了解事情的真相。疲惫的揉揉睛明穴,她倏地睁开眼睛,吩咐道:“二管家,去,把那两个心思歹毒的门房捆起来,家法从事”
“是,”二管家躬身连声答应,当他转身准备执行的时候,忽然想起:“太太,打多少?”
“恩?二管家,我说家法从事,你没有听清楚吗?”
赵太太冷冷的瞥了二管家一眼,淡淡的说道。
“厄,听清楚了,小的这就去”
二管家心里咯噔一下,赵太太这是要那两个兔崽子的命呀。
“还有,方婆子和陈婆子,你们扶着你们苏姨娘,帮我去看着他们行家法”
赵太太没有忘记地上的始作俑者,她对着身边的贴身丫头点点头,示意她给两个婆子松绑。
站在赵太太身边的银翘连忙应声,转身来到门外,给两个捆成一团的婆子松绑。
方婆子和陈婆子被折腾了一路,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嚣张,揉了揉麻木的手臂和胳膊,听话的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