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醉清秋(清穿BL) >

第118部分

醉清秋(清穿BL)-第118部分

小说: 醉清秋(清穿BL)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以前胤禟从胤誐那拿的五万两银子,每年的分红都能有七八千两,再加上几处庄子的出息,虽然胤誐一向大手大脚惯了,倒也没有短了银子花用的时候。十福晋自从知晓了这一层,上门来谢了几次。
  
  胤誐却说她多事,等十福晋气的说不出话,胤誐才喃喃的说了句:“自小,八哥和九哥就比别人照拂我。况且,九哥一向心细。。。。。。”一直觉得胤禟弱小无能且需要别人罩着的胤誐忽然醒悟,这些年,明里暗里都是胤禟护着他。
  
  这事不知道怎么就传进了别的阿哥和宗室耳朵里,都有些眼红和胤禟关系好的几位阿哥。五阿哥是胤禟的同母兄弟,自不必说;十阿哥母族势力极大,又有了九阿哥帮衬,更让人眼热。至于八阿哥,虽然没听说他和胤禟合伙,可是凭着两人的关系,暗地里有没有谁又知道。胤禟从商固然让这些阿哥心里看不起。可是胤禟的银子和舒逸日子却让这些人心里暗暗泛酸。
  
  京城里的人,总觉的自己比别处的人高贵一些的同时,多多少少都有些略根性:别人不如自己,会瞧不起别人;别人比自己强,又要嫉妒别人。
  
  九月,康熙回京。胤禟带了佳惠和儿子进宫请安。
  进宫后,佳惠去了宜妃去,胤禟则去了乾清宫。胤禟进屋请了安,便垂首站在一旁。康熙正坐在书案边上写着什么,过了会抬起头来。对着胤禟抬下巴:“坐,你坐这边来。”
  
  胤禟坐在书案旁边,见墨不多,便站起身,挽了袖子,帮着康熙磨墨。康熙写的是免除明年江苏、甘肃等省赋税的折子。提到江苏,胤禟不禁想起回程时看到的一块块干裂的如同蜘蛛网似的土地,心里顿时沉闷。
  
  “你跟你四哥,这趟差,办得好。”低头书写的康熙说到。
  胤禟忙回道:“谢皇阿玛,是平日皇阿玛教导有方。”
  
  康熙微微笑了笑:“说起弓马骑射,你连朕的十分之一也没学去!但是,”将毛笔放了,康熙往胤禟这边走了两步,拍了拍胤禟的肩膀,“敢孤身一人闯义军山寨,不费一兵一卒招降叛军,做的好!不愧是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孙。”
  
  “你这个小九啊,说起来真是让朕骄傲,也让朕担心呐,你说你怎么就这么大胆子,难道就非得你亲自去?你知不知道朕听到这个事的时候,心都悬起来了。至于宜妃,朕都没敢告诉她!”
  
  胤禟自己想想也后怕,忙说道:“儿臣不孝,让皇阿玛操心了。”
  “你啊,以后自己也掂量着点。没听说过一帮子下人好好在待在衙门里,你这个正经主子出去拼命的。”康熙训道,见胤禟老实的应了。又问了问前往鄂罗斯商队的事,胤禟回说已经处理妥当了,又谢过康熙资助的二十万两银子。
  
  康熙点点头,说道:“这两年你分管内务府后,朕这内库管理的倒是像模像样。干脆明儿我下诏,你主管内务府吧。”
  胤禟本来管着会计司和广储司,现在康熙的意思是让他总管内务府七司三院。胤禟其实觉得现在这样正好,既有差事,又不会太累。但是康熙说了,他又不能拒绝,只能应了。
  
  离开乾清宫,胤禟往宜妃处请安。
  这屋里却是热闹,五阿哥和五福晋带着长子弘升,佳惠带着嫡子弘嘉都在。宜妃让弘升坐在自己身边,怀里抱着弘嘉,正逗着两个孙子。
  
  此时正叹着,“看着弘升,弘嘉,只觉得我老了。”
  胤禟听了,笑道:“额娘就算是祖母,也是最漂亮的祖母,怕是五嫂和佳惠都不及您呢。”
  
  宜妃一抬头,笑骂道:“就你嘴贫,这都有了儿子了,也不知道改进改进。”
  另外几人听了,也纷纷附和胤禟。其实也不是很夸张,宜妃注意保养,又没有什么烦心事。四十出头,模样刚像三十左右。她原先模样就好,又爱着颜色艳丽的旗装,后宫中许多刚进宫的女子也未必比得上宜妃的风情。
  
  宜妃抿嘴一笑,问怀里的弘嘉道:“乖孙子,告诉祖母,这里几个大人哪个最好看?”
  弘嘉不是很懂,看向自己阿玛,胤禟忙看了看宜妃,又朝他使眼色。
  弘嘉咬了会手指,大声回道:“是阿玛!”
  一时几个人皆笑喷了,胤禟脸上一红一白,恨不得将小豆丁拎过来揍屁股。
  
  宜妃忍了笑又问,“那是你阿玛好看,还是你好看?”
  弘嘉这次毫不犹豫,迅速答道:“我好看!”
  众人的哄笑声中,胤禟捂了捂脸。这孔雀的性子,到底像谁……
  
  胤禟这才过来和众人见了礼,宜妃笑着说道:“赶巧你们兄弟两个都在这里,我有两句话嘱咐你们。”
  胤祺和胤禟忙起身站了,宜妃道:“你们小舅母佟氏前两天特意进宫,求我跟你们两个说说,多关照关照文玉。她就这一个嫡出的儿子,从小就娇惯着,刚进国子监很不习惯。你们两个若是便宜,便照拂一二。”
  
  胤祺和胤禟应了,对于文玉,两兄弟待之一向与其他表兄弟一样,只不过对于这个小舅母,都心有微词。因为佟氏受那个远房外甥女楚盈的挑唆,没少抱怨二人。
  
  临走,宜妃让人给两个孙子包了不少金玉串珠、装着金裸子或者护符的小荷包,并几包宫里的点心。
  出了延禧宫,胤祺慢了两步,等胤禟赶上来,说道:“九弟,若无事,去五哥那,咱哥俩自从你去了江南,我又随扈,可有一阵子不见了。”
  
  胤祺自幼性格敦厚温和,一直照顾胤禟,兄弟俩的关系自是别人不能比的。胤禟道:“许久不见五哥,弟弟也有好多话说。”随后胤禟打发高文送佳惠回府,自个儿去了五阿哥府上。
  
  五福晋见胤祺兴致高,回府后,便去厨房安排人弄了酒菜,让兄弟二人好好说话。
  胤祺只留了刘福在屋里伺候,胤禟看了看桌上,有八宝鸭子,油焖草菇,都是以前他爱吃的,便也不等人让,笑吟吟的自己上了炕。
  
  胤祺笑道:“看你在别的兄弟面前礼数好着呢,到我面前就一点样子都没了,看把你惯的。”
  胤禟已经点头答道:“可不是,五哥难道还想着给弟弟立点规矩。”
  胤祺笑话了他一回,坐到胤禟对面。两人到八分饱的时候,都放了筷子。
  
  胤祺看着胤禟,迟疑了片刻说道:“小九,哥哥找你来,是想问你些事。”
  胤禟抬眼说道:“五哥,你有什么话,还不能直接问弟弟了。”
  
  胤祺点点头,“那我就直说了,自小,你跟老八老十交好,因为你们年纪差不多,我出了书房,也只有老八照拂你。哥哥心里也是感激的老八的,你做的决定,我也是会支持的。最近你跟四哥又走的近些,这两个人,可是一个是大阿哥的人,一个是太子的人。。。。。。”胤祺说着,眼里带了忧虑。
  
  胤禟看出胤祺是在真心为他担忧,沉默了片刻说道:“五哥,如果有可能,我也不希望这样。从小,我就计划着做个富贵闲人,就算现在也一样。可是只有人跟人之间的感情,不在我计划之内。”
  
  胤祺听了,也叹了一声,不再多劝,只说道:“若有什么事,别一个人撑着,还有五哥呢。”
  
  两人抽空去国子监看了文玉,也帮着他同那些师傅们说几句话。让一些管事的日后能多照顾着文玉一些。
  文玉已经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刚见了两人,还有些拘谨,过来见了礼。后来两人带他出去用饭,席间见两位表哥待他和气的很,才逐渐显示出少年心性。
  
  胤祺说道:“文玉,若你想升迁快些,我便跟宫里打招呼,荐你同庆玉一般做个御前侍卫;若是想学些实际的东西,积累经验,就好好读书,过一两年,我便想法子给你谋个外放的缺。”
  
  文玉犹豫了一下,说道:“大表哥,我不想外放去地方,额娘总说外面做官太苦了。侍卫的话,庆玉哥哥已经是二等侍卫了,我进去了再高也只能是个外班的三等侍卫,连皇上的面都见不着,等升迁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胤祺和胤禟对视一眼,眉头微皱,问道:“那么表弟可是有什么打算?”
  
  “我早就想好了,二表哥买卖做的大,去帮着二哥经营管理也好。我也不怕人家取笑我,到底有银子赚。听说二哥的生意都是以前从我家的买去的一个仆人管着,自己人到底比外人放心些。至于差事,二表哥即是管着内务府,不若将弟弟也弄进去,管几个人,差事清闲些就好,我早打听好了,内务府里油水足的很。”文玉说着自己的想法,似乎早就想过,侃侃而谈。
  
  胤禟一听顿时无语,胤祺已经淡淡说道:“表弟这话错了,九弟的铺子交给苏杨一直管理的很好,听说并不缺人。表弟若想管,自己弄几个铺子也是一样的,若是短了银子,就跟我说。但是到底是旗人,伯爵又比不得旁人,还是仕途为重。九爷有皇阿玛罩着,没有敢说他什么,可是你呢?再者,内务府油水虽大,你二表哥这两年律下却严的很。现在多少人盯着他,若是自己人这边出了纰漏,岂不是让人说嘴去,以后还怎么管理内务府。”
  
  文玉的脸一红,已经说不出话来,勉强又陪着说了两句,先告辞走了。兄弟两个见是这种结果,都叹息两声。胤祺说道:“你不用管他,我自会跟国子监的人打招呼,会有人照拂他。小舅母不晓得怎么跟他说的,怎么这种想法。”
  
  胤禟歪头想了想,忽然笑着说道:“这说不定就是小舅母的想法。她总埋怨我,没让他们入股,我实在厌烦了这些,不若让佳惠自己置办了铺子,她们若想入股,只管应允了。”
  胤祺笑道:“你倒是替她们着想。”
  
  胤禟笑了笑,觉得可行,回去对佳惠说了自己的打算。
  
  佳惠着实惊喜了,现在男人并不喜女子抛头露面。除了打理府里的诸事,就是相夫教子。内院有初云,丁兰和玉珠帮衬着,佳惠其实并不太忙。听胤禟一说,高兴的道:“那感情好,若能帮上爷什么,佳惠自然乐意。”
  
  胤禟摆了摆手,说道:“不用,这铺子是我弄来让你赚些脂粉钱的,不和我那边混为一谈。所以你不要有压力,若是一次不成,大不了再开一次罢了。”
  
  佳惠激动的脸红红的,眼里一片晶莹。她年纪本就不大,这会双颊粉红,平添了几分妩媚。
  胤禟在一旁含笑看着。
  
  佳惠自己有好几处陪嫁的铺子,地段都是好的,胤禟又抽了两万两银子交给她。因佳惠到底是九福晋,好多处不便抛头露面,胤禟便合计着寻个合适的人帮她。
  
  正巧关麟将江南的私窑安排好了,已经叫给了妥善的人照管。若不出意外,下个月开始就会有瓷器送到京里来。胤禟早就觉得关麟很有几分经商天赋,便将帮着佳惠开店铺的事交给了关麟。
  
  关心一直得佳惠照顾,平素的四季衣裳都与丁兰家的儿子相同,月例银子俱是每月二两。关麟心里感激,办事也很上心。
  胤禟因为事太多,又想让他们放开手自己去弄,便没再插手。当然若真有了难处,胤禟还是会帮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