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掌中的朱砂痣 >

第24部分

掌中的朱砂痣-第24部分

小说: 掌中的朱砂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旭看了我好一会,不语,想来是默认了我的说法,梅兰也就没有过多的推辞。

最后,日旭与梅兰、日照与郡主与其它两对男女上台比试射箭。

“你为何不上台?”苻清流看着台上的众人问我。

我随口说道,“我既不会猜谜,又不会射箭。何故上台?”

果然,以日照的精准箭法和郡主的恰当帮助,他们这对三箭都射中了红心。而日旭和梅兰似乎配合较差,只射中了一箭。其它两对的成绩也不如日照他们。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老板要日照和郡主在答对一道灯谜才把那盏灯给他们。

“两位听好了,谜面是扁担作字两头看。打一个成语。”那老板朗声说道。

日照和郡主二人站在台中央低头沉思。郡主本就对汉语懂得不多,日照也不擅长猜谜。两人渐渐都陷入了冥思苦想的境地。

梅兰和日旭也一时没有想到。

“始终如一。”苻清流突然低头轻轻在我的耳边说道。

我听罢便抬手招呼日照,做了个“一”字的手势,然后指了指梅兰。

日照恍然大悟,说道:“始终如一。”

郡主高兴地提着灯走在前面,苻清流走上前来,说道:“王爷,梁大人,苻某就此告辞。”便与莞莞二人走开去了。

我心中一动,快步赶上去:“刚才谢谢苻大人了。”

苻清流挥挥手,笑着说道,“梁夫人高兴就好,全当是夫人以前送我的这支吊坠的回礼。”

我低头一看,苻清流的腰间挂着一只用丝线编制而成的新月吊坠。



第二十六章 离别(一) 







我猜想那是以前月华送给苻清流的,莫名的就觉得苻清流不值,便说道:“既然如此,那以前月华送给大人之时的心意便全部收回,大人全把这挂坠当作是今日的谢礼。”

苻清流脸色颇为尴尬,用探询的眼光望向我:“送出的心意如泼出的水,岂能收回?”

“苻大人何曾在意过那一点小心意?否则月华怕是也没有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强辩道。

苻清流的眼神中流露出不舍,莞莞在一旁等待不及,说道:“大人不是要回去了吗?”

“走吧。谢谢梁夫人的礼物。”便与莞莞隐入了人群。只是苻清流的背影较之过去好像更为的孤单,莞莞虽然陪在他的身旁,但仿佛与他是不同世界的人。

我转身却看见日旭有些微愠的眼神,“夫君。”

日旭不答,见我走到他的身边,便又与我一起走了回去。

“各位,接着我们就要好好去品尝一下这里的美食了。”木仁王爷见我与日旭回来,便朗声说道。大家都积极响应,日照更是自告奋勇的在前开路,郡主提着花灯与日照并排走着。原以为日旭会仍旧陪着木仁王爷,可他还是随着我的脚步慢慢的走着,只是不发一言。梅兰在一旁有些尴尬,不知是否该开口,最后居然提着胆子加入了木仁王爷他们的队伍,到是我和日旭落在了最后。

“这种叫做燕菜,是由萝卜切成丝,拌粉清蒸,配以鲜味汤汁,其味异常鲜美,大有燕窝风味。”日照指着一个街边的摊子说道。于是大家便围坐了下来,各要了一份燕菜。这般清爽美味的小菜我也十分喜欢,郡主与木仁王爷这些蒙古族人更是对此赞不绝口。

“老板,我们还要三斤烫面角。”日照大声说道。老板不一会儿端上了一大盆子的饺子。我夹起一个,咬了一口,便直皱眉,但这饺子做得颇为地道,皮薄如纸,色泽如玉,上好的猪肉配着适量大葱、韭黄、白菜心、生姜,鲜香不腻,但我偏偏最不喜欢这韭黄。勉强吃完夹着的这个饺子后,我便不再动筷。日旭与梅兰吃了几个也停了筷,到时日照、郡主与木仁王爷等人十分喜爱,如若不是考虑还有前面好吃的,定要再叫上三斤。

离开这摊子不远处,是一家门面不大的店面,日照指着说道:“张嫂的元宵一定得吃,我们进去吧。”

“梁少爷,您来啦。每年的元宵节您是一定会来的。里面请。”一个热情的中年女子招呼道。

“张嫂的元宵我怎么会错过,今天还带了好多朋友一起来呢!”日照爽朗的说道。

张嫂带着我们穿梭过拥挤的店堂,在最里端的桌子坐下。

“要怎样的元宵?”张嫂在我们坐定后问道。

“依旧是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日照熟练的说道,“每人一碗。”

“很快就上来。”张嫂说道。

“请问,有黑芝麻馅的吗?”我轻声问道。

张嫂看了看我说道,“很少有人吃这个馅的,不过,我张嫂这里正巧会做。”

“我那碗就要黑芝麻的。”我高兴地说道,从小到大我一直固执的认为汤圆一定要黑芝麻馅的才好吃。

赵嫂走后,日旭和日照都看着我,日照抢先问道:“大嫂你怎么和南朝人一样吃黑芝麻馅的。”

“这没有多大区别,吃自己喜欢的就好。”我随意地说道。

“这点我是十分赞成的。”郡主饶有兴趣地说道,“很多事都已不能如自己的意,难道连吃的都不挑了吗?月华姐姐,我支持你。”

我笑笑,看向身边的日旭,他脸上依旧没有笑容,只是在认真地听着我们的话。

果然不一会儿,张嫂就端了热腾腾的元宵上桌,大家便高兴得享用起来。

“乌兰,你可知元宵的含义?”日照边吃边问道。

乌兰瞪了日照一眼:“你可小看我了。老师曾经教过我,元宵寓意团团圆圆。

木仁王爷说道:“我们今天大家坐在一起开心的吃着元宵,真是应验了这元宵的寓意。”

“是啊!”日旭终于开口说道,“只是不知何时能再与王爷这般同游。”

木仁王爷停稳,感慨地看向日旭,两人虽然相识不久,但仿佛注定是一生的知己,“梁将军,他日有机会,一定要带着夫人一同来我们草原。在草原上,天空仿佛就在你的头顶,我要带你们去骑马,吃我们蒙古的奶皮子,大家一起弹马头琴。”

日旭伸出了手,木人王爷随即也伸手,两人三击掌后,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迟迟不愿放开。日旭豪迈地说道:“我一定去草原与王爷喝酒。”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木仁王爷接着说道。

在场的人都被这二人的气氛所感染,为即将到来的分别唏嘘不已。

“今日就在此别过,明天早上我们再见。”在驿馆门口,木仁王爷干脆地说道。

“好,我们明日见。”日旭也爽快地说道。

日照走到郡主面前:“明日我也去送你吧。”

“不用了。”郡主断然拒绝,“我只想要自己美好的回忆到今晚此刻,我不想记得与你的分别。就当作我们还会相见吧。”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进去,是那样的洒脱却又无奈。

日照愣在当场,梅兰适时地上前拉了拉他的衣袖,回过神的日照对着梅兰笑笑。我想至此日照虽然没有爱上乌兰托雅郡主,但在他的记忆中,那活泼、任性、娇美而直率的身影永远有着她不可替代的位置。

木仁王爷进了驿馆后,日旭对着日照说道:“你送梅兰小姐回家,我和你大嫂就先回家了。梅兰小姐替我想梅大人问好,他日定上门拜访。”

“梅兰告辞。”

日照与梅兰渐渐走远,我跟着日旭的脚步往梁府走去。

“夫君,今日玩得可开心?”我打破沉默问道。

日旭稍稍缓下了脚步,“你以前和苻清流很熟吗?”

“几面之交。”我一言带过。

日旭停下来,看着我,“几面之交就可以知道你喜欢梅花糕?你就送了他挂坠?”

我解释道:“梅花糕的事只是巧合吧!或许是我父亲无意间提到过。至于挂坠,我只是做多了,便送了一个给苻大人。”

日旭听后,继续往前走着,把我抛在了后面。



第二十六章 离别(二) 







“夫君……”我妥协地上前拉住他的手。

日旭的脚步还是没有慢下来,此时的我只能加快脚步,走了不久便有些喘了,“夫君可否走慢些?”

“你追着苻清流的时候怎不见你那么喘?”日旭的脚步是慢了,却继续逼问道。

我没有作声,自己也不知刚才为何会冲动的追着苻清流。

“我该拿你怎么办?”日旭好象渐渐消了气,“你永远那么冷静,仿佛没有你关心的事;可你对日照的事有这般热心,三番两次地相助;可对我却永远那般冷淡,好似不解风情。”

我没有想到自己在日旭的眼中是如此矛盾的一个人,“夫君,月华一直把梁家当作自己一辈子的家,日照也就是我的弟弟,他的事情我自然全力周旋;待事冷静怕是夫君对于月华的谬赞;至于风情,月华确实没有姿色也不懂情调,还望夫君原谅。”

其实白天闪烁的太阳又岂会知道夜晚月亮的阴晴圆缺?

日旭无奈的摇头,一路上直到回到旭日园,走进内屋都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我替夫君更衣。”我小心的说道,动手替日旭脱下白天的厚衣。

日旭突然抬手取下我的发簪,长发随即散开在肩上。我刚想抬手去整理头发,双手便被日旭抓住。

“你对我没有感觉吗?”日旭沉沉的问道。

我避开日旭火热的双眼,无法回答。日旭松开了我的双手,抬起我的下巴,低头吻住了我。我双手抵住日旭的胸膛,日旭却没有要放开我的打算,双手环住了我,渐渐我放下抵触的双手,环住了日旭的腰,回应着他热烈的吻。

第二天大早,我朦朦胧胧中听见日旭温柔的唤我。

“月华……”日旭的声音仿佛很遥远。

“嗯……”我不愿睁开眼睛,随口答应。

“我要入宫去了,你好好休息。”我感到日旭在我唇上蜻蜓点水般的落下一吻,便轻轻的起床而去。

“小姐,你起床吗?”心儿总是尽职地服侍我,“呀!这一地的衣服怎么回事啊?”

我听见心儿的惊呼便睁开眼看去,我和日旭昨日的衣服狼籍地散乱在地上,“心儿,你先出去吧!”我只能这般敷衍道。

心儿一脸疑惑地退了出去,我心里责怪日旭出门之前也不整理一番,便翻身起床收拾这昨夜的残局。

“小姐,你此刻沐浴吗?”早饭后,心儿询问道。

我不解地看着心儿,我并没有交待过。

心儿笑笑,“是姑爷吩咐的,说小姐昨天累着了。”

我不知自己是不是涨红了脸,只得快步逃出屋子,任由冬日的寒风吹散脸上地潮红。

元宵节过后,原本丰富的生活便渐渐安静了下来,日照随即便去了军营,难得有假日回来,也是不见踪影,想来是去与梅兰互诉心曲了。而令人欣慰的是,孙朝良与日照二人一同成为了新兵,而小雪也传出有了身孕的好消息。

日旭也日渐繁忙起来,有时听婆婆和舅舅的对话,是在军营中训练新兵,所以时常夜宿军营,我与他本就交谈不多,如此这般我们二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

惠妃如今已是三个多月的身子,婆婆时不时进宫去探望,有时我也相陪而去,只是惠妃常常对我冷嘲热讽,为了不影响她的心情,我也就不常随着婆婆进宫。

可另我意外的是,明妃时常在我陪婆婆进宫时,总是把我招入她的宫中,与她谈心。开始,不过聊聊家常,我只是在一旁陪着听着。而后几次,便常常说起过去的事情,原来明妃真的不是苻清流的亲妹妹,不过是苻清流过去的邻家妹妹,在某年天灾父母双亡后,并受到苻清流的照顾,后来便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