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隐侠传奇 >

第129部分

隐侠传奇-第129部分

小说: 隐侠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二少爷和小丹,他们怎么不去见你们的?”

“这一点,我和老伴也百思不解。”

公孙不凡问:“明叔,这件事你有没有和其他人说过?”

老奴感到这件事不可思议。因此,除了我老伴,再不敢向任何人说。”

“明叔,你这样做很对,千万不可向任何人说出来,因为这样牵到西厂,可大可小,祸福难定。”

“大少爷放心。老奴明白。”

“明叔,你就在这里用过饭才回去吧。”

‘不,大少爷,老奴得马上赶回去,通知我老伴,叮嘱她千万不可乱说。”

“这也好,明叔,辛苦你了。”

“老奴不辛苦。”

明叔一走,公孙通问:“大少爷,你对这事怎么看?”

“我从各方面判断,我兄弟可能没有死,仍活在人间。”

“老奴也是这么想。”

“通叔,我还隐隐感到,近来江湖上出现的神秘判官和两个追魂、索命小鬼,可能就是我兄弟和小丹所为。”

公孙通愕然:“二少爷哪来这等惊人的武功?”

公孙不凡叹了一声:“这一点,恐怕任何人都看不出来,只有我母亲看出来,我兄弟体内有一股与众不同的真气滚动,这种真气,隐隐有一种磁力,只要我兄弟得明师指点,不难成为武林中上乘的高手。”

公孙通惊讶的说:“这一点,老奴的确看不出来,不但是老奴,就是老奴的好友神鞭叟,他武学渊博,江湖经验极为丰富,目光敏锐,也看不出来,只知道二少爷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公子,有一种孤高傲骨的内质,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生平不喜练武,似乎也不屑去练武,他怎会有这等的身手了?”

公孙不凡又轻叹一声:“说起来,是我家对不起他母子二人,也看错了解二娘。起初疑心她受武林某一门派的指使,前来偷学我公孙家的武功,我们百般防范。事后发觉,我们完全看错了人,解二娘根本不是这样的人,她只不过是想我同父的兄弟归宗认祖而已,别无任何的企图,从而激发了她一身的傲气。她不但不屑去看我家的武功,也不准我兄弟去学我家的武功。日久月深,她一身的傲气,也就传给了她的儿子。当我们知道她的为人时,想接她母子两人回大院,打算将公孙家的武功传授给她母子二人时,也被她婉言谢绝了。所以我公孙家对她母子二人,实在对不起,不知如何补偿才好。至今想起,仍然深感不安。”

公孙通说:“太少爷,这一点老奴也有脱不了的责任。”

“好了,过去的事,我们不去说它。”

“大少爷,老奴仍不大明白,二少爷怎会在短短的几年之内,练得如此好的武功?”

“极有可能他在那人间魔穴中遇上了一个奇人异士…”公孙不见说到这里,蓦然想起一件事,骤然住口不说了。

公孙通愕然:“太少爷,怎么了?”

公孙不凡问:“通叔,神鞭叟不是说过,在那人间魔穴中,有一位姓解的老人?”

“是。他说这一伙蒙面奇侠异士,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这位在魔穴中被幽禁了近二十年的老人救出来。同时也救其他的人,将整座人间魔穴夷为平地。太少爷,难道这事与二少爷有关?”

“这位姓解的老人是什么人?神鞭叟有没有向你说过?”

“神鞭叟对这位姓解的老人不甚了解,但那位老人与武林耆宿吴老前辈却有来往,只知道他在江湖上的绰号叫草上飞,轻功独步天下,过去出没在长城一带的大漠之上,在江南,不大为人知晓。”

“通叔,你不感到奇怪么?他姓解,我家二娘也姓解。”

“大少爷,你是疑心这姓解的老人与我家小主母有一定的血缘关系?”

“恐怕有一定的亲属关系!要不,我兄弟真的是昨夜的青衣人;真的是目前出现的生死判官,那他这一身的惊人武功,就令人不可思议了!”

“大少爷的意思是说二少爷的武功,是因为姓解的老人与少主母有亲缘的关系,所以在魔穴中他把武功传授给了二少爷?”

“恐怕这是最好的解释了。”

“太少爷,少主母的身世一向讳莫如深,无人知晓,她自己不愿谈,别人也不敢问,只知道她是一个孤女,从小跟随一群卖艺人在江湖上卖艺为生。自从来到公孙家后,她深居在充山中,没任何亲人,也没任何朋友来找她。少主母的身世,至今还是一个谜。至于她与被幽禁在魔穴中的解老人有没有亲缘关系,老奴就不敢说。但老奴从神鞭叟的口中知道,杀了幽冥杀手,夷平魔穴的是解老人的嫡传弟子,也姓解,是位中年人,小丹跟随的就是这位中年解大侠。老奴疑心,最近出现的生死判官,可能就是这位解大侠。只有他,才对东、西两厂有这么的深仇大恨。”

“那么说,我兄弟是不在人间了?”

“老奴不敢说。”

“可是小丹跟随那位青年人在充山拜祭,又是怎么一回事?”

‘大少爷,这恐怕要找到小丹才清楚了。要是那位轻功极好的青衣人真的是二少爷,就是不来看我们,也应该去看看明叔夫妇才是。”

“可能他不想我们卷入这是非的旋涡中去,以免牵连我们。通叔,不管怎样,我们得暗中留意才是。”

大少爷说的是,老奴自会加倍留意。”

公孙不凡没有估计错,公孙通也役有说错,就是明叔也没有看错,深夜在充山扫墓拜祭的确的是死而复生的公孙不灭,也是夷平魔穴的解大侠,更是最近在江浙一带神秘出现的生死判官,两张面孔是一个人。

公孙不灭安全的护着外祖父到达海岛后,在岛上伺候了外祖父半个月,便听到一些出海捕鱼的渔民传说,大陆上人心惶惶,东、西两厂的人,为追寻千里岗一伙蒙面劫狱人,掀起了“卢大夫事件”,凡是过去与卢大夫有过接触和有点关系的人,莫不受害,因此而牵连了不少的无辜者。甚至还有一些不法不徒,冒充千里岗的劫狱侠士,不时蒙面打劫村寨,袭击富商,拦截镖车。

公孙不灭听了心中十分不安,感到自己不亲自上大陆不行了,不然,将会有更多的无辜者受害。于是他请示了外祖父,解无忌说:“孩子,你去吧!这不但是为民除害,也是我们侠义中人义不容辞的事。当然,以你目前的武功,恐怕东、西两厂的人、没有几个是你的对手,但切不可大意。要提防他们的暗算。”

“孙儿会小心的。”

“还有,你母亲的坟墓,也该去看看了。”

“是!”

这样,公孙不灭便带了焦峰、小丹坐船回到了大陆。他感到再蒙面出现,不但会引起东、西两厂的人特别注意;也与那些非法之徒冒充蒙面人抢劫也一时令江湖中人混淆不清,产生诸多误会。后来他受到水月宫小公主茜茜戴着面具化装成钟馗小鬼,在半途上杀了千里飞刀马掳头的启发,于是他们也买了一个判官两个小鬼的面具进行为民除害的行动。这事令小丹和焦峰大为高兴,满足了他们好玩的心理。小丹和焦峰毕竟还是未成熟的少年,好玩。好奇,喜欢寻求刺激。龙其是聪明伶俐的焦峰,更高兴了,装神弄鬼,是他最喜欢的事。这样,江湖上便出现了一个生死判官和追魂、索命两个小鬼了。

公孙不灭这次转回大陆,除了为民除害,拜祭母亲的坟墓外,在内心的深处,还希望能见到小公主茵茵。小公主的音容举止,那放纵小羁性格,行侠仗义的作风,已深深地印在他心中,怎么也忘不了。自从他率众夷平魔穴,营救出外祖父,来到海岛之后,小公主酋首自然而然的便浮现在他的脑海,显得越来越深刻。三年了,不知小公主变成怎样?她可能早巳将自己忘了。尽管这样,他还是希望能见到茜茜一面,满足自己相思之苦,哪怕茜茜真的早已将自己忘了,但只要能见她一面,也心满意足了。其他的非分之想,他不敢奢望。

公孙不灭在拜祭自己的母亲时,一下察觉到已惊动了明叔,他不想惊动公孙家的人,更不想连累他们卷入这场与东、西厂为敌的是非中去。尽管他十分想见明叔和明婶,为了不使公孙家受牵连,便及时与焦峰、小丹悄然离去,在太湖登上了一时轻舟,消失在茫茫的湖面上。

公孙不灭在宜兴县弃舟上岸时,便听到人们在纷纷传说追魂、索命两个小鬼,在镇江府丹阳县的吕城镇突然出现,将纵容士兵欺凌百姓的巡检司大人的脑袋也割了下来,悬挂在吕城镇土墙的门楼上。

公孙不灭和小丹、焦峰听了愕然相视,怎么在丹阳县又出了追魂、索命这么两个小鬼的?难道又是西厂的人弄的阴谋诡计,打发人来冒充自己?

他们进城在一阎饭店吃饭时,一些食客和过路的客人也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都是在议论最近在江湖上出现神秘的判官和两个小鬼行侠仗义的事,但更多的是议论昨夜吕城巡检司大人被杀的事。

有的说,这事已惊动了应天府,派出了神捕戴七前来查案,追捕凶手。人问:“怎么东、西两厂的人和锦衣卫府的人不来?却打发铁面神捕来呢?”

那人说:“老弟,自从生死判官在江湖上出现,一连杀了东、西两厂不少的高手,他们还敢前来查案么?老弟,你是不是希望这一伙人前来?”

“叹!我怎么希望他们前来了?我只是感到奇怪而已。”

这时又有人说:“我看他们打发戴神捕前来是不怀好意。”

“老兄,怎么不怀好意了?”

“这是明摆着的事,戴神捕为人铁面无私,遇事秉公办理,对谁也不买账近来在南京出现了几条人命案,戴神捕在追查凶手时,有不少是牵涉到东、西两厂人的身上,并且已查出凶手是什么人了,上司突然下令叫他别追查下去,说这事已交由两厂的人去查办。就是戴神捕已抓到了杀人凶手,西厂也派人来要了回去。东、西两厂的人,早巳对戴神捕十分猜忌,明知判官和两个小鬼武功奇高,偏偏派了他来,这不是叫戴神捕去死?这一次,看来戴神捕有险了。

有人说:“但愿判官和两个小鬼别与戴神捕为敌就好了!”

“老兄、戴神捕要是捉不到追魂、索命两个小鬼,回去也是受罪,轻的说玩忽职守,重的说可以给他安上私通凶手的罪名,故意不去追捕,说不定将打入大牢。”

有人说:“要是我是戴神捕,干脆就不吃这碗饭,远走高飞,到江湖上行侠仗义,惩奸除恶,不胜过当什么总捕头?”

突然,店小二“嘘”了一声说:“各位大爷小心,有官府的人来了!”

饭店中所有的食客一下静了下来。公孙不灭往外一看,果然见两个官司模样的人,风尘仆仆走进店来。店小二慌忙上前:“军爷,请这边坐。”店小二抹桌拂凳,请官差坐下,然后问:“军爷,请问叫什么菜?”

“是,是!军爷不要酒么?”

“好!来半斤白干。”

公孙不灭略略打量了他们一下,这不是当地衙门中的差人,显然是送什么公文,路过这里罢了。他与小丹、焦峰示意一眼,便结账离开了饭店,出城往不溧阳方向而去。

路上,焦峰问:“少爷;你看在吕城出现的两个所谓小鬼,会是什么人?不会是西厂姓郝玩的花样?”

小丹说:“少爷,我看准是他们有意设下的陷阱,在暗算戴捕头。”

焦峰问:“戴捕头为人怎样?”

“他在公门中算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了,为人精明能干,破案如神。”

“这就好办了。”

小丹愕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