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后周枭雄录 >

第24部分

后周枭雄录-第24部分

小说: 后周枭雄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以后我们还有什么好日子过呢?”郭威听了,心里高兴,脸上却故作惊诧之色:“怎么能这么胡说八道呢?还是先赶跑了契丹兵再说吧。”于是挥军继续朝前走。   

  众将士却早已猜透郭威的心思。此时正值冬天,阳光普照,雾气蒸腾,众将官依次上前向郭威祝贺,说看到他马前有紫气护身。郭威只当没有听到,率领军队当夜赶到檀州留宿。第二天,刚要下令让军士们继续前行,帐下的数十名将官突然冲了进来,声如雷动,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郭威身边的侍从都吓得面无人色,只有郭威心中明白,返身进入内室,不慌不忙地关上了门。众将官们冲进来,把内室的门撞破,跪倒在地:“天子应该由将军来当,我们已经和刘氏为仇,如果再让刘氏子孙当皇帝,我们的子孙将性命不保。”说完,也不管郭威愿意不愿意,就把事先准备好的一身黄袍披在郭威身上。这些人里想必就有赵匡胤,所以后来陈桥兵变时,高怀德等人将黄袍披在他身上,和今天的情形一般无二。随后众人跪倒在地,口呼万岁。郭威佯装没办法阻止,哭丧着脸,仿佛众人不是让他当皇帝,而是要他上刑场,过了半天才说:“你们想要我还朝主政,我倒也同意,只是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就是仍然以汉室为宗庙,对太后要毕恭毕敬,并且不许骚扰京城百姓。你们能答应,我们这便立刻起程,你们若是不能答应,我宁可现在就死。”众人自然立即答应,于是郭威传令全军停止前进,再向东京进发。   

  其时大军已经渡河到了檀州,要想回洛阳,势必还要再渡一次河。郭威就下令第二天搭桥过河。谁知当晚突然起了寒风,一夜之间,河上已经结了厚厚一层冰,郭威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上天在帮忙,便领军踏冰过河,直奔东京。   

  东京城里的王峻、王殷,本来就是郭威的心腹,接到郭威已被众将士拥戴为帝的信报,自然心领神会,当即派马军指挥使郭崇威,领五百兵士直奔宋州。因为刘赟要从徐州到东京,必然要经过宋州,所以郭崇威名义上是去迎新君,保护新君来东京,实际上是要把刘赟控制起来,然后等郭威发落。王峻、王殷到宫里求见李太后,将檀州兵变的事情一一说明,然后又表明了郭威的态度,即一定不忘先帝的恩德,愿意把太后当自己的母亲来对待。想那李太后一介女流,突然碰到这种事,手中无权也没有兵,想要找个人来出出主意,可朝中群臣早已经被警告过了,竟然没有人敢前来,无奈只得独自在宫中哭泣。   

  王殷和王峻催促群臣出城去迎接,一班臣子在城外接到了郭威,跪倒在地口称万岁,让郭威立即进城登基。郭威却还要继续演戏,说:“不是我不进城,只是我有言在先,仍然要奉汉室为宗庙,现在汉室毕竟还有太后在,除非有她的旨意,不然我是不能进城登基的。”群臣恍然大悟,立即返回城中上表,要李太后下旨让郭威监国。这帮臣子为了在郭威面前争功,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反正这道诏书是拿到了。郭威听了李太后的诏书,喜笑颜开,拜领了诏书后,便开始称孤道寡。首先诏告天下,以平民心,其次就是要对付徐州节度使刘赟了。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55节:第六章东京称帝(4)         

  这刘赟也真是够倒霉的,本来安安稳稳地做着徐州节度使,突然来了一个冯道宣读诏书,说满朝文武已经拥戴他为新君。开始还以为在做梦,可是看了太后的诏书,这才激动起来,当即收拾行装便和冯道上路。在路上听说郭威率大军北伐契丹,一时按捺不住,便写了一道诏书抚慰军心,谁知道竟弄出这么大乱子来。他一路上洋洋得意,仪仗煊赫,仿佛天子出巡一般,路上人人见到他都口称万岁,便不由得飘飘然起来,昂然前行一直到了宋州。第二天清晨醒来,突然听到门外马嘶人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登上高楼朝外观看,就见一员将军威风凛凛,领着数百骑兵,将驿馆围了个水泄不通。他战战兢兢地问道:“楼下的这位将军怎么称呼?你来有什么事情?”郭崇(为避郭威讳,郭崇威改名为郭崇)下马说:“我是京城马军指挥使郭崇,近日听说檀州兵变,将士们都拥戴郭威为皇帝,现在已经回师东京。朝廷害怕此事对您不利,派我引兵前来保护您。”刘赟说:“既然你们来没有别的意思,可让骑士们下马了,郭将军独自进来见我吧。”郭崇心想我来是要把你软禁在宋州的,要是被你察觉了我的来意,把我杀了怎么办?于是便有点迟疑。刘赟无奈,只得让冯道厚着老脸去和郭崇好生叙谈。郭崇只得随同冯道去见刘赟。刘赟握着郭崇的手,拿话试探他究竟是不是郭威的人。郭崇自然不会傻到自己承认,于是冠冕堂皇地表明了态度。刘赟真是愚笨,居然真的放下心来了。倒是冯道老奸巨猾,听郭崇那一番话,既没有自称臣子,也没有称呼刘赟为皇上,知道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但他已无力回天了。彼此间又说了几句话,郭崇便急忙出城,吩咐军士们好生看守刘赟。   

  过了几天,郭威已经在东京登基,便下了一纸诏书,封刘赟为湘阴公,其实就是变相找个地方把刘赟软禁起来。郭崇接到旨意,来催促刘赟动身。刘赟还在自称寡人,郭崇却早已变了一副面目,恶狠狠地把他赶出驿馆,立刻押上马车前行。刘赟从徐州来时,身边带了几个心腹,郭崇怕他们坏事,干脆一刀一个全都杀了。   

  河东节度使刘崇,是刘赟的亲生父亲,一开始听说郭威兵变,逼入京师将刘承佑杀死,便整理兵马准备前去东京问罪,其实也是想去捞个皇帝当当。可是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听说群臣都推举他的儿子为皇帝,当即按兵不动,心想既然是我儿子做皇帝,那我自然就不能动兵了。结果这一耽搁,郭威就已经登基,还将他的儿子禁锢在宋州。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刘崇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保住儿子的性命,于是派人到朝廷送表,申请将儿子调任其他属地,不要再留在宋州。郭威接表后思虑良久,给刘崇回了一封信,说湘阴公现在宋州待着挺好,你就不用为他操心了,只要专心辅佐我,将来必然还有加官晋爵的时候,千万不要有其他顾虑。总之好话说了一箩筐,但就是不放刘赟。被派去朝廷送表的官吏对刘崇说,郭威心机阴沉,不可相信,我们还是尽快起兵去救援刘赟吧,不然大局已定,郭威第一个要对付的必然就是我们。刘崇也不傻,当然知道郭威是在拖延时间,于是决计周旋到底。不久,他在晋阳称帝,国号仍然为汉,沿用乾祐年号,属下有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为国土,后人把这个国家称作北汉。刘崇的属地虽小,但五脏俱全,他照样也任命了文武大臣。只是由于收入少,所以当官的俸禄也就没有那么多。当时有人建议刘崇建立宗庙,刘崇倒是不糊涂,说别的事情还则罢了,要说建立宗庙这件事还是不要再提了。让刘崇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登基称帝的同一天,他的儿子湘阴王刘赟却在宋州不明不白地死了。究竟是怎么死的,没有人知道,根据历史记载,通称郭威弑帝于宋州,刘崇登基于晋阳。这一个“弑帝”,就已经把事情都说尽了,至于究竟是怎么“弑”的倒不重要了。   

  刘崇得到儿子刘赟已经死在宋州的消息,当即泪如雨下,老来丧子是何等疼痛,便向着南方哭道:“唉,可惜我当时不听忠臣的话,结果现在赔上了儿子一条性命。”在郭威势力还不振的时候,他人在檀州,就在刘崇的势力范围内,刘崇曾经派人去探听郭威的动静,郭威就把他脖子上的刺青给使者看,说请回报刘将军,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刺青天子呢?使者回来以后却说郭威不可信任,要刘崇立即出兵剿平郭威。刘崇当时已经知道刘赟被迎立为新君之事,所以犹豫不决,现在他哭诉的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件事情。若是他当时派兵剿平了郭威,那他儿子现在这皇帝当的才是有滋有味呢。但儿子毕竟死了,于是刘崇命人按皇帝的礼节,为刘赟树立宗祠,每天祭祀,同时整兵备马,准备南讨中原。         

※虹※桥※书※吧※BOOK。※  

第56节:第六章东京称帝(5)         

  刘崇的属地毕竟小,所以兵力不是很强大,可巧就在这个时候,契丹派人和他接洽,说愿意出兵帮助他攻打中原。刘崇被杀子之仇搞得失去了理智,竟然答应了,命令另一个儿子刘承钧为招讨使,统兵万人,进犯晋州。契丹兵按照约定,也催军南下,围攻晋州其他州县,为刘崇接应。   

  晋州节度使王晏看到北汉兵马来势汹汹,不愿直接对抗,于是设下一计,让一些老弱残兵在城头巡逻,然后闭门不出,装出一副害怕交战的样子。刘承钧果然上当,真以为晋州兵力不济,于是远途而来竟然不休息,就让兵士们架起云梯开始攻城。不料兵士们刚爬到半中间,突然一声梆子响,城墙后面冒出来无数精兵强将,弓箭手对着下面便是一阵狂射。北汉兵士还在半空中,没有地方躲避,顿时死伤无数。刘承钧眼看中计,连忙命令军士们撤退,王晏却趁机挥兵杀出,在后面追赶厮杀。那北汉兵远途奔袭,劳累不堪,想跑也跑不动,只能倒在地上投降,连副兵马招讨使都投降了。   

  刘承钧又是惭愧又是愤怒,带着剩余的兵马就要攻打隰州。当队伍走到长寿村地界时,隰州步军指挥使孙继业早已经埋伏在这里,从斜刺里杀将出来。刘承钧见状大吃一大惊,北汉前锋牙将程筠,不管好歹,竟然挺枪跃马,出战孙继业。两马相交,双枪并举,约有一二十合,被孙继业刺落马下。隰州兵捉住程筠,立刻斩首,把他的头颅在阵前来回传看。刘承钧大怒,挥兵向前冲,要与孙继业拼命。偏孙继业机灵得很,率军急退,竟回军进城去了。刘承钧追至城下,城上早有准备,由隰州刺史许迁亲自督守,再加孙继业相助,里守外攻,过了数昼夜,北汉兵占不到丝毫便宜,反而伤亡了许多人马,只好退去。   

  北汉兵两次败退,这叫出手就献丑。刘崇接到败报,心里非常着急。谁知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在刘赟没死之前,他曾派两队人马去防守徐州,刘赟死后,徐州不听朝廷号令,郭威便派人去攻打,现在已经攻陷了徐州。而契丹居然两头卖好,一看刘崇经不起打,竟然领兵回契丹去了。这下子若是郭威派人来打,北汉连作战的兵都没有,刘崇没办法,只得再派人去向契丹乞讨一些兵马。契丹人趁机提出要求,要他向契丹称臣,册封刘崇为大汉神武皇帝。刘崇被逼到这个分上,没有任何办法,只得接受了契丹册封,然后再次恳求契丹赶紧派兵来帮助自己。   

  辽兵五万北汉兵二万,总共七万人马,浩浩荡荡又向晋州开来。这时的晋州节度使是王彦超。王彦超一看对方人多,知道不能硬拼,于是连忙向郭威求救。郭威听说晋州危急,立刻命令王峻担任都督,各个地方的节度使发兵助战,大军即日就朝晋州出发。临出发前,郭威亲自到西庄为王峻饯行,赐给王峻御酒三杯。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