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人盗墓史 >

第27部分

中国人盗墓史-第27部分

小说: 中国人盗墓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特地在此立了高祖庙。如此好地方,真是宝地了,所以刘武要把自己及后代都安葬在这里。
  目前已发现的著名王墓,除了梁孝王墓外,还有梁孝王王后墓、柿园西汉壁画墓、僖山金缕玉衣墓、僖山西汉梁王墓、汉代梁王室陵墓群、僖山画像石墓等,皆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芒砀山地下文物丰富,宝贝多,成为历代盗墓贼最爱“旅游”的地方,至今芒砀山汉墓区仍是盗墓贼的天堂,时常可以发现盗墓贼的身影。
  刘武的墓在芒砀山群中的保安山南山东侧半山腰上,坐西面东。这朝向是汉代流行的最吉朝向。
  因为汉景帝的一句醉话,刘武的皇帝梦一生未断。所以,生前没有当上皇帝,刘武死后也想过把帝王瘾,加上梁国富有强大,阴间王宫就要造得富可敌国了。《水经注·获水》(卷二十三)称,刘武坟墓“斩山作椁,穿山为藏”。
  刘武墓构建复杂,布局严谨,规模超常,工程量甚至超过一般的帝王陵。经现代考古测量,墓室总容积达1367立方米,与皇帝享用的规制有过之而无不及,称之为“天下第一石室”并不为过。
  刘武墓,当地老百姓俗称“孝王洞”,或“梁王避暑洞”,如清光绪年间编撰的《永城县志·古迹》中便有这样的文字,“孝王洞在保安山之东麓,其中有十字街、饮马池。”整座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回廊、侧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组成,还设有完备的排水系统。曾有人在里面转了几天,也没有摸出来。
  这些墓室都是仿他们生前的生活实景营造的,壁画精美无比,其豪华程度连现代人看了都惊讶。到底豪华到什么程度,从刘武及李王后墓内配备的两件设施上便可以看出。
  第一件,“冰箱”——储冰室。中国古代的冰箱自然不是用电的,而是自然环保型的,食物保鲜,使用冰窖。中国目前最原始的冰窖实物,就是在梁孝王的墓内发现的,在南回廊的东段南侧,有一个仿阁楼式的小房间,这里就是冰窖,即储冰室。
  第二件,“卫生间”——内置厕所和浴室。古代的厕所多在室外,目前中国最原始的室内厕所实物,是在刘武的墓里发现的。在与后室相连的过道西壁,有两个小房间,南面是浴室,北面就是厕所。现在的中国农民不少还是在露天地挖坑方便,只有住了商品房卫生间才安排在室内,但刘武夫妇在那时已过上了现代化生活。

“寻宝派”盗墓之王——魏王曹操(4)
不过,刘武的室内厕所到底是什么样,我未看过。但徐州的龟山汉墓我看过,和现在的蹲坑式厕所没有什么区别,在平地上放置两块长方形的石头,两石之间便是一个坑,人踩在石头上方便。此厕所设计相当人性化,考虑了老年人的使用,在蹲坑右侧靠墙的地方,单独镶了一块石板,石板上安装有一个小小的柱状把手,这样方便完事后抓着站起身来。
  ● 曹操亲临现场指挥盗墓
  曹操盗墓,《三国志》原文并不见载,仅见于补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认为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于简单,令当时的大学者裴松之作补注。
  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卷六)中补注陈琳的事迹时,引东晋史学家孙盛编撰的《魏氏春秋》里的文字——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魏氏春秋》里的文字则出自袁绍攻伐曹操前的“檄文”。此文出自“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之手。陈琳确是当时的大才子,诗、文、赋都很拿手,这篇《为袁绍檄豫州》,成了陈琳流传后世的散文名篇。如果不是陈琳揭露了事件真相,曹操盗墓的史实恐怕就难辨真假了。
  在陈琳所作的檄文里,写到曹操盗刘武墓时,有三条信息相当重要。
  盗墓时,曹操是亲临现场指挥取宝的。这在历史上的盗墓名人中比较少见,这些人一般都是由手下去操办。
  在军中设置了专职盗墓机构,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中国盗墓史上第一次出现专业的盗墓名词,这是鲜见的。
  曹操盗墓非常狠和彻底,“所过隳突,无骸不露”。隳突(huī tū)就是破坏的意思,破坏得很彻底,这也是盗墓者的典型性行为之一。当然,曹操的行为里可能包含着阶级仇恨。
  盗墓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就是因为盗掘秦陵,让战争对手刘邦抓住了把柄,坏了自己的名声,也坏了帝王大业。陈琳将曹操的盗墓行为写进檄文,正是考虑到盗墓行为的不义不伦,希望通过社会道德法庭来审判曹操,搞臭曹操,用笔是相当老到和歹毒的。
  曹操有头风病,据说曹操在看陈琳写的檄文时正犯病,看到要紧处时,曹操惊出了一身冷汗,头也不觉得疼了。
  虽然如此,曹操对陈琳对他的盗墓指责,并没有过分的恼怒。《三国志·魏书·陈琳传》(卷二十一)记载,袁绍兵败后,陈琳归顺了曹操集团。曹操对陈琳说:“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
  意思是,“你以前跟袁绍时写信(檄文)给我,只需列举我本人的罪状就行,为什么要往上骂我的父亲和祖父呢?”陈琳当时听到曹操这样的态度,立即低头承认自己有罪。曹操是个爱才的人,没有进一步追究陈琳。从此番话来看,曹操既没有承认自己的盗墓行为,也没有否认。
  应该提到的是,袁绍在指责曹操盗墓逆行的同时,自己也是一屁股屎。他手下的数十万大军也都把盗墓当做战争期间的“助兴节目”,甚至比曹操还厉害,每过一地,都会将古墓盗掘一空,造成了当时中原“地无完冢”的惨状。
  ● “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
  曹操盗墓时设“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其来历一直是个谜,很可能是曹操的一时戏言,也可能是陈琳的比喻说法。但在这以后,一直到今天,“发丘”和“摸金”还代表着盗墓。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寻宝派”盗墓之王——魏王曹操(5)
因为“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之间的关系不好分清,还闹出了一段文坛互讥的故事。苏东坡写诗时,往往误用典故,如以“长桑君”为仓公,以“摸金校尉”为摸金中郎,闹出了葱为韭的笑话。
  同时代文人严有翼便将苏东坡狠狠地讥讽了一番,并写进自己的《艺苑雌黄》一书。书中第61条“东坡诗用事之误”,说的就是这件事情。苏东坡的《游圣女山诗》云:“纵令司马能镵(chán,犁铁)石,奈有中郎解摸金”,误以为校尉是中郎了。
  晚清文人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五)中也提了此事,但替苏东坡说了话:“宋严有翼诋东坡诗,误以葱为韭,以长桑君为仓公,以摸金校尉为摸金中郎。所用典故,被其捃摘,几无完肤。然七百年来,人知有东坡,不知有严有翼。”
  袁枚对苏东坡的错误颇不以为然,认为严有翼的指责过分了。袁枚的观点可能受到了宋人洪迈的影响。洪迈在《容斋四笔》中,特点评了严有翼的点评,题为《严有翼诋坡公》。
  到了明清时期,“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传播更广了。如清代时,贵州苗族盗墓成风,便有“椎埋到处摸金多”一说。
  我在北京电视台做节目时,现场有观众问我,“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到底是什么意思?这里,便专门来说一下。
  “中郎将”和“校尉”,都是古代的军中职位,“中郎将”在汉代是皇帝身边的亲信红人,统领皇帝的侍卫,御前将军。相当于今天专门担任京城和国家领导人安全工作的警备司令,级别很高,也很重要,是皇帝的嫡系人马,非一般人能担任。
  “校尉”,在战国末期已有此官职,秦汉时为部队中的中级军官,级别比中郎将低很多,“中郎将”是指挥官,“校尉”是具体办事的头儿。
  “发丘”,就是盗墓,自然“发丘中郎将”就是盗墓大队长;“摸金”指到墓中寻找宝物,“摸金校尉”顾名思义,就是带着一伙盗墓者干具体事的盗墓小队长。具体的曹操的军中都是些什么人担任的,我不知道,史书上没有交代。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后来还真的成了官职名称。
  曹操盗墓的事情,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二百年后,南北朝时期宋前废帝刘子业便是两者的“粉丝”。刘子业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皇帝,他与其亲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胡搞,最后还给姐姐找了不少“二爷(面首)”。
  《宋书·前废帝本纪》(卷七)记载,刘子业小时候就对“古事”有兴趣。看到曹操盗刘武墓时设“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也心血来潮,在朝中设置了此官职,由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祐担任。但他们是否真的盗墓,史上未记载。
  可能是曹操盗墓的影响太大了,在曹*了近千年之后,出现了政府性质的官方盗墓机构,不过称呼不太一样,叫“淘沙官”,这是金的傀儡、伪齐皇帝刘豫干的事,这在前面讲到过。
  ● 曹操盗墓手段成千古之谜
  曹操盗墓时不可能不考虑社会的感受,所以他应该是有借口的。那么,曹操以何名义盗掘了刘武的墓?史书上没有说,但不妨碍我们推测一下。
  大家都知道,1928年民国时期,军阀孙殿英盗清东陵时,是借军事演习的名义进去的。曹操会不会这样?唐代大文人欧阳询等编撰的《艺文类聚·宝玉部上》(卷八十三),转引《曹操别传》称,“操别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天子闻之哀泣。”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寻宝派”盗墓之王——魏王曹操(6)
清末民初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编《水经注疏》,在转引《艺文类聚》上段文字时,将“操别入砀”易为“操发兵入砀”。这句话这么一改,曹操盗墓的由头便露出马脚了,曹操盗墓还真如孙殿英那样,是以军事行动为幌子,很可能也说是军事演习,才开拔进墓区的。
  曹操盗刘武墓非常成功,而让考古专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是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的,那时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曹操手下是靠什么打开陵墓,盗出这些财宝的?
  1981年,江苏徐州龟山汉墓发掘时,也发现了用与刘武墓相似的条形巨石,堵塞墓道。龟山是西汉楚王刘注夫妻墓,是刘武的本家。刘注夫妻墓也相当豪华,是把整座龟山凿空了做成的。用于堵塞墓道的石头,每块塞石重达6—7吨。
  但如此严密的反盗墓手段,也让盗墓者破解了。当年的盗墓者,在塞石上打了“牛鼻眼”,中间穿进绳子将塞石一块一块拉了出来,由此得以顺利进入墓室。但这里又有一个疑问了,这伙盗墓贼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么重的塞石拉出来的?曹操的手下是不是用了同样的手段,将刘武墓盗开的?没有人能说得清,这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 曹操盗走了金缕玉衣?
  刘武墓空间巨大,该用多少随葬品才能填满啊!刘武的封地,正处于最富足的中原地区,富可敌国,死时家里还有黄金四十多万斤。过去对贵重金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