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特别经历 >

第37部分

特别经历-第37部分

小说: 特别经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向蒋经国讲述北平夏令营的情况时,贾亦斌说:“北平的问题,是进步学生和保守学生的争吵。如果有些做法不易辙改弦的话,国民党非亡不可。”
  对贾亦斌突如其来的断言,蒋经国听了一怔:“为什么?”
  “时下国民党用人政策是‘喂猪驱虎’,用钱政策是‘肥强瘦良’。”贾亦斌讲道:“只要口头上反对共产党,明摆着是庸人,也看作忠贞之士,进爵加饷,这是喂猪;再有才干的人,只要对当局稍有不满,发点牢骚,就被当作共产党、或民盟,视为老虎加以驱赶。这不是‘喂猪驱虎’是什么?”
  见蒋经国盯着自己一言不发,贾亦斌继续说:“再看那些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大贾富商,个个肥得流油;而那些奉公守法的好人,却捉襟见肘,形销骨立。这不是‘肥强瘦良’吗?这样的政策风行,能不亡吗?对此你、我都不满意,都发过牢骚。若发牢骚者皆以共产党论处,那你、我不都成了共产党?”
  “我在国防部看到三个青年军复员的学生,年纪轻轻,就因为对现实不满,发了几句牢骚,便被关押起来了,难道不该马上释放他们吗?”贾亦斌一直说到这儿才停顿。
  “你把这些意思写个书面材料吧,我送到领袖那儿去。”蒋经国说。后来他将贾亦斌写的东西转呈了上去,并下令释放了那三个被关押的学生。
   。 想看书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11、柏宁克议案,含有削减压抑蒋经国用意/蒋经国偏巧学过功夫,顺势将美军哨兵摔翻在地/“洋太子(孙)与土太子(蒋)之争”渐趋公开化/柏宁克接连叫喊出几个“NO!NO!”/他的结束语意味深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今日岁已寒矣!”
  1947年9月的一天,美军顾问团参谋长柏宁克准将主持召开“中美军事联席会议”,国民党军的参谋次长林蔚,陆军副总司令余汉谋、孙立人,国防部的6个厅长,都出席了会议,国防部所属8个局的局长列席,刚代蒋经国当局长的贾亦斌亦在其中。
  会上,柏宁克提出了一个事关青年军的“议案”,主要内容有二:取消青年军作为培训预备军官的训练计划,全部调往前线与解放军作战;降低青年军待遇。林蔚、余汉谋随之附和。
  贾亦斌觉得,柏宁克的议案,在事前根本没和他这个直接负责官员磋商过,是对中国有关当局的藐视,而这一议案的实施,将迅速使广大学生士兵成为内战炮灰;同时其间也含有削翦压抑蒋经国用意。
  蒋经国与美国人的抵牾由来已久。在华美军顾问,趾高气扬,发号施令,几同太上皇,引起许多中国官兵的不满。而蒋经国更是个性倔强,惯于我行我素,不喜如影随形的人。加之他长期在苏联学习生活,又加入过共青团,其思维行止常带有一时抹不了的影响痕迹,分明地显露出与国民党大多数官员不尽相同的特色。
  他到重庆不久,就同美国兵演了一出全武行。那是他奉父亲命,到美国空军志愿援华大队(即飞虎队)见队长陈纳德。美军哨兵见是中国军官,便阻其进入,争执中美军哨兵耍蛮首先动起手来,而蒋经国偏巧学过功夫,顺势将美军哨兵摔翻在地。此后,蒋经国对美国人更显冷淡,深怀戒备。
  美国人感到蒋经国难于控制后,对蒋经国势力的膨胀,更抱猜忌、压抑态度。青年军初创时,蒋介石为了鼓励青年从军,给予青年军比较特殊的地位和待遇;蒋经国则通过政治工作体系,迅速掌握了这支由知识青年组成的武装,故时人有“太子军”之称,而美国人由此联想到的却是蒋经国身上的苏共影响。
  1945年春夏之际,美国拟装备国民党60个师,组成文化技术水平较高的远征军,赴印度、缅甸作战。本来这60个师包括青年军,但当美国人发现“太子军”的事实,便将青年军排斥在外,不予装备。
  美国方面还有意扶植西点军校毕业的孙立人,以遏止蒋经国在军中的进取势头。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不经国府应允,就把孙立人邀到欧洲战场观战3个月。蒋介石参出了此间蕴意,当孙返回,蒋介石连连诘责:“你是美国人的部下,还是我的部下?”蒋经国心里明白,分外恼火,“洋太子(孙)与土太子(蒋)之争”渐趋公开化……
  贾亦斌停止了浮想,站起身来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指出议案未征询直接负责部门意见就匆匆通过是不合适的。
  柏宁克向来傲慢自大,从不把中国军人放在眼里,又见只有贾亦斌一人持异议,遂专横地打断贾亦斌的发言,说列席代表没有发言资格。
  但贾亦斌并未屈于他的威势:“讨论中国的事务,我们中国人当然有发言权。中国人对中国的事务比美国人更了解,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我们中国人!”
  也许是因为在中国还不曾遇到过这样强硬的顶撞,柏宁克接连叫喊出几个“NO!NO!”想迫使贾亦斌停下来,会场上的气氛骤然紧张。贾亦斌则想:既然已经顶撞起来,干脆一不作、二不休,豁出去了,中国的军队,不能总让美国人指挥得团团转,今天就为中国军人争这一口气。
  于是,当柏宁克吼叫时,贾亦斌就把喉咙放得更高,会场被两人的争吵淹没,议案无法继续讨论。最后,柏宁克只好悻悻宣布散会。
  走出会场,孙立人赶到他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亦斌兄,你今天总算为我们中国人出了一口气啊!”贾亦斌没想到,像孙立人这样受美国人青睐的军官,也会向他表述这样的感叹,可见自己的举动维护了国家和军队的权益,是得到多数与会者内心支持和同情的。
  会后,贾亦斌立即给蒋经国写了一封信,在叙述了与柏宁克的争执后,他愤懑地写道:“中国人长期受日本人的气。经过八年抗战,牺牲了无数同胞,好不容易刚刚把日本鬼子打垮,却不料‘前门驱虎,后门进狼’,我们又要受美国人的气了,我实在难以忍受!”
  蒋经国很快就给贾亦斌回了信,丝毫未加责备,反露激赏之情,特别是那段结束语,意味深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今日岁已寒矣!”贾亦斌感觉到,这字里行间含有某种寄望。
  

同蒋经国的争吵日渐增多
  12、第一任校长袁侠民,因贪污学生给养,被学生轰下了台/ 学生们感到二任校长吴宝华亦有贪污之嫌,驱赶之声又起/天天喊反贪污,反腐败,你的学生贪污了,你就不反了
  就在收到蒋经国的信后不久,蒋经国来找贾亦斌,要他立即去杭州的青年中学一趟,“学生闹###,随便赶校长,这还了得,你去调查处理一下。”
  青年中学创建于青年军复员之际,全国共有7所,后归属预备干部局。杭州的这所,学生皆为青年军209师复员士兵。该校第一任校长袁侠民,因贪污学生给养,被学生轰下了台。
  二任校长吴宝华,是三青团中央团校一期学员,较早进入蒋经国体系,深得蒋经国信任。他初上任时,聘用了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学生对其印象尚佳。可一段时日后,随着他独断专行作风的显露,渐招引不满。1947年暑假后,由于伙食质量下降,该发的蚊帐等用品未发,学生们反响强烈。吴宝华对学生粗暴压制,导致矛盾激化,继而学生们感到吴有贪污之嫌,驱赶校长之声又起,南京遂得到消息。
  因在南京即看到有关###的材料,故贾亦斌衔命到杭州后,便组织人清查帐目,同时分别召学生代表和教职员座谈。教职员因慑于校长权威,座谈气氛压抑,但同情学生的倾向还能感觉得出来;而青年学生则无所顾忌,在列举吴宝华有贪污嫌疑事实后,情绪激愤:
  “蒋局长曾来校宣讲‘一次革命,两面作战’,本身包括反对国民党的贪污腐化,我们反对校长的贪污行为,是响应蒋局长的号召,可现在却被指斥为‘有意煽动闹事’!”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自己内部的贪污问题,都不能解决,这不违背蒋局长为官清廉的倡导吗?”
  “蒋局长在赣南大反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老百姓尊敬他;如今他若仍像当初那样支持我们反对贪污,同样会受到我们的尊敬!”
  很快,帐目清查的结果就出来了,吴宝华确有贪污行为。贾亦斌感到事实都调查清楚了,对###的起因和性质,对如何处理,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便返回南京向蒋经国复命。
  “杭州青年中学学生闹事,起于校长贪污,事实已查清。因此,我认为应将贪污的校长撤职,而不是开除闹事学生,这样才能说服学生,收拾局面。”
  初听贾亦斌的意见,蒋经国很不以为然:“学生动不动就闹事,要撤换校长就撤换校长,那怎么行,以后秩序还怎么维持?带头闹事的学生绝不能留!”
  “校长贪污,你不处理,却要开除为反对贪污闹事的学生,这样倒果为因的做法,是难以服人的。我们天天喊反贪污,反腐败,如今你的学生贪污了,你却不反了,这说得过去吗?我们应当重法而不徇私情!”
  见蒋经国不吭声,贾亦斌继续说:“我是不同意开除学生的。你现在有两种选择:一是撤吴宝华的职,一是撤我的职。否则我无法向学生们交代。”
  贾亦斌态度坚决,所说的又无懈可击,最后还是蒋经国做了让步,尽管有些勉强:“好吧,我把吴宝华调走。”结果吴不仅被调走,还被从少将降为中校。
  几度争吵,都是以蒋经国采纳贾亦斌的意见止,使贾亦斌在屡屡生出国民党腐败,其统治难以为继的感叹时,又隐约觉得凭着自己这样一些人的无私、热忱,加之蒋经国等能对决策施与影响人物的从善如流,就可能还有使国民党改弦易辙、挽回颓势的希望,于是他暂时平抚了与国民党决裂的激越。
  但是,随着国民党政府在背离民意的路上越走越远,政治、经济局势的急剧恶化,贾亦斌同蒋经国的争吵日渐多了起来,私人情谊,终被政见的日渐分歧磨蚀殆尽。
  

蒋经国成立“铁血救国会”
  13、面对众叛亲离的蒋介石心情恶劣,动辄雷霆大发/各路口皆有人把守指路,显得神神秘秘/“忠于三民主义,忠于领袖,要做孤臣孽子……”/他内心觉得这无异于又一个“复兴社”/蒋经国指示:以后“铁血救国会”活动,不通知贾亦斌
  时至1948年仲春,国民党军已从内战以来气势汹汹地全面进攻、重点进攻,转而仅余招架之力。自1947年秋季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进逼豫皖苏,兵临国民党政府的肘腋之地;而在东北野战军的冬季攻势后,东北的国民党军只能龟缩在长春、沈阳、四平、锦州几个城市,被围歼只是时日问题。
  与军事溃败相伴的,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内倾轧的加剧,面对众叛亲离的蒋介石心情恶劣,动辄雷霆大发。为了强化自己指挥和控制力,他唯寄希望于爱子,亲写手谕给蒋经国,要其纠集骨干,“成立一个能行动、有力量、组织严密的青年组织。”
  蒋经国熟读过《俾斯麦传》,眼见蒋家统治摇摇欲坠,很想效法这位“铁血首相”,以强硬手腕拯救危局。临危授命后,他即与亲信江国栋、王升等商议,决定成立“铁血救国会”和“中正学社”两秘密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