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935部分

问镜-第935部分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还有此事?”

沈婉见余慈面色不似作伪,也有些弄不清余慈手边的信息渠道了,不过查漏补缺本就是应有之义,她便续道:

“上清立派以来,太霄神庭中固化虚空甬道多处,便是当年大劫之后,由于洗玉湖底地形复杂,神庭更已成为天魔眷属盘踞之地,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听说有谁能将里面的‘宝藏’起出。如今眼看尽归真人之手,下手哪有不急切的道理?”

“想得真多啊。”

余慈轻讽一句,不过,他也真正明确了太霄神庭的价值。

同样是虚空世界之间的联系,“贯通两界”和“固化甬道”不是一码事。

贯通两界,是真真正正地打通,任何生灵、死物都可以穿过去,没有任何限制,但两边天地法则必将严重冲突,影响一界生态,

当日东华虚空和九天外域接通,就给前者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永沦之地撞击真界形成“三方虚空”,至今北荒仍深受其苦。

若上清宗当年真是如此收拢虚空世界,法则冲突之下,此界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相比之下,固化甬道就要安全多了。

就像是从天裂谷底通向血狱鬼府,两边有足够的缓冲,限制也多,不会过分影响两界的生态。这种限制,就是几乎看不到尽头的深度,以及高度扭曲的虚空环境,传说就是长生真人下去,想再飞上来,也是艰难。

在余慈手边,类似的典型则是九幽冥狱。余慈之所以操控自如,是虚空神通之能,也有手中《摄幽明精异图箓》的牵引之功,要满足两个条件,实非常人所能及。

目前而言,全天下恐怕也只有他一人能够如此。便是这样,余慈本人也从来没有亲身进入过,概因想再出来,花费的力气实在可怕。

然而受限虽多,因其相对安全之故,实用价值反而更大。

太霄神庭之中,固化了十余劫来,上清宗几乎所有的虚空世界甬道,这份资源,确实是动人心弦。

资源如何运用,是个现实问题。沈婉是个好选择,但她毕竟在上清宗门之外,宗门人还要有人主持,并与她配合经营……

念头再转,余慈又是哑然失笑。这种事情,他想得也太早了些,都说多年以来太霄神庭无人能够涉足,可此界大能众多,面对这样的肥肉,不扑上去咬一口,又怎么可能?

究竟如何,还要以他亲眼所见为准。

故而,余慈只缓缓颔首:“我知道了。”

至此便另启话题。上位者的责任,让他必须了解一下沈婉目前面临的困难,于是他道:

“给我说说你那边的情况?”

冷不防跳到此事上,沈婉也有些意外,但她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秀眉微蹙,将沈氏一族受到的打压、人才的凋零、雷家的威胁等等难事一一道来,由此也涉及了随心阁几个家族之间的权势更迭等更为复杂的背景。

余慈听得也是摇头:“没个几百年,沈氏一族恐怕都难以翻身,还要你们血脉不绝才成。”

家族式的传承,凭借血脉联系,比之宗门一类,也许更为稳固,可一旦受到沉重打击,想恢复过来,也是极难。

宗门如树,只要根系主干还在,就算砍掉枝叶,没几年就能繁茂如初。

家族如人,砍掉四肢,削去皮肉,就很难再复苏,只会在失血中不断虚弱,直到死掉。

“你是要跳出来,还是在随心阁内发展?”

沈婉轻声应道:“真人明鉴。如今沈氏一族休养生息才是最紧要的,妾身也只想给他们争一处立僧地,不至于像眼前这样,人心惶惶,朝不保夕。”

虽没有正面回应,但余慈还是知道了沈婉的需求。

对他来说,这显然会耗费更多的精力。可自从他走出种魔之术的限制,便已经渐渐明白了,神主和信众关系,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契约,一种交易。

信众必然想从神主那里得到些什么,也许是世俗的某种需求,也许是单纯心灵上的慰藉。

但更多时候,是二者兼有,且没有一个尽头。

至于神主这一方,真正需要的和有意义的,只有那淹没在复杂信息中,精炼纯粹的信念而已。

看似不公平的交易,其实最是公正不过,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双方的需求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能够有所限制的,只是神主的能力和操守;信众的自制和诚意。

沈婉的自制在水准之上,其诚意也毋庸置疑。

所以余慈没有多说什么,只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沈婉的“要求”。

沈婉则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话题也要结束了。她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位,也不准备再多留,便躬身告辞。

可就在她准备起身的时候,余慈却道:“再等等吧,说是要乘辇同游,咱们连外面的景致都没怎么看呢。”

沈婉微怔,往辇车之外瞥了眼,那飞流而过的云气固然变化万端,偶尔蹿出的雷火也眩目得很,此外便是上空湛蓝似没有尽头的天穹。

长及数十里移山云舟就在这仅有的几种色调之间穿梭,初看雄伟壮观,可看得久了,仍然单调。

这样的景色,她已经看得厌了,也不认为像余慈这样不可测度的强者,会真的有乘辇车游览的兴趣。

那么,其“留客”的做法,就很值得思量了。

不那么明晰的念头在心湖里沉浮,沈婉却是发觉,本能的反应还是要超出了念头的转速,某些不应有的情绪反应,通过形神深层不可知的运转,一发地涌了出来。

故而,她垂下眼睑,掩去心中不安,而某种想法也积蕴在心头,使得自家的体温略有变化。

余慈却是真正换了个思路。

眼下,他要测试座下辇车的作用。只他一人还不成,正好拿沈婉来当试验品。

虽然沈婉不是出身玄门,但沈氏一族在没有破败前,给她打的底子还是可以的,修炼的乃是玄门正宗路数,又已踏足步虚境界,比外面挽车的四位女修,要强出不止一筹。

虎辇玉舆隐轮之车,乃是上清宗创派之始便传承下来的圣物。并非是可以祭炼的法器,而是类似于天成秘宝。四位挽车的女修,将玄门罡气透过丝带,传入辇车,与其上以万计的符纹联系,激发出一部分功用。

很可惜的是,这不过是隔靴搔痒,辇车深藏的真实,恐怕发掘了不到万分之一。

余慈也研究过辇车上的符纹,包括车壁上,那气韵流动的飞仙图。

如果从符箓结构的角度看,那已经算是一个杰作,尤其是从局部观察,不管是分形、窍眼,都安排得非常精到。

只是,在整体布局上也太过写意,不够精密,也没有经过有效的叠窍合形,如果将其视为一个符箓,肯定是最难催动的那一种。成千上万的窍眼,足以吞掉好几位长生真人的修为。

余慈不是没试过加以修改,但他从飞仙图的笔触中,感受到了某种难以把握的真意,那不只是结构上的问题,如果判断错误,思路就是错的,也就无法激发出真正的功能。

这使他想到了在北荒时,辛天君与广微真人的理念之争。

辛乙曾言“通窍贯气造死胎,性灵通神才是真”,当时还不觉得,现在看来,单纯的精密结构,似乎还真的无法尽数包容性灵之妙。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部辇车,也不真的就是符箓法器。

细细思量,辇车应该是属于存思一脉,与他的符箓派别虽同源玄门,同出上清,实则颇有差异。

换一个人在这里,十有**唯有搔头而已,但对余慈来说,也不是全无办法。

记得说沈婉起过,这架辇车的用处,更多是用来感应道韵,封召神明。

前者且不说他,余慈对“封召神明”一事的认知,也经过了几个阶段,

从最初耳闻,到真正从符法神通中践行,还有不久前,万古云霄和紫微帝御的呈现,都在不断修正他的概念。

余慈固然是本命金符的道基,可上清法门中,存思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就是天垣本命金符中,三十六枚种子真符,形成脉络各异的符法神通后,也有小半,显化出神灵、宝器等等,正是存思术的特征。

更不用说,不管余慈筑基入门时的“彩云追月”法门,还是后来直指大道的玄元根本气法,心内虚空,从入手时开始,走的都是标准的存思术路子。

其中玄理,隐有互通。

就是在高端的层面,余慈也不缺乏相应的认识。

尤其是紫微帝御,号“众星之主”,天然有统御星君神明之能,进入那个状态之后,便等于是站在了星君体系的最高层,那也正是上清神明体系的主体,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余慈来说,封召神明一点儿都不难。

但召来什么星君神明,是要看当时的战斗中,气机流转的状况,真的要他严格按照惯有的法度,把如何下手、下什么手、里面是怎样一个道理说清楚,还真有些不适应。

也许需要多花一点儿研究的时间。

他现在就想,如果用笨办法,将车上的纹路,或者是整架辇车都描画进心内虚空,又会如何?

辇车上的真意极难捕捉,这里一定是有相应的心法,作为联系的渠道,余慈没有,只能把握起来就更加困难。

但他相信,这点儿问题,早晚会给攻克的。

如果沈婉能够帮忙,进度肯定会更快……呃,这女人在想什么?

第三十五章山河风动云上遐思(中)

余慈从自家思路中跳出来,终于注意到了沈婉异常的心理变化。

坦白说,目前余慈看到了一些不太好的趋势。

此时,沈婉却又抬起脸来,神情变得非常严肃,用这种方式向他致意:

“真人,有些话,妾身不吐不快,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恕罪。”

“……你讲。”

“真人自环带湖起步,短短数月时间,就名震天下,万众瞩目,由此观之,上清一脉,日后大约就是以真人为主。既然是一宗之主,声誉之事,不能不多加考虑。”

“唔?”

“这段时日,妾身关注外界消息,真人主理上清一脉,目前而言,恐怕已无人会有异议。然而却有一些传言,大都是涉及冷烟、雪枝之故……”

这确实是“直言”,余慈马上就明白沈婉的意思,也一时为之哑然。

沈婉垂下眼睑,目注座下的软席,不与余慈对视,可嗓音依旧稳定:

“不论玄门、魔宗,历代强者中,总不乏有不拘小节者,然而作为一宗之主,势必不能够为六欲所限,至少面上总是如此。如若不然,外敌尽可拿此大做文章,应付起来总是被动。

“白秀峰送来这几位美婢,也是试探之意。他此次成功,接下来,或许有人还会循此前例……世人公认,夏夫人最擅于投人所好,折服强者于无形之间,若再拿出这等手段,外间又会如何说法?”

余慈言语不得。

沈婉似乎是认定了他有那方面的问题。他想辩解一二,比如,白衣着实是个好苗子;至于雪枝,不说她是苏双鹤安排的棋子这一重身份,单只是制作七情魔丹,暂时就不可或缺。

可想想前段时间做的事情,再想想更早前鬼厌发展沈婉为信众的手段,一些话实在不好说出口。

他也并非是没有“自知之明”之辈。

判断一个人的性情,从来都是看行动,而非所谓的理由。

所以他很清楚,沈婉直白点出来的这些,正是他这段时间里,恣意无忌的种种表现,还有极可能造成的后果。

在破劫而出后,他顾忌和在乎的东西,正迅速减少,限制越来越小,行事风格自然有所改变,这也是自然之理。

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