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91部分

问镜-第91部分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情况下,照神图仍没有出现,问题就只能出现二者的联系上某个使余慈和照神铜鉴沟通,以至驱动照神图的联系,那天连续的变故断掉了。余慈两日来一直想要重找回,但效果不佳。

只是,他沉默、或者说是沉思的原因并非仅此而已。如果他只是纠结于眼前的挫折,十二年的流浪生涯,早把他的豪情壮志消磨殆,也就绝对不可能会有今日的余慈。

其实余慈一直思考于舟老道说过的一些话。就是当初回观时,西园梅林,那些让他不以为然的言语。

当时老道说,不为外物所动的心思固然是好,但仙路求上,却犯了大错。然后便引申出“鱼龙”、“取舍”之论,以兹证明。但一直到后,老道也没有把他说服,反因为他赌气的话,触伤心事,以至失态离席。

时至如今,老道那似乎并未自衷肠的理论,余慈仍有许多不以为然之处,可经过与南松子一战,他却不得不承认,仅就“外物”而言,老道的理论要比他来得现实、看得准确。

“外物”的作用比他想象的要大,且大得多。

他依次将各类物件摆上桌面。

照神铜鉴、牵心角、纯阳符剑……这是他经常使用的物品,没有照神铜鉴,就没有照神图、没有“仿先天一气”;少了牵心角,他早早就死天裂谷,别提之前抵挡南松子的杀伐神魂的手段;纯阳符剑,这把利器他用得极是顺手,少了这个,对敌之时,难道他还要先花段时间凝成七星剑符吗?

至于才使用过一次的钩,是直接救了他的命。

还有,他刚刚从南松子那里得来的宝贝,还真紫烟暖玉,万象宗的至宝,对于修行是有大用的,阴魔寄身的红纱,想也不是凡物,怎么说都是法器的层次。

这些物件,防身、杀敌、修行,每一样都有它独特的用处,每一样用得适当,都能挥极大的功效。

可是一直以来,他对这些、包括那些仍他储物指环蒙尘的未知的物件,并没有倾注太多心力。典型的就是照神铜鉴和钩,前者他已经把每日祭炼当成了例行公事,从来就没有想过深入地了解一下照神图的形成机理;后者不必说,要不是南松子的威胁,他恐怕已经把这件宝贝给遗忘干净。

出现这般情形,无疑需要反省。

余慈不是无视一切外物作用的偏执狂人,也没有真的到“不为外物所动”的层次,他只是心有一个标尺,分清对他来说,什么东西是主要的,什么东西是次要的;什么东西是必须要争取的,什么东西是可以舍弃的。

以前,余慈便认为,长生术和自身的修为是主要的、是必须要争取的;而那些外物器具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重要。

现,他依然这么认为长生术和自身修为是主要的,也不觉得自己专注于修行有什么错,可是,他是不是需要分一些精力出去,熟悉所拥有的各类法器的性质、建立稳固的联系呢?

至少,若是又出现山道上这样仓促的情形,他的应对可是要从容太多。

但一个现实也摆眼前:修行必须要全情投入。即使是他如此沉迷的现,精研《玄元根本气法》时,也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一次打坐就是两三个时辰过去;“心内虚空”做一个功课又要两三个时辰、再加上祭炼宝镜、修炼符法,一天十二个时辰,当真是过如飞梭,让他恨不能把一天掰成两天用,这种情况下,他哪还有分心旁顾的精力?

他忽然明白,为什么传说那些极厉害的修士,一次闭关就是十年八年,甚至十年的都很常见,大概那些人眼,时间只有加紧迫。

现,他需要找到一个兼顾两边且又确保效率的方式……不是分心,是兼顾!

就这样,他从照神图这样一个“小”问题里跳出来,然后马上又触碰到了一个“大”问题。同样是问题,但余慈却从“小渔塘”里游进“大海”,思考的深和广是完全两个层次。

时间沉思流逝,余慈感觉到外面的天色变化,将案几上的各类物件都收起来。早间宝光告诉他,大约这个点儿,于舟有事和他商议,余慈便准备往那边去。

余慈迈进于舟书房的时候,于舟正把玩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方印,若有所思,见他过来,便将方印放桌上,挨着一枚玉简。

“观主。”余慈目光扫过,随即招呼一声。

“坐。”

于舟和他语道论剑,向来是不拘小节,随意惯了的,余慈也不客气,坐案边方凳上。

老道仔细观他面色,良久方道:“你近练得很苦,但不要过火。一张一弛,武之道。修行把自己修得难过,没有必要。”

老道显然也是误会了,余慈因为照神铜鉴和钩之事不好解释,便瞒过了与南松子一战的事,而当日幻阵遮掩得十分严实,相隔十多里路,道观也无人现。他只能含糊应一声,心里尴尬之余,也很是感激。

对这种事情,于舟向来是点到为止,也不唠叨,径直说起正事:“天裂谷两界甬道已经封住了。”

余慈他多日来勤于练功,思维和时事一时对接不上,怔了一下方笑道:“好事啊。”

“确实是好事,另外,谷内谷外杀妖魔之事也已临近尾声,现只是查缺补漏,近段时间是不会再有大动作了。”

看余慈沉思,老道稍顿又道:“宗门决定令各处弟子回返,只几个关键处留人看守。绝壁城有万平民,若有闪失,便是生灵涂炭,故而是极要紧的……”

余慈喔了一声:“那里有李师兄……”

“李佑那小子虽是一流的人才,可还丹未成,哪镇得住场面,主要还是靠谢严谢师兄。”

于舟补充一句,转而笑道:“不过李佑那小子已经向宗门去信,说是定鼎枢机、结成还丹正要紧的时候,申请调回山门闭关,宗门请谢师兄确认无误,已是允了。”

余慈听了也笑,他不知李佑的请求有几分真假,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位活泼跳脱的师兄,终于是解脱了。

老道还有话说:“如此,绝壁城便只剩下谢师兄一人。谢师兄的修为、剑术我都是极佩服的,有他坐镇绝壁城,妖魔宵小绝难作乱。不过坦白讲,谢师兄性情孤僻,又特立独行,没有人间调和转圜,以他的性子,想必绝不耐烦和城人打交道。为谨慎记,如今李佑回山,还要再派一人前去支应。”

余慈眨眨眼,听懂了老道的意思。果然,老道随后便道:“你有没有兴趣?”

“我?”

余慈连连摇头,随后又笑:“不成的,若我去了绝壁城,白日府还不知要拿出什么脸色来。”

“那不是很有意思?”

老道笑吟吟的,然而唇齿间流出的言辞却是好生寒冽:“若是金焕知道轻重自然好,若他一意孤行,却需知道,谢严谢师兄‘帮亲不帮理’的名声,也不是白叫的。”

余慈愕然。

老道见他表情,哑然笑道:“若你去了绝壁城,你便是代表我离尘宗,别人看你要有个变化,你看自己也有转过弯来。山门所这断界山、天裂谷周边千万里方圆,离尘宗就是天、是地、是主宰,这是事实,也不允许有任何人置疑它。若是没有这种气魄和决断,宗门何以屹立于世数万年?”

这像是鼓动,不过,他也没有让余慈马上就做出决定:

“修行自然还是第一位的,这要看你的打算。你如今正一个极重要的关口上,能一鼓作气突破自然好,迟恐失了锐气。要知道,修行有时要静寂求,耐心求,但有时又要纷乱求,激变求。我只是建议,若你真觉得苦思冥想全无头绪,不妨换一个情境,或有所得。”

原来还是落脚到修行上,这才是老道的终目的。

余慈明白过来,很郑重地回应,会仔细考虑。

此时,老道又提起另一件事:“至于我替你向千宝师弟询问《玄元根本气法》心得一事,也有头绪了。关于修行,他倒是有一个极好的窍门此。”

“窍门?”

第122章发现

第122章现

于舟老道笑眯眯地点头:“你修了《玄元根本气法》,可知道学通此法之后,只要符法上有所进益,修为上也会进步的?”

“知道的。”

这一点,解良也对他说过。《玄元根本气法》脱胎于存思术,扎根于符法,天然与符法契合,二者可以彼此增益。《玄元根本气法》上有了进境,符法便水涨船高;符法上有了突破,《玄元根本气法》也会有所提升,这也是此法门极具价值的所。

“那你可知道,画什么符,实力提升得快?”

这个问题是标准的实证部风格,简单又直白,但不可否认,非常蛊惑人心。余慈当即诚心求教。

老道笑着将书案上、方印旁边的玉简推过来,余慈拿着,神识扫过:“天罡地煞祭炼法?”

这是绝对出乎他预料的答案。

看老道笑吟吟的表情,余慈皱眉想了想,似乎抓着了点脉络。

天罡地煞祭炼法毫无疑问是一部大部头的著作,乃是由数十劫之前,一代地仙哈十一创,再经数万年来,各代修士增补完善,形成的提升法器层次、增强修士与法器感应联系的一整套祭炼体系。基本的祭炼手法有天罡三十、地煞七十二共计一零八个符咒,而这些符咒每个都是由成上千个相对简单的符箓组合而成,加起来便有十万以上的符箓需要学习领悟。

若要再算上由此延伸出来的各种步骤层次、区分的各类法门流派,涉及的符箓便要超过万、千万,实是繁密复杂到了极致。

如此庞大的体系,没有人能够完全精通,只能从撷取一二流派,形成一个可以叠加一零八层符咒的流程,作为祭炼之用。即使如此,能够一生叠加完成一零八层祭炼符咒的,自古以来,仍是寥若晨星。且不知有多少人因为将心力倾注于祭炼法器上,而耽搁了本身修行,含恨而终。

这些教训,余慈本都要引以为戒,可是被老道这么一提,他的思路却是给引到了另一个方向:

“不错,《玄元根本气法》与符法相生相成,天罡地煞祭炼法则是世上庞大的符法体系,以此种性质而言,将心力倾注天罡地煞祭炼法上,非但无害,反而是修行和祭炼法器两不误……了不起!”

余慈对创出《玄元根本气法》的解良愈地佩服,不过老道却笑:“这种话你可不要解师弟面前说起。他必定要说你格局狭小,鼠目寸光,千宝师弟当初学了他这法子,整出这么个用途来,宗门大肆传播,曲解了他的本意,让他很恼火呢!”

老道说着便笑,余慈跟着了笑了两声,想到“鼠目寸光”之语,心却是一动。记起了来此之前,心里那些不成熟的想法。

于舟接着说下去:“千宝师弟喜收集法器加以祭炼运用,故有‘千宝’之称,其本名反倒被人忘了。他早年沉迷于祭炼之术,很是耽搁了一番修行,后经由《玄元根本气法》,一下子开了窍,将前半生所学整合融炼,虽是祭炼,实为修行,如此两边齐头并进,别开生面。你一点,你不妨参照学习。”

听老道话,余慈慢慢点头,这不正是他刚刚苦恼的事情吗?原来前辈仙长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他应该高兴的,可是他心里却有另一个念头与兴奋的情绪一起盘绕上来,扭合成一团闪动的灵光,偏又抓不准确。

应该不仅是如此而已……

此时,于舟又说:“不过呢,这种祭炼法器的好处,宗门内也是人皆知,算不得什么窍门。千宝师弟要我转告你的,是他知道的解师弟创立《玄元根本气法》时,一个念头。”

“念头?”

老道微微点头:“《玄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