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904部分

问镜-第904部分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培养、招揽人才,什么都不用说,直接展开“万古云霄”,拉他们到三清境去,纳头便拜是夸张了,可宗门传承一下子就变得厚实起来。

当然,前提是,他的修为要支撑得住,境界还要再提升,要不然,这等模模糊糊的“教化”,也只有他这般修为境界的,才能略见端倪,其他人就只有“且听风吟”了,便是绝顶天才,也难真正开悟。

不管怎么说,“万古云霄”是惊喜,也是分水岭。

在那之前,余慈不愿意过早地站在人前,承受明枪暗箭;但从那一刻起,有重创而退的楚原湘、武元辰二人当踏脚石,再没有人再能否认他上清宗传人的身份。

名正则言顺,言顺则“势”成。

就算如今洗玉盟早已不复上一劫面貌,纵然当年上清鼎灭背景复杂,但作为多劫以来,镇压北方、抵挡魔门南侵的中流砥柱,上清宗是有天然的大义名份的。

上清遗脉要重振宗门,天经地义,谁能置疑?

万古云霄一出,局面豁然开朗。

而另一方面,他发力终究还是早了些,比计划里提前很多,一些力量还没有完全聚集在他身边。那种按部就班、周密布置、层层铺排的手段,果然非他所长,难道他还真是一辈子站在前排,冲锋陷阵的命儿?

现在,也只有将错就错了。

第二十一章三清教化七情入丹(完)

余慈很清楚,目前是巨石落水后,水波四面扩散,回力尚未形成的空窗期,他的身份也不可能瞒过太久,一旦各方回过味儿来,各种试探、考验,或者是恶意的手段,将接踵而来。

他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形象,如若不然,稍透出一点虚弱,就会被环伺的凶兽们围扑上来,就算余慈不认为自己会被分食殆尽,但刚凝成的大势,也有前功尽弃的风险。

首要之务还是疗伤。

与大劫法宗师交战,尤其还是虚空神意交锋,其中的凶险,不亲身体会,永远都想象不出。

肉身元气的损耗也还罢了,在心内虚空真正化为界域之后,结合自辟虚空的无上神通,他对天地元气的吸收精淬效率,普天之下,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只有从地仙、神主这一档次里扒拉几个才行。

这等条件下,除非是被人斩断肢体,砍成碎块,否则再怎么严重的肉身伤势,十日之内,都能痊愈。更别提聆听了“道德天尊教化”之后,精进之意明显,修炼成不死不灭法体,也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麻烦的,还在神意层面。

千百轮神意对冲下来,震荡余波触及神魂本体,再怎么强韧,伤势都不可避免,而且滋养恢复起来,就是个水磨功夫,若没有特殊的心法、丹药,一年半载都未必能成。

其间虽说也不是不能动手,但想同昨日那边,隔空万里,神意对冲,负担可就过重了。

一年半载……他哪有这个时间?

余慈和楚原湘、武元辰不同,虽不是孤家寡人,可目前阶段,真正能给上清宗站场子的,也只有他一人而已。

还好,之前对人心情绪的分析把握,以及直抵形神交界地的法门神通,给了他加速恢复的机会。而且,遍数他这些年来收集到的典籍秘术,还真有一些专门滋养神魂的丹方传下。

其中最为“专业”的,自然就是《无量虚空神照法典》上,一门“七情入丹”之法。

人之情绪心意,最是微妙。

在先天之时,人亦有喜、怒、哀、惧之本色,那是生灵不知多少劫来,演化成长,打入本性中的烙印。而在此基础上,先后天交合,形成丰富的情绪心意,其由衷而发,起落无端,自然情况下,只要是形神俱备,便不可避免。

对修士来说,情绪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了,可如虎添翼;用得不好,就是引火烧身。

而那情绪生发,起伏波动太难预测,越是境界高深,越是如此,往往是不发则已,一发不可收拾,更有心魔之属,暗藏其中,毁人道行。

是而绝大部分修行派别,尤其是正宗心法,都讲究一个“本心不动”,到一定境界后,一念不起,心如明镜,念头乍起,便给打灭,亦即所谓“圣人不仁”之境界。他们也不指望情绪的“助燃”,在神魂修炼上,只是自我打磨,循序渐进。

与之相反的是,魔门对“情绪”的利用一直非常深入,魔门的勇猛精进之术,有一半都要落到“情绪”上。而且,对魔门而言,情绪就是天然的万能材料,可以在其间大做文章。可畜养魔头、可打磨利刃、可设伏布陷。

当然,也可以配药炼丹。

以喜、怒、哀、惧为基本标准,演化万端,亦有君臣佐使,亦有药性火候,可能炼出灵药仙丹,一步登天;也可能炼出夺命毒丸,永沦难起。可以在自己身上炼、可以在别人身上炼,也可以两方、多方一起炼,千变万化,几无止境,仅存乎一心。

由此炼出之物,可曰“七情魔丹”。

若能炼出补益神魂的“七情魔丹”,恢复期很能会缩短到十日之内。

不过,不管是炼制什么丹药,都要承认,药理精微,穷尽变化。

就是《无量虚空神照法典》上也讲了,“情绪”一物,亦有“药性”,只是生灭无端,瞬息万变,想撷取其中精粹而炼之,除了对人心的精致把握,还要上好的“园圃”以收取“药材”,有上好的“炉鼎”以控制火候、有上好的运道以抵御天诛。

正因为有这么些限制,魔门中人炼制“七情魔丹”,绝大多数都是拿来害人的,要救人且成功的例子,万中无一。

余慈倒不担心误服毒丹,以他对人心情绪的神通把握,最多就是炼制失败,风险近于无,而所有的困难,都集中在炼制过程中。

像是余慈这样,精擅情绪神通,对自我情绪把握几至入微之境的,当然是最好的“采集人”。可是情绪由衷而发,难以自控,不是说想生成什么,就生成什么的,只在自己身上“种植采收”的话,肯定无法收集全面。这就需要别的“园圃”。

白衣可说是余慈所见的最优质的“园圃”之一,但再加上她,也不够。

余慈需要收集的情绪,要有足额效力的话,“园圃”的境界必须较为可观,神魂修为要有一定水准;由于是要起到“滋补”之效,情绪也不能太激烈,需要长久而平顺的;出于君臣佐使的配药手段,喜、怒、哀、惧这四类基本情绪,以及相关的衍生情绪,都要有所涉及。

他就估计着,就要是以情绪神通催生,至少也需要三到四人,才能满足需求。要是中间出什么意思,可能轻轻松松就翻倍了。

问题在于,方圆数万里之内,像白衣这样的步虚强者,能有几个?

毕竟眼下已经不复前几日斗符夺丹的盛况了。

要炼成七情魔丹,也是任重而道远哪。

余慈的艰难很快体现在白衣身上。

这位情报贩子得手了新猎物,本来心情上佳,就是对余慈一些比较“过分”的要求,也抱有无所谓的心思,可她不久后就发现了,这两天余慈把她折腾得特别厉害。

所谓的折腾,并不是在暗室中,而是以一种她捉摸不透的方式。比如,平日里和她讨论一些义理、纵论时事,甚至还传授一些心法,好像真要把她当成徒儿一般培养。

必须要承认,不管心态如何,两人相处,她还是处在绝对的下风。在余慈的“关照”下,她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不得不按照余慈所传,就地尝试运转。

余慈述及的心法,且不说有什么阴谋,只从眼前看,当真是精微玄妙,看似零碎不成体系,可当她真正运转开来,前后相继,便感觉到自身本是出身旁门,略为偏执、凶险的真煞修为,竟是逐步挫消芒刺,煞气内敛,有向玄门正宗转化的趋势。

已经有多年停滞不前的修为,微有回落,但这种趋势,反而有利于她不断夯实基础,为接下来的突破创造条件。

平白得了许多好处,白衣当然不会将其理解为“皮肉生意”的报酬,只觉得捉摸不透,可实打实的好处,又让她不可避免地身心愉悦,如此来来回回,比暗室中挑逗折磨可要难受太多,竟让她罕有地纠结起来。

“曾听那边说起过,一旦心神起伏不定,变化不由自主,很可能就是着了道儿,受人迷惑而不自知……”

白衣无意识地转着手中的杯盏,她心中毕竟是藏着许多隐秘,有些时候,真想给自己施一个法术,抹消了那些关键信息,才能安心……

可那家伙,真的不知道吗?

白衣心中有事,不再开口,这一场茶局的气氛,也就变得微妙起来。

只是作为茶局的另一边,雪枝也是精神恍惚,这两天,她状态同样不好……用糟糕来形容,或许还精确一些。

和白衣的关系,根本瞒不过岛上的下人,更要命的是,和余慈的传闻,这两日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岛上绝大部分都是苏双鹤安排过来,对那些人来说,一旦她失去了为人姬妾的本分,她“女主人”的地位也就相应地丢掉了。

之所以没有翻脸,只是苏双鹤的判决还没有传回来吧——雪枝知道,早就有人以特殊渠道,将岛上的变化传给苏双鹤。明知如此,她也没有阻止,更阻止不了。

而且,她心中虽是恐惧,却也有某种冲动,想知道苏双鹤究竟会怎么待她?

在那毁弃了她尊严的命令之后。

正是在这复杂的心绪之下,几日来,她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控能力,对白衣的挑逗和索取,已无抵抗之力,在昏蒙中越陷越深……

侍婢的轻语惊醒了她:“夫人,岛外有位童子,说要寻自家老爷。”

“童子?”

“似乎是来寻余先生的,苏管事已经领了人进来。”

连请示都懒的做了吗?

雪枝轻声叹息,说来也巧,通往余慈居所,二人茶局所在的八角亭,算是必经之路,一个闪念的功夫,这边就看到,岛上的管事正引着一位高不过三尺的红衣童子经过。

既然遇到了,苏管事也不能装看不见,淡淡道了声“雪夫人”,却是忽略了白衣,又给她们介绍:“正是这位仙童,要寻余先生。”

红衣童子倒是很有礼貌:“两位好,我来寻我家余老爷。”

白衣和雪枝对视一眼,童子粉雕玉琢,举止乖巧,确实是挺讨人喜欢,可二人再有女人的母性,但更多还是理智和常识,这么个小孩子,只从外表看,有五岁没有?岛屿四面环水,更无舟楫可渡,他是怎么来的?

余慈什么时候收了这样一个童儿?

此时,先期往余慈住处报信的下人也赶过来,见亭子这边人影,松了口气:“余先生让仙童到他居处,也请夫人过去。”

雪枝带着疑惑,与红衣童子一并迈入余慈的书房。见她过来,余慈只对童儿点点头,转向她道:

“我这童儿既然万里迢迢赶过来,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

“妾身这便去安排。”

“也不只这一件事。”

在岛上,余慈倒是越来越像主人了,不是他有意欺凌,而是面对一位长生真人,岛上没了苏双鹤,任是谁见他,都先矮三分,雪枝此刻更是如此:

“余先生还有什么吩咐?”

“这童儿早年因为一桩事,损了记忆,懵懵懂懂的,需要多读点儿书……对了,你识字吧。

后一句话自然是童儿讲的。红衣童子努力想了想,半晌才不确定地点点头。

余慈叹了口气:“写一个我看。就写一个‘纯’字。”

“哦。”

童儿倒也干脆,伸出一根指头,在虚空中描画,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