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834部分

问镜-第834部分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最为细致的神意感应,几乎是逐分逐寸地将这片区域扫描一遍,柳观得出了一个有些不那么确定的结论:

“九烟?”

他没有发现任何“九烟”的气息,事实上,从接触那一刻起,就是如此。那小辈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将周身气机遮掩得滴水不漏,让人无人锁定、记忆。不过,这里的残垣断壁间,倒是透出点儿九烟那个阵图的味道。

除此以外,柳观不可能忽略的一点是,这里有太阿魔含的气息!

对一个魔主的残留,柳观还是非常小心的,其随时可以成为耳目之属,甚至活化,形成分身之类。

他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形,

九烟潜入宫阙,在这里兴风作浪,终于惹得太阿魔含发怒,回戈一击,将此地轰成了废墟。

要说这一手,算得上凌厉,不过还是让柳观摇头。

两边用力?

东华虚空虽说不断被外域侵蚀,也在不断扩张,但对一位魔主来讲,要想兼顾,也没有什么,可毕竟有一个麻烦的强敌在侧,最好的办法,还是先顾其一枝,一举成功。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宫阙中的混乱还在持续,很明显,太阿魔含的那一击,没有收到明确的效果,如此只能是将自己往被动的局面中又推了一把。

妙极,妙极!

柳观已经有些佩服那两人了,能把太阿魔含牵扯到这个地步,超出了他所能预想的最好结果。

他们之间越是彼此牵制,对大局的影响力越弱,反而越能显露出黄泉夫人的真实布局,也开辟出更多的安全区域。这对柳观来说,正是天降的好运道。

他嘿地一声笑,正要离开,突又定住。

在垒垒废墟之下,细密的气机正在汇聚,但柳观没有在这上面用心,而是以他独特的视角,捕捉之下更深层面,天地法则的结构变化。

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生出来。

仅仅一息之后,一具高逾丈寻的巨人,凭空化现。其五官模糊,只有一对空茫的眸子,眨也不眨一下。

********

竟然没发上来,我再发……

第一百一十四章仙真入位法则生灭(二)

在柳观的感知里,巨人与周边天地法则体系紧密结合,或者说,这根本就是天地法则体系的一部分,只是出现了某种变异,但他还发现了九烟那件“阵图”的味道。。

太古怪了!

柳观有心深入研究一下,可问题是,有一位比他更早一步。

太阿魔含的气息蓦地张扬起来,周边废墟之上,像是燃起了无形的火焰,在其威压之下,柳观什么想法都没意义了,他必须把自己藏得更严些。

对森然可怖的魔意,巨人没有任何反应,便如泥雕木塑一般,而魔意也没有对它形成伤害,只是绕行数周,偶尔渗透进去一些,近距离感受其内在结构。

又过了数息,太阿魔含的气息再次转盛,虚空中燃烧的魔火终于显形,并有着明显的内聚趋势,直至多角突峰,显现轮廓,竟然也是一个类似的人形。

柳观很快明悟:他在模仿!

只不过,这玩意儿与已经存在的“巨人”相比,明显有些差距,太阿魔含是有调动天地法则体系能力的,只不过,他自身具备的天魔本质,和那“巨人”的根源明显有异。

不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吧,至少拿炭笔画泼墨山水,总不是那个味道。

果不其然,很快地,太阿魔含的气息掺着魔火形成的仿制品,就那么崩解掉。

这边受挫,太阿魔含也没有即刻反应,大约就是两边兼顾的问题了。

柳观跃跃欲试,但刚动了一动,太阿魔含的气息再次翻起。

他暗骂一声,忙又藏起,看着那位第二次尝试开始。

但这回,太阿魔含明显不再是纯粹的模仿,而是究其理念而用之,学习“巨人”的结构之法,用在涉及天魔的天地法则之上。

这样的话,也许“两幅画”所绘图景大不相同,但用笔、着墨之法,却是学了个六七成。

柳观看得暗暗点头,他也觉得,这样比较靠谱。

难道,这就是主控碧落天阙的根本手段?如若不然,以太阿魔含之能,何必向九烟这种小辈“偷学”本事?

而从另一个角度讲,这莫非就是黄泉夫人所要看到的结果?

柳观心中火烫。

他距离太阿魔含这样的魔主大能,在层次上还有所不及,也很难像那家伙一样,轻易调用相关法则,重新组构,但是,眼前这幕情形,还是给了他灵感。

真论法门之丰富繁多,域外天魔这一支,真是拍马也比不上北地魔门。

太阿魔含需要以自身之能力,在天地法则体系层面上,辛苦创立,但魔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实是早有类似的法门,而且,其实他还用过。

就是十多年前,在北荒,他曾以“方寸魔国”的手段,以屠杀全城为代价,形成了一颗妖树种子,虽说形象大异,根源大异,但结构之法,却几乎如一。

可惜,如今想要再做出来,怕是没有机会了。

这时候,太阿魔含完成了它的第二次“学习”,一道幽森几若无形的暗影,虚空凝就。同样是以有限几个相关的天地法则拼接组合;同样是保持着在天地法则体系中的层次和位置。

可是,还是不对。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柳观已经看出来了,这暗影与碧落天阙的结构格格不入,就像是一个多余的玩意儿,不管怎么做,都无法调动宫阙与之相合共鸣。

还有哪个地方不对?

正想着,接近宫阙中央位置,激烈的元气动荡便如一场飓风,轰然扫过。

柳观心头震动,知道定然是九烟又在那边惹了事出来,太阿魔含果然还没有奈何得了他。

当然,以太阿魔含的能耐,分身千百,视若等闲,莫看在这里“学习”受挫,在那边可能是大占上风,将九烟撵得东奔西走,上蹿下跳。

越是这般想法,柳观越觉得百爪挠心,如今可以看出来,宫阙的核心机密,至少是通往核心机密的钥匙,很有可能就是掌握在九烟手中。

这也就是说,与他们相比,九烟和黄泉夫人的距离更近。

柳观怎能错失这个机会?

思忖片刻,柳观真的冒险挪移,前往宫阙中心地带,可所化阴影刚移出数十尺,后方,太阿魔含仿制的那个暗影,突然打破了之前互不相犯的局面,主动向那个“巨人”冲撞过去。

柳观一震停下,就是一个打望的功夫,太阿魔含这边已经得手,暗影暴涨,便如一个罩落的幕布,将“巨人”当头包住,里面暗劲发动,只是一绞,便将“巨人”粉碎。

样子货?

明知道太阿魔含控制的暗影,在层次着实了得,可两边差距实在太大,不免让柳观有些失望。

一击得手,暗影就停下不动,柳观等了半晌,都开始怀疑,是不是太阿魔含挟愤一击后,就不理不睬,转而应付大敌去了。

虽是这么想,可柳观却是压制了心中躁动,彻底潜伏下来

他有种感觉,这边还会有变化!

大约三十息左右,宫阙中央位置的乱象已经趋向尾声的当口儿,奇妙而熟悉的波动再起泛起来,细密的气机汇聚,而更本质的层面上,天地法则正不断排列组合,最终聚起元气,形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形象。

巨人重现。

只是这一次,巨人一旦重塑成功,就立刻争抢主动,空茫的瞳孔中,似有星光闪烁,虚空中当即聚化雷霆,将天魔暗影打得倒飞出去。

这下子,情形与上一次彻底调转过来,那巨人举手投足间,都有星光化雷,威力在柳观看来,虽也平平,但架不住连绵不绝,更隐然与天星相合,盘转之间,又暗中蓄力,级级走高,最终轰地一声爆震,将暗影彻底打散。

巨人的动作戛然而止。

废墟之上,又恢复到了既往的死寂状态下,柳观一回生,二回熟,就等在那里,看接下来的变化。

然而,一个“三十息”过去了,两个“三十息”过去了,天魔暗影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可以想见,它永远不会恢复了。

柳观没有失望,相反,他非常满意。

他也知道,太阿魔含,甚至于九烟,应该也有类似的感想。

第一百一十四章仙真入位法则生灭(三)

余慈收回在远方“神灵”上的心念,他和太阿魔含的对抗,严格意义上讲,更像是一次“礼貌而有节制”的验证,双方正是用这种方式,试探九真仙宫的运作机理,包括它与这片东华虚空的关系。。

当然,在九真仙宫的核心区域,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另一回事儿。

不管怎么说,目前余慈也有了一番新发现。

太阿魔含造出的天魔暗影,他也“见”到了,与他所造的“神灵”相比,在结构上,他没有什么可说的,太阿魔含的修为境界,就保证了其“造物”的高标准,即使是模仿,仿出的也是精品。

可最终的结果,明显还是他这边的“神灵”更胜一筹,只可惜,“取胜”的关键并不在余慈自身。

余慈非常清醒,导致“神灵”和彼之“暗影”差别的只有一条,那就是“模具”。

之前“神灵”多次崩解,然后重塑,早让他看清了里面的门道。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正是在“神灵”从模具里出来,承受不住元气灌注,第一次崩溃、重塑之时。在此阶段,“模具”与九真仙宫密切勾连,将其特有法则打入“神灵”之中,作为法则结构的基本根基之一。

重塑的“神灵”与之前的差别,最本质的就是这一点。

从另一个角度讲,只有通过模具,才能调动九真仙宫所涉的法则,将“神灵”、宫阙以及更广阔的天地法则体系勾连在一处。

“重生”之能,正是由此而来。

不过余慈也注意到了,每一次“重生”,其实都是抹消前主人烙印的过程,余慈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对“神灵”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在第三次“重生”之后,已经几近于无。

甚至将神意投注在上面,都非常困难,最终只能是通过模具下指令。

这是黄泉夫人希望见到的情形吗?她能算到这一步?

余慈摇头,现阶段,他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里面的道道儿。不过,这个现象还是给了他灵感——也许,他可以更深入一些。

摸索一下,余慈拿出了一样东西,乃是一件缺失了半边头颅的神像,按照陆雅的解释,这是黄泉夫人一件与九真仙宫相关的“作品”,是她生造出来的“妙化仙娘”的神像。

余慈念出一句咒语,残缺的头部之后,便有一圈圆光照彻,令人心神安宁,颇有神异之感,但也仅此而已。

如今这神像,早已不复最巅峰时期的模样,余慈拿在手中,不怎么明白接下来的步骤,要说这玩意儿与九真仙宫就应该最为契合才对,但怎么对接?难道要把陆雅交出来的咒语,一个个地都试一遍吗?

余慈现在的闲空儿并不多,这么一个空当,还是外围小五力挡万千天魔,给他争取出来的。

想了一想,余慈就用最直接的方式,把神像直接放在了九真仙宫模具之上。

而二者之间的联系的感应,比余慈想象得还要顺遂得多。

手上一震,神像竟是挣脱了出来,在已经扩张到丈许方圆的模具之上,无声滑动,就像是之前“神灵”移位一般,也寻找到了一处所在,位置则是在宫阙的中后部偏右方向。

如果以寻常宫阙坐北朝南的座落模式,这应该是东北位置。

余慈还来不及为此变化为兴奋,神像随即破碎,一道虹光从中飞出,直落模具之中。

未等余慈看清虹光之中的变化,眼前又是彩芒剧盛,七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