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789部分

问镜-第789部分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法箓,据余慈所知,还未进入上清二十四宝箓之列。

那么,像“上清八威召龙宝箓”这样级别的法箓,又会拥有怎样的神通?安能不让人心向往之?

余慈再翻动几页,便将法箓收起,然后对沈婉点点头:“不错,这部法箓确实是上清遗宝,颇有用处,这次你是立功了。”

“不敢,但为主上效力而已。”

沈婉浅浅一笑,恭谨之中,更有舒逸气象,显出近些时ri来,拜了神主,有了寄托,心情当真开解许多。

她倒是好了,却不知余慈每ri见她,其实都有些古怪。

要知沈婉新参得秘法,唯恐做得疏漏,每ri里都勤习不缀——她那ri走偏了路子,所得的法门,可是从余慈生死符中剥离出去的归虚参合法及大梦yin阳法的一点儿真意!

她这么riri勤习,虽说余慈未与她真正地神魂相接,yin阳和合,但每ri里也都有一番感应,自然颇有些尴尬。

但这种事情,万万挑明不得,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纠正的办法,只能先这么着,等东华山事了,再一并处置。

沈婉见余慈再无表示,就主动告辞。临去前又道:“对了,雅姐还请大师前往一叙。”

“陆雅?”

余慈颔首示意知道了,看沈婉退出去,摇了摇头,紧跟着也出了静室。

那ri在屏北峰顶,余慈直接就把陆雅提了来,对此,胜慧行者都没有说什么,鬼神剑、道华真人也不会开口,就那么轻而易举地办成。

这几ri,她一直在坊市中静修,昨天已经压制住了伤势。

余慈把她要来,也不是真的要养她一世,当即就把在交易会上,辨别东华宫遗宝的工作,连带着前几ri的收获,都交给了她,要她配合沈婉,一一辨识,弄出个来龙去脉。

对此,陆雅也没有排斥,如今主动告知,遮莫是有了新收获?

不一刻到了陆雅房前,敲了敲门,陆雅便开了门,恭恭敬敬请他进来,又奉上茶水。

这几ri在坊市中,经常与沈婉一起,在余慈的默许下,沈婉将幕后“主上”的信息稍稍透露出一些,使得陆雅对九烟等人的实力更高看一层,做起事来,也就相当卖力,姿态摆得很正。

余慈不与她客气,直接问道:“你要我来,有什么事?”

陆雅垂眸回应:“回禀先生,奴家刚刚从前些ri子得来的遗宝中,见了妙夫人的神像,经仔细辨识,确认无误。又因这神像有些奇异之处,不好再移动,才请冒昧请先生过来。”

余慈听得莫名其妙:“怎么又冒出来个妙夫人?她是谁?”

第九十九章山中之山天外之天(上)20/325

当ri陆雅提及的那位“清夫人”,成就天魔傀儡,汇集众人jing血,化生灵智,已经是让人惊愕,今天却又跳出一位“妙夫人”,难道东华宫专产“夫人”么?

而且,这位似乎还走了神主之道?

“妙夫人原名陆妙,是在我之后,入宫的婢女,后被夫人选中,做了‘神妃娘娘’,道号‘妙化仙娘’,专门在周边区域,收拢信众,有善信逾万,修为境界都是飙升,故而我们也以‘夫人’称之。

“不过,据说她后来出了岔子,神智消融,也给做成了傀儡,倒是夫人为她创立的‘妙化教’,还在周边俗世流转,至今未衰……这神像,也就是一直摆在宫中,承接香火,也颇有灵异。听说偶尔夫人闲来无聊,也激发此神像,显出一些神迹取乐。”

陆雅娓娓道来,神情倒是平和自然,似乎在讲一件非常寻常之事。

可余慈听了,感觉却是好生复杂。

仔细砸摸几下,这种心态,大约就是“哭笑不得”、“怅然若失”、“兔死狐悲”等等心绪揉合在一起的结果。

而等这些其实很没必要的情绪沉淀,剩下的,就是对黄泉夫人的凛然jing惕。

这一位,果然是一直研究神主之道?

陆雅的话中,还有一处未解之疑:既然那位妙化仙娘的意识都没了,神像又怎么承接香火,显现神迹的?

把这件事问出来,陆雅的回复更让他无语:“这个倒是不知,像妙夫人,当初也不过就是因为美貌惊人,才被选中吧,这样的事情,宫中前前后后至少有仈jiu回。当时夫人还想做一个‘九真仙宫’出来,统合那几个零散的教派。只是后来,我转去服侍……那位,后面的事情,就不太清楚了。”

余慈也只有摇头了,而此时他心中倒是还有一份感应:“你说那神像不好移动,是出了什么问题?”

陆雅闻言便起身:“正要请先生观看。”

说着,便引余慈到旁边的工作间里去。

进到里边,余慈一眼就看到,那个在交易会第一天,压轴拍到的受损神像,其残缺了的半边头颅后面,竟有浮动一层圆光,映得周遭丈许一片清明,似洗却污秽。尤其奇妙的是,一进入圆光悬照的区域,便是心神安定,若有所悟,真似神佛加持一般。

他已经如此,况且那些俗世间的愚夫愚妇?

“怎么做到的?”

“这倒也不难,每个‘神主’承继的香火,都可以自动转化为法力,我们这些人,都知道几个法咒,专门用以驱动之用。根据‘九真’之间的身份不同,效用不同,每个法咒都有差别,但整体结构差不多,也比较死板,我们自己都可以推衍出一些……

“有一段时间,只要在东华山脉范围内,都可以使用,除了放出圆光神迹这样最粗浅的应用外,还可千里传音传像、晴雨由心、激发禁制等。但并不怎么稳定,尤其是宫主和夫人决裂后,大概是缺乏经营之故,范围一ri小过一ri,功能也能削减,宫中剧变之前,、已经很少有人会再用了。今ri我试了几回,也只有‘圆光’这个功能还有用。”

“……”

余慈一时间真不知说什么才好了。他盯着依旧发光的残缺神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半晌方道:“把有关‘九真’的情况,还有相关的咒语,都给我列出来,回头和这神像一起,都送到我那儿去,不要有一项遗漏。”

这是个非常繁琐的工作,涉及的咒语组合有成百上千条,而且其实没什么标准答案,毕竟当年陆雅也不过是自己推演出咒语之类。

但能够让九烟感兴趣,就证明陆雅的工作有了价值,故而很是让女修松了口气。

接下来,她又一鼓作气,给余慈介绍了这两ri,她辨析的结果,果然是成果斐然。那些“东华遗宝”在旁人眼中,大多只能看出材质和效用,其中的极少数,像是厉夏的巫蛊飞轮,名气极大,才能找出来历,却也只是泛泛之谈。

可这些东西,在陆雅口中,就连缀着一个个的故事,牵涉着一个个的人物,其中许多秘辛,看似无聊,却是大小兼顾,将一个充满着“人味”和“变化”的东华宫,呈现在眼前。

余慈确实是很满意的,听陆雅讲解到一半,他至少就理出三五条可以进一步探究的脉络,大可作为在东华宫遗址时的研究方向。随便哪一条拿出去,也都足够糊弄鬼神剑等人,给他换取更多的筹码。

在鬼神剑等人眼中,东华宫遗址是一处危机四伏的险地,对余慈来说,也是一样,但与之又有不同的是,这处“险地”,将会因为那些生动的、真实的故事,而显现出更多微妙的可能xing来。

余慈听得兴味盎然,不过正听到兴头上,这两ri显得分外神出鬼没的翟雀儿回来了,且回来就急着要找人,余慈只能暂时中断这边的事儿,前去见面。

说是“急切”,其实真见到的时候,翟雀儿依旧是那笑吟吟的模样,从容得很,看她手上把折扇玩出花儿来,便知其心情相当不错。

见他余慈,她劈头就道:“地窟那边,已经复原了。”

“哦?”

翟雀儿所说的地窟,只能是指那处曾有王人野栖身的隐蔽灵脉处。这些时ri,虽说已经和论剑轩达成协议,但那边的工作一直没有停,余慈和翟雀儿的想法都是一致的:

给自己多挖一条后路,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没错!

“那个大宇门的家伙,还真有点儿本事,至少把原本的地层结构复原了九成,阵势也有六七成,已经能够察觉到与远方某地的感应,只是还比较模糊。这时候,我想着,应该让小五出马……”

“那是自然。”

余慈答应得非常爽快:“而且是越快越好,论剑轩那边的时间将至,在此之前,无论如何都要做一个确切的定位,我这就和小五联系……至于咱们,现在就去!”

第九十九章山中之山天外之天(上)

“九烟他们还没到吗?”

“离约定的时间还差一点呢。”

“问题是现在让所有人都等他们……不是说两天前他们就离开坊市了?”

后半句,鬼神剑的声音倏地低下去,却没有人回应他,他也闭了嘴,沉着脸在宽约尺余,由青石铺就的台阶上来回走了几步,又回头望去。

台阶尽头,东华宫的飞檐隐约可见,从这个角度看,总会给人一个“宫室绵延,雄伟壮观”的错觉。

在数月之前,或许是的,可如今,那边也只余下断壁残垣,一角飞檐已经是残存下来的最高建筑。

对此,鬼神剑并不介意,因为这是他的地盘。

作为论剑轩四代弟子中,最锐意jing进的几人之一,他正需要这样一处所在,体现他的价值,这次进入东华宫废墟,绝不容有失。

也因为如此,他如今的心思,确实是有些焦躁了。

再看那飞檐一眼,鬼神剑别过头,闭上眼睛,以论剑轩独门的“斩妄”之法,斩去心中杂念,再睁开眼时,瞳眸幽暗,已经洗去了一切火燥之气。

正要和一旁的道华真人说话,台阶顶部,忽地传来一阵sao动,两人将要出口的言语都是止住,只不过接下来,一个是冷笑,一个是叹息而已。

“蠢货就是野草,一茬一茬地冒出来。”

鬼神剑的评价虽如此,不过他有一个“主人”的身份,也不能当真不闻不问,便背着手,慢悠悠地走上台阶,到了最上层,那一片原本开阔的广场地带。

原本纵横达千步,威严肃穆的广场,在大战中几乎已经完全损毁,遍地碎石瓦砾不说,只广场上那些扭曲的裂痕,就如同数十条挣扎的巨蟒,将原本平整的地面,挤压得高低错落,就是像一冻结的海浪,但世上绝没有任何一种浪chao,会是这般断裂的。

随便找一个裂痕往下看,那几乎不反she光线的幽暗深隙,就仿佛能把人的魂魄吸进去,莫名地就能出一身冷汗。

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广场偏西南角的地方,那一处远比其他位置光线幽暗之处。

那里的面积大约是占了广场的五分之一,感觉似乎是有一层顶篷遮盖着,挡住了照下来的天光,让下方的一切,都沉入了yin影中。

可问题是,被大战余波扫荡的广场上面及周边,连个树yin都没有,天光直she下来,又哪有“yin影”形成的理由?

此时,在那烈阳直she的“yin影”周围,正围着一圈人,几乎所有参加此次东华宫遗址探察的修士,都在那里,在人们脚边,已经有两个人倒伏在地,不知死活。

可几乎没有人理睬他们,绝大多数人,依然是盯紧了这片yin影,他们的眼神,贪婪而又恐惧,热切而又忌惮,以至于视线游移,不敢在一个位置停留太久。

就是这样,还有人额头、背后冷汗流淌,脸se都变得蜡黄。

“卟”地一声,又有一人栽倒,在地上抽搐。

“再这么下去,也不用再到宫里去了,全埋在这里省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