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57部分

问镜-第57部分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后鬼兽虚张声势,吓住群魔后遁走的方向也不是这边,而是继续向南。都说狡兔三窟,也许那家伙还有别的藏身之地。

这些已经生的事,就是推算出来,也没什么价值。余慈好奇的还是那疑似证德和尚的神魂,为何要夺舍妖魔之后,专门到这里来?

余慈不免想起,记得初时,天裂谷宝藏的传说便是和鬼兽老巢联系一起的,便是当时斩杀毒蛇和尚等人之前,他也从那三个家伙口听到了类似的消息。

他心怦然一动,随后又沉静下来。

经常怀疑自己的判断,可不是个好习惯。理智上,他早早就判定所谓的宝藏是有心人的传谣,如今**上的些许波动,也就不能再掀出什么大浪来。

何况,他已通过照神图映照洞穴内的环境。如今里面除了一条价值连城却已被他锁定的鱼龙,也只是一个生活习惯不太好的大家伙所居住的巢穴而已。

“总要有些目的。”

一时半会儿想不到答案,余慈暂时便将其放一边,慢慢走进洞穴深处。洞穴的底部,鱼龙仍旧那里无忧无虑地游动,照神图里,它已经渐渐远离了之前穿过来的岩隙,而其它方位,余慈也没有现任何能让它穿行的甬道。

手上没有趁手的工具,想擒捉鱼龙这种速超快、脑子却不怎么灵活的家伙,好就是利用地形……

脑子里正转着念头,脚下却踩着一样东西。

余慈低头去看,现是一根明显人工制作的绳,颜色黯沉,表面还有细腻的纹路,看上去制工精细,颇为不凡。只是这绳现已经给扯成数段,零乱地散落地上,长的一截也不过尺余,却也是缺口处处,残破不堪。

天裂谷有不少采药客的遗物,鬼兽闲着没事,叼一件回来练牙口,也不是不可能,可是:

“这玩意看起来很眼熟啊!”余慈心微动,蹲下身来,收集绳的残余,大致拼接一起。这样,记忆那点儿印象便蓦地清晰起来:

“是许老二的‘困灵’。”

大概有证德和尚的事例先,余慈很容易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信息。

数月前崖壁上激战,这条附上了腐殖魂火的绳,确实给余慈带了不少麻烦,所以他还有一点儿记忆。现想来,这“困灵”也就是一件比较特殊的匠器,一个多月过去,这条本已经随主子一起摔万丈悬崖的绳,怎么又出现千里之外的鬼兽巢穴,又为何变成这般凄惨模样?

真是是练牙口?

余慈轻抚地面,洞穴里光线昏暗,但凭借照神图的微光还有手上触觉,还是能够感觉到,这里地面凹凸不平,还残留不少爪印,个个深达数尺,凭这个,他已经能够想象到,撕碎“困灵”,并且殃及地面的鬼兽,那时候,会是怎样的暴躁!

暴躁?鬼兽的暴躁他倒是还见过一回。那场突如其来的谷生灵骚乱,不就是鬼兽暴躁凶戾的嚎叫声引的么?算算时间,与绳落入谷时,倒也合得上。

“它很烦绳子一类东西,烦到特意把‘困灵’衔回来,分尸泄愤!”余慈顺理成章地得到了这个结论。

“唔,有点儿意思。”

对鬼兽的情绪作出一个评断之后,余慈现自己原地停留太长时间了,便起身继续向里推进。这一过程,他路上拾起几颗碎石,握手里。

快走到洞穴深处的时候,余慈站住。他脚边就是鬼兽铺设的干草窝,足有半人高。鱼龙就悬他三丈外,这个距离上,鱼龙终于察觉到不对,游动的速略有提升,且像是蓄力。

余慈当机立断,手指弹动,一颗碎石劲射而出。

这一击余慈没有半点儿留力。先天一气灌注的碎石便如强弓劲矢,撕裂空气,刺耳的尖哨声起,封闭的空间内显得撼动心魄。

鱼龙的心魄是否被撼动,余慈不太清楚,不过当危机临头,这家伙的反应当即大幅提升,身体一缩一弹,便避过飞石,且顺势蹿走。

然而,它这边才一动弹,余慈手指连弹,七八颗石子先后飞射,散射向洞穴内各个位置。虽然方向各有不同,却是一瞬间的功夫,封住了鱼龙蹿射的直接路线。

换了别的生灵,便是一只苍蝇,此时也懂得变化方向,绕开障碍。可是鱼龙不同。鱼龙的速确实是快,但它的本能反应却是一条直线,那笔直的冲撞确实很有气势,可是要预判的话,却是简单。

七八颗石子绝大部分落空,但仍有一颗,正好截上了鱼龙飞行的路线,砰地一声响,石子被击碎,鱼龙却也受惊,稍稍偏移了方向。

黑暗,余慈前扑,位置卡得及好。借助了洞穴的地形,强迫鱼龙做出选择:要么撞到洞壁上和他身上,要么就从旁边那个空当钻出去。

鱼龙选择了空当,然而它飞掠方向正是余慈事先算计好的,洞穴内狭窄的角落。鱼龙略显低弱的智力显然难以理解这个问题,它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余慈低喝声,合身将后面的通路堵上。

这一刻,事情突然变得很简单,左右前后不是石壁就是人体,鱼龙速再快,也只能从上下两个方位逃脱,而余慈呢,擅长做类似的选择!

鱼龙终于现不妙,它长达七尺的身躯方圆丈许的空间内一转,想向外冲,可身子探出半截,又缩了回去。修长的身躯虚空盘成一团,这一刻,它比任何时候都像条蛇。

这是鱼龙次出现犹豫不决的状态。

余慈也停住不动。这个位置,他可以将身体的阻碍作用挥到大,之后他要做的,便只剩下一件事了。

第78章钩索

第78章钩

就此刻,洞穴外的山谷,忽地刮起了风。这风起得全无先兆,余慈只听到“呜”的一声响,强劲的风力便从外面挤进来,瞬间灌满了整个洞穴。

余慈不太明白洞穴外面那层幻术屏障形成的机理是什么,似乎它拥有一定的实质,可以阻挡一部分外界的影响,让幻相显得真实,但有些时候则不能。就像是这样的大风,那层幻术屏障就遮掩不住,让风直灌进来。

余慈略微闪神的瞬间,原本盘踞成团的鱼龙却突然动,身子突向上蹿,但尾巴还没离开原地,又突地扭身,突击向下。这个假身它使出来,已可以算是可圈可点,尤其时机把握得甚至是精准。

余慈没有动,像是被鱼龙迷惑了。但当鱼龙突破他脚边,要全力加速之时,其身前却突地升起一道幕墙,一声微弱的闷响,鱼龙直接撞了进去。强劲的冲力顶得幕墙往外凸,但终还是被那坚韧的障碍拦住。

贯注了先天一气的道袍,还是经受了住考验。

余慈哈哈一笑,广阔的天地间,要捕捉鱼龙这样的家伙,要是没有速,确实需要强力工具协助,但某些特殊的地形下,一件换洗的道袍便足够了。

除了运用雾化剑意或是画符,余慈想要很精细地操控“先天一气”,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但简单如气贯道袍,还是没有问题。然后他闪电探手,将仍道袍下挣动的鱼龙揪住,即使隔了一层衣物,也能感觉到这家伙滑腻的鳞甲下,依旧强劲的力量。

余慈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开的。

这时候,灌洞而入的大风为强劲,原被鬼兽做窝的干草也被吹散,洞内乱卷,洞里的空气倒是清很多。

然后,脚下的岩体便震动起来。

地震?

虽说大部分精力都放鱼龙身上,但余慈还是一直关注着外面的情形。只是很奇怪,即使外面狂风劲吹,呜呜作声,脚底下也晃动不休,照神图上却一直没有显现出任何异常。五十里的范围内,除了那些还丹雾霾之外,一切都很清晰,倒是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数十里风卷云雾,翻滚不休的场面,看上去非常壮观。

就是风向乱了些……

余慈观察照神图的这个空当,灌进洞穴内的强风便消减很多,但是外面的风力丝毫不减,而是又刮起了北风,强风切过洞口,出连串闷啸。

此期间,地面的震动已经停止了。余慈怀疑,刚刚是不是生了一场地震,导致天裂谷的天气有些变化。

“也许是虚惊一场?”

余慈力抓紧仍挣扎的鱼龙,有些把握不准。他明白天裂谷诸事诡异,万不可等闲视之,可是他现满心里都装着鱼龙,心思未必浮躁,略一思,还是决定先将手的收获处置好再说。

从止心观来时,他曾请教过于舟老道,如何安置擒捉的鱼龙,老道也教给他一个法子。当时双方都只是为了有备无患,并没有想过真正有什么收获,偏偏现还用到了。

余慈从储物指环取出一个石盒,其实就是采摘虾须草的那个。这盒子长不过尺余,盛放这条七尺来长的鱼龙,实是小了些。

小心翼翼地将鱼龙从衣物下面揪出来。鱼龙仍挣扎,但不妨碍余慈仔细打量它。

其实照神图,余慈已经看得非常清楚,如今与其说是打量,不如说是感受着鱼龙的份量。

触摸着鱼龙滑腻的表皮鳞甲,余慈记得于舟老道曾说过,观察鱼龙品相,以皮肉化鳞、生髓顶角、化龙点睛三者为评判的标准,也即将鱼龙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草木之身完全转化为生灵血肉,以通体贯鳞为表征;二是由寻常血肉之躯转向传说的天龙血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动辄以千年、万年为单位,其表征则是头顶生角,说明其内部骨髓已转换性质,精血已含蕴有天龙之气;第三就是完全成就天龙之身,到那时,一身精血浑化,天龙真性萌,自生明光,冲开肉胎阻碍,化为神明之光,照彻天十地,无所不至,故谓化龙点晴。

现看来,这条鱼龙头面上五官不清,但鳞甲完备,头上嫩角初生,已是血肉化生结束,正转髓换血的时候,品相已是相当不凡,若不是天裂谷生长了许多年岁,便是成长过程有什么奇遇,以至于早早化血生髓。

但不论如何,这家伙的价值都是无可估量!

接下来把鱼龙塞到石盒里,很是费了余慈一番功夫。虽然鱼龙的身躯纤细柔韧,莫说折几折,便是打成结也没问题,可是这家伙挣扎的力量不容小觑,弄到后,还是余慈咬了牙狠了心,先是手上加力,后又学那万灵门的虞玄长老,一连串安魂迷神的符箓扔下去,趁那鱼龙被折腾得昏昏沉沉的空当,将其盘成一团,塞进了盒子里。

先将盒子盖严实,又取了早已准备好的特制封泥,细细涂抹启盒的缝隙处,将其完全密封。据老道讲,鱼龙一进入这种环境便会进入假死状态,这也有助于携带。

但这盒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收到储物指环里去了,那空间是绝不适宜放活物的,一个不慎,便有可能会引起不可测的变故。据老道推测,上回鱼龙草突然异化为鱼龙,说不定也与之有关。

那回他运气好,因祸得福,但这次则没必要冒这种风险。

余慈将衣服铺地上,准备打个包裹,背后面。但衣服展开时,下面却似盖住了什么东西。看位置,这玩意儿应该是藏草窝里,但入洞的狂风将草堆吹散,也让这东西露了出来。

他随手将石盒放脚边,探手到衣服下面摸两下,又将其抽出:“什么玩意儿?”

刚触摸时,余慈以为是一根鞭子,现看来,这玩意儿像是一根两边挂勾的长,造型古怪,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钩长约三尺,身通体呈灰绿色,看上去其实不怎么顺眼,但应该是由材质非常好的细丝编织而成,做工比前面看到的那条“困灵”还要细腻精致,身坚韧,触手冰凉,握了半晌,表面的温都没有变化。

钩两边的勾子非常醒目,与绳同色,弧如月牙,径不过数分,相当精巧,勾尖则闪动寒光,还相当锋利的样子。

余慈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