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367部分

问镜-第367部分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慈心念透入,但很就茫然了,前面飞起来还好说,但五彩光丝之类的东西,余慈只是远远见了两回,全无概念,那个简单的意念又怎么理解。

“如果有,就应该是碎片固有的能耐,不会消失。可能是你刚把意念碎片打散,重组后还没整理完毕的缘故。要么就是另有激发之物……”

余慈便回忆起那七拼八凑的咒语:“好像叫什么‘十方大尊,九地起复,召劾神鬼,通幽指路……’,怎么不行?”

“怎么可能念两句就成?这已经涉及到‘信奉’的层次,这玩意儿很难讲的。”影鬼曾经拜过元始魔主,对此类事项还算了解,其实他也好奇这东西的来历,便开始想办法。

哪知余慈紧接着就道:“那就算了,反正也没什么了不起。”

“你……”影鬼实在给闷得不轻。

余慈却是打定主意不再理睬,直接将碎片扔到云楼树空间里去。

如此干脆,是因为他听到“信奉”之语,立刻警惕之心大起。他在剑园遭的灾也够了,从中明悟,天底下那些神主,决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若真由这金属碎片,又牵连上哪位大神,他到哪儿哭去?

这时候,铁阑回来了,带来了好消息。

转眼两日已过。

在山下此起彼灭的阴火闪烁中,余慈凝神聚力,勾勒出后一笔。手中玄水曜岩猛地一沉,似乎有一种力量扯着它,要往地面坠下。

成了!余慈长出口气,有些吃力地将手中有五尺见方,重达数百斤的大家伙抱着,小心送入云楼树空间。为了保证好的效果,在彻底完工后,这件运转地气的中枢,好不要和地气接触,以保证将来运转的纯粹灵动。

做完这一切,余慈活动了下已经发麻的胳膊,驱动被重物压得要散架的四轮车,前行一段距离,居高临下,远眺地下森林的情况。浓郁的怨灵阴气,结成了灰白色的雾霾,减损人们的视野,偶尔升腾起来的亮度惊人的阴火,照耀远方层层巨木,变幻出光怪陆离的影像。

余慈现在知道了,每当阴火剧烈闪灭的时候,就是一个至少具备通神层次力量的阴魂厉鬼觉醒又或死亡之际。其频率出现的高低,就是怨灵坟场的“生态”活泼与否的标志。

余慈对这里很满意,铁阑不愧在剑园地下生活了上千年,对地气感应相当敏锐,当日很就找到了两处比较符合余慈要求的地方。余慈便从中选了一处地势复杂些的,就是现在他们身处的高地。

这处地点在怨灵坟场中,如林中之山,地势较高,一般来说是比较醒目的,但这里原本是是挖空的矿区,资源早已枯竭,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儿,因此反而少有人来。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这片已经开凿一空的矿区内,还有一个小小的地气支脉流注,或许是未能形成矿藏的缘故,被人忽略,又或者是地气动荡时刚刚偏移过来,总之是在此形成了一洼地气窍眼,阴气森森,汇涌成泉,总量不大,却相当纯正,恰合余慈使用。

地气运转中枢既成,前期准备就已结束,余慈就要聚拢地气,洗涤左腿上的妖毒,也就是青松先生所说的以“术”疗毒之法。

“是现在就开始呢,还是调整状态,再歇一天?”

余慈计算着自家状况,忽地心有所感,回过头,却见寇楮飘上来,垂手道:“卢仙长,青姑娘请您过去。”

不管是报恩也好,上进也罢,寇楮是铁了心的要抱住余慈的大腿,它也知道以其微末的实力,卢仙长肯定是看不上眼的,但它什么杂活都能干哪,也算它走运,正好余慈一行近段时间安排比较紧张,它得以临时加进来,干些跑腿的活儿,只当多一个人手。

余慈哦了一声,寇楮已经颠颠地上来,推车前行。余慈对这鬼修的心思洞若观火,看到不会造成什么负面的影响,也就由它去了,至少这两天还能把自家行踪控制得严一些。

“好像是仙长您的法坛……”

说话间寇楮已经推着四轮车进了矿区岩层内部,轻车熟路地绕了两个弯,就到了陆青所在的工作间。陆青正背对着门口,负手看着中央那个庞然大物。

余慈进门就惊道:“完成了?”

那物件底部九尺见方,上部则是七尺,高四尺,是方椎台的模样,四面都设有石阶,整体来说比余慈手中的那块大了要四倍,重逾两千斤。发现的那个玄水曜岩矿脉,当然没有如此巨大的原矿,这是由八块玄水曜岩拼接而成,侥是如此,也多亏余慈有云楼树生成的空间,否则怎么搬来都是个问题。

“这几天来,真让你给做成了。”

余慈围着法坛转了好几圈,口中啧啧赞叹,身边自有寇楮跟着凑趣。

在法坛上下四面,密密麻麻刻着繁如天星的符纹,这些纹路深浅不一,有的浅浅一道,有的则一直探入两三尺深,事实上,在其内部,同样也有符纹刻下,这就要凭着炼器的手法,隔石烙印,论复杂程度,远在余慈手边这地气运转中枢之上。可是陆青制成的时间则短了三五日,纵然是早有标准可循,但在炼器造诣上,余慈和陆青也实是天差地别。

其实,法坛上还有其它的部分,比如栏杆、之类,那些其实也各有作用,但不是主要的,且能够后续拼接上去,倒不用急着作出来。

陆青倒是淡然,她拭净双手,问道:“那一块完成了?”

余慈点点头:“刚刚做完。”

“就先专注那边吧,把伤腿治好……这个我还可以再完善些。”

这下余慈开始摇头:“不,要一起来。”

陆青一奇:“一起来?”

“之前是没有想到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但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余慈看着已经设想了两年的关键法器就这么现身眼前,只觉得有一波冲击从头顶贯下,遍及全身,通体发麻,斗志昂然。

他忍不住搓了搓手,再次强调:“要一起来,坛体、旗幡、法印、香供等等,统统摆上,一起来!”

说到这儿,他直接用一条腿撑地,站直了身,哈哈笑道:“把它挪到地气窍穴那边去!”g!~!

第六十九章超限

如此的庞然大物,搬过去自然要大费功夫,这里是找不到一条现成的可以容纳法坛的通道。不过既然是在废矿区,也不需要顾忌什么,当下遇墙凿洞,见土开道,有铁阑、陆青这样的强手帮忙,完全不在话下,小半个时辰的功夫,法坛就稳稳地压在地气窍穴的正上方。

地气窍穴所在的地方并不宽敞,也是由铁阑临时开凿出空间,几件事下来,废矿区已经面目全非,当然,没有人关心这个。

“真的可以吗?”

陆青对符法并不擅长,谨慎起见,她又问了一回。

余慈坐在四轮车上,法坛就与他平齐,他伸手触着微有凹凸的玄水曜岩表层,体会符纹的走向,同时笑道:“你在担心祭炼的事儿?”

陆青默认。

“虽然都是符法,但祭炼是一个体系,祈禳施法则是另一个体系。”余慈咧嘴一笑,“放心吧,对符修来说,法坛从来都是如虎添翼。”

余慈并没有立刻上坛施法,他就地调息了一个多时辰,将之前刻画符纹的消耗都补齐,这睁开眼睛。

陆青、铁阑还有寇楮都在看他。此时,余慈的脑前所未有地清醒,因法坛速建成而激起的兴奋情绪也尽都平复,他目注铁阑道:“又要辛苦铁兄,我施法之时,请铁兄为我在外护法,不许任何人迈入方圆二十里范围之内。”

铁阑应诺而去。

余慈又面向陆青,道了句:“坊主……”

久不提起此称呼,还真有点儿不习惯,余慈顿了顿,方道:“此坛依范例而建,未必就完全适合我的习惯,施法过程中,说不定有临时改造,请助我一臂之力。”

陆青微微颔首。

至于寇楮,余慈则展颜一笑:“你就随侍在侧吧,聚拢地气,对你的修行或有好处,但撑不住的时候,还要尽离开。”

寇楮又喜又愧,一方面自然是又捞到上进的机缘,另一方面则是因自己百无一用而羞惭。它却不知,余慈借与包括它在内的三位交谈,以确认他确实将局面尽都掌控,逐分逐毫地坚定心念,这涉及到某种精神技巧,是当年朱老先生传授。

朱老先生没有在法坛等事上教给他太多,但有些提纲挈领的东西,却都讲述过。有限的几次讲解中,朱老先生都提到一个重中之重:建坛登坛,祈禳施法,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需要郑重以对。

余慈确实非常严肃,非常重视。

他特意换了一身道袍,虽是腿部不便,却不让陆青帮忙,很是吃力地将上下行头穿起,整束得当,随后驱车到了坛下一侧九层阶梯前,先深吸口气,定住心神,随后用完好的腿支撑着,站起身来。

寇楮想上前扶,却被他凌厉的眼神吓了回去。

明明有虚空神行符,余慈却弃之不用,拖着一条伤腿,一跳一跳地上台阶。这场面其实相当滑稽,不过,这里没人笑得出来。因为余慈周身气机凝而不发,影响周边空气,也显滞重,莫名地就有无形压力垒在心头。尤其是寇楮修为低下,这种感觉是明显。

现实中是一阶一阶地蹦上去,但在余慈心中,他仍是一步一阶,按照应有的步点节奏,一直“走”到法坛中央,凭着这一个过程,他的心思为稳定。

大部分玄门是将设坛斋醮与敬拜神祗联系起来,将其示为取悦道尊及各路神灵的仪式。而朱老先生则是用现实的解释:

能够举手成就的符箓不需要动用法坛,动用法坛的,往往都是那些凭个人之人无法解决的难题。故而法坛的作用,直接的一条,就是“超越极限”而已。

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方式,逾越自身的极限,都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像是符法这样精密而复杂的体系尤其如此。所以,设坛施法,拥有一套极其严格法度科范,礼制仪轨,归根结底,就是用严格的形式,将逾越极限的风险降到低。

余慈不是重视礼法陈规的人,但在这种情况下,又是头一回发动,他也要规矩行步,严格按照仪轨要求,将本人的精神肉身状态调整到佳。

站在法坛中央,默祷片刻,余慈便擎出七星剑,在法坛上踏罡步斗,将仪式进程铺开。

余慈拖足跛行,禹步罡步自然难以尽善尽美,但越是如此,他心意越是凝练。这种仪式,纷繁复杂,错漏难免,怕就怕因其纷杂而生出懈怠之心,余慈如此这般,反而有助于他集中精力。

这一刻,无尽虚空之外,似乎有一股力量,受他仪式牵引,跃跃欲动。

朱老先生曾问,身入玄门,他是否信奉道尊,余慈坦白回答“不信”,且又反问朱老先生同样的问题,当时,老人并没有正面回应,只道:

“总要有敬畏之心,纵然不是依靠,总还是个着力的支点。”

此时此刻,当余慈郑重依照仪轨行事,诸多程序依次做来之时,他就感受到了冥冥中,那一个可为参照的“支点”。说不出那是什么方位,但那“支点”与他此时的一举一动相呼应,就像是“照镜”,就算“镜”太远了些,但感觉中,何处流畅,何处窒涩,都能隐约察觉。

余慈从未有过法坛上作法的经验,可是凭借这“支点”,竟然就能察出自己的缺陷所在,并随即调整,这让他忍不住去想:那“支点”究竟是什么?难不成就是传说中道尊……无边法力之一角么?

脚下忽地加重,“砰”一声响,符法灵光贯入,法坛巍然不动,但光芒却从坛体表层某个符纹分形处开始,绕行延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