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2部分

问镜-第2部分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群人里,也只有玄清还稳得住,只是屁股底下也扎了针,十分难受。他咳了一声,缓缓站起来,量保持着镇定的姿态:“这位、呃,道友,先前不知……”

一开口便原形毕露,他说话还没黑脸汉子利落,余慈也不理他,径直迈步,越过火堆。

此时他腰背挺直,原来已经颇高的身姿,似乎又长高了寸许,唇角微微抿起,脸上刻下浅浅的痕迹,只这些细微的变,便彻底挥散了前面老实腼腆的形象,出现众人眼前的,正是一位高傲而又喜怒无常的仙长,似笑非笑的表情像是一根无形的绳,勒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直面如此人物,玄清连个屁都不敢放,立时移开位子,极拘束地站一旁,周围那些人不用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个呼吸重了,便招来灾祸。

余慈上坐定,又觉得如此坐下,背上的剑是累赘,便解下来,搁膝上,动作不紧不慢,意态自若。玄清站他身后,他却看都不看一眼,目光从其余人等脸上扫过,忽尔展颜笑道:“山路走得腻烦,和诸位开个玩笑,如有失礼之处,莫怪。”

这么一说,厅堂内一片吁气之声,紧接着便是乱嘈嘈的喊声:

“哪里哪里,上仙太客气了。”

“是啊,上仙说哪里话来……”

“是我们得罪了上仙才对。”

第3章耐心

第3章耐心

一窝子人争先恐后地请罪,惟恐态不诚,恶了眼前这位能够引气成符的高人。

余慈微笑倾听,显出十足的好耐性,等周边声音都弱了下去,他手指轻敲剑柄,出一声闷音,缓缓道:“是啊,我与诸位开的是玩笑,可是先前诸位对我,恐怕不只是玩笑!”

一语既出,众人齐齐噤声,厅堂内忽地寒意森森,透人肌骨。不断积蓄的寒意便像是垒垒冰山,压众人头顶,随时可能崩摧而下。众人仅存的那一点儿勇气,也这无形压迫之下,逐分逐毫地消磨干净。

余慈脸上笑容敛去,不再看任何人,目光只是盯着篝火,轻声道:“自号上仙,坑蒙拐骗。也就是本座此,换了旁人,你又待如何?”

虽没有一个眼神送过来,可众人哪还有不明白的?所谓“玄清上仙”这时再把不住那点儿矜持,一步跨到前面,猛向下弯腰,他动作太大,刚刚收进袖的所谓“妖物头颅”,咕噜噜地滑了出来,恰好滚到余慈身边。

玄清哪还顾得上这个,连连打躬作揖,只求保得自家性命:“上仙明鉴,上仙明鉴。弟子行骗,就是为了从那些采药客手里,取些虾须草回去,仅此而已,绝不敢有那谋财害命之举……”

他这边苦苦求饶,余慈反而对那个“妖物头颅”感兴趣一些。他将这玩意儿拿起来,放手把玩,把玄清那些话全当成了耳边风。

越是这样,玄清越是害怕。如此做派,也恁托大了些,这位余慈上仙恐怕还不是他先前所想的通神境界,难不成,已经炼成还丹了?再看横膝上的那把长剑,虽是以寻常皮革剑鞘包裹,平平无奇,又安知里面不是一把斩人于里之外的法剑?

只要那么寒光一闪……

这念头越来越重、越来越真,挤迫得他心跳如雷,不知不觉双膝一软,竟是跪了下来。只这一跪,他两年来团伙里拔起来的威信便付诸东流,可既然到此境地,一切神智坚持便都崩溃掉了,他想再分辨,已经是语不成声,两眼都要急出泪来。

见状,余慈眉头皱起:“不入流的小辈,杀你还嫌污了本座的手。”

玄清不是傻子,闻言一喜,抬起头来,但没等他看清余慈的表情,耳便听得一个单音砸进来:“滚!”

也没有如何力,可此音落众人耳,便如脑响了一声闷雷,天灵盖都咯咯做响。玄清第一个反应过来,当下重重叩了一个头,跳起身来,拔腿便跑,其余人等先是呆,等回过味儿来,便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谢上仙不杀之恩”一类的胡言乱语,一窝蜂似的撞出门去。

余慈一直盯着玄清,此人身手上佳,速很快,一出道观,几个纵跃间便不见了踪影,至于剩下那些人,拥拥攘攘,直到把道观大门挤破,才全数逃出,再过片刻,也都没了声息。

又过了一会儿,确认那些人全都逃得远了,余慈手上一松,那颗妖物头颅落地上。这位俊秀道士将手衣服上抹了抹,这才拭去额头上一层浮汗,感觉着手上汗湿之意,忽地放声大笑,声震屋梁,状甚欢愉。

笑声,那悬空的清心符砰声散落,化为数道流光,转眼不见。

若是玄清那帮人里,有人临时起念回返,必然能看到他们心目的“上仙”笑得前仰后合,抚膝拍地的模样。只可惜,那群人实是被吓破了胆,这么一段时间,已经远去了好几里路,便是余慈笑得再大声,他们也听不见。

余慈笑得够了,也不再摆出那震慑群小的威风,径直寻了个舒服的姿势,倚靠背后香案上,长剑就随手放一边。

为什么他一开始便认定玄清是同道人呢?因为大骗小骗,你骗我骗,都是一路货色。

“上仙,上仙,屁的上仙。”

余慈对自家底细清楚不过。他算哪门子上仙,充其量也就是和玄清差不多的修为,再加上那些身手不弱的大汉,真被他们识破,自己又陷包围之,恐怕还真是麻烦。

当然,他可以绕过此观,或者进门之初便直接撕破脸,众人形成合围之前逃掉。但那般行事,又怎么会像现这样独占一个避风防寒之处,随意快活?

他放松心情之余,也开始估计那玄清的真实水准。从那道清心咒上看,此人能以寻常朱砂为引,画符成象,得见灵应,也算是个有道行的人物,大概,已经是明窍境界的巅峰了。

世人修行,以气动、长息、明窍为“凡俗三关”。

气动者,为常人打熬身体,吐纳导引,如此内外用功,生出气感,有“炼精化气”一说。

长息者,则是气感充沛,形成内息真气,一呼一吸之间,便有绝大力量迸,使气贯全身,促成肉胎蜕变,这时凡人可寿延一甲子,活到一五十岁。

至于明窍境界,肉身上再没有什么进境,但受真气滋养,人之神魂愈壮大,渐渐通了灵窍,有了些神奇的灵应。此境界上,若是修为到了,再辅以上好朱砂、桃木之类的灵引,用之以符、术、巫等法门,那些呼风唤雨,叱雷引电之类的法术,也不是用不出来。

余慈便是如此,他通晓十几个符箓,寻常也能以符法安心静神、镇邪驱疫,打几记掌心雷也勉可为之,但仅此而已,想来那玄清也差不多。

不过,此人是好没胆气,余慈横膝上的长剑,本是要形迹败露时先制人用的,却没想到直接将那厮吓软了腿。

也许,这玄清是吃过“上面”的苦头?

这倒不是不可能。

如果说明窍是“凡俗三关”的后阶段,是凡俗修炼的巅峰,那么超脱“凡俗三关”,由明窍境界再上一层,便确确实实将跃出樊篱,进入一个由特殊的人与非人组成的奇妙群体、还有那光怪陆离的神异天地。

那群体人,被称为修士,而“引气成符”,便是修士独有的一项本事。

玄清识见不足,分辨不清,只以为他是传说修士,便弄了个心胆俱裂,而余慈,则是亲眼见识过的……

看着篝火,余慈渐渐入了神。赤红的火光从眼缝透入,摆弄它那妖异的身姿,恍惚,火舌舔舐上身,几乎要将五脏腑烤熟,而他,便从这无边火海纵身一跃,扑向桌上,足以改变他命运的闪光处。

“得”地一声响,余慈猛地从回忆醒觉,现是自己无意识碰到了身边那颗“妖物头颅”,不免失笑。

妖物头颅滚了两下,恰好侧脸对着熊熊篝火,火光映照下,赤红的眼珠出诡异的光芒,恰好被余慈看眼。说实话,他不喜欢这个丑陋的东西,可是,刚刚他拿这玩意儿装模作样的时候,却现此物手感甚是奇怪,感觉不像是血肉之躯,可是冰冷的肌骨外壳下,竟隐约有热力透出来。

嗯,不妨以后研究一下。

第4章铜镜

第4章铜镜

有了收藏之心,余慈却还是觉得,将个不知真假的头颅身收藏实古怪,便扯了一块布帛,外包了两层,这才收入袖。

收纳此物的时候,他指尖碰到了一件东西,当下又是一笑,仔细收好妖物头颅之后,端正身体,将那物件取出。

这是一面圆形铜镜,不过巴掌大小,外形圆而无疵,镜面光洁,照人则须毕现。但看镜背时,却没有镜钮,只是錾刻阴纹,淡淡几道,并不规则,像是随便划上去的。

这确是一面镜子,余慈却没把它当镜子用。

将镜面朝上,真气注入后轻轻晃动,镜面忽然闪动青光,映得他须皆碧。

他屈起食两指,铜镜映出的青光一拈,便有朦朦光华脱离青光主体,随指尖抹画,虚空生就清晰轨迹,引来灵光点点,如流莹飞舞,环聚周围。

这才是所谓“引气成符”的真面目。

余慈终究没有超脱“凡俗三关”,他画符同样需要灵引。只不过,玄清是靠朱砂符纸,而余慈是用手铜镜代替。

他从袖引出青光,再凌空虚画,只要手法巧妙,很容易便能弄出不凭借外物,即可聚集灵光的情景来。

这种装神弄鬼,蒙骗唬弄的手段,余慈已是驾轻就熟,概因他本就是这类出身。当年他不过八岁年纪,刚刚存思引气,根本称不上修为,已双仙教号称仙童,方圆千里之内,信徒无数,受万人膜拜,比之玄清这荒山破庙里充神仙,岂不高明倍?

思及此处,他不免再失笑,只是那笑容冷意森森,铜镜青光如霜,如有感应。

自此北去,不知多少万里,有千里之国,名陈。陈国有居民十万户,不信佛道,只笃信所谓“双仙”。双仙者,男仙紫雷,女仙赤阴,陈国开宗立教,可呼风敕雷、腾云起雾,陈国姓眼,与神仙无异。

而余慈,便是双仙教近侍,同样被敬以“仙童”之名,受万人崇敬。只是他性情与常人不同,对所谓“双仙”并不像陈国姓那般狂热。近侍几年下来,他看得是清楚,所谓双仙,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有些层面,其**甚至比凡人还要来得强烈。

比如,怕死。

双仙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研究所谓“长生术”,他们陈国开宗立教的终目的,也是为达成长生的愿望,为此,他们可以付出一切。

正因为如此,余慈这些“仙童”,也不像外界看到的那么光鲜。余慈很清楚,所谓“仙童”,其实就是双仙被拿来试验各类长生术效果的。双仙以“驻颜长生”为诱饵,让他们修习那些稀奇古怪的长生法门,全不顾可能的严重后果。

幸运点儿的如余慈,被安排学习符法,虽然辛苦,安全性还算过得去。但那些不走运的,莫名其妙便是五脏伤损、经脉断裂、疯癫狂,后也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

余慈双仙身边四年多,与其并列的“仙童”便换了好几茬。他很明白,若一直这么过下去,那些消失无踪的人里,早晚要添上他的名字。

还好,他算有些运道。十三岁时的一天夜里,双仙似是来了仇家,只听得寰宇剑鸣,如走雷音,偶尔余波轰下,便是屋倒树折,仿佛末日降临。

大部分人埋头被、听天由命的时候,余慈却认定了,这是他逃出生天的好机会。

他也是胆大包天,逃走之前,先冲进了已失火的紫雷大仙的寝宫,卷走了两件宝物,便是此时他手上的铜镜,还有一册《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这才趁乱冲出,易装逃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