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问镜 >

第18部分

问镜-第18部分

小说: 问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气,偶尔撞到岩壁,便是哗啦啦的大片碎石溅落,撞击之下,坡地上也传来清晰的震感。

那种模样,怎么看怎么像是垂死挣扎。

余慈认出来,这条被他猜测为螣蛇的大家伙,乃是照神图显示范围内,战力为强大的生灵之一,平日就峡谷云雾悠哉游哉,根本没有天敌,现又是怎么了?

“螣蛇”挣扎了快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周边被他甩击的长尾打得粉身碎骨的猛禽凶兽无数,这才慢慢止歇,后沉进了云雾深处,想来也是凶多吉少。受其影响,这个范围内的凶兽暴乱有所缓解,至少没有那么多凶残的家伙跑到斜坡上来。

余慈松了口气,旋又对叶途道:“此地不可久留,我们快走!”

叶途现对余慈已是言听计从,点了点头,两人一起翻上去。然而只过了一刻钟,他们就灰头土脸地滑下来了。

他们冲不过去。刚刚飞到他们头顶的那群血雕,似乎已经把峡谷深层的混乱带到了上面。从坡地向上仅数里的范围内,猛禽凶兽之间的冲突丝毫不比下面来得逊色。两人呆坡地上还好,一旦动起来,马上便会遭到攻击。若只是余慈一个人也无所谓,可带着一个叶大少爷,事情就变得很麻烦。

无奈之下,两人只好缩回到坡地上,等这波乱象过去,这一等便是一个晚上。

余慈没有着急,因为他有照神图,即使夜晚映照的范围仍被缩小到三十里以内,他也有足够的能力掌握周边的情况,相比之下,他担心叶途的状态。

猛禽凶兽狂成灾的此刻,叶大少爷突然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镇定或者准确地说,这小子已经进入了严重的走神状态,完全沉浸自我的世界,对外界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好听点说,这叫忘我;说难听的,这就是疯魔……

当天光驱散黑暗,照神图的范围慢慢扩展之际,余慈长长吁了一口气。进入天裂谷以来,难挨的一个晚上,就这么过去了。一夜间,他斩杀了四头意图攻占坡地的猛禽凶兽,暂时护得此地平安。而通过照神图的观测,这一波混乱似乎已经有平息的先兆,他准备再等候一段时间,至少,要等到叶途恢复正常才好。

闲来无事之下,余慈开始清理斜坡上存留的虾须草。这枯燥而繁琐的工作,时间飞快流逝。当他将拥有的虾须草总数推至四千株以上的时候,耳边传来了少年兴奋至极的尖叫声。

少年的声音又充满了活力。余慈扭头,见到叶途挥手招呼,又像是手舞足蹈,从静态到动态的强烈变化,使得余慈想摸一摸他的额头。

叶途才不管余慈想些什么,他用力挥手:“快过来,快过来,这次我讲的,余大叔你一定能弄懂!”

余慈的脑子多转了两圈才明白叶途的意思,原来,这小子几天来神经兮兮的,还是考虑传授给他修行常识的事吗?

不等他表露出什么感情,叶途已经冲上来,笑哈哈地拉着他,到斜坡平整的一块地面,这里已经画了一个规整的圆圈,圆心处则放置着一块比较圆滑的石头。少年指着图形,骄傲地宣布:

“这就是我的成果!”

余慈看着这个粗陋的图形,半晌抬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这个?”

第29章论圆

第29章论圆

“不错,受余大叔你提醒,剖去那些虚,这就是简洁、清楚的修行理论!”

少年傲然讲话,信心满满:“我以前说过,通神境界,关键的是什么来着?”

余慈凑趣回答:“叶大师讲过,通神境界,乃是修士明确神魂结构,洗炼神魂性质,提升神魂层次,直至炼出阴神,出窍神游。至于这里面什么是关键,还要请叶大师指点。”

叶途脸上微有红晕,却还撑得住,他拍拍巴掌:“通神境界,关键的当然是神魂结构,没有这个,什么洗炼、阴神全都是糊涂帐,今天,我一定会把神魂的结构给讲清楚!”

叶途胸有成竹,盘膝坐地,示意余慈也坐到他身边,这才道:“我以前说过,神魂结构是‘本一实二虚三’,听起来古怪,实际上很好理解。”

他吸口气,手指划过圆圈区域:“这是识神。”

随后手指移回到圆心碎石上:“这是元神。”

“元神为先天来一点灵光,又为先天之性,一切修行都是要反本溯源,追求其先天神通;而识神为思虑觉知,是我们所思所想、所感所察,主日常用事。道书有言,识神隐而元神出,以论述二者之关系……说白了,不就是这样么?”

他的手指图形上点了两下,余慈则是连连点头。识神和元神的关系说起来复杂繁琐,千条万言都道不,但摆出此图形,便一下子形象起来。看得出,叶途果然是下了功夫的。

“元神、识神,也就神魂结构相对相生的两个终极概念,即是‘实二’。但前面为什么还要加个‘本一’呢,这里我们必须要吃透一个概念,那就是,识神所谓思虑觉知,究竟是怎样一个意思。”

叶途抬起头,盯着余慈的眼睛:“你看,我开始就画一个圈,这就代表理想状态下,完美的精神状态。而这个‘完美’是怎么来的呢,正是全无外物干扰的情况下,‘元神’先天圆满状态的投影。神魂本初之时,还没有什么识神元神的区别,浑然一体,圆满无瑕,只是元神先天灵光悬照,整个神魂层面,‘元神’是根基、是唯一、是本质的那个点。

“但事实上,这个精神完美状态不可能实现。从我们呈接父母精血,孕育于母体的那一刻起,便时刻都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有能察觉的、有不能察觉的、有可记忆的、也有不可记忆的,包括从幼儿到现每一次磕绊、呈受的任何一次善意、恶意、好事、坏事等等所有的一切……

一口气说完这么多,叶途也把手臂伸展到大,像是圈起了不可承受的重物,再一气儿压下,顺便配音:

“咣当!

“这样,完美的圆就变得不完美!但每出现一个让‘圆’变得‘不圆’的力量,我们的本能便会给它一个相应的反力,希望它重归于圆满,一段时间之后,熟能生巧,便会形成应对对外界变化的一整套反应。这套反应,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根基,是后天造就,即是后天之思维意念、,也就是‘识神’……”

说到这儿,天裂谷忽又是一声如雷咆哮,周边生灵有些骚动,但余慈并不意,这一出,昨晚上已经上演太多回了。叶途是完全沉浸他本人的世界,完全没有注意到,只说得手舞足蹈:

“还要明白一点。外界每施加一个力,都会咱们的意识留下痕迹。有些我们能感觉到,有些则不能。那些难以感知的东西,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其总量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信息的数十倍、上倍,几十年积累下来,早成了规模,而且是远远超过我们能感知到的规模。”

他手下动作,几乎是着外层的圆弧,又画了一个圈,与先前的图形一起,形成一组同心圆:“外面这薄薄的一圈,是我们日常要用到的,既寻常的思虑觉知,我称他为‘显识’,对内层这部分,则称为‘隐识’,二者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识神’。

“隐识里面的信息巨大得不可思议,蕴含着非常巨大的力量,有我们积压多年的情绪和**,有祖先遗留下来的野性本能,甚至有为玄妙的一些血脉传承,这便是修行常说的的“天赋”、“资质”,是我们常年积蓄的潜力所,这样……”

少年重重地将手掌拍同心圆上:“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图示’。你看,元神居于内,识神居于外;隐识深处,显识浅处,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三层结构,通神境界一切的修行,都能用它表示出来。喏!”

叶途食指从圆心开始,划了两条线,一直探出两层圆环之外。

余慈先是一怔,继而重拍大腿,已是和自身的修行经验对上号了:“分识化念!”

叶途笑得极是开心:“不错,经过‘凡俗三关’的修炼,神魂逐渐壮大,其实真正壮大的是神魂深处的元神。强大到一定水准,它就能穿透识神,把灵力透出来、也能主动感知外面的信息。我们便把前者叫‘神念’,把后者叫‘神识’,二者统称为‘神意’,这也就是通神的第一步!”

听到这里,余慈恍然大悟。

神魂体系就是如此:元神、识神为其基本的构成元素;识神又可分为显识和隐识;元神、隐识、显识由内到外,形成了神魂的基本结构。

至于神念、神识以及二者的统称“神意”,都是基于元神本身而衍生出来的概念,只是一个分支层次。

这样,轻重主次就分开了。

他的反应对叶途而言,就是好的奖励,少年示威性地挥挥手,白皙的脸上透出兴奋的红光,他再接再厉,手指以外环边沿为起点,扯了十几个箭头,向内聚合: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使可以控制的意念可能地向内扩展,使不可捉摸的隐识可能地向可以控制的显识转化,也就是‘洗炼’,是通神境界修行的重点环节。

“要知道,隐识藏着太多的情绪和**,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可以说是人心脏的角落。修行时,劫数往往从此而起,乃是心魔的端,若不细加洗炼,莫说修为难以进步,就是真的上去了,根基也是虚的,早晚都有坍塌的一天。”

说到这儿,叶途摇了摇头:“这里就体现出一门好的长生术的重要性了。平常的服气存思,导引吐纳,多就是练到分识化念的地步,但从‘洗炼’这一步起,必须要有一门合格的长生术为指导,修行界每个宗门都有他们独特的‘洗炼’之法,余大叔是散修,这一点当真为难。”

余慈当然知道自己的问题,不过叶途面前他也不会表露出来,只是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机缘一事,谁说得准呢?”

叶途想了想,道:“不如这样,余大叔和我一起回东海。我们半山岛长生术上也是别有一功。大叔的剑道造诣又这么好,我回去和师傅讲,让他把你收归门下,岂不大好?”

少年倒是越说越兴奋,余慈也有些意动,但没有抱太大希望。叶途虽然没有认真介绍过自家宗门,但从他偶尔露出的口风里,也能感觉到,那半山岛上多上叶氏一族,外姓极少,这样的地方,想投身进去,可不容易。

所以他只是笑了笑,拉着叶途回去正题:“长生术的事以后再说,你刚刚到‘洗炼’,后面呢?”

叶途又因为自家的设想而兴奋起来,情绪是高涨,流利回应道:

“当我们把所有的隐识全部洗炼一遍,彻底转化为我们可以意识、控制的显识之际,便证明我们对精神的控制和把握已经到了某个高,这时再没有隐识、显识乃至于识神的说法,统称为‘阴神’。阴神既成,神魂里面蕴藏的庞大潜力也会逐步开出来,使神魂强突飞猛进,直至脱离肉身,出窍神游,那便是第三步的功夫!

“这样,与这三步相对应,通神境界有三大徵验:第一个就是分识化念,为通神之始;第二个是真灵显化,为通神之轴;第三个就是阴神出窍,为通神之成!”

“何谓真灵?”余慈一语问到了关键处。

叶途对答如流:“照见本心为真,诸窍通达为灵。真灵是对应隐识而言,能使隐识显化、初步明了自身隐秘心意的轮廓,内里元神则焕然光照,通过这轮廓投影于外,形成种种不同的灵光,此即真灵是也。其实就是元神穿透了识神形成的影子,仅此而已。”

听到这里,余慈不免想到顶门上下燃起的灯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