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第8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李国翰感觉到奇怪的是,负责阻击的明军,没有发动进攻,就这么守着,这令李国翰的心里滴血,到了这个时候,他宁愿明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双方展开面对面的厮杀,这样还能够找到冲破防线的机会。
这个李国翰,也是崇祯二年投降后金的,曾经被皇太极赐名摩尔根,也就是英明的意思,打战是很有一套的,而且也有头脑。
面对眼前的局面,李国翰迅速改变了策略,命令步卒展开进攻,原地等候肯定是不行的,步卒进攻的时候,可以依托沟壕掩护,还可以想法填平某些地方的沟壕。利于骑兵通过,同时,李国翰特别强调了,步卒要着重依靠弓箭和燧发枪。
步卒的进攻马上开始了,这一次的局面和以前有所不同了,尽管说明军的火炮依旧在怒吼。但形成的伤亡小了很多,步卒也依靠有利的地形,一步步的逼近了。
手持望远镜的苏天成,将这一幕看的清清楚楚。
他笑着对身边的渠清泽和刘铁汉开口了。
“看来后金鞑子的指挥官,还有一定的头脑,不知道救援部队是谁指挥的,可惜他们没有机会通过这道防线。”
“大帅,属下觉得,这个机会很难得啊。若是围困盖州城池的孙传庭,能够从后面包围救援的后金鞑子,前后夹击之下,我们就能够剿灭救援的后金鞑子,就算是济尔哈朗率领大军前来救援,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
“老渠啊,不能够太贪了,辽阳和海州。距离这里不远,若是遇见了危机的情况。后金鞑子的大军,一天一夜的时间,足够赶到了,到时候,我们能够保证取得胜利吗,洪承畴正在围剿多铎的大军。争取今日之内,彻底击溃多铎,我们在这里守住一天的时间,让后金鞑子的援兵无法通过防御阵地,我相信。后金鞑子的指挥官,得知多铎被击溃的消息之后,就会迅速撤兵的,继续留在这里,也是死路一条了。”
“大帅,属下明白了。”
“老渠,你还没有明白啊,刘铁汉,你恐怕也是这样的想法吧,总觉得失去这样的机会,是不是太可惜了,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时间,孙传庭带领大军,已经开始进攻盖州城了,驻扎在盖州城的后金鞑子,不足万人,孙传庭用一天的时间,拿下盖州城,按照我们的安排,明日大军进驻盖州城,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步步推进,攻打耀州城与海州城了,遭遇了如此的打击,后金鞑子会拼命了,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
步卒的进攻,同样遭遇到了迎头痛击,尽管说后金鞑子的手里,也有燧发枪,可惜他们处于进攻的状态,对于利用掩体保护的江宁营将士来说,就是移动的靶子,随着步卒不断的被击中,李国翰感觉到,依靠步卒的计划,难以取得成功,命令再次暂缓进攻。
多铎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了,他已经停止参与厮杀了,亲兵卫队围在四周,警惕的注意着战场长的情景。要说多铎也是打小就参与到厮杀之中的,可他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绝望的局面,眼看着自己率领的大军,损失越来越惨重,江宁营军士的进攻,一浪高过一浪,没有丝毫喘息的时间,就在不久之前,斥候前来禀报,增援的大军已经过了盖州,那个时候,多铎的情绪猛然间高涨,他看到了希望,要是增援大军能够与自己率领的大军会合,情况就会出现根本性的改变。
可惜近两个时辰过去了,增援的大军没有丝毫的消息,从上午坚持到中午,多铎感觉到败局已定,将士只是在苦苦的支撑,麻木的迎接着江宁营一拨又一拨的攻击,每一次的攻击之后,大军的损失都是惨重的,什么叫做无力回天,多铎总算是感觉到了。
后悔没有机会了,到了这个时候,多铎清楚,应该是最后的时刻了。
江宁营军士暂时停止了进攻,间隔的时间,已经达到了一刻钟,按照多铎的判断,最后的进攻,就要到来了,那个时候,恐怕就是大军崩溃的时候,而且是彻底崩溃的时候。
三万大军啊,多铎的心在滴血,他想到了代善,代善曾经在宣州遭遇惨败,正红旗被歼灭,多铎还认为,代善年纪大了,老了,没有厮杀的力量了,导致了正红旗的歼灭,可这才多长的时间,这一幕在自己的身上重演了,以前没有和江宁营正面交手,多铎是不服气的,这个时候,他想起了皇太极多次说到的苏天成,甚至认为苏天成就是大清国最大的威胁。
多铎看了看围在身边的亲兵,这些亲兵跟随他多年,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家人了,这些亲兵,肯定是要战至最后一息的,不会有人离开,按照大清国的规矩,旗主要是战死了,亲兵也没有活命的机会。
多铎有些艰难的开口了。
“诸位兄弟,明军恐怕要发起最后的攻击了,我们坚持了接近两天的时间,表现非常不错了,我真的没有想到,汉八旗如此的骁勇,可惜啊,以前我没有想到这一点,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厮杀,不要考虑其他的事情了,诸位都是大清国的勇士。”
多铎对着身边的传令兵开口了。
“你带着一百弟兄,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办法,都要冲出去,告诉李国翰,迅速撤退,不要救援我们了,要不然会走我们的老路,我写了一封信,想办法直接交给郑亲王,你们记住,若是冲不出去,一定要将信函销毁,不能够落到明军的手里。”
多铎说完之后,诸多的亲兵都跪下了,一名亲兵开口了。
“旗主,属下拼死也要护着您冲出去,明军还没有发起攻击,旗主赶快撤离吧。”
赶过来的诸多军官,看见了这一幕,也跟着跪下了,要求多铎迅速撤离,他们能够保证,护卫多铎安全撤离的。
看着跪在面前的众人,多铎的眼睛有些发热。
“诸位兄弟,你们都起来吧,我是不会抛弃诸位兄弟的,我大清国没有这样的规矩,我不会撤离,你们都回去准备,明军马上就要展开进攻了。”
隆隆的鼓声响起来了,这一次的鼓声格外的密集。
洪承畴感觉到一股热流在胸中翻滚,半天多的厮杀,后金鞑子已经无力继续支撑了,彻底剿灭这股后金鞑子的时间到了,他高举手里的钢刀。
“兄弟们,后金鞑子支撑不住了,胜利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冲啊。。。”
洪承畴冲锋在最前面,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朝着后金鞑子涌过去,洪承畴、贺人龙、马祥麟、刘文秀、艾能奇、李定国等人,都出现在了冲锋的队伍里面,就连炮兵营卫指挥使秦睿,也加入到了冲锋的行列里面了。
残阳如血,见证了这一幕,几万人的厮杀,血肉横飞,一股股的血腥之气开始凝聚,升腾到空中,大地在呜咽。
多铎终于看见了最后的那一幕,自己率领的大军,开始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开始被明军分割包围,无数的将士倒下了,一些将士四散逃开,求生的本能促使了他们想着脱离战场,就想着保全性命,可惜这样的逃散,形成了更加致命的打击。
多铎感觉到欣慰,他没有看见放下武器的将士,不管是还在抵抗厮杀的,还是四散逃开的,没有人投降,这是值得骄傲的,而且多铎更加的清楚,自己率领的大军,绝大部分都是汉八旗的将士,有着如此骁勇的汉八旗,大清国就还有希望。
多铎身边的亲兵,没有参与到厮杀之中,他们还抱着希望,觉得旗主一定会撤退的,只要旗主在,损失的将士可以补充,他们有信心,护卫旗主冲出包围圈,这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大军出现了溃败的局面,有亲兵担心了,大声向着多铎建议,恳请多铎撤离战场。
多铎脸上出现了惨然的神情,他慢慢拔出了钢刀。
“兄弟们,跟着我冲锋,我大清国没有孬种,人人都是勇士,冲啊。。。”(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救赎
范文程感觉到了绝望,自从卖身给大清国以来,他兢兢业业,用尽全力为皇太极效力,要说也做了不少的事情,特别是在建议皇太极善待汉人、致力于大清国发展方面,还是真正的提出来了有用的建议的,可这些年来,每到关键时刻,他总是出现差错,特别是在重大事情方面,导致大清国蒙受重大的损失。
长期从事情报工作,范文程的性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阴沉和敏感,时刻注意周围的一举一动,心思也慢慢开始冷酷了,作为汉人,投靠了大清国,就已经成为天下汉人的仇敌,被誉为汉奸,唯有在大清国努力表现,没有其他的出路。
要说在大清国统一中原的这件事情上面,范文程与皇太极的心思是一致的,皇太极是为了权力和拓展满人生存空间的需要,更是证明满人骁勇的需要,而范文程则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一旦大清国不存在了,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了。
范文程的确是忠心耿耿的,不管接受什么任务,也不管是做什么事情,一心一意都是为了大清国考虑,为了皇太极考虑,这方面,皇太极是心知肚明的。
可惜连续两次重大的失误,可以说是致命的失误,令范文程的地位显得微妙起来了。
江宁营征伐蒙古草原的时候,范文程通过情报,做出来了准确的预判,让皇太极知晓了,苏天成亲率江宁营征伐蒙古草原,但有关江宁营主攻方向的判断,却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苏天成没有从辽东方向发动进攻,而是从大同方向发动进攻,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察哈尔部落被歼灭,要知道察哈尔部落,是坚决支持大清国和拥护皇太极的。
这样的失误。算不上是致命的。皇太极在得知江宁营将要进攻蒙古部落的时候,曾经给每一个部落都发出过警告,只是因为察哈尔部落自持强大,没有将警告放在心上,所以导致了被歼灭的命运。
可这一次的失误,就真正有些致命了。
从辽东、大同、安宁堡、靖边以及大明京城获得的情报,显示明军的主攻方向,就是辽东,可连续几天以来,皇太极接到的来自海州的奏折。表示明军的主攻方向,赫然就是海州。
这样的重大失误。对于大清国和皇太极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彻底搅乱了皇太极的部署。
范文程不蠢,到了这个时候,他很清楚,自己是彻底的上当了,唐海泰与康泰提供的诸多情报。悉数都是假的,要说唐海泰投靠大清国,成为情报网之中的一员,这样的事情是真实的,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可是唐海泰早就暴露了,被察觉了,只是因为需要,人家没有动唐海泰。到了关键时刻,利用唐海泰,让自己上当。
毕竟从事了这么长时间的情报工作,范文程很快就分析出来了其中的问题,唐海泰第一次提供江宁营即将进攻蒙古草原的时候,得到的是真实的情报,估计也就是因为江宁营进攻蒙古草原这样大事情的败露,苏天成开始调查了,依照康泰的反映,那么高调的唐海泰,不可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