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大人客气、客气。”
张凤翼嘴上如此说脸上带着笑显然很是受用。
“后金刚刚建肯定是想着展示自身的威最大的可就是对我大明边镇发起攻故而在下以北边可能要有战事了。”
“愿闻其详。”
这一张凤翼倒是很干一点都不罗嗦苏天成在皇上面前说到的可他也思考不过对这种说将信将皇太极刚刚登基做皇内部不想着平定还有精力来攻打大明的边镇。
杨嗣昌从怀里拿出来地铺开来了。
张凤翼有性想不到杨嗣昌准备如此的充这是实实在在的帮助虽说兵部主管全国的军但自己是继续挂着兵部尚书衔出任辽东经实际上负责整个对抗后金的事杨嗣昌上任的时局面有些微孙承宗全面负责剿灭流寇事自己负责对抗后金的事身份都不一杨嗣昌想着从中协需要花费一番心血。
地图上喜峰口被重点标注了。
张凤翼的目很快集中到喜峰口的位从喜峰口的位画出来两条路一条是经过遵直扑京一条是经过居庸关和昌直扑京师。
看见这样的标张凤翼已经有些明白脸色有孝白。
“张大这是在下认为的后金可能进攻的两条线地图上标注很是明确。”
“杨大你怎么能够如此肯定你的意好像偏向后金会从喜峰口攻入我大明境接着攻打居庸关和昌平啊。”
杨嗣昌点点暂时没有说话。
“杨大这可不是小事情做出来这样的判牵涉到大军的部若是稍有差就会出现重大问题朝廷大重点集中在锦州、宁远和山海关一喜峰口、居庸关和昌平都不是重点防御的区宁锦防线的兵不可能调遣到昌平和喜峰口一唯有调动大同边如此一大同边镇防备虚后金若是选准大同作为突破问题岂不是更大了。”
“不会后金刚刚建他们征伐我大无非是想着证明自身的能张大人说的不后金皇太极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从喜峰口攻入我大经过居庸侵犯昌可直接威胁到京这样形成的震非同一般啊。”
张凤翼再次仔细的看了看地图。
“杨大你是否问过苏天成啊。”
张凤翼突然说出来这样的令杨嗣昌很是吃想不到张凤翼能够猜测这里面有苏天成的分看来苏天成在朝廷的影确实不一般啊。
“实不相这就是苏天成的分在下也是去拜访苏天成之才开始重视喜峰口张大人应该记崇祯二年的时皇太极率领大从喜峰口突入攻入我大明境贡献遵直逼京当时形成的影非同一般啊。”
“苏天成排除了诸多的进攻可肯定的认后金会发动进而且进攻的地就是喜峰接着侵占居庸威胁昌在下听了苏天成的分心服口服啊。”
张凤翼的神色变得凝重了。
“杨大说实在下本来还有谐疑这下有些相信苏天成的分析预测能确实不一中都之齐岳山之包括英山大都是精确判断之才能够取得的重大胜特别是这次的齐岳山之苏天成能够准确的预计到张献忠的想判断出来张献忠活动的路以最小的代取得不可思议的胜利。”
张凤翼站起身走动了两步。
“杨大既然如在下也准备冒险了。”
“张大人有什么安排啊。”
“后金不是想着从喜峰口进来那我就在居庸关设一个口我就不相信满蒙军真的无敌了。”
“张大人的意是准备在居庸关设伏那需要调遣不少的军士啊。”
“就从大同调从山海关也可以调遣一部分的军我本来准备直接到山海关去现在看暂时不去直接到昌平此间牵涉到调遣军士事还请杨大人多多支持这等的事一定要保密啊。”
“这没有问兵部一定会支持的。”
张凤翼的脸上有了神刚刚就任辽东经就能够预见到后金的行而且能够设伏打一场计划好的战这是最舒服的事情若是这次的征能够取得重大胜对于后金肯定是重大打击皇太极刚刚建肯定想着炫耀武力若是遭遇失败岂不是会暴跳如雷啊。
“杨大谢谢你的提在下今日就出直接到昌平去时间不能够耽误替我谢谢苏天若是他真的预料准确就是大功一件啊。”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八章 加快步伐
张献忠以及手下十七名骨干,悉数被斩首了。
被斩首之前,张献忠要求见一见苏天成,这个要求,被刑部和大理寺呈报给内阁,内阁首辅温体仁特批了,准许见面,在温体仁看来,此举正好展现大明朝的威武和仁慈。
苏天成不会忘记那次的见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张献忠说了不少话,平日里桀骜不驯的张献忠,终于在临死之前,在自己的劲敌面前,说了不少的真话。
最为关键的是,张献忠说到了流寇的情况。
崇祯四年,流寇三十六营齐聚山西,二十余万人,紫金梁王自用被推为领袖,那个时候,张献忠正是跟随紫金梁,威风一时,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紫金梁等人的想法,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满足小打小闹了,奔着建立政权的方向去了。
几年时间过去了,到现在,流寇首领紫金梁被江宁营大败,被活捉斩首,老回回同样大败自杀,流寇在中都一战,丧气了全部的精锐,这一切,都是拜江宁营所赐。
这个时候,流寇内部,已经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要不是高迎祥力主抗争,恐怕已经是一盘散沙了。
这一次,张献忠在山西惨败,对流寇形成的打击是致命的。
流寇内部确实不团结,争权夺利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是有的首领,认为没有什么希望了,想着投降朝廷,这种思想,蔓延的速度很快,流寇本来就恐惧江宁营。加之江宁营驻防河南府,距离陕西距离很近,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遭遇到江宁营了,恐怕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
高迎祥当然要想办法阻止这类思想的蔓延。采取了一些强制的手段,致使流寇更加的不团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献忠带着五万人马,赶赴山西,若是能够在山西立足。将给与高迎祥很大的支持,若是不能够立足,退回到陕西之后,众多的首领再来商议,看看下一步如何的行动重生之女王狠妖孽。
恐怕没有人会想到,张献忠带去的五万人马。损失殆尽,本人也被活捉了,押解到京城斩首,这个时候,流寇内部,恐怕是一团糟了。
张献忠最后说了实话,其实自己的要求不高。能够有个一官半职,不受到束缚就满足了,其他的暂时没有想到那么多,只不过在征战的过程中,势力慢慢增大,想法也发生改变了,甚至想到了,皇帝人人都可以当的,自己造反了,不敢想做皇帝。弄个王爷当当,也是不错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根本不在乎朝廷的招抚了。
见过了张献忠之后,苏天成赶忙找到了孙承宗。
张献忠说到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牵涉到朝廷的决策,重点来说,牵涉到孙承宗的决策。
孙承宗曾经在皇上面前表态,用两年时间,剿灭流寇,现在看来,如果处理得当,可能不需要两年时间了。
苏天成相信,张献忠说的情况是真实的。
张献忠被斩首之后,孙承宗也准备离开京城了。
苏天成见到张献忠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苏天成专门来拜访,一定是因为张献忠说了一些什么。
“坤元,不要着急,坐下慢慢说就是了。”
“大人,晚辈和张献忠交谈之后,想到了一些对付流寇的办法,专门来和大人商议的。”
“哦,你知道了一些什么情况,详细说说。”
“流寇内部不团结,特别是近几年时间以来,屡遭挫折,士气低迷,这次张献忠深入山西,其实是流寇为了鼓励内部士气,所做出来的决定,可张献忠遭遇惨败,本人也被朝廷斩首,这个时候,流寇内部一定会发生大事情的,晚辈以为,这个时候,大人到陕西之后,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逐步分化瓦解流寇。”
“呵呵,坤元,老夫很好奇啊,你历来是不愿意提及招抚事宜的,当初力主斩杀紫金梁,逼迫老回回自杀,这次又要求斩杀张献忠,怎么现在想到招抚了。”
“大人,晚辈不是那个意思的。”
孙承宗有些奇怪了。
“那这分化瓦解是什么意思啊?”
“这个,晚辈的意思,是等候流寇内部出现争执和分裂,趁着这个机会,出台一些招募的措施,但必须要列出来名单,譬如说高迎祥、罗汝才、李自成等人,绝对不能够招募,而且招募的政策,也是很明确的,流寇真心归降,就要拿出来勇气,帮助朝廷剿灭流寇,这好比是投名状,他们若是能够斩获流寇首领,那是求之不得的。”
孙承宗楞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了。
“坤元啊坤元,想不到你还有如此的一面啊,如此一来,流寇相互猜忌,自相残杀,朝廷坐收渔翁之利,以最小的损失,得到最大的战果,好啊,办法很好,只是这个办法,显得有些残酷了。”
“晚辈以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何况这是为了朝廷的稳定。”
孙承宗看着苏天成,显得很是吃惊,他万万想不到,看起来温文尔雅的苏天成,竟然能够说出来这样的话语,在她的印象里,苏天成做事总是堂堂正正,就算是使用计谋,也是通过自身的判断,运用智慧取胜的。
比如说中兴学社的事情,苏天成并没有一味的打压东林书院和复社,而是通过中兴学社的影响,用事实辩驳东林书院和复社的主张,特别是在对待张溥的问题上,显得特别冷静。这也是苏天成为人称道的地方。
“坤元,老夫没有想到啊,你居然说出来了这番话,以前老夫一直都认为,你性情温和,做事情有理有据,虽为栋梁之才,但总是缺乏冷酷,老夫这样说,可不是想着抬举你,看看朝廷中的文武大臣,谁不是油光水滑啊,为了自身的利益,什么事情不敢做,你就缺乏这方面的优势,事件万事万物,绝非一个标准,老夫活了这么多年,总算是看明白了重生——独宠无二。”
孙承宗这一番话,说的苏天成胆战心惊,他几乎想到了,孙承宗接下来要说什么。
“老夫觉得,你可以到朝廷做官了,一直都在地方上面,难免有些片面,譬如说难以掌握全局,考虑诸多的问题,总是局限于一个地方,就说这疏通黄河的事宜,按照老夫的认识,应该是全面铺开,可不身在河南府,不可能考虑到全局,若是在朝廷里面,情况就不一样了。”
“大人,晚辈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暂时没有考虑到进入京城的,刚刚说出来的话语,也是晚辈兴之所至,没有经过仔细思考的。”
“好了,坤元,你就不要解释了,老夫知道你想些什么,能够实实在在做事情,不去追求名利,这等的情怀,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老夫仅仅是建议,不会向皇上举荐的,你就放心吧,你刚刚说到的办法很好,若是这样的计谋落实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