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天成坐在帐篷里面;闭目沉思;吃饭之后;他也准备歇息了。
骁骑营的军官进来的时候。神色有些惊慌。
“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骁骑营的军士;从来没有这样慌张过;苏天成猛的站起来了;难道说要离开河南了;会遇见什么大事情吗;河南境内的土匪;根本不敢沾惹骁骑营;流寇在陕西山西活动;至于说后金军士;都在北边;不可能到这里来的。
“慌什么;有什么事情;慢慢说。”
苏天成的神色自若;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军官的心。
“大人;斥候来报;发现前后都有大队人马;这些人;不是朝廷的军队;也不是地方巡检司的兵士。”
“哦;他们有多少人马;大致的目的是什么;弄清楚了吗?”
“末将已经派出斥候;再次去侦查了;不过末将预计;这些人马;是针对我们来的。”
“为什么现在才发现?”
“末将也觉得奇怪啊;以前一直都没有发现的。”
“我知道了;通知所有兄弟;加强戒备;有什么新的情况;马上来报告。”
邓辉和刘铁汉进入了帐篷。
苏天成已经思考了几分钟;他有些弄不明白;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胆敢对付骁骑营的军士;而且是在自己马上就要离开河南;回到南直隶的时候;难道说是河南境内的土匪吗;按说土匪没有这样的胆量。
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不殆;如今的情况下;依靠骁骑营的斥候;难以弄清楚情况了;看来还是要依靠邓辉和刘铁汉。
“邓辉;刘铁汉;刚刚斥候侦查到了;我们前方和后方;都有大量的人马;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目的;明日我们就要离开河南;回到南直隶去了;这个时候;不能够出现意外;依照你们的经验来看;这些人马;是针对我们的吗;他们是什么人;会不会是土匪啊。”
“在下以为;不会是土匪;河南境内的土匪;巴不得骁骑营早一日离开;杜老三如此庞大的势力;在骁骑营的面前;都是灰飞烟灭了;应该没有谁自找苦吃的。”
邓辉说的很是肯定;刘铁汉没有说话。
“刘铁汉;你是什么看法。”
“大人;我说不上来;不过我可以带着弟兄们;侦查一下的;我的这些弟兄;对这里的地形;还是知道一些的;我们也熟悉本地的情况;不会引发他们的怀疑。”
“好;刘铁汉;你带着几个弟兄;去摸一下情况;一定要小心;若是不能够探知到情况;马上回来;不要勉强。”
骁骑营的气氛;显得紧张起来了;大家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对手。
这种情绪很恼火;对方来路不明;人马具体有多少;也不可能弄得很清楚;骁骑营毕竟只有一千一百多将士;加上刘铁汉带来的人;不到一千三百人;对方是前后两股人马;如果是针对骁骑营的;那就是准备前后夹击了。
这样的情况下;谁都不敢马虎的。
几个骁骑营的军官;坐在苏天成的帐篷里面;大家已经没有说话了。
议论了好半天;各种各样的情况;都猜测了;就是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人;这也确实有些奇怪;早不来玩不来;偏偏要离开河南的时候;遭遇了如此的情况。
苏天成是有着一些想法的;但他不会说出来;这牵涉到官吏之间的矛盾。
这一夜的戒备;很是森严。大家已经没有了回家的喜悦。
临近子时的时候;刘铁汉等人回来了。
进入帐篷的时候。他的神情很是凝重;显然是摸到了一些情况。
骁骑营的几个军官;悉数在苏天成的帐篷里面;他们也知道;刘铁汉等人;去摸情况了;想不到半夜回来了。
“大人;我们已经知道一些情况了。”
“不要着急。慢慢说。”
“前后两股人马;是一起的;他们是从山西过来的流寇。”
苏天成惊得站起来了;不仅仅是他;几个军官的脸色也变化了;流寇跟随到这里来了;要知道。从山西过来;几乎要横穿整个的河南;这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里面;有着太多的谜团了。
流寇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和土匪比较。流寇经历过征战;有着丰富的经验。
“刘铁汉;你真的弄清楚了吗?”
“弄清楚了;他们的头领叫做方明;我也是偶然才得知这个情况的。算是巧合了;给他们带路的人。以前和我有着一些缘分;说出来了所知道的情况;而且;他们到水城已经有好几天的时间了;一直都是在官道的附近活动;不骚扰官府;也不打劫百姓。”
“哦;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就是等着我们了。”
刘铁汉点点头;没有回答。
“他们一共有多少人;弄清楚了吗?”
“他们一共有两千人;其中有骑兵八百;分为两股人马;在我们前方的鹰嘴谷;有一千二百人等候;包括骑兵二百人;在我们的后面;有八百人。”
“鹰嘴谷是什么地方?”
“鹰嘴谷是河南与南直隶交界的地方;属于南直隶的宿州管辖;到了鹰嘴谷;就算是进入南直隶了。”
帐篷里面;很是安静;两千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流寇的战斗力;大家是知道的;何况是从山西远道而来的流寇;他们能够横穿河南;安然无恙的来到水城;就很不简单了。
所有人都看着苏天成。
稍稍思考之后;他开口了。
“既然是流寇;那我们就要慎重面对了;万万不可疏忽;流寇习惯流动作战;他们从山西过来;辗转千里;不简单啊;看来是下了血本的;一定要致我们于死地啊;前方埋伏的人;在鹰嘴谷;说明这股流寇;不想在河南境内动手;要不然他们等不到现在;动手的地方;也就在鹰嘴谷了;今日我们好好休息;明日放慢行程;辰时出发;申时歇息;半夜通过鹰嘴谷。”
大家都没有说话。
“既然没有其他意见;那就下去布置;相关的安排;暂时不要透露。”
骁骑营的军官离开了;邓辉和刘铁汉留下来了。
“刘铁汉;还有什么情况;你现在可以说了。”
刘铁汉看了看邓辉;咬牙开口了。
“大人;方明是不沾泥的手下;也是最好的兄弟;他这次到河南来;就是要对付大人的;他们早就过来了;只不过大人赈灾;他们没有机会下手。”
苏天成的眉头皱起来了。
“刘铁汉;有两个问题;你是否知道?”
“大人请问?”
“第一;方明既然想着为不沾泥报仇;必然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量他们到南直隶;还没有那样的能耐的胆量;我到河南来赈灾;消息流传虽然很广;但寻常百姓;是不可能知道我的名字的;方明是怎么知道的?”
“第二;方明为什么不在河南境内动手;一定要等到我离开河南;进入南直隶才动手;而且我们没有按照惯例;回到厩去;直接回南直隶;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更少;方明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邓辉和刘铁汉;脸色都有孝白;苏天成的问题里面;隐隐透露出来一些信息;他们是不可能知道的;或许这也是苏天成重点思考的问题;没有要求他们回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 血战(1)
(感谢帝国斜阳天下、伯斋堂主投出的宝贵月票;感谢tang123jun的打赏;拜谢了
辰时;队伍出发的时候;天气阴沉沉的;似乎预示着;这一天的时间;很难熬过去。苏天成的神情自若;面带微笑;显得很是轻松;他知道;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
疑点太多了;就是他自己;也分析不出来原因。
方明为什么明目张胆的跟随在后面;难道说有着必胜的把握;流寇的战斗力;虽然比土匪强很多;但也不至于嚣张到如此的程度;毕竟跟随自己的;是南京京营中的骁骑营;战斗力非同一般的。
方明为什么不在河南境内动手;要说最为方便的时间;就是在孟津县赈灾的时候;自己时常带着十来人;直接就下乡去了;不要说两千人;一百人的流寇;就可以保证取了自己的性命;难道方明不知道抓会吗。
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方明怎么知道自己的行踪;按照惯例;自己是要回到厩去的;见过了皇上;上缴了敕书和尚方宝剑之后;才会回到江宁县的;可事出突然;自己直接打道回府了;这是异常罕见的情况;这一路上;自己没有麻烦任何的河南官吏;也没有到城镇去住宿;风餐露宿;想到的就是早点回家;可方明好像很清楚。
有好多的问题;不敢深想;想来想去就有问题了。
鹰嘴谷这个地方;山谷不长。只有五百来米;而且山谷两边的山峰不大。很是陡峭;骑兵和步卒;都不可能埋伏在两边的山坡上;就是设伏;也是面对面的厮杀;山谷里面的道路;很是宽阔;并行可以经过六匹骏马。利于骑兵冲锋;按说在这样的地方设伏;是愚蠢的;方明不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还选择在这里。
当然;鹰嘴谷很是荒凉;四周没有人烟。也不会有人选择在这里歇息;这一点倒是有利的;就是再多的人在这里厮杀;也不会惊动官府。
问题很多;苏天成想不透;虽然有些猜测。但应付眼前的困境;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一路上;他和骁骑营的军官;仔细商议了;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是硬碰硬。既然人家摆出来了决战的架势;那就对着干。
一千三百人。对阵两千人;从人数上面来说;很是吃亏;但骁骑营的装备是精良的;大刀、长矛、弓箭;一应俱全;而且人人都穿着铠甲;流寇不可能有这样的装备;再说了;流寇习惯于运动作战;对于这类的阵地战;不一定熟悉。
斥候源源不断的带回来了消息;鹰嘴谷方向;流寇依旧在等候;队伍后面的流寇;不紧不慢的跟着;满不在乎。
午时;骁骑营的军士;终于知道了面临的情况。
没有谁流露出来害怕;更多的是愤怒;身为朝廷军队中的精英;居然被流寇如此的轻视;大摇大摆的跟着;仿佛胜券在握;这是一种极度的蔑视;只要是军人;就憋不下这口气的;队伍里面;慢慢流露出来拼命的气势。
士气可鼓不可泄。
苏天成深深明白这样的道理。
酉时;大队人马;在距离鹰嘴谷两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了。
骁骑营的军官、邓辉、刘铁汉等人;进入了苏天成的帐篷。
战前的部署开始了。首先要落实的事情;就是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率先进入鹰嘴谷。虽然说地势已经清楚了;但最前面的军士;遭遇的危险是最大的;厮杀开始之后;伤亡也是最大的。
骁骑营的几个将军;纷纷请命;要求成为先锋。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刘铁汉开口说话了。
“大人;各位将军;我带着一百多弟兄;走在最前面。”
有骁骑营的将军;准备训斥刘铁汉了;毕竟刘铁汉以前是土匪;如此重要的关头;先锋部队;决不能出现大的闪失;否则影响到了士气。
苏天成挥手制止了;让刘铁汉继续说下去。
“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