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沙漠枭雄萨达姆和他的王国 >

第5部分

沙漠枭雄萨达姆和他的王国-第5部分

小说: 沙漠枭雄萨达姆和他的王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什“倒萨”的调门是越来越高,9·11事件最大的一个后果就是:萨达姆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了美国的头号敌人。 
面对美国的威胁,萨达姆的口气还像当年海湾战争爆发前那样硬。虽然他没有说过当年海湾战争前说过的“要让美国兵血流成河”的“豪言壮语”,但他表示:美国如果入侵伊拉克决不会有好下场,美国将尝到惨痛的教训,因为伊拉克人民将砍掉侵略者的脑袋! 
布什“倒萨”叫得凶,我们这些驻伊拉克的记者们的神经也绷得异常紧张,在9·11事件后可以说是寝食不安。我们倒不是担心万一战争打起来我们的安全要受到威胁,最担心的是一旦开战我们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发出去,以便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新华社记者的声音。种种迹象表明,布什一旦对伊拉克动武,决不会只是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而是真正要使伊拉克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为此,主管中东地区工作的新华社中东总分社一份又一份地给巴格达分社发电报,指示美国一旦对伊拉克开战我们在报道工作上应怎么应对。让我们感动的是,中东总分社在电报中明确指示我们,如果中国驻伊拉克使馆要撤,分社可以跟使馆一起撤。因为新华社驻外工作有一条原则:当安全与报道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以安全为重。 
中国驻伊拉克使馆也在紧密跟踪形势。为了保证使馆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使馆党委多次召开会议,讨论万一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并加强了使馆的各项工作,如购买备战食品,每天晚上和节假日都有人值班,使馆工作区和宿舍区大门要保持紧闭,使馆人员不论什么时候因私外出都要请假等等。使馆还特地制定了万一战争爆发进行人员撤离的措施,首先要求使馆编外人员做好随时撤离准备,一旦接到撤离通知要在最短时间内集合上车。在当时的紧急时刻使馆没有忘记新华社,使馆党委还特地派人到新华社找到我,让我夫人做好撤离准备,一旦接到使馆撤离通知马上赶到使馆集合上车。谁知使馆人员刚离开,我夫人就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一个人撤离去约旦没意思,你们撤,我就撤;你们不撤,我也不撤。我跟她开玩笑说:平常看你胆子挺小的,怎么要打仗了胆子反而大了? 
繁忙工作之余,顾正龙和我也经常在一起研究万一美国对伊拉克开战我们应怎么办。我们经过讨论认为,首先我们要密切跟踪形势,我紧盯美国的有线新闻网(CNN)的英文广播,他关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阿拉伯语广播,一有消息相互通知一下。另外,不管战争打还是打不起来,我们首先应该做好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准备,要适当储存一些战备食品、汽油和发电机用柴油等物品,以免战争万一打起来我们“揭不开锅”。另外,我们认为还要把汽车充分检修一下,该修的修,机油、轮胎等该换的就换,以免万一往约旦撤退需要我们自己开车,届时从伊拉克到约旦1000公里的路程容不得汽车出任何毛病。我们还对万一得撤退到约旦如何工作、巴格达这里的分社安全进行了设想。 
说干就干。我和夫人开车往外跑了好几趟,到商店里“疯狂”采购了一番:买了大米、面粉、饼干、罐装食品和蔬菜等用品,同时检修汽车,储备汽油,把分社的几个柴油桶全部加满。为了防止战争爆发后引起的停水停电,我们购买了矿泉水,并找人把分社的发电机检修了一遍。总之,只要我们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想到做到了。 
我一边忙活一边想:真是10年河东,10年河西。布什现在对萨达姆这么“发狠”,似乎不把萨达姆搞下台不罢休,难道他忘了当年美国和伊拉克的亲热关系了?布什口口声声说要对伊拉克开战的理由是萨达姆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难道他不知道他老爹当年曾签署过向伊拉克出售生化武器的密令?难道他不知道他现在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曾到过伊拉克并成为萨达姆的座上客?  
                   txt电子书上传与分享
 最好的朋友也许是最大的仇敌
 向全世界揭示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这些恩怨情仇细节的不是别人,正是包括《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在内的美国媒体自己。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萨达姆在埃及开罗进行活动时就开始与美国驻开罗使馆建立了联系,因为当时美国担心伊拉克领导人卡塞姆领导的伊拉克会变成一个共产党国家,而这也正好是萨达姆加入的复兴党所担心的,因此双方有了共同的敌人和共同的利益,只不过萨达姆当时在复兴党中的地位还不是那么重要。 
萨达姆在复兴党发动的1963年和1968年两次政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报道指出,在1963年的第一次政变时,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人当时一直与伊拉克军队内部搞政变的高级军官有直接联系。美国当时还在科威特修建了电子塔,指挥政变军队与亲卡塞姆的军队作战。1968年复兴党在伊拉克发动第二次政变时,继续和美国保持着密切关系,当时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一个重要人物、财政部长罗伯特·安德逊曾秘密会见了伊拉克复兴党领导人。萨达姆在第二次政变中指挥军人攻占了总统府,当时他用手枪指着阿里夫总理的头说:“你马上跟我到机场去,以后不许再回巴格达。”当时阿里夫要求萨达姆不要伤害他的妻子儿女,萨达姆说:“只要你离开伊拉克,他们不会受伤害。”萨达姆亲自把阿里夫押送到机场,把他永远驱逐出境。复兴党上台后,由于在外交政策方面同美国格格不入,所以复兴党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甜蜜”关系如同昙花一现就结束了。 
在上世纪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是死对头,但伊拉克的军事实力要比伊朗弱得多,不过美国当时对两个国家都没有好感,这是因为伊拉克的萨达姆鼓吹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伊朗的霍梅尼更要搞“###革命输出”,所以两伊战争开始后,美国并没有介入,而是任两伊杀得昏天黑地。但是到了1982年,两伊战争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战争初期占上风的伊拉克被迫转入守势,伊朗军队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势,并迅速推进到了距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仅几公里的地方,伊拉克军队眼看就要挺不住了。美国情报界断言:伊朗将会很快突破巴士拉防线,从而直接威胁到科威特,乃至整个海湾地区的安全,从而威胁到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石油供给! 
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向伊拉克伸出了援助之手。美国方面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伊拉克是对抗###极端主义和阻止中东亲美国家相继倒下的一个壁垒,这些理由使美国决定把萨达姆当做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为了防止伊拉克在战争中溃败,美国当时的里根政府开始向伊拉克方面提供有关伊朗军队的情报,有时是美国直接把情报交给伊拉克政府,有时是通过第三国如沙特阿拉伯转交给伊拉克。 
                  
 美伊的蜜月期
 1983年12月20日,当时作为美国总统里根特使的拉姆斯费尔德来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萨达姆亲切接见了他并与他进行了会谈。当时两人亲切握手,拉姆斯费尔德向萨达姆转达了里根总统的问候,并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巴格达”。拉姆斯费尔德还对萨达姆表示,美国已经做好了同伊拉克全面恢复关系的准备。萨达姆后来则表示,他对拉姆斯费尔德的来访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把伊拉克同美国的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拉姆斯费尔德的这次伊拉克之行为两国关系正常化铺平了道路。但根据解密的美国政府文件显示,拉姆斯费尔德访问伊拉克的时候,正是伊拉克军队不顾国际条约禁令,对伊朗军队频繁使用化学武器的时候。但美国当时为了让伊拉克阻止伊朗,根本没有对伊拉克进行什么谴责。
已解密的美国政府文件表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1983年11月26日通过的第11 4号决策令决定美国政府正式向伊拉克倾斜。据里根政府时代的美国官员透露,这道决策令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应尽一切可能来防止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落败。而拉姆斯费尔德在一个月后访问伊拉克,就是为了落实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114号决策令。
拉姆斯费尔德访问伊拉克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在那之后的五年时间里,美国为伊拉克军队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为了给伊拉克从世界各地购买武器创造便利条件,里根政府还实施了一个代号为“巩固”的秘密行动计划,从而确保伊拉克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武器,同时美国千方百计地阻止伊朗获得武器。此外,里根政府对美国公司向伊拉克出口军民两用物资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国参议院在1994年调查发现,美国的情报和后勤支持对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起了关键作用,里根和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曾授权向伊拉克出售大量生物制剂,其中包括变种的炭疽和鼠疫病毒。这些都成为伊拉克制造生化武器的最主要来源。所以,如果说今天的萨达姆是“一只吃人的猛虎”的话,那这只老虎也是美国给喂大的! 
美国媒体的报道说,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伊拉克同美国的亲密关系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两国之间的合作包括情报分享,美国通过智利的公司向伊拉克军队提供集束炸弹,和为伊拉克采购生化用品等。美国还不断偏袒伊拉克,打击伊朗。在1988年萨达姆动用芥子气和沙林毒气等化学武器剿灭北部的库尔德叛军时,里根政府竟然将此嫁祸于伊朗,后来在民主党国会议员的强大压力下才不得不承认是伊拉克军队干的,但当时里根政府也仅仅在形式上对伊拉克进行了抗议。为了帮助伊拉克抑制伊朗,美国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在1987年,伊拉克的一枚导弹错误地击中了美国停泊在波斯湾的一艘驱逐舰,造成3 7名美军士兵死亡,美国竟破天荒地没有怪罪伊拉克,牵强地说这枚导弹原来的目标是伊朗军舰。美国反而指责伊朗扩大战争范围,使两伊战争进一步升级。随后,美国就开始轰炸伊朗的石油钻井平台。到了1988年,美国在波斯湾的军舰“意外地”击落了伊朗的一架“空中客车”民航飞机,结果造成200多名平民丧生。一直到了1990年,美国还在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提供情报,化学原材料也源源不断地流进了伊拉克。 
由此可以看出,萨达姆一度是美国在中东的一颗重要的“棋子”,伊拉克当时绝对是美国一个不折不扣的盟国。  
                  
 反目成仇
 《新闻周刊》的报道指出,美国对伊拉克的支持和援助,极大地膨胀了萨达姆的欲望和野心。两伊战争结束后,萨达姆自我感觉良好,当时的西方世界同他打得火热,称他为“中东栋梁”,美国和欧洲争相和伊拉克建立贸易关系,美国堪萨斯州和怀俄明州的州议员还亲自拜访了萨达姆,萨达姆的欲望一天天膨胀,他开始想办法从美国购买制造核武器的原料。19 90年,美国海关发现几家伊拉克机构试图购买一种电子设备,而这种设备可以用来引爆核弹。不久,萨达姆又狂言要“让以色列死无葬身之地”而引起了美国的注意。在发现伊拉克试图从美国购买可用于制造核弹部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