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材料为王 >

第51部分

材料为王-第51部分

小说: 材料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场认可!”

    “合适的性能,低廉的成本,也就是性价比!”

    “研发对的产品,不一定要研发最先进的产品,一切以占领市场为唯一目的!”

    下面的人齐声回答,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是同一含义,是郭逸铭反复强调的核心思想所在,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好,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三款计算机型号,有什么想法?我提个醒,你们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同时面对这三款计算机,你会有什么感到别扭的地方。以用户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产品设计是否符合需要,这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研发人员必备的素质。我不要求你们马上掌握,但你们在平时的思考中,要尽量贴近这种思路。”

    郭逸铭的话让所有人再次陷入深思。

    这次,他们努力尝试改换视角,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如果他同时面对这三款计算机,会有什么别扭的地方。

    “我觉得……”刚才反对彭之旭的中年女工程师有些迟疑地缓慢开口,似乎还在理顺思维,“这三款产品,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选择哪一款……”

    她的话很轻,但犹如一道闪电,刹那间划破所有人脑海。

    对啊!

    我到底选择哪一款!

    DEC同时推出三款针对不同客户群的计算机,表面上看来,向人显示了超强的研发实力,和尽力讨好所有用户群体的完美筹划。但如果换个角度,就用户来说,确实给他们除了一道选择题。面对三种之多的个人计算机,他们该选择哪一款?

    “如果我来选,不考虑价格因素,我首选专业版!”一个工程师实话实说。

    “如果我是普通用户,考虑到自己的收入水平,最多能够买一台文字处理型——这还是我能承受得起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工程师缓缓道。

    又有一个人说话:“如果我在公司用的是商用版,家里肯定不会再买一台,大概也会买一台文字处理型……”

    所有人脑子里一个模模糊糊的东西渐渐破开迷障。

    他们好像明白了什么。

    “所以,我要么不买,要买就必须买两台!因为在公司用,文字处理机性能不够,那就必须至少买一台商用机,可如此一来,这等于还是买了一台小型机,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如果家里自己使用,就还要买一台文字处理机!两种机型完全不同,两套操作系统,软件无法共通——靠!这还是个人计算机吗!”第一个发言的工程师骂了一句粗话,如梦方醒。

    哗!

    许多人都叫了起来。得到郭逸铭提醒,他们之前就觉得这其中逻辑上好像有问题,但直到现在,他们才恍然大悟。

    DEC想设计一款个人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给个人使用的。三款产品,看起来很美,满足了所有群体的需求,但静下心来才发现,原来他们根本就无从选择!

    科研人员买得起科研型专业版吗?

    不见得!

    因为其价格虽然比PDP-11有所下降,但也有其三分之二,不会低于三万美元。昂贵的价格,与小型机没有多大区别,三万都肯出了,还不如咬着牙去买一台全性能的小型机。

    专业版如此贵,商用版显然也便宜不到哪去。

    公司数据运算处理,AppleII虽略有不足,但也勉强够用了。而AppleII价格才只有彩虹100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哪里还不明白,DEC看似周全的研发计划,根本就是梦呓。空中楼阁看起来很美,揭开其画皮,原来不过是一包草!

    市场这东西,要么不去占领,要占领就必须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群体的共同要求。专业人员的要求、商业用户的需要、普通个人家用,如果全部满足的话,DEC的个人计算机,用户要么不买,要么就必须全买。三种产品三种操作系统,软件无法互换……

    这就是一款自相矛盾的研发设计!

    奥尔森雄心勃勃,或者说是孤注一掷,宁可被人说他食言,也要奋力一搏。集结DEC强大的研发实力,研发的产品竟然还没上市,就被证明为一个失败的冒险。

    产品目标的定位,原来如此重要!

    所有人都冒出了一身冷汗,许多考虑建议公司也多研究几款个人计算机型号的人,羞愧地低下了头。生动的例子摆在面前,郭逸铭反复叮嘱的设计原则,是如此的重要,至此他们才真正有所领悟。

    郭逸铭看他们表情,知道他们明白过来了。他也不意尤过甚,只要他们从DEC失败的产品型号定位中领悟到东西就好,没有必要逼迫大家一一表态,承认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他希望员工们能够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自己掏钱说“交学费”。

    DEC,就为他们交了第一笔学费。

    很慷慨。

    “我想大家开始明白,什么是针对目标用户的产品设计了。好,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假如我们要设计一款让所有客户都接受的个人计算机产品,它必须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他将众人从沮丧自责中拉出来,重新将话题引向正轨。



………【第四十章 架构之争】………

    【今天是起点分频推荐第一天,作者为第二章准备了一份7500字超量大餐,本日更新13800字(居然无人投12000更新票?)。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是你们让本书进入了起点视线,获得了这次推荐机会,作者深铭于心,感激不已!

    本章前,感谢火烤老母鸡、书友110410153944698(名字好长,核对了几遍)、我忘了00、夺命书生贱、风的-韵律、raywen、彩虹X网友的打赏,是你们给本书第一天推荐带来了好兆头,谢谢了!】

    经过前面的辩论分析,大家对于DEC这次个人计算机项目的设计错误之处已经总结出来。与之相反,总结出一款好的个人计算机产品要素,便轻而易举,于是纷纷发言。

    “应该要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不能分档次设计多款计算机,最后讨好不成,反而造成自己跟自己竞争……”

    “操作系统应该统一、简单,让普通人也能较快掌握……”

    “性能不一定要最好,但一定要廉价,要基本处于和市场同类产品,同一个价格水平线。我看就以市场上现在最热销的AppleII价格为准,主机加微处理器,再配备低容量半导体存储器,价格不超过1300美元为好……”

    工程师们你一言,我一语,按照各自总结的重点,逐渐归纳出一个清晰的产品框架。

    郭逸铭非常满意。

    直到今天,他才能确定,这批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按照上级部门指令和科研、军事需要,定向指定研发的科研人员们,才终于成为了一个以经营盈利为目的,主动研究市场和同类产品,明白客户需求的研发人才。

    从78年他在美国注册西部计算机公司以来,历经两年漫漫征程,他终于拥有了一批基本合格的自有研发人员!

    回过头来再看,这条路走得多么艰难,不觉让人感慨万千……

    “大家都说得很好,可以说在这次讨论会后,我们对于自己应该研发怎样的微处理器,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不会再走岔路,”郭逸铭微笑着肯定了众人总结出来的要素,但在他们高兴地笑起来的时候,决定再教给他们产品设计中的进阶原则,“不过,说到同时研发多款产品,以满足市场上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这本来是电器产业的通行做法。

    即,用高档货占领奢侈品市场;用中档货占领广大中间用户市场;用低档货满足低收入家庭基本功能需求。

    这个设计思路,其实并没有错……”

    呃?

    众人愣住了。

    前面大家经过分析,不是已经确认,DEC研究三款不同档次个人计算机,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思路了吗?怎么转了一圈下来,老板居然又对这种思想似乎持有肯定意见。

    他们被郭逸铭变过来变过去的思路,给弄得思维混乱起来。

    “呵呵,你们可能觉得很奇怪。DEC这三款产品,是我首先说这是错的。怎么话音未落,我又说这种研发思路是正确的……”

    与会的工程师们一起点头,李秋明手中的笔记已经记了满满好几页,此时也停下笔,听他如何解释这其中的因果关联。

    “这就涉及到普通家用电器,和计算机这种特殊电子产品的巨大差异。

    家用电器靠内部电路,实现某种特定功能。当产品生产出来,经由内部电路设计,它的功能就已经固定了。实现这种功能,只需要接通电路就可以运用,因此操作按钮非常简单。即便分为高中低三档,内部电器电路迥然不同,但它的操作方式却大同小异,几乎没有变化。用户不需要深入了解这种电器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只要知道怎样用就行了。学会了一种电器的操作,同类型电器的操作便都掌握。

    所以,电器可以随厂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出好几种、甚至是十好几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电器产品,在推广中不会遇到任何阻碍。

    但计算机不同。

    计算机是以电流信号,按照最基本的0、1作为逻辑判断的一种特殊电子产品。大量复杂的0、1逻辑门,构成了一个具有特殊用途的功能电路。众多的功能电路,才综合为一个微处理芯片。经由数据通道,与内外信号输入装置实现数据传输、处理,最终构成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体系。

    处理器运算数据,全靠程序设定。

    它的运用功能千变万化,不是源于计算机硬件本身,而是操作程序调用不同功能电路,以实现不同运算要求!

    也就是说,这种复杂的电器,如果没有相应的程序控制,它就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傻子、死物!

    处理器电路的差异,使得不同的计算机硬件,必须要为其量身订造一款操作系统。有多少款计算机产品,就必然要配备多少套操作系统。

    这才是现在情况下,计算机无法像普通家用电器一样,根据用户层次,任意生产多款产品的原因所在。”

    他说的是计算机的基本特性,在座的众人都是行家里手,自然懂得。他们更注意到郭逸铭最后说的那句“现有情况下”这个时间定语。难道老板还有能力,解决这个各大计算机公司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那他就厉害到无法想象了!

    郭逸铭将他们的表情收入眼中,轻轻地笑了笑,抬起右手,伸出两根手指:“解决的方法,有两条……”

    嘶!

    下面坐的工程师们都倒吸一口凉气,我的妈呀!计算机发明几十年,这么多大公司努力了这么长时间,投入无数人心血、大量汗水、巨额金钱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老板居然似乎还真地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更恐怖的,还不止一条,而是两条!

    难道那么多计算机公司、专家们,都是尸餐素位的酒囊饭袋不成?

    是世间真有人生而知之者,还是他在吹牛?

    在倒吸了一口凉气之后,所有人都用一种复杂的心情,集中全部注意力,侧耳倾听他对此有何高见。

    “第一条,硬件思路。

    设计好几款不同思路的处理器,就必然需要适应不同匹配的操作程序。我的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