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材料为王 >

第220部分

材料为王-第220部分

小说: 材料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是通过无线传输连接,而需要通过高速数据传输线路来支持。

    这就是我感到它暂时无法取代固定电话的地方。

    据我所知,我们现在用的同轴电缆、双绞线,传输的都是音频信号。虽然说数据信号能够通过铜芯线传输,但以现在的技术,似乎只能达到每秒钟2400bit……是这个标准吧?我对技术上的词汇不太理解,我看看啊……”

    他起身来到办公桌前,戴上一幅老huā眼镜,拿起倒扣在桌上的书,伸得远远地看了一阵,找到了数据出处,然后点点头,摘下眼镜,放下书,回来坐下。

    “不错!据书上说,现在国际上普通铜芯电缆的数字信号,传输速度只有2400bit。换算成你们计算机上使用的存储单位,应该只有300个字节!速度非常慢!所以要想通过现有通讯材料传送基站数据并不可行。

    能用的只有光纤线路。

    但光纤贵啊,贵得要命!虽然我们自己也造出来了,比国际上的也要便宜一些,可也便宜得有限。北京局去年由于业务需要,狠了狠心,也只在东西城分局之间,牵了一条光纤。结果就这么小小的一段光纤,就把北京局所有的家底都给耗光了。

    光纤网,我们真是搞不起!”

    郭逸铭点头,认可他对现阶段制约移动电话发展的看法。

    就如他之前所说,科学技术是因应人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从小型机问世算起,高效廉价的计算机也才是几年时间,可以连接的设备也不多,主要是打印机、电传等办公设备,完全可以和主机放在同一个机房里,连接距离很短,因此对高xìng能、低价格的高速信息传送线材需求并不迫切。

    光纤问世虽说也有十二年了,可材料研究进展并就缓慢,既然市场需求不迫切,各个研究机构也就没有必要投入巨资加紧对其研发。

    历史上,光纤制备技术的成熟与廉价化,是随着局域网逐渐普及,有线电视网逐渐形成规模以后,用户对于一个更大规模的网络有了迫切的需求,才加快了研究步伐,并于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得以实现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按照正常的技术发展进程,这个时代推广音频模拟移动电话,才是正理!

    可是,谁叫他重生到了这个时代?

    对他来说,成熟的光纤制备技术这不是问题,什么时候推出、推出哪种生产工艺的光纤,全看他需要而已!

    目前他需要的就不是光纤,而是adsl。

    adsl的技术也是很高的,为了实现铜芯线上的非对称数字传输,需要一种高速的高频信号解码芯片。在这个时代不是说无法实现,而是实现的成本很高,不可能作为家庭个人电脑上网使用。

    在他的引导下,中美电子研究所就用十枚特制专用芯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构筑了一个解码电路。这个解码电路的时钟频率功能还不够完善,但解码xìng能基本上达到了三十年后普通家用adsl调制解调器解码芯片的水平。配备了大容量内存的电路板很大很笨重,家用自然不可能,但安装在无线基站设备箱内,却正合适。

    它的成本,相对于造价高昂的移动电话网络来说,却是微不足道。

    郭逸铭巧妙地将各种技术进行搭配,才构建出这套符合现代半导体制造水平,能够基本满足移动通讯需求,且价格也足以承受的移动电话网络技术。

    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没有人能够用同样的价格,构建出一个类似的数字移动通讯网络来。

    面对施部长对无线电话网络系统成本的忧虑,他微微一笑。

    “关于网络数据传输,我们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普通电话线,实现基站与小区jiāo换中心之间,三~五公里距离内的数据传输。如果超出这个距离,就需要连接信号放大设备,对信号进行放大……”

    郭逸铭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发现施部长眼睛里似乎有道光芒一闪而过,再仔细看,却似乎什么也没有,依旧是那幅和蔼的表情。

    他在了解到国内似乎确实想要建设一个移动手机网络系统以后,考虑到国内的资金实力,他也是连夜对建设方案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建设开支压缩到了极限。

    当然,这样的移动电话系统,xìng能就要差多了,只能说勉强可以用罢了。

    “至于基站数量,我认为目前不需要建太多。从技术角度来说,北京目前电信噪音并不大。参考我们上次在顺义县城测试采样的数据蓝本,基站的电bō传输距离足以达到两公里左右。那么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大区制方案,将每一个基站的效率利用到极限,以北京高楼的密集度,我们认为1。5公里的覆盖范围,应该能取得比较能让人接受的信号接收效果……,这个1。5公里的覆盖范围只是一个设想,我们还要经过具体测试以后,才能最终确定是否以这个范围为准……”

    施部长连连点头,听得很用心。

    “按照这个标准,覆盖整个北京城区大概需要四十到五十个基站。北京是首都,常住人口大概有1000万左右。四十到五十个基站,就意味着每个基站信号的覆盖人群大约在25万~20万之间,取百分之十的用户数量,似乎还是超出了基站的用户承担上限。

    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办法。

    无线数字网络,是通过频分复用技术来实现数据传输的。一个频点为一个基本单位,占用的每个频点又被细分为八个时隙,每个时隙就针对一个用户提供服务。但我们要去掉前两个系统占用的时隙,因此每个频点可以支持六位用户。

    我们如果采用半速率传输,则略微牺牲了一点通话质量,却能让每个频点的用户数增加一倍,达到十二位。

    再下来,确定了每个频点所占用的信道宽度,我们只需要扩大无线频率带宽,就可以大幅提升每个基站能够承载的用户数量。我们的移动电话电bō频率是设定在1800mhz这个频段,1mhz的频段带宽,可以提供给基站5个信道的宽度,也就是60个用户。每增加1mhz的频段,就可以再增加60位用户同时使用。

    如果将1800mhz上下50mhz全都利用起来,足以满足6000用户同时使用移动电话……”

    “làng费了!太làng费了!”施部长赶快打消他的继续幻想,“现在全国才200万不到的固定电话用户,北京只有不到3万的用户。如果把全城划分为五十个区,每个区6000用户加起来足有30万用户,是现有电话用户的十倍!完全用不了这么多!”

    郭逸铭微笑不语。

    十倍算什么,如果真正把移动电话推广起来,一年增长十倍都不是问题!

    不过这样缓慢增长也有好处。

    先把网络建起来,满足部分急需获得电话服务的用户需求。然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逐渐对网络进行完善,这样资金的压力就更小了。

    “我看一个基站1000用户就足够了,那就是配备千mén程控jiāo换设备。五十个基站的话,那就是五万mén,然后东西城分局的程控jiāo换中心,也需要同样容量的程控设备,这加起来就是十万mén……”施部长沉yín着算了一下,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中美电子研究所卖给他们的程控设备可以说是便宜到不能置信了,一个八mén的板卡才2400。但就算这样便宜,光是十万mén程控jiāo换设备,就要3000万。这还只是程控设备,还没算基站设备费、基站建设成本、程控中心建设开支……

    嘶!

    他倒chōu着气,似乎牙齿痛得厉害。

    移动电话好不好?好!那是真的好,他从一开始就对它非常看好,而且随着了解越多,对它越是充满了期待。

    可它也是真贵!

    全城建下来,五十个基站、两个电话分局的程控jiāo换中心,再怎么jīng打细算,恐怕没有一个亿也别想拿下来!

    这还是按照郭逸铭设计的最简化网络计算,如果按照最佳xìng能计算,估计翻十倍都不止。光是建设一座北京城的移动电话系统,恐怕就能把邮电部mén全年的资金都吃光。

    “一次完善不现实!”

    施部长立刻明白了,东西再好,也要吃得下。现在决定他吃多少的,不是饭菜有多香,而是他的胃口有多大。想一次吃个饱,接下来一年都饿肚子,这显然是打算痛快一把以后就不过日子了!

    “我们分段建!首先,也不要来什么半速率了,就全速率好了,通话质量还是高一点好,但留下未来扩张的余地。一个基站还是1000用户,现在我们不需要太大的容量,多了是làng费,但太少恐怕以后扩容会更困难。就1000,不过也要留下未来扩容的余量!

    全城铺开也没必要,我们可以根据申请开通电话地区的用户数量,依次建设基站。我们不急,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建,一年不成就两年,两年不成五年,十年时间,总够我们建成一个完善的网络了!”

    他搬着手指把建设计划狠狠往下砍,虽然每砍下来一截,他心里就一颤,可没办法,人穷这志气就短,说不起硬气话啊。

    就这,他还不知道到哪去筹这笔钱呢。

    他再算了一下,这样分段建确实心里踏实了许多。没有了那份迫切感,心理压力一下就减轻了,至少他现在没有心惊ròu跳的感觉了。

    “频段!施部长,最好先把频段拿下来,哪怕现在不用,先预留着也是好的。上行、下行频段按照3:7来划分就好。”郭逸铭能够理解邮电通讯部的窘迫,对方自己都要求分段建,他就更不急了。但涉及到未来电信频段,他还是在旁边小声提醒道。

    频段这东西可是优质资源啊。

    施部长以为1000mén就足够用了,但很快他就会发现基站扩容的急迫xìng。但扩容最重要的可不是设备,现在看扩容增加程控jiāo换设备开支巨大,可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只有频段资源,那是占一段就少一段,没有了空频段,钱再多都只能干瞪眼,拼命抠着头皮想别的解决办法,就如他建议把全速率改为半速率一样。

    但没有频段,所有能够想出的解决办法事实上都是权宜之计,靠的是牺牲某方面的xìng能,来换取的用户数量增加。

    在他记忆中,后世的联通公司就因为频段少,被移动挤兑得痛苦不堪,只能通过采用半速率等技术手段来增加用户容纳上限,但掉线率、信号强度等各方面都非常差,以至于三天两头都要面对用户的破口大骂。

    这就是频段不够的痛苦啊!

    看施部长认真的样子,他估计这次邮电通讯部确实是要跟他合作。他可不想看到未来邮电通讯部因为频段不够而造成电话质量不好,却反过来怪他的设备差。

    本来频段按照2配就够用了,但多留0。5的上行余量,可以加快手机对基站的访问速度,使得基站能够及时指导手机是否在网,从而大大降低手机掉线的可能xìng。

    “好!那我们就先拿下100mhz的频段!”

    施部长豪气干云地当即拍板,就下了拿下1800mhz上下50mhz频段的决定。

    这对他来说很正常。

    在这个时代,邮电通讯部可是又当法规制定者,又当管理者,同时还兼着经营者角s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