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古城疑案三 >

第71部分

古城疑案三-第71部分

小说: 古城疑案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珠在不停转动的话,你会以为慧觉住持就是一尊佛。
169。 第八十八章 欧阳平主持审讯 老妖尼诳语应对
    欧阳平和刘大羽、陈杰低语了几句之后,对慧觉住持的审讯正式开始。



    “慧觉住持,你难道就不想跟我们说什么吗?”



    “欧阳队长,您希望我们说什么呢?”慧觉住持反问道。



    “你把静平弄到什么地方去了?”



    “贫尼把她弄到哪里去了?请恕贫尼愚钝——贫尼听不懂您的话。静平的日记本上不是写得一清二楚吗?”



    “静平并不曾离开过鸣晨寺。自从她失踪一来,一直呆在鸣晨寺的地宫里面。”



    “莫不是你们找到了静平?”慧觉住持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虽然同志们已经找到鸣晨寺的地宫,但并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



    “我们没有在地宫里面找到静平,但静平在离开地宫的时候,为我们留下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慧觉住持的眼睛突然大了许多,之前,她的眼睛一直都是眯虚着的。慧觉住持手中的佛珠也随之停住了。



    欧阳平打开皮包,从皮包里面拿出塑料袋,从塑料袋里面拿出文胸:“我们在静平曾经住过的密室的通风孔里面发现了这个——”



    “这是什么?”



    “这是一个文胸。



    “;无;错;小说 m。quledU。何以见得这是静平的文胸?”



    “我们已经找静平的养父核实过了,他一眼就认出这是静平曾经戴过的文胸。”



    “这就奇怪了,静平明明是离开鸣晨寺了,她怎么会出现在地宫里面呢?”



    “这就要问你了。不但静平没有离开鸣晨寺,清水等另外四个年轻的尼姑也没有离开鸣晨寺。我们知道的是五个人,可能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



    欧阳平已经意识到,想撬开慧觉住持的嘴巴,并非易事。



    “骇人听闻——骇人听闻,我在鸣晨寺当了十几年的住持,竟然会在贫尼的眼皮子底下发生这样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们敲了两次门,你的禅房里面没有一点反应,念慈师太又在禅房的窗户外面喊了一次,禅房里面仍然没有反应,可是当我们拨开门闩,走进禅房,点亮蜡烛的时候,你却坐在佛龛前面。”



    “欧阳队长,贫尼很抱歉,贫尼夜里面有参禅理佛的习惯,在贫尼参禅理佛的时候,是不会理会任何干扰的。这——你们可以去问念慈和寺中的僧尼,他们都知道,在我参禅理佛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搅,十几年来,她们也都是这么做的。”



    “我不这么认为,我倒是觉得,即使有人想在夜里面打搅你,你也听不见。”



    “贫尼不知欧阳队长何意?”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根本不在禅房里面——你一定是在密室里面‘参禅理佛’。”



    “出家人不打诳语,昨天夜里,你们不是明明看见我坐在禅房里面参禅理佛的吗?”



    “这只能是一种巧合,我们敲门的时候,你不在禅房里面,念慈师太在窗户外面喊你的时候,你也不在禅房里面,在敲门之前,我曾经在窗户外面站了好一会,你睡觉的床距离窗户只有两三米远。”
170。 第八十九章 老尼姑百般狡辩 欧阳平亮出底牌
    欧阳平接着道:“如果你在禅房里面的话,我应该能听到你的呼吸声,根据我们的经验,即使是微弱的呼吸声,在那样一个寂静的夜晚和环境里面,也应该能听见。在我们拨门闩的时候,你正从暗道的入口钻出来,等念慈师太点亮蜡烛的时候,你已经坐在了佛龛的前面了。”



    “阿弥陀佛。”



    在关键的时候,慧觉住持也搬出了挡箭牌——“阿弥陀佛”就是挡箭牌,不管什么样的问题,一时无法回答的,可用这句话来抵挡一下。这是僧侣们的专用语,佛祖在创造佛的时候,就已经向上帝申请了专利。



    “慧觉住持,我们都是世俗中人,‘阿弥陀佛’之类的梵语,我们听不懂,所以,还是请你说一些能让我们听懂的话。”欧阳平调侃道。



    “既然欧阳队长不相信贫尼的话,贫尼也就没有什么话好讲了。你们可以不相信贫尼的话,你们总该相信静平的日记吧!贫尼一直以为,静平确实离开鸣晨寺另寻别处去了,只是有一点,贫尼一时还没有弄明白,静平的文胸怎么会出现在密室里面的呢?”慧觉住持果然老道,她把欧阳平的问题当成了自己的问题,“难道鸣晨寺一直有问题,而贫尼竟然毫无察觉?”



    既然慧觉住持自己提到了静平的日'无''错'小说 m。qulEDu。COm记,那就来谈谈日记吧!



    欧阳平从包里面拿出蓝颜色的日记本:“这本日记本应该是静平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偷偷藏在禅床下面的,至于这条文胸,也应该是静平在非常紧急的情况藏到排气孔里面去的。她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她是想告诉我们:她失踪于自己的禅房,最后又失踪于密室。当我们把注意力投放到藏经堂以后,凶手将藏在密室中的静平转移到其它地方去了,当然,也不能排除静平已经遇害的可能。静平可能做错了很多事情,但最终做对了一件事情,这条文胸为我们侦破案件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静平失踪于鸣晨寺,这已经是铁板上焊铆钉——实实在在的事情。”



    “可是——这本日记上,白纸黑字,静平写的明明白白。”慧觉住持自以为抓住了重要证据。她自以为聪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智商。



    “问题就处在这本日记本上,如果你不把这本日记交给我们,我们恐怕很难找到头绪。”



    “贫尼不知道欧阳队长此话何意。”慧觉住持故作镇静,其实,她应该能从欧阳平的话里听出一些潜台词来。”



    “这确实是静平的日记,我们已经找静平的父母辨认过了。”



    “既然这是静平的日记,那你们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这是静平的日记不假,但里面——有些内容并非出自静平之手。”



    “这——贫尼就越发听不懂了。”慧觉住持明知故问。



    “俗话说的好,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我们已经请有关专家对日记后面的内容——也就是后面几页时断时续的内容鉴定过了。”
171。 第九十章 老尼姑节节败退 欧阳平步步紧逼
    欧阳平接着道:“这些内容虽然笔迹和字体和静平无异,但运笔的流畅度和力道有问题。这可以看看这个——”



    欧阳平从包里面拿出一张纸——就是那份笔迹鉴定报告,离开座位,走到慧觉住持的面前,“这是一份笔迹鉴定报告,你自己看看吧!”



    慧觉住持并没有去接欧阳平手中的鉴定报告,她也没有看欧阳平手中的鉴定报告,她用左手,动了动自己的帽子——其实,帽子端端正正地戴在慧觉住持的头上,由此可见,这个动作是多余的。我们都知道,慧觉住持动帽子是有目的的,因为,在她的额头上——帽檐下面出现了一些细密的小汗珠——她想用帽檐的移动拭去额头上的汗珠。



    慧觉住持该说“阿弥陀佛”了,但她没有说,她恐怕连说“阿弥陀佛”的心气都没有了。可见,“阿弥陀佛”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拿来糊弄人的。



    “静平的日记在你的手上,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是你模仿静平的笔迹捏造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你的目的非常明确,你想让我们结束对静平失踪案的调查。在鸣晨寺,除了静平,之前,还有几个年轻的僧尼离奇失踪。所以,案子并非我们看到的那样。在鸣晨寺的密室里面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罪恶。”



 ; ; 。无。错。小说 M。quLeDU。Com “欧阳队长,有人看见静平离开鸣晨寺,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你不要转移话题,是你把静平的日记本交给我们的,既然静平的日记本一直在你的手上,到底是谁在静平的日记本上做手脚,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贫尼不得而知,静平在离开鸣晨寺之前,把日记本交给了我,至于是谁在她的日记本上做的手脚,这恐怕只有静平自己知道了。”



    “这本日记如果真是静平交给你保管的话,她就应该将所有的日记本都交给你,据我们所知,静平至少有三本日记,静平为什么要将这本蓝颜色的日记本藏在禅床下面的呢?由此可见,静平并不曾把日记本交给你保管,按照常理判断,从小到大,日记本和静平形影不离,静平是不会将日记本交给任何人保管的。只有一种可能,静平才会将日记本交给别人‘保管’,那就是她已经出事、并且已经失去了对日记本的保管权。这是你做的最失败的一件事情,你没有想到我们会请笔迹鉴定专家对静平的日记本进行鉴定。你的狐狸尾巴就是在这时候露出来的。你说有人看见静平离开鸣晨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找悟虚了解过了。悟虚所看到的只是静平的背面和侧面,当然,她还看到了静平上山时背的黄书包,看到黄书包,并不等于看到了静平,现在想一想,一定是有人冒充静平,背着作为静平标志的书包,造成静平离开寺院的假象。无独有偶,这一幕在清水的身上也曾上演过,地点也是在大雄宝殿前面的水井旁,时间也是惊人的相近,也是在天要亮未亮的时候。这时候,只能看到一个大概。在天要亮未亮的时候,水井旁肯定有人在打水,所以,如果有谁想表演什么的话,一定会有观众。”
172。 第九十一章 大汗珠滚落而下 欧阳平拿出纸条
    慧觉住持不再说话,右手上的佛珠移动的速度似乎快多了,额头上的汗珠也越来越多。她曾经尝试举起左手,挪动帽子,但由于欧阳平和刘大羽的眼睛直视着她的脸,所以,她选择了放弃,结果是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太阳穴上方有一颗汗珠越来越大,最后终于不堪重负,滚落而下;慧觉住持的鼻翼两侧也出现了一些细密的汗珠。



    慧觉住持的坐姿也发生了些微的变化,慧觉住持参禅理佛几十年修炼的腰板开始弯曲,之前,在同志们的印象中,慧觉住持的腰板一直是笔直挺拔的。可见,慧觉住持所参之禅和所理之佛,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玩意,在笔者看来,任何真理,它只存在于人间的烟火之中,如果佛门之中真有什么高深莫测,帮人超度,助人得道的真理的话,如今的寺庙之中就不会有那么浓厚的铜臭味了。大概是禁不住人间烟火的诱惑,佛祖已经不满足于那些虚化的烟火和供品了。



    在这么多双眼睛的直视下,慧觉住持的眼神也没有先前那么淡定和从容了。为了掩藏起自己内心的恐慌,慧觉住持的眼睛只看着一个地方,那就是她手中的佛珠。佛珠还在运动着,但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