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古城疑案三 >

第223部分

古城疑案三-第223部分

小说: 古城疑案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人们口袋里面的钱越来越多,寺院从人们的口袋里面闻到了商机,于是,便申请——向政府要了一块地》无>;错》小说 m。quleDU。cOm,建造起供香客居住的禅房静安院——其实就是寺院中的旅馆。寺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单靠僧人们化缘和香客们捐给寺庙的香火钱,如何能撑得起这么大的产业。寺院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寺庙,它已经变成了一种产业。这恐怕连佛祖都不曾想到。菩萨是干什么的?菩萨是广种福田、普度众生,如果自己穷的当当响,凭什么去庇护保佑芸芸众生呢!



    在主体建筑的周围,有一条环形的山道,在这条山道上分布着一些亭子,轩榭,山洞和石窟,在这条山道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座宝塔,宝塔的名字叫灵光塔。



    因为时间的关系,同志们只在三殿两阁转了转。一圈转下来,给欧阳平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点:



    第一,到处地是功德箱和功德簿。



    在三大殿正中摆放的菩萨的前面,都有一个功德箱,功德箱是锁起来的,只在功德箱的上面开了一个十公分长,一公分宽的小口子,香客要是想捐钱的话,就将钱塞进小口子。



    最早,基本上是靠僧人们化缘和施主香客们捐献的香火钱维持生活和寺院里面的开销。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寺院虽然是清净之地,但它不是世外桃源,更不是真空,僧侣们早晚和菩萨相伴,耳濡目染,多少能从菩萨的身上吸取到一些智慧,如今,世道变了,佛门不可能不受影响。与时俱进吗?受影响并不是一件坏事,和尚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饭,佛门虽然四大皆空,但真正做到四大皆空,并非易事,和尚也是有欲望的。所以,如果有谁从寺院的香火中闻到铜臭味,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666。 第三十二章 功德薄赚钱神器 相片框安坐佛龛
    在三大殿的门口摆放着一张小桌子,小桌子上放着一个功德簿,如果香客捐的钱比较多的话,就可以在功德簿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走到功德簿跟前的时候,欧阳平扫了一眼功德簿——功德簿是打开的,上面用毛笔写着一些香客的名字,捐献的金额。一页数字中,金额最少的是两百块钱。最多一笔是两千块钱。



    第二,灵光寺的佛龛特别多。



    在大殿后门的左右两边,摆放这一些大大小小的佛龛,奇怪的是,佛龛里面摆放的不是菩萨,而是一些人的遗像。遗像的前面竖着一个牌位,牌位上写着死者的名字,生卒时间。



    欧阳平很是不解:“马所长,这些逝者的遗像怎么会放在这里?”



    “这是灵光寺近几年出现的服务项目。这些牌位是要收费的,费用的多少由佛龛的大小和牌位的位置决定。”



    “大概要多少钱?”



    “不知道。这是由施主和寺院私下里商量决定的。”



    欧阳平从东边走到西边,大大小小的佛龛一共有十个——每一个大殿都有十个,每一个大殿的佛龛里面的遗像和牌位有上百个。



    这种创收方式应该世上最聪明的创收方式,这种由宗教所衍生出来的精神无错小说 m。quledU。产品,在价格上面应该是有很大的伸缩性的——上涨的空间也应该是很大。



    “人们为什么要把亲人的遗像摆放在这里呢?”



    “无非是希望沾一点菩萨的仙气和灵光,保佑家人和子孙既一世无虞,又荣华富贵呗。”



    乖乖隆里咚,把先人的遗像放在庙堂里面,竟然能给家人和后世子孙带来这么大的福祉,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菩萨是干什么的?菩萨干的是广种福田、普度众生的营生。菩萨管的是芸芸众生的荣华富贵,能沾到菩萨的仙气和灵光,能得到菩萨的庇护保佑,这种买卖太划算了。比起那些匍匐在菩萨面前顶礼膜拜的善男信女们强多了,菩萨每天要接受成千上万个善男信女们的祈祷,如何能记得住这么多人的名字——菩萨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记性,菩萨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如何庇护保佑他们呢?把先人的遗像放在菩萨身边,包括那些把名字写在功德簿上的人,菩萨每天都能看的见。所以,菩萨时时刻刻都会想着你——菩萨的口袋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贵,一旦菩萨高兴了,随便给你三瓜两枣,就够你享用一辈子了。



    第三,灵光寺的水缸比较多。



    在三大殿的后门外,各放着一口大缸,大缸有大半人高。缸里面放着很多水,水距离缸口大概在十公分左右,在水缸的底部放着一个用石头雕刻成的龙头,龙头长着嘴,在水缸的底部有一层厚厚的一元硬币,在龙的口中也有很多一元硬币。



    笔者的叙述有些拉杂,可能还有些离题,谁知道呢?让我们跟着欧阳平一行到寺院中走走,让自己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下。跟着欧阳平一行往前走就是了。
667。 第三十三章 水缸里一个龙头 禅房中歌声悠扬
    在观音殿的后门外的水缸前,一对父母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子,正在往水缸里面扔一元硬币,四个人扔了二十几个硬币,没有一个硬币掉进龙口之中。做母亲的仍不甘心,又从一个僧人那儿换了二十个硬币,一家人接着继续扔,这次,总算有一个硬币落到龙开口之中,于是,一家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硬币扔到龙口之中,一定有什么大吉大利的说法。不管这种说法能不能兑现,能让心里面快活一下,花些钱是值得的。



    这应该是寺院早期的服务项目,发展到今天,又有了新的名头,比如说,在铁链子上挂祈愿锁,在树上系红布带,销售价格不等的祈愿香,据说烧这种香,可以心想事成,想考上大学的能考上大学,想生意兴隆的能财源广进,想身体健康的能如愿以偿。还有给人相面的,过去是抽签,现在揭去了羞羞答答的面纱,直接堂而皇之,登堂入室,这也应该算是一种创新吧!



    欧阳平一行走到慈悲堂的时候,慈悲堂里面传出宛转悠扬的诵经之声。



    慈悲堂一共有四间禅房,在最后一间禅房里面坐着二十几个人,其中十几个人是香客,另外几个人是僧侣,诵经之声就是从这间禅房里面传出来的。



    “马所长,这里面是在做什么?”



 ; ; 手机看小说哪家强? m。quledU。 ; ;无错小说手机阅读网 “这是在为刚刚逝去的人做法事——超度亡灵。”



    “僧人们亲自为亡灵诵经,这笔费用应该相当可观吧!”



    过去,人们一般会请和尚到家里面为逝者超度亡灵。《水浒传》中,杨雄的老婆潘巧云不是把和尚请到家里为前夫做法事的吗?



    “这个项目的收费比较高,价格最高的应该是把死者的遗像摆放在大殿的佛龛里面。”



    真所谓靠山吃上,靠水吃水,寺院里面这样做,不知道有没有请示佛祖;佛祖是美和善的化身,他的门庭应该是一尘不染、非常干净的,不知道寺院里面出现的铜臭味和佛祖的旨意有无冲突之处。



    欧阳平想进禅房去一看究竟,刚准备抬脚往里面走,诵经之声突然停止了。



    原来坐在禅房里面的香客依次虔诚地走出禅房,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禅师将十几个人引出禅房。



    天色灰蒙蒙的,欧阳平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六点四十五分。



    大家跟在十几个香客的后面朝大雄宝殿走去。超度亡灵的法事好像还没有结束。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小和尚的手上捧着一个牌位,走在小和尚身后的是一个香客,年龄大概在死十岁左右,他的手上捧着一个玻璃镜框,玻璃镜框里面有一张遗像。常识告诉我们,这个捧遗像的人应该是死者的长子——或者长孙。大家都知道,在出殡队伍里面捧着死者遗像的人肯定是死者的长子,要么是死者的长孙。



    十几个香客对走在队伍后面身穿制服的人毫不在意——他们正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暇顾及、也没有心思在意周围的人,倒是走在队伍前面的两个僧人不时回头瞅一眼欧阳平一行。他们脚步缓慢,显得很谨慎。
668。 第三十四章 木牌位龛中安放 大殿内歌声悠扬
    进入大殿之后,两个僧人将队伍领到后门左侧第三个佛龛跟前。



    在佛龛的前面站着几个僧人,其中一个人的手上拿着一个木鱼,待死者的亲人依次跪在佛龛前面的蒲垫之后,几个僧人开始引吭高“歌”,宛转悠扬的“歌”声,加上点缀其中的木鱼之声,不由人不肃然起敬。



    老和尚从死者长子——或者长孙的手中接过遗像,恭恭敬敬地安放在佛龛第二层正中的位置上(每一个佛龛有上中下三层);然后从小和尚的手中接过牌位,放在遗像的前面。



    死者的亲人磕了三个头以后,“歌”声和木鱼之声戛然而止。



    安放死者遗像和牌位的仪式宣告结束。



    死者的亲人们向老和尚躬身施礼之后,依次走出大雄宝殿。



    同志们也随之走出大殿。



    一路上,两个香客的对话,随风飘进了欧阳平的耳朵:



    “大姐,一个人出多少钱?”



    “所有费用是两万六。这样吧,你们一家出四千,剩下的钱,我来出吧!”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女人道。



    这两个人说的应该是刚才为死者超度亡灵和安放遗像牌位的费用。死者一共有六个儿女。



    敲几下木鱼,唱几{无+错}小说m。qUlEDU。cOM句谁也听不懂的“歌”,就有两万多块钱的进账,这真是无本万利的买卖。比明星走穴的钱还好赚。明星走穴,几个钱是不怎么好赚的,歌唱的好,人家才舍得掏口袋,几个和尚随便唱几句,即使跑调走音,香客们也会买账。这应该算是世界上最容易赚的钱。不是决定聪明的脑袋,绝对想不出这种轻省的赚钱方法,打着佛祖的旗号,就能坐地收钱,难怪灵光寺的香火越来越旺呢?



    走到紫霄殿前面的三叉路口的时候,十几个香客右拐朝西。路边有一个指示牌,指示牌上有一个箭头,在箭头的下方写着“芝兰苑”三个醒目的大字。



    马所长说,“芝兰苑”是寺院专供香客们住宿的地方。



    寺院提供住宿的服务,应该是为死者超度亡灵的一部分。这可以算是一条龙服务。这也应该算是一种创新吧!寺院里面搞创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寺院是生产精神产品的地方,这种精神产品又是芸芸众生需要的产品,人很渺小,他们需要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庇护保佑自己,而寺院正是提供这种精神产品的地方,菩萨能普度众生,自然有无边的法力。虽然菩萨不曾给芸芸众生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但能填补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内心深处的期盼和祈求,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