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古城疑案三 >

第2部分

古城疑案三-第2部分

小说: 古城疑案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尸检成了同志们唯一能做的事情,能不能获取有价值的线索,就看尸检了。



    汪有礼领着几个工人将井口挖开,说井口,已经不准确了,因为水井上面的井沿已经不在了,经过戚主任和附近居民的指认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一口水井,原来的院子和四户人家的房子已经成了废墟,原来的参照物已经不复存在。



    井口的位置在地面下方五十公分处,盖在井口上面的青石板,距离地面有四十公分左右。汪有礼等人回忆,他们撬起青石板之前,在青石板的上面除了那块石头以外,还有一层比较厚的泥土,除了井沿被人拿走以外,井沿下面的长条石也不见了。毋庸置疑,把井沿和井沿下面的长条石移走的人是想把这口水井从人们的记忆和生活中抹掉。



    在原来的拆迁规划中,“谢熙故居”大门前面这块地方将建一个广场兼停车场,附近的居民都知道这件事情。如果是建广场和停车场的话,工人只需将废墟清理干净,将地整平,然后铺上水泥——或者铺上地砖就行了。凶手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将井沿和井沿下面的石头移走了,既然是建广场,就不会深挖,将尸体藏在地下五十公分的水井里面,是最保险的,只要铺上地平——或者铺上地砖之后,水井下面的尸体就将成为永久的秘密。



    那么,汪有礼他们为什么要挖地三尺呢?



    事情是这样的,规划中,要在这里建一个很大的照壁,建照壁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在广场的南边还有很多破败不堪的平房,竖起一个大照壁以后,既可以美化“谢熙故居”的环境,又可以遮遮丑;第二,在照壁上刻上“谢熙故居”的详细情况——既然是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应该有一个与之相称的介绍——总要让参观者了解点什么吧!



    照壁的位置就在水井的上方,这个情况,附近的居民是不知道的,这也是凶手没有想到的。



    这也算是天意吧!



    在规划图纸上,照壁长十二米,高三点五米。



    既然要在水井上方建这么大的照壁,那就要挖地基,工人们就是在清理废墟、挖地基的时候,挖到了地平面下的水井。于是,一起凶杀案浮出了水面。
5。 第三章 石头下两块石板 皮鞋上蛆虫蠕动
    因为天热,汪有礼决定赶一个早凉,五点钟不到,他就和工人来到了工地(汪有礼是工头),当清理到水井上方的时候,汪有礼安排刘小堂和另外一个工人挖地基,其他人继续清理废墟上断砖残瓦。



    照壁的地基的深度最少是六十公分,刘小堂用铁锹挖土的时候,一锹踩下去,“咯嘣”一下,铁锹头遇到了阻力,两个人便用铁锹拨开土,于是就看到了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块大石头。接着就发现了下面的青石板;清理完青石板上面的土以后,两块长一百一十公分,宽分别为六十公分、六十五公分,厚度在八公分左右的青石板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工人用洋镐撬起一块青石板,发现下面黑咕隆咚的,让两个人感到惊异的不仅仅是青石板下面的深井,而是从深井里面飘出来的阵阵恶臭,还有从井下飞出来的叫不出名字的大大小小的飞虫。



    于是,几个人都围了过来。



    大家将另一块青石板掀起、挪开,这才看见了井口和井壁,井壁是用青砖砌成的,井身上小下大——井口的直径在七十公分左右。



    看不见水,这是一口枯井,井底有一些土,还有一些青砖,石块,其深度在三点五米左右。



    刘小堂的叫喊声使大家毛骨悚然:=无=错=小说=m。=quledu=“你们快看,那——那好像是一只脚。”



    于是,大家捂着鼻子,趴在井口上朝下看。



    刘小堂所看到“一只脚”,其实是一只鞋子,鞋子外侧向上,只能看到鞋子的侧面,看不到其它。因为水井下面的光线比较暗,无法确认刘小堂看到的是不是“一只脚”。



    几个人的嘈杂声惊动了附近的居民,不一会,现场聚集了几十个人。



    汪有礼用铁锹伸到井底,他想拨一拨刘小堂所说的“脚”,遗憾的是,铁锹柄加上汪有礼的手臂的长度不到两米。



    不一会,一个居民从家里拿来了一根五米多长的竹竿和一把手电筒。



    汪有礼接过竹竿,伸进井中;刘小堂接过手电筒。



    在手电筒的光柱下,大家看到了一张破草席,席子上面有一些土,刘小堂所谓的“脚”是从席子下面露出来的——露出来的好像是膝盖以下的部分。



    汪有礼用竹竿拨开了席子,一具尸体若隐若现地呈现在大家眼前,之所以说“若隐若现”,是因为,尸体的身上盖着一些土和杂物——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些建筑垃圾,在垃圾的下面露出一些人体的形状来。人成侧卧状,土和建筑垃圾已经将尸体掩埋大半。



    竹竿和手电筒的光柱同时对准了那只“脚”。



    汪有礼用竹竿的头部拨了拨鞋子,鞋子是拨开了,但仍然看不见死者的脚。倒是有几根像是被淤泥泡烂了的树枝从鞋子里面分离出来。



    有一个工人从废墟上找来了一根铁丝,绕在竹竿的头部。



    汪有礼用铁丝做成的钩子将鞋子勾了上来。



    当大家看到沾满淤泥的鞋子的时候,惊恐不已,每个人都后退了好几步。



    因为鞋子里面和外面蠕动着很多蛆,同时散发出非常难闻的味道。鞋子上面有蛆,大家应该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这说明尸体正在腐烂的过程中——或者已经腐烂的差不多了。掀开青石板的时候,大家闻到的恶臭,应该是尸体所散发出来的味道。



    在鞋窝里面还有一截树枝一样的东西,上面爬着很多蛆。刘大羽用一根树枝将蛆拨开,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所谓的树枝原来是一根骨头。原先从鞋子里面分离出来的“树枝”应该是人的脚骨。



    鞋子是一双黑色皮鞋——是系鞋带的那一种,鞋带已经断成了几截——东西一碰,鞋带就散开了,鞋面皱巴巴的,鞋底也不在一个平面上了,整个鞋子萎缩变形的很厉害。



    刘大羽将欧阳平领到井口跟前,在井口旁边的一块青石板上,放着一只黑色的皮鞋。



    鞋子上蠕动着很多蛆,有些蛆已经爬到青石板上去了。



    欧阳平从韩玲玲的手上接过手套和口罩。



    “欧阳,这是一只男式平底皮鞋,四十一码。”刘大羽道。



    左向东的脖子上挂着一部照相机,尸检工作要等尸体挖上来以后才能进行,因为井下的环境非常恶劣,所以,将尸体挖上来,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鞋子上的蛆已经说明,死者的尸体已经高度腐败,把一具高度腐败的尸体移到水井上面来,可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欧阳平和刘大羽、陈杰商量后决定,将井口挖开,待挖到一定的深度之后,再设法将尸体请出水井。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将井口挖开之后,水井里面的异味会迅速散开,这样更便于尸检;第二,井口挖开以后,井底的光线会好许多,这样更有利于井底勘查,尸体已经高度腐败,要想找到有价值的线索,欧阳平寄希望于井底遗留物,以井底目前的环境,是不适宜进行细致勘查和尸检的。



    欧阳平的想法得到了汪有礼的支持,他和他的手下非常乐意接受这项光荣的任务,能为刑侦队做一点事情,他们非常高兴。



    汪有礼是一个爽快人,欧阳平跟他提了一些基本要求之后,他就带着刘小堂等六个工人干起来了。



    在挖土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不能让井壁周围的土掉到水井里面去,好在井壁是用青砖砌成的,所以,汪有礼和工人们先将井壁周围的土先挖上来,然后再用瓦刀将青砖一层一层地撬下来。这样就可保证土不掉到水井里面去了。



    汪有礼决定先将水井周围的建筑垃圾全部清理掉,王所长从市政借来了一辆推土机和一辆卡车。



    一个小时以后,废墟上的建筑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汪有礼用铁锹在在水井周围画了一个圆圈:“队长同志,您看怎么样?”
6。 第四章 枯井下发现井沿 细勘查一丝不苟
    圆圈的直径在四米左右。



    欧阳平点了一下头,汪有礼一声令下,七个工人开始开挖,铁锹,洋镐一起上,最上面有一层青石板,撬开青石板,下面的土就比较松软了。青石板都比较大,大概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有的青石板已经断裂了,用来封堵井口的两块青石板应该是就地取材。



    人越集越多,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恶臭,虽然太阳还没有升上天空,但气温已经很高了,很多人的汗衫全湿了,有人干脆打起了赤膊,燥热和恶臭挡不住人们的好奇心,绳圈外面站满了人,只有卡车进出的地方露出留出一条路来,等卡车停下来的时候,卡车两边又站满了人,最佳的观察点是推土机,推土机上站满了人。有的人手上摇着扇子,有的人的脖子上挂着毛巾,空气中除了恶臭味之外,还有很浓的汗腥味。



    一丝风都没有,泡桐树的树叶一动不动。



    还有一个观察点是“谢熙故居”的二楼,故居的工作人员站在二楼的窗户里面,还有一些和工作人混得很熟的居民也混在里面。站在这个位置,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全景。



    本来,几棵泡桐树上摽着一些调皮的小男孩,但很快就被戚主任请下来了,因为那些泡桐树还不够粗大,小孩子骑在树枝上,把树郑课蓿看恚啃∷?m。quledu。 comρ沟猛渫涞模辞樾魏苁窍湃恕?br /》


    到太阳照在高大建筑物的马头墙上的时候,坑已经挖了一米深,水井下面的阴影在逐步缩小。



    汪有礼和工人们干脆脱掉了衣服,汗水不停地往裤腰里面流,裤子大部分地方已经被汗水浸湿,每个人的肚子都是瘪瘪的,他们干一段时间,就要直一直腰,每个人都大汗淋漓。



    细心的王所长让人拎来了一些烧饼和油条,几个工人接过烧饼油条,裹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本来,他们想趁早凉干一会,然后再去吃早饭,八月份,正是荆南最热的时候,只有早晨和傍晚能干一点活。



    戚主任从巷口的茶水炉拎来了一壶开水,倒在几个大碗里面,放在卡车上凉着。



    王所长还带来了一条红塔山牌香烟,塞给工人们一人一包,王所长还答应,完事之后,带大家到澡堂去泡一把澡。



    工人们三下五除二,狼吞虎咽地把烧饼油条塞到肚子里面去了,他们的腹部终于鼓了起来,裤腰带也紧了许多。



    汪有礼喝完水之后,道:“伙计们,咱们接着干起来,争取在见到太阳之前,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