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古城疑案三 >

第171部分

古城疑案三-第171部分

小说: 古城疑案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火车站给你打的电话,走的时候太急,没有来得及给你打电话,我心想,等到了山城再给你打电话也不迟。”



    “行,我知道了,你等着,我这就起床,你不要着急,我半个小时赶到火车站,你呆在出站口就行了。是——是你一个人吗?”



    “我们一起来的有三个人。”



    “行,一会见。”



    半个小时左右的样子,一个身着米色休闲西服的男人朝出站口走来,他一边走,一边环顾前后左右。



    “就是他——他就是王老板。就是那个穿米色西服的人。”钱和平一边说,一边朝王洪宝走去。



    汪洪宝身材魁梧,高一米七二左右,皮肤比较白,他的嘴上叼着一只香烟。



    刘大羽从王洪宝的身上看到了更多一些东西,刘大羽的眼光不同于常人的眼光,他从事刑侦工作很多年,接触过不同的身形和体格,王洪宝的身形和体格和常人无异,唯一不同的是,他的脑袋比普通人大,也比普通人长,脖子也比普通人长。这也就是说,王洪宝的脑袋、脖子与身体的比例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难怪郭老要把死者的身高定在一米六七至一米七一之间。
494。 第六十七章 王洪宝头大脖长 郭常平深受启迪
    根据目测,王老板的身长和“9。27”无头案的死者身长(是除了脖颈和脑袋之外的身体的长度)应该差不多,刘大羽的心头掠过一丝喜悦,如果王洪宝的身长果真和死者的身长非常接近的话,那么,死者的身高的上线完全可以提高到一米七二。从这个角度讲,这次的重庆之行应该是有收获的。他也不得不佩服郭老和欧阳平的决定,本来,他认为调查王洪宝的工作到钱和平这里就应该告一段落了,重庆之行纯属带着草帽打伞——多此一举。但行事谨慎的郭老和欧阳平却多了更深一层考虑。



    在人群中到处寻觅的王洪宝终于看不到了钱和平,他大步流星跑了过来,人还没有到跟前,手就伸了过来。



    “王老板,我终于见到你了,没想到我能在重庆见到你。”



    王老板紧紧抓住了钱和平的手,使劲摇了几下:“前两天——你说可能到重庆来出差,没有想到——你来的这么快,这——这两位贵姓啊?”



    “这位是陈主任,这位是小张。”



    “陈主任”和“小张”是三个人事先商量好的角色名称。



    王老板和陈主任、小张一一握手。



    刘大羽和左向东在王老板把手伸过来的时候,特别留意了一下他的右手背<;无…错>;小说m。qulEd。,由于体位不对——王老板手心向上,手背向下,所有没有看见。



    王老板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包嘉陵江牌香烟,抽出四支,递给刘大羽和左向东一人一支。刘大羽迅速从裤子口袋里面掏出打火机,给王老板点烟,这次,他终于看清楚了,在王老板的右手背上,果然有一个蚕豆大的胎记,其形状果然和死者手背上的胎记大差不离,位置也差不多。



    左向东站在王老板右侧,他也看到了王老板手背上的胎记。唯一不用的是,王老板的胎记上没有毛。



    刘大羽和左向东互相对视片刻,此人正是王洪宝,和“9。27”无头案没有任何关系。



    接下来,无非是王洪宝尽地主之谊,招待了三个人一顿中饭,与钱和平叙叙旧,这些内容,笔者就不再赘述了,既然王洪宝与本案无关,自然可以忽略不计了。



    十八号早晨六点半钟,三个人回到荆南。



    对于这次山城之行的结果,郭老和欧阳平并不感到意外。当郭老听完刘大羽对王洪宝身形的描述以后,陷入了沉思,本来,同志们之所以没有对王洪宝抱有多大的希望,就是因为身高的问题,死者的身高在一米六七至一米七一之间,而王洪宝的身高在一米七二左右。现在,王洪宝的身形和死者的身形如此的接近,这就说明,郭老和欧阳平给死者所定的身高是有问题的。



    王洪宝和死者的吻合度是最高的:年龄、体型、胎记、离开十三营的时间,再加上身高(听了刘大羽对王洪宝身形的描述之后,郭老认为:死者身高的上线完全可以提高到一米七二),除了脚趾甲和左腿膝盖上方的长条形的疤痕无法验证之外,最主要的条件都吻合。可是王洪宝还活着。
495。 第六十八章 无头案诡异之极 徐所长半夜敲门
    郭老甚至感到有一些诡谲。于是,他和欧阳平也产生了一些诡异的想法:死者右手背上的胎记会不会是通过刺青纹到手背上去的呢?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



    如果这种设想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同志们根据这个虚构的胎记去寻找凶手的话,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凶手有非常强的反侦察经验,他在死者的身上做足了文章,目的就是消灭死者身上重要的痕迹,除了脑袋,手背上的胎记和大腿上的疤痕——特别是手背上的胎记,都是非常重要的标记,所以,凶手在胎记上做文章,也是有可能的。



    于是,郭老和欧阳平、陈杰去了公安局法医处,对死者手背上的胎记进行了解剖,解剖的结果使三个人非常失望,死者的手背上确实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胎记。



    凶手为什么会忽略这样一个重要的标记呢?是他没有注意到这个胎记,还是没有找到处理胎记的方法呢?



    在刘大羽和左向东离开荆南的五天里,案情没有任何进展,刑侦工作再次陷入僵局。从九月二十七号案发到十一月十八号,已经过去了五十几天,同志们连死者的身份都没有查清楚,更不必说找到凶手了。这一次,大家算是遇到了对手,欧阳平心急如焚,其他人也有点沉`无`错`小说`m。QulEdu。Com不住气了。郭老一句话使同志们重新振作起来:“只要死者是秣陵路、十三营、花神镇和柳叶渡的人——退一步说,只要死者生前在这四个地方出现过,我们就一定能找到他。”



    郭老的话既是对同志的安慰和鼓励,又充满了自信。郭老的自信是有足够根据的。



    这个案子的关键就是确定死者的身份,只要能弄你搞清楚死者的身份,就一定能找到凶手。



    十一月十九号深夜十一点半钟左右,欧阳平和郭老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敲门的是花神镇派出所的徐所长,他带来了一个人,此人是在柳叶渡打鱼人范登标。



    当时,欧阳平和郭老、刘大羽、陈杰正躺在床上讨论案情。



    刘大羽和这个范登标接触过一次,当时,范登标没有提供任何情况。他今夜来访,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刘大羽将徐所长和范登标拉到床边坐下。



    范登标的年龄在四十五岁左右,他皮肤黝黑。



    “范登标,你说吧!”



    “情况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我儿子从学校回来,吃晚饭的时候,我和老婆闲聊——聊到了你们的案子,我儿子突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经他提醒,我也想起来了。”



    “范师傅,你快说。”



    “今天夏天,我儿子放暑假,他每天夜里和我在秦淮河上下丝网,我们每次下丝网,最远的地方只下到酱菜厂的码头,酱菜厂的码头上不是停靠着一条大木船吗?”



    三个人也想起了那条长六米左右的大木船,前几天,大家在酱菜厂的后门外还见过这条船呢?



    笔者也曾不知一次提到过这条船。



    “他们每天夜里下丝网就下到那条船跟前。”徐所长补充道。
496。 第六十九章 大木船不翼而飞 雨幕中又现其形
    “一天夜里——是七月二十八号的夜里,也是这个时间,大概在十一点半左右,我们下丝网下到酱菜厂码头的时候,那条船还在,可一个小时以后,等我们收到酱菜厂码头的时候,那条船竟然不在了。我儿子记性好,他想起了这件事情。你们有所不知,那条船只有在白天才运东西,夜里面是不会有人动那条船的。”



    “范师傅,你提供的这个情况非常重要。”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我们在收北边丝网的时候,在马齐亮家的菜地前面的河面上看见了一条船。”



    “你说的北边是什么地方?”



    “我们下丝网都下在靠岸四五远的地方,那里的水比较浅,我说的北岸就是马婆婆庵对面——马齐亮家的菜地前面四五米远的河岸边。”



    死者死亡的时间在两个月左右,以此推算,死者遇害的具体时间应该在七月二十七号左右,范登标提供的时间是七月二十八号。



    这个吻合度应该是很高的。如果酱菜厂码头上那条木船就是凶手用来沉尸的交通工具的话,那么,案发第一现场应该就在酱菜厂附近。



    “请你把下丝网的路线画在一张纸上,从什么地方开头,什么地方结束?”



    韩玲玲从谈话记录:无:错:小说 m。QuledU。CoM本上撕下一张纸,连同钢笔一同递给范登标。



    “我不识几个字,更不会画画,还是我来说,你们画出来吧!”



    于是,范登标叙述,欧阳平画画。



    几分钟以后,一张草图终于画出来了。



    我们有必要对这张草图做一些说明。



    范登标木船行进的路线就是下丝网的路线,开始于酱菜厂码头西边三百米处,结束于酱菜厂的码头上的木船。



    下完南岸边的丝网以后,渔船向北划到河对岸——马齐亮家菜地前面的河面上,然后开始下丝网,最后结束于派出所前面的河面上。



    发现尸体的地方就在北线的最东端。



    听完范登标下面的话,郭老和欧阳平已经能确定,范登标父子在八月二十八号深夜所遇到的那条木船极有可能是酱菜厂停在码头上的那条大木船,这条极有可能是凶手用来沉尸的交通工具。



    “那天夜里下着雨,雨还比较大,我们下好丝网以后,就把船划到离河岸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用竹竿拍打水面。”



    鲍雅琴在交代罪行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天气,当时,老天爷一连下了很多天的雨。



    “为什么要用竹竿拍打水面呢?”



    “把鱼往河边赶啊,河岸边不是有丝网吗!鱼钻进丝网就跑不掉了。”



    “范师傅,你能把看到木船的过程详细回忆一下吗?”



    “我正要说这件事情,是我儿子先看到那条船的,我们看到那条船的时候,它的位置就在马齐亮家的菜地前面,你们可能不知道,在这条河上,下丝网的人不止我们一家,平时,各人都固定在某一个河段下丝网,但如果没有其他人下丝网的话,别人是可以下丝网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