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江山美人志 >

第769部分

江山美人志-第769部分

小说: 江山美人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是颇有才干之人,昨晚这般盛宴款待,虽说是迎接未来的女主人,但言谈间那急切之心却是瞒不过马车上二人。

    “呃,主母,柏元重之心自然难逃您的法眼。他本是方成松方总督的旧属,原本在河间就有些薄名,与方大人关系莫逆,这就任河间城守之后倒也尽心尽力,短短时间里也就把这河间府调理得井井有条,算得上是一个务实的老手。”王缭也在斟酌如何既将柏元重之意不动声色说个明白又能避开自己为人吹喇叭的嫌疑,眼前这个女子可不是一个好瞒的主儿,稍不留意反倒会留下怀的印象,“当然柏城守昨日之语有些隐讳,语意却是至诚,不过此人确也实在是个人才。”

    捞票!



………【第十五节 裁军】………

    “哦?听王大人之意,这柏元重好似有些意图?”目光一凝,安琪儿那湛蓝的双瞳似乎变得更加幽深,“居然把主意打到我的头上来了?”

    “嗯,主母,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有才,是否值得重视。至于手段上的一些迥异,属下倒以为无可厚非。”王缭苦笑着解释。

    从鼻腔里哼了一声,安琪儿脸色稍稍恢复了一些,“这柏元重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主母,柏元重在河间搞得风生水起,河间府在整个西疆也算得上是排得上号的,眼下北原和河朔之地已经归建,重建新郡之事也是提上了议事日程,新郡建的一等大事自然就是挑选总督,听说政务署上次建议这总督人选可从各府城守的佼佼者选出,此风一出,那这些有望竞争这总督之位者那个不是伸长脖子翘企盼?只是这监察司之人眼睛刁毒,整日瞅着这些敢于违纪犯规者,这些个城守们除了努力办好差事外,也只有竖起耳朵听消息了,这次主母来西疆,这等机会,这沿路城守们哪会不趁机巴结一番,这也在情理之,主母实在毋须在意。”王缭的话也是规矩,挑开话题直说,并无任何虚滑。

    “原来如此!却是再打这两地总督的想法啊,他难道就不知道我是从来不过问政务之事么?就不怕适得其反?”安琪儿若有所思的反问道。

    “主母,这柏元重言语间也并无其他出格言语,如何谈得上适得其反?何况听说他政务署每季考核均是排前,怕也是成竹在胸吧。”王缭也不好过多插言,这些事情有时候越解释反而越糟。

    “看在他也算是个干才份上,我也就不给他计较了,若他真是人才,他就无须钻营政务署也自会考虑到,整日把精神花在这上边,我看这种人怕是当上总督也是难以谋事。”安琪儿话语平淡自带威势,“王大人,烦你替我带话给柏元重,望他多务实事,少些钻营,别沾上帝国内部那些官场习气,那在西疆吃不通。这样,今日我们加紧走,晚些歇息,明日咱们争取下午就过天水城,晚间咱们歇镇甸也行,我可不想看到第二个柏元重的出现。”

    “属下明白了。”王缭点头应是。

    “王大人,我想问一问,这一次让我坐镇关西,那将十七公主置于何地?你家殿下难道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么?”安琪儿终于问出了这个最棘手的问题。

    “这,我们都已经经过反复考虑,十七公主此时不太适宜,只能由您来担当这个角色。至于十七公主,以她的智慧,她应该理解殿下这时候所作所为的原委。”王缭轻描淡写的回答道。

    马车里除了风声,似乎又恢复了平静,两个人都在咀嚼着各自话语含义。角色?担当这个角色?这意味着很多时候人往往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感情行事,而必须服从大局,充当他(她)应该充当的角色。

    大6公历699年月8日,已经从天南返回关西途的唐河帝国秦王兼西疆大都护府都护李无锋在途经泸江时对媒体表讲话,表示现在帝国民力凋敝,经济衰退,此时全国应当以国事为重,以民众之呼声为警言,呼吁帝国各方捐弃前嫌,维系目前来之不易的和平前景。并表示上京在即,为了体现自己的和平本意,宣布将在自己领地范围内大规模裁汰军队。

    《西北星报》、《南方日报》等西疆主流媒体,在第二天就全表了李无锋的讲话,而帝都的《每日快》、《帝国新闻》等全国性报刊也在第一时间转载了这一篇讲话,就在帝国不少人以为这不过是李无锋为了赢得民心耍耍手腕的障眼法时,西疆军务署也正式出台了对地方警备部队的裁汰计划,除边境府县每个府的保留一个联队的警备部队外,其余内地府县的警备部队均只保留一到二个大队的警备部队,其余部队尽皆裁汰。而对西疆大都护府的六大军团也进行大规模调整,精简一些无用后勤人员,保持军团的满员编织,严禁编。全部裁汰计划将在一个月之内完成。

    应该说这个计划的抛出不轻不重,但在帝国境内还是引起了相当反响,毕竟在这个外患阴影尚未消去,而内战密云又开始笼罩的时候,身为帝国最大的外藩李无锋居然高举起了裁军的大旗,虽然说整顿六大军团的口号没有什么意义,那不过是一个模模糊糊的虚架子,但裁汰警备部队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一来至少要裁汰十万人以上的部队,而且按照西疆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一个月内这一个军团的警备部队便要消失,而一个月之后,谁都清楚这诸王之会后什么事情都可能生,在这个时候裁汰军队,不可谓不险。

    无锋的此举也是早就有所预谋的,随着自己领地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的越庞大,按照自己现在控制的领地粗略一算,每个府即便是只有一个联队的警备部队也足足有二十多万警备部队,这些警备部队平素战斗力不高,且有分散,除一些边境府县外,内地府县警备部队的职能逐渐被日益强化的警察局所替代,有些地方的警备部队甚至成为了一个累赘,鉴于此情况,无锋才作出决定大规模削减警备部队。

    无锋的这个计划也得到了军务署和政务署的支持,政务署认为既能减轻财政负担,又能增加各地地方的精壮劳动力,简直就是一两全其美的好事,而军务署看来能把这些派不上用场的警备部队消化掉,也能有效改善军队整体素质,将节约出来的经费用于精锐部队的保障。

    其实这场裁军计划虽然说有些作秀造声势的嫌疑,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与西疆财政问题,西疆的军费开支已经到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天数字,光需要西疆财政负担的军队数量就过了一百万,这已经远远过了唐河帝国极盛时期的正规军数量,而现在帝国仍然算得上最富庶的几地李无锋确连一府之地也未曾拿到。

    而仅仅是军队官兵的薪金问题就足以让任何一方为之侧目,平均每个月用于薪金支付达到了六百万帝国金币,也就是每年光是部队官兵薪金支出就达到了七千多万帝国金币,而这还仅仅只是薪金,加上部队日常训练维持费用,每年这方面的经费支出财政司的预算也是应该在五千万帝国金币以上,这样算下来西疆每年军费开支将过一亿三千万帝国金币,但这还仅仅是按照和平时期的保守计算,根本没有计算一旦生战争所需特别列支的军费。这样计算下来,即使是来上一两场等规模的战事,估计西疆军费就会过一亿五千万。

    当财政司将这笔军费预算开支交到自从有詹姆斯负责接手财政事务之后便不大过问的李无锋手之后,无锋也禁不住大大的吓了一跳,虽然自己有从印德安攫取的黄金古玩作底子,虽然现在金融产业突飞猛进,但如果按照这样军费计算,以西疆目前的财力难以维系持久,尤其是军费大量挤占了财政本该投入到民政方面的一些项目,诸如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开、化教育、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使得西疆各地本来就相当落后的民政事业更加窘迫,尤其是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除了极少数富裕阶层能够保证外,绝大多数下层子弟根本无法通过国立教育来满足自己渴望读书求学的目的。

    虽然无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招引外来私立学堂书院来西疆办学,但这种民间机构在经费上本来就先天不足,全靠地方士绅的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补助,规模难以扩大,总的说来也只是杯水车薪,难济大事。在这种情况下,无锋这才萌了裁军的念头,但摆在自己面前的战事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如果裁汰六大军团,既不利于自己后期战事的展开,对军心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裁汰警备部队这块鸡肋。

    无锋的裁汰警备部队计划还是引起了一些混乱,不少长期服役于警备部队的士兵们遭到解散时也是愤怒异常,他们要求面见秦王殿下,倾诉他们的要求,甚至一度引了小规模的骚乱,不过在无锋也早有准备,除了准备一笔还算丰厚的退役金外,也采取分化政策,吸纳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人员退役加入当地内政部门的警察局,也号召各地工商作坊多吸收这些人进入工坊作坊,通过种种手段,才渐渐将这些不稳定因素化解。

    全力捞取推荐票,又是一度冲榜时!



………【第十六节 安全】………

    刁肃最近比较繁忙,自从殿下表了将去帝都一行的讲话之后,所有安全任务便压到了他的头上。随着李无锋地位的不断提高和西疆东征西讨,尤其是李无锋没有子嗣这个突出问题的衬托下,李无锋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许多势力关注的目标。

    无论是来自内部反叛势力还是源于外部的敌对势力,针对李无锋本人的袭击和刺杀就没有停止过。崆峒之行虽然因为分道而未曾遭遇那一次惨烈的袭击,但由此带来的影响却也让安全局好生紧张了一番。太平教余孽,西域反叛余党,腾格里草原上诸族反对西疆扩张的势力,还有西疆本地利益受损和极端保守派贵族的残余,这几股力量构成了安全局内部防范的主要对象。

    尤其是太平教余孽,在关西/北原以及河朔地区根深蒂固,有着很深的背景,虽然表面上已经偃旗息鼓,但内里却无时不在渴望恢复昔日的辉煌,现实让他们失望,却让他们把更多的仇恨瞄准了他们认为应当为太平教覆灭承担主要责任的无锋身上。太平教表面的政治军事架构虽然崩溃,但内里却有不少重要人物湮没在人海,尤其是教几名重要人物,他们虽然在太平圣国未曾占据高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声名,但却是长期掌管太平教教务的核心人物,太平圣国的崩溃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安全局也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应对准备,当所有人都在欢庆太平圣国覆灭的时候,而安全部门与太平教余孽的艰苦斗争才刚刚开始。

    仅仅是半年内,安全部门已经成功查破了四起混入庆阳和汉针对无锋本人的企图秘密刺杀,安全部门还在各地破获了一批有组织混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太平教余孽,他们与那些投诚的太平教人完全不同,均属于有组织混入的太平教死硬分子,企图采取长期经营的手法来逐步实施计划,这也引起了安全局的高度重视。

    像西域反叛余党和其他两股势力虽然也活动频繁,但由于李无锋在西疆的根基相对稳固,加上他们的实力远不足与太平教余孽相比,所以也有些风风雨雨,但却无关大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