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第1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秀这一番话出口,立即让所有人悬在空的心落了下来,尼叶教和罗门教的贵族们则在松了一口气之余又有些失落,但是崔秀真的在比尔贾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也是他们不愿意见到的。
而皈依了圣灵教的贵族们也听出了崔秀言外之意。在放下心来之时也有些担忧,这利用信仰干别的事情一词含义太过丰富,很容易被人作为借口而挑起事端。
大唐帝国信奉圣灵教地族群几乎没有,唐人也就是极少数另类才会信奉圣灵教,佛道两教几乎填满了唐人的内心,圣灵教顶多也就是在一些移民有些市场。即便是大6现在佛道两教也在借着唐明的光泽而不断渗透,尤其是在北吕宋地区,原本是本地原始宗教的信仰系统已经渐渐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道教和佛教。就连印德安地区由于各派宗教都在这里争夺市场,佛道两教也趁机插足,尤其是佛教更是有生根芽之势,颇得下层民众的好感。这些宗教要么以帝国本土为根基所在,要么就是源于大6本地为基础土壤,这种情况下圣灵教教众自然而然将依托投向了西方,而汉森同盟自然是他们最便捷最可靠的选择。如果以后这种联系和交流也会被视为干别的事情。那所有人都得好好掂量一下这其地份量。
当崔秀能够松下一口气来舒舒服服的坐在总督府时,陪同崔秀的除了呼延虬和应建明之外。也就只有西印德安郡总督林克了。三人都对崔秀在总督府门前的表现十分惊讶,以崔秀的脾性似乎不应该这样温和的就将这件事情放了下去,他们都在猜测着这位主帅会不会隐藏着什么更阴毒地杀招,尤其是作为西印德安郡的总督林克更是如此。
“崔大人,您真的打算采取怀柔手段对付这些圣灵教众么?我觉得怀柔固然必要,但是展示必要的铁血对于稳定德斯坦地区的局势更为合适,至少帝国大军要再向西挺进也不需要担心后方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林克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索性以退为进先制人。
“林克,你不用在我面前来探底,我本来就打算告诉你。”崔秀微微一哂,剑锋般的目光直欲刺穿林克的胸襟,“我们对汉森同盟的军事行动恐怕要到此为止了,呼延将军的第七军团将会留在西印德安作为镇守西北边陲地驻军,捷洛克军团很快就要更名为帝国十二军团了,他们将主要驻守梅利郡和南印德安郡,至于北吕宋那边还是由第九军团驻扎,大6战区暂时只保留三个军团6军,另外会留下三个游骑兵团个旁遮新军作为机动预备力量,帝国十一军团、印德安军团和剩下三个游骑兵团将即刻东返,返回帝国内地。”
林克吃了一惊,抽调两个军团6军和三个游骑兵团返回帝国内地,肯定是帝国内地出现了什么巨大变故才会如此,为什么前一段时间地帝国央的邸报却没有任何预兆呢?
“崔大人,帝国内地可是有什么变故还是军方有什么重大行动,难道非要从大6抽调军队么?”林克皱眉反问道。
“嗯,具体军事行动现在还说不清楚,不过林克大人不必担心你领地内地防务,有第七军团坐镇,还有预备兵力,另外也听说海军将会有一个海军6战师团会调来驻扎在法罕行省境内,负责军港和海港的防务,还有一个海军6战师会驻扎在卢克索,在紧急情况下,这两个师团一样可以统一调配投入战斗,不过我想还不会到那一步。”崔秀也不想就军务方面的事情对林克透露太多,“我今天之所以较为低调也是为了暂时安抚那些圣灵教众的民心,毕竟德斯坦才纳入我们手,现在就要掀起风浪也不大适合,等缓上一段时间,我想如果那些家伙仍然执迷不悟,帝国国家安全总署和内政部门的人都会来帮我当这个恶人的。”
直到林克消失在房门外,呼延虬和应建明才同时启口问道:“大帅可是皇帝陛下有什么新想法了?”
“新想法倒是没有,不过是一些旧打算需要提前进行准备了,利伯亚人有些坐不住了,而南面的马其汗人和东面的倭人似乎也在蠢蠢欲动,单单是他们任何一家也根本不足以影响到帝国的计划,但是如果他们联起手来,这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崔秀沉吟道:“估计是利伯亚人这段时间的举动有些刺激陛下了,所以陛下要我不得扩大战争规模,收复比尔贾就是极限了,再打,也许汉森同盟就真的会被拖进来了。”
崔秀猜测得没错,李无锋的确是被利伯亚人连续不断的举动给刺激得有些坐卧不安了。
7oo年和7o年是关键的两年,这两年对于帝国来说固然相当关键,帝国成立,紧接着就是调整恢复,但是帝国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灾,但是在利伯亚平原上却连续迎来了两个丰收年景,尤其是7o年更是近二十年来老天爷对利伯亚四国最为眷顾的一年,风调雨顺不说,也没有往日常见的蝗虫,小春一季就让利伯亚四国的粮库储存得满满实实,甚至开始返销大唐,这让无锋郁闷无比,什么时候轮到利伯亚人扬眉吐气了,一帮穷人居然有余粮来返销帝国?!这简直就是对帝国的一种挖苦和讽刺。
然而气象学者已经预测到利伯亚人的夏粮又将迎来一个空前的大丰收,如果等到九十月间利伯亚人粮食入库,那恐怕帝国就将不得不面临一个兵精粮足的利伯亚群体。
尤其是年初普尔国王塞泽里夫九世续弦迎娶了多顿王国一度许给了司徒泰的嘉芙琳公主,使得普尔和多顿两国关系迅密切了起来,两国在今年一年就连续在边境地区进行了两次联合军演,而三月和四月间,西斯罗帝国相波卡宁斯基又分别出访了普尔和多顿,签署了三国共同防务协定,紧接着卡曼帝国外相诺克斯公爵也出访多顿和普尔,并在普尔都海森城签署了三国战略合作协议,而几乎是马不停蹄,卡曼帝国相出访西斯罗帝国,并在与西斯罗帝国表了建立军事同盟的谅解备忘录,四**事同盟以国家条约形式正式形成。
………【第三篇 横扫六合 第二章 铁马冰河 第七十节 危机意识】………
第三篇横扫**第二章铁马冰河第七十节危机意识
利伯亚诸国的联手趋势让无锋立即警觉起来,帝国在这两年并未放松对利伯亚诸国的监控,当多顿王国的嘉芙琳公主与普尔王国国王塞泽里夫九世皆为姻亲时就引起了大唐帝国的担心,但是这种利伯亚人之间的相互联姻并不少见,利伯亚诸国王室之间本来就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只不过这一次相邻的两国有了如此紧密的姻亲关系,还是不能不让人感觉到这间有某种政治需要的味道。
普尔王国的经济基础较差,而且还在缓慢恢复,但是其军事力量却相当雄厚,尚武传统浓厚,是一个典型以军事起家的国家,而多顿王国在军事上虽然略逊一筹,但是其由于东面面海,气候适宜,农业相对较为达,尤其是这几年都是风调雨顺,虽然遭遇了倭人重创被占领了新月半岛,但是并未伤及根本,其工商业也远较普尔达,而两国一结成十分密切的关系就意味着普尔可以向多顿一方提供强大的军事保护,而多顿也可以源源不断的向普尔王国提供财政和物资援助,可谓可取所需。
而普尔王国和多顿王国之间的联姻还只是为利伯亚人的联手开了一个头罢了,当大唐对两国联合在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表示出关注和忧虑时,却又遭受了另外一棒,西斯罗相访问了普尔和多顿,并且缔结了军事合作协定,紧接着利伯亚诸国政要们一连串如同走马穿花般外交活动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四国同盟几乎就是在大唐尚未作出一个合适的反应便已经赫然成型,这让大唐帝国立即感觉到了北方面临地巨大压力。
四国一旦联合起来拥有过百万的大军,而帝国几乎整个北面都暴露在四国同盟面前,尤其是北方地区大多一马平川,而利伯亚诸国更是以轻重骑兵搭配适当为特点,这也给帝国枢密院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帝国央除了连续追拨用于北方地区要塞城堡的修缮和新建外。也开始扩大重装骑兵师团的编制。
早在帝国建立之前,西疆就开始在西域进行大规模的军马培育计划。选择西域地区负重能力强冲刺能力好的乌孙马和库车马与腾格里草原上耐力好耐饥渴地草原马进行杂交,并在699年就已经取得了成功,开始大量繁殖这种被称作西疆马的优良品种。西疆马虽然在耐力上还无法与草原马相比,但是其保留了父本种马乌孙马和库车马地特点,能负重可冲刺,而且其耐力也得到较大提高,已经完全具备了与利伯亚草原上的特产利伯亚马相媲美的优势。因此在699年下半年大规模的培育繁殖工作就进入了**,
而前期取得的一些成果也开始从组建重装骑兵开始,先从一个大队再到一个联队,最终组建成为重装骑兵师团,截至7o年四月,已经有一个重装骑兵师团组建成功形成战斗力,另外一个重装骑兵师团则正紧锣密鼓进行成军演习之前的准备工作,至此已经用了三个整编的重装骑兵师团编入战斗序列。使得大唐帝国在北方平原地区进行大规模会战时实施战术突破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但是现在面临利伯亚人的巨大压力,帝国马上意识到帝国在重装骑兵力量上对于利伯亚诸国来说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仍然处于绝对下风,而这种劣势对于北方平原的会战来说几乎就是致命的,除了一方面继续扩大重装骑兵力量的同时,帝国也重新向塞克斯部落和朵尔部落提出了建立帝国独立的装甲兽部队(武装独角兽部队)用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北方局势,这也得到了塞克斯部落和朵尔部落的全力支持。装甲兽部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迅从当初地两千扩大到了五千,并渐渐形成了战斗力,成为了帝国重装骑兵力量特殊的一环。
即便是这样,帝国铁甲骑兵的力量仍然在总体上处于绝对劣势,利伯亚诸国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拥有过三万人以上的铁甲骑兵,像西斯罗、卡曼和普尔三国,其铁甲骑兵力量合起来更是接近二十万,整个利伯亚诸国的战略突击力量甚至过了四十万。这已经是一个相当骇人的数字了。
而帝国也许唯一能够引以为傲地就是游骑兵力量的强大。加上高岳重装步兵的彪悍,以及数量庞大的轻步兵。但是究竟有无把握应对利伯亚诸国大联合起来之后的难,连枢密院的两位枢密使心都没有多少把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无锋才会勒令崔秀暂停在大6地区的军事行动,迅回京,与已经先期赶回帝都的梁崇信共商可能到来的足以决定帝国生存的这场大战。
让无锋烦忧地还不仅仅是利伯亚人地大联合,最让他担心的是马其汗人很有可能也会想要加入这个利伯亚人地联合体,虽然马其汗人地处南方,但是在这样巨大的军事行动面前,地域方位已经不是影响局势变化的主要因素了,这场不打起来则已,一旦打起来至少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是决定帝国生存下去和利伯亚诸国能够存在的殊死决战,而马其汗人同样不能置身事外,一旦利伯亚人失败,马其汗国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情况下,马其汗人不想尽一切办法掺合一腿那才是奇怪了,虽然明知道马其汗人不会自甘寂寞,但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