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 >

第38部分

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第38部分

小说: 穿越红楼之贾老太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再生一个孩子也是好的。
两个孩子被抱出来都没有哭,但在响盆的时候却很给面子;那声音哭得非常的响亮!大家在随着吉祥话,满含笑脸的看着俩孩子。
除了依然木着脸的贾王氏。她和大家比起来:别人是来添喜气的;那么她就跟来添丧气似的!
好在,这会儿大家都忙着看孩子,没有人去注意她的表情、她的眼神和别人是多么的不同。
呃,这么说也不大对,至少,元春就有注意着自己母亲脸上的表情。
自小就养在祖母身边的元春,在祖父去世、祖母生病后才回到了母亲的身边。祖母对自己的态度又逐渐的冷淡,她也很难过的。虽然,祖母依然把自己带在身边,却也已经不一样了。
自己的母亲呢?她也想亲近的,但有时候母亲所做的事情,又让她觉得很不舒服。
不说其他的时间,就现在,大家都打自内心的为姑姑高兴。只有母亲,自从踏进林府,母亲的表情就不怎么好过。
在元春想来,不管平时你再怎么不喜欢姑姑,可在别人家里你也不能用这样的表情对着大家啊!母亲这样的表现,真的让她觉得难过。她也想不通为什么母亲不喜欢姑姑?在母亲的嘴里,她听不到一句好话!
在元春看来,姑姑是个极好的女人。虽然她们不过是在庄子上相处了几个月,也能感觉到姑姑是个挺豁达的人,就跟祖母一样。根本就不象平日里母亲嘴里说的那个样子!
但她又不能说母亲的不是,每次不等她开口,母亲就能在她面前低声咒骂起姑姑来……
元春不是很理解她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在那么多的人面前,她也不知道怎么提醒自己的母亲。只能走到母亲身边,轻轻拉了拉她的袖子,在母亲看向自己的时候,她摇了摇头,希望母亲能看得懂。
可让元春伤心的是,母亲不过是白了自己一眼,根本就不理会她!这个认知让元春觉得很无力。
贾老太太算是亲眼第一次看到洗三这种大礼。她是睁大了眼睛,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给外孙洗的时候她还觉得挺新奇的,那些吉祥话也很逗。
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之类的。就跟听顺口溜似的!
用一棵大葱往孩子的身上轻轻打三下,说:“一打聪明,二打灵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绝顶之意。以上来自度娘)。
总之那些举动,让老太太越看越乐。要真能拿棵大葱拍打一下就让人变得聪明,那世上就没有傻子、弱智什么的存在了!
老人疼孩子是天性,别人怎么样她老人家不知道。但她是很疼孩子的。当然了,她虽然也心疼孩子,却从不溺爱孩子。就如忽悠贾琏他们去种地一样。
但看到才出生三天的外孙女扎耳洞那一瞬间,她老人家觉得就跟拿针扎了她自己的心似的!她是真的为孩子痛啊!
便是前世的她,也是八岁的时候才扎的耳洞。那个时候她还痛得眼泪都出来了!当时她们虽然也拿针在火上烤着消毒,后来跟她一起扎耳洞的一个孩子耳朵还发炎了!
看看外孙女才那么丁点大,扎什么耳洞啊,真是的!这不是明着让人心疼、让她都不忍心看了。
老太太一边看、一边不由得在心里嘀咕:这就跟虐待孩子的似的,实在是不妥。要是孩子的耳朵发炎了怎么办?不行,等会儿要跟敏儿说说……
于是,在结束离开前,老太太又去了贾敏的屋里,细细的跟她说了小外孙女的事情,然后才带着一些忧心的离开林家。
自洗三那天后,老太太还是让人去林家打听了几日,都说没事,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了。
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古代不象现代,亲戚间也好天天往来。特别是嫁出去的女儿,老太太就是想见自己的外孙、外孙女也不过是久久去见一次。
只是年节的热闹一过,闲下来的老太太,又开始怀念她的土地。
旧年老太太在庄子上的大棚种植很成功,冬玉米种出来了,摘回来煮着吃味道还不错。在玉米鲜嫩的时候采摘,在老太太的指挥下,水煮玉米能吃饱又美味。
只是种的不是很多,但分一些给林家、史家什么的亲戚还是可以的。按老太太说的,还留了好几颗长得特别好的做种子。
老太太可是想过了,来年在自己的庄子上多种一些。玉米可不挑好田、好地长的,便是黄泥土、也是可以种植的。想想在现代那玉米饼、玉米面的,可都是饭食。如今,粮食的产量本就不高,有些农民连温饱都做不到呢!要是玉米能普及,其实也不错。至少农民能多一份存粮。
别看贾赦之前不靠谱,这不,玉米分了亲戚家。他就想着:自己什么都没做,还拿到了父亲传下来的爵位。而圣上对自己家也算是有恩泽的。
这有好的东西,他还是想让圣上分享的。
有了想法的贾赦,马上去找了自己的母亲,他想与母亲商量,看怎么把这新鲜的玩意儿给送给圣上品尝。
听完贾赦的想法,老太太想了想,说道:
“赦儿,你能想到把好的物品与圣上分享是好事。可你也知道,最近京城都不太平。母亲怕啊,你冒然的把东西给呈上去后,会惹上麻烦就不好了!要不,你找如海商量、商量,听听他的意见,或许、他能有办法也不一定。”
贾赦一想,也是,妹夫学问大,目光肯定比他看得长远、犀利。
看看时辰,也快到了下衙的时间,便吩咐自己的小厮,让他去衙门等妹夫下衙。然后把人请到自己酒楼去谈事情。
林如海下衙的时候,突然看到贾赦的小厮在外边守着,还挺惊讶的。他知道最近家里的那什么玉米,就是岳母上次在庄子上种出来的。在吃到玉米的时候,他还感叹:看不出来,岳母对农事竟然那么了解!
现在,大舅兄突然来找自己,又是为了什么呢?
带着疑问,林如海如约的跟着贾赦的小厮来到了酒楼……
贾赦在见林如海带着疑问的目光,待他坐好,上了茶后,这才把他自己的想法和母亲的劝说都告诉了林如海。
林如海很是惊讶这大舅兄会想到那么长远的问题。
“大舅兄,你能那么想是不错的。可这东西还真不好送进宫,先不说如今的局势如何。你就是献上去了,圣上要是再问你要的时候,你能拿出多少呢?”
“呃……”
“不如这样,今年咱们种多一些,等收获的时候,作物多一些,我们也比较好说话不是?”
“我听妹夫的,而且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又说了一些话,在酒楼里用了膳后,这才各回各家。
回家后,贾赦又一次去找自己的老母亲,把林如海和他说的事情给母亲说了一遍。
“既然如海这么说了,咱们就听他的吧!咱们地里,今年都种上玉米、土豆、红薯、大豆,还是套种,能节约土地。田里该种什么还种什么。”
“那金陵那边?”
“也一样吧!要跟佃农好好说,不是什么精贵的吃食,对他们来说,那可是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又易于种植。”
“可大家都没有种过……”
“在庄子的时候,你不是让有经验的农人来种的吗?就让他们去传授。给他们适当的奖励。这些人,将来还有用着呢!记得多找一些种子回来。”
“儿子记住了。”
因为贾赦很忙,也不放心老太太一个人去庄子上住。所以,他找来人帮老太太,把老太太院子里的花草给移走了。再让人按老太太的说的:种上几株葡萄,搭一个大大的葡萄架,夏天葡萄藤搭满了架子,就可以在葡萄架下乘凉了!
前世,老太太就在自己的院子搭了那么一个葡萄架,还在下面弄了张石桌、石凳摆着。夏天在葡萄架下边吃饭、乘凉,很是凉爽。葡萄成熟的时候,随手就能把葡萄摘下来吃,很是惬意。
偌大的院子,老太太让人种上了北方能种的果树。还剩下的地,她让人给搭了瓜架子,种上了黄瓜、苦瓜等。还专门让几个婆子帮她管理那些瓜啊、菜啊的作物。
贾老太太看着自己的菜园子,心里很高兴。这要比看到满院子的花花草草心情好多了!
反正,她也不愿意去串门,一是她怕去串了认错人更让人尴尬。所以,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她才会带着大儿媳一起去。能让大儿媳妇顶替的,她都让大儿媳顶替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给俺扔地雷的妹子!
冰枫怪盗扔了一颗地雷
夜游吟殇♀扔了一颗地雷
也感谢支持正版的所有妹子!!
渣作者也在这里向亲们求个文和专栏的收藏!

、第54章 好母亲

贾赦、贾政兄弟俩对贾老太太的新兴趣;都不会反对。在他们兄弟看来;只要母亲高兴就好!管她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花还是种菜。
种花草不过是附和风雅;除了敏妹妹和贾政爱读书,附庸风雅也就罢了。对于贾赦来说,种什么都无所谓了!而种菜、种果什么的是为了母亲的好心情。哪有什么不好的?!
贾琏、贾珠、甚至贾元春则是在庄子上就知道;祖母热爱土地。就算现在祖母把自己的院子给弄得跟个农家大院似的;他们也不会觉得奇怪。反而为了让祖母开心,去陪着她一起玩。
贾琏对那些瓜啊、菜啊什么的最有爱!甚至有空就往祖母的院子里去,为的不过是看看那些种子是怎么发芽;那些婆子又怎么在祖母的指导下把那些蔬菜护理好来。
整个大房里;也就贾琏的母亲、张氏,在看了婆婆院子里的成了农家院落。她就觉得脑仁抽!她来自书香门第;对于婆婆的这种田园梦,有些不解。
她想:以后啊,还真不能随便把什么人给带到婆婆这院里,一些个眼皮子浅的,说不定……
晚上睡觉的时候,她跟贾赦躺在床上,便对贾赦说出了她的忧心。
“你啊,真的是想太多了,母亲不会在意那些的。再说,那些人来只要不是专门来见母亲的,干什么要带人去母亲的院子打扰母亲呢?”
“夫君说的是,母亲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不爱应酬。”
“母亲不爱应酬,我们就多辛苦一些,别打扰了母亲的清静。”
“嗯。”
“你啊,是脑袋闲得胡思乱想,给你找点事……”
贾赦说着,一翻身子把自己张氏给压在下边,一时间,房里春意无边……
外间守夜的丫鬟,听到里边的动静,相视一笑:将军和夫人的感情越来越好,她们的日子啊,也越来越好过了!两人悄悄的退到外边,吩咐人去小厨房烧热水,通常这样的晚上,都需要用到……
老太太对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放了手,家里的事情,似乎跟她都没有关系了。她觉得,自己、需要管的就是自己院子,还有就是打理自己的那些嫁妆。剩下的时间做什么?
不是有菜园子吗?虽然那些婆子不让她动手,不让她动手,她就继续在旁边当指挥。
打理菜园子,继续听冷安说八卦,偶尔听听戏,那些戏还是老太太记忆里的电视剧说出来,然后人家整理再让戏班子排出来的戏。
通常戏班子排好戏,都是老太太第一个看,发现哪里不妥了,老太太还能指点一二……
就怎么悠闲的过着,很快、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到了!玉米、土豆的套种,得到了大丰收。这个套种,正是老太太在庄子上的农人跟老太太学会的。他们误以为:这新种子,就是这么种的!
有了这个美丽的误会,他们去指导别人种的时候,连解释都不需要!谁问到了,他们便说:
“这新品种就是这么种的。”
有了收获,便能把东西送给圣上了!
贾赦跟林如海商量后,按老太太说的要低调,最好除了圣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