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秦时明月之梦回大秦帝 >

第38部分

秦时明月之梦回大秦帝-第38部分

小说: 秦时明月之梦回大秦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在气愤着呢,就听闻丫鬟来报:“太后,大王驾到。”华阳太后听闻嬴政来了,便瞬间提高了警惕心,他今日突然来到,必然不善,莫非嬴政抓住了自己的把柄不成。

    当华阳太后端坐在自己的锦垫上时,嬴政已经大步流星走了进来。

    “政儿见过太后。”嬴政此番虽然是胜券在握,但华阳太后多年的积威犹在,其为人又向来专横强硬,是以嬴政还是和她客套了一番。

    “不知大王今日到哀家宫中有何要务?”华阳太后扫视了嬴政身后之人一眼,见是昌文君、昌平君还有黎姜,心想嬴政今日该是向自己叫板来了。

    只见嬴政并不立即答话,而是自袍袖中抽出一幅绢帛来。

    华阳太后一见,便知是自己的给樊於期的亲笔手书,心下一惊,但面上兀自镇定,只冷眼看着嬴政要如何。

    只听嬴政冷冷地开口道:“此乃叛贼樊於期,屯留兵败潜逃时遗下之物,太后可要验看一番?”

    “既是樊於期之物,何故让哀家验看?”华阳太后脸不红心不跳,倒还真沉得住气。

    “莫非太后真是看不出来?”嬴政见她一副漠然的神态,便接着蹙眉道:“此乃太后亲笔所书,玉玺也无差,望太后明鉴真伪,以绝政儿及举国之疑窦。”

    华阳天后冷眼扫了那副绢帛后,便耍起横来,知道今日是混不过去了,便索性认了:“大王今日如此咄咄逼人,哀家复有何言!便是即刻取了哀家的性命,哀家岂会畏惧?恨只恨,当年不该力劝先王立子楚为太子,否则,哀家何以有今日之辱?大王速速下令,哀家引颈以待,只是愧对了嬴氏历代祖宗罢了。”

    华阳太后这一番言论,声威并厉,让嬴政也颇为佩服:“太后言重了,政儿承受不起,日夜为太后祈寿祷福,尚尤恐不及,又岂会有加害太后之意?万望太后惜言。”

    “如今大王已派人将哀家这昭扈宫围了个水泄不通,还谈何祈寿祷福?”华阳太后反倒一副兴师问罪的口吻。

    “政儿今日前来只是望太后能言明,自政儿登基以来,自信德行无亏,如何便得到太后如此信函,欲以王弟长安君代替政儿欤?”嬴政傲然的看着眼前这个老妇,恨不得一剑将她杀了。

    华阳太后心一横道:“信内已言明,大王又何须多问,哀家孙儿惟有赢成蟜一人尔,大秦王位,岂有不传嬴氏而授予外姓之理?

    嬴政的深眸里已经蕴满了危险的火焰,就仿佛来自地狱的炼火,但他还是强行将这股欲要毁天灭地的火焰压制了下去。

    仰天大笑过后,嬴政看着华阳太后,一个字一个字的道:“太后老迈,难免难辨是非,易于受人挑唆,寡人不怪太后。”

    华阳太后被嬴政这句话气得浑身发抖,嬴政居然当着这么多的人说自己老迈,难道自己真的是老迈了不成。

    就在此刻,黎姜开口道:“若如太后所言,这赢氏血脉实在是要查探,但上天已经降瑞,大王便是我大秦当仁不让的真正君主,此事已是定论,太后恐怕还不知晓吧。倒是当初先王安国君是如何仙逝的,倒真该再好好查询此事。”

    华阳太后一听黎姜的话,便变了脸色,心道:安国君是如何暴毙的只有我与子楚知道,是与自己脱不了干系,这宫闱秘史这死丫头是如何得知的?心有顾虑,于是便软了下来。

    见状黎姜暗自得意:哼,这里的人是不知道,可本小姐我可是从现代来的。你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我怎会不知?

    嬴政见到华阳太后听了黎姜的话后已经服软,便开口道:“政儿此来并非是来问罪,乃是向太后讨个对叛贼樊於期的罪名。”

    如今虽然是被嬴政包围了宫殿,但华阳太后倒并不担心自己的性命,她知道,无论如何,嬴政都不会真的下手杀了她,毕竟自己算是他的祖母。

    知道自己如今大势已去,嬴政的羽翼已经日渐丰满,可以依托来对抗嬴政的成蟜也已经跳城自杀了,自己也就没了什么好和嬴政对抗的筹码了,既然嬴政还留些颜面,华阳太后也不傻,便借机下台了。

    “叛臣贼子樊於期妖言惑众,自当全力拘拿。”华阳太后颓然的说出了这句话,便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嬴政听了这句话后便示意昌平君将此话写进拘捕文书里四处散发。

    离开昭扈宫时,嬴政知道从此华阳太后就算是在王室宗亲里彻底的失去了势力。

    因为华阳太后最后这句话便明确的承认了樊於期是妄言,嬴政乃是真赢的事实,是以这场真赢假赢的风波便这么过去了。从此后昭扈宫里,没有嬴政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出入,华阳太后便被监控隔离了起来,再也无法在宗室和后宫里横行了。

    月牙如钩,高悬长空,华阳太后每每深夜独坐,总会觉得自己是作茧自缚,当初就不该看中了赢异人,对他动了真情,明为收认了儿子,实为自己的情夫,这才让安国君将他立为太子改名子楚。

    当嬴政处理了这最棘手的假赢问题后,便终于长喘了一口气:“如今我方可安心些。”

    “子政,当时我不知道你居然要将华阳那个老妖妇囚禁了起来,真是大快人心,如今这后宫算是安宁了。”黎姜愉快的说。

    “其实还是你那句话管用,不过我祖父到底是怎么死的?”嬴政有些深沉的开口。

    “这,你还是不知道为好,反正都过去了。”
长信侯
    几天过后,内侍总领将一应物资准备好了。舞裳因怀孕所以不能来,就只剩嬴政和黎姜两人去拜祭成蟜了,黎姜开口道:“成蟜,今日我与大王来拜祭你,你可安心了,大王并没怪罪于你,他已经知道你心里从未想过要背叛这段兄弟情,也从未觊觎过这大秦的江山。”

    说完后,她站了起来,继续喃喃的道:“成蟜,是我不好,当初就算是和你反目都该将你留下来的,都怨我!”

    嬴政也站了起来扶住黎姜的肩膀:“黎儿,此事我也有责任,若不是我自持王弟手中有十万大军,也不会轻易让他出征。”

    黎姜不想让嬴政更加的自责,便对着他勉强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子政,你与成蟜好好聊聊吧,我先回车上等你。”说完,她便将这空间留给了嬴政。坐在车上,黎姜知道嬴政一定会有太多的话要和成蟜说,自己走开来,嬴政会放松许多,也会更加痛快的释放连日来的忧烦和情绪。

    待黎姜离开后,嬴政便只是站得笔直,他那一双凤目眼神深邃的注视着前方,沉声道:“王弟,少时的咸阳王宫中,你与寡人是如此的亲密,你的一切都依赖着寡人,如今,寡人远眺也寻不回你,你已远去,昔日的美好,终是随风飘散了,王弟,求死心切的你是否想到了寡人真的很珍惜你这惟一的亲人!”

    嬴政将手握成了拳头,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祭拜完成蟜还不到十天,雍城旧王都那面终于是有消息来了,黎姜看到内侍总领将赵姬的亲笔信呈给嬴政时,心想她可算是想起自己的儿子来了。

    但见嬴政拆开看后心情很好,便开口问道:“子政,是太后来的书信?她在雍城可好?”

    放下赵姬的书信,嬴政将黎姜拉到自己的身旁坐下,缓缓的开口道:“母后很好,信中还提及到你,说是有你陪伴着寡人,她甚为放心。”

    黎姜心里突然的涌上了一股热流,看来自己的这个婆婆心里还是有自己的,自己终是她的儿媳。

    “太后还说了些什么吗?”黎姜觉得赵姬不会只是为了拉拉家常才给嬴政来书信的,特别是离开这么久之后。

    “母后在信中提及一个名叫嫪毐之宦官,说是很得他悉心照顾,母后的身体已经复原不少,暂时还不欲回宫,为让嫪毐忠心服侍,母后提议寡人封赐那嫪毐为候。”嬴政边说边看了几眼那绢帛。

    黎姜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这个赵姬,居然为了自己的情人讨封赏才想起亲生儿子来,看来她确实是够荒银的。也不好说什么,黎姜只是问:“大王是如何考虑的呢?”

    “既是服侍母后有功,母后特别让我给他封侯,我岂可拂了母后之意。”嬴政认为区区一个候位便能让母后高兴,实在是太简单了。

    果然不出三天,黎姜就听说,嬴政将嫪毐封为长信侯,并将河西的太原郡赐给嫪毐,改为毐国。

    黎姜心里有些着急,她知道这嫪毐不是个东西,可又不敢和嬴政提及,生怕由此牵扯出赵姬已经为嫪毐生育子嗣之事。以嬴政的心性,他一定是会红了眼睛的去砍了嫪毐的,但这刚刚平息了的假赢风波便又会染上更加不堪的丑闻,于是黎姜只好将此事憋在肚子里。
书的风波
    黎姜心里实在不爽,她便要求嬴政让她出宫散散心。坐在马车上看着外头的景象,黎姜觉得心里好受了些。

    黎姜的车回到咸阳城门时,因城门人多太拥挤便停了下来。

    听到车外人声鼎沸,黎姜便好奇的探头来看,只见城门前人山人海的,好像是在围着看什么热闹,于是出于好奇,再加上这车也进不了城,她就从车上下来了。挤在人群之中,黎姜听人议论说是城门上悬挂着一部书,这才抬头往上看,果然看到有用黄缎包裹好的一个包袱。

    黎姜心里啧啧称奇,这是何等不得了的书啊,居然可以如此堂而皇之的挂在咸阳城的城门上,然后她看到了人上了城楼去看那部书,于是就继续的凑着热闹。当那人将黄缎打开后,黎姜才看到是许多的竹简,此时已经有好些人跟着上了城楼去观看了。

    这到底是什么书啊,黎姜的好奇心越来越重,正想上去看时,黎姜突然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想了一下,这不就是杨端和吗?

    于是她对着城楼上的杨端和大声的喊着:“杨兄弟!杨兄弟!”

    杨端和听到有人在喊自己,低头看看一会儿就在人群中发现了黎姜,他对着黎姜咧开嘴一笑,显然是认出她来了。

    一会儿后,杨端和下了城楼挤到了黎姜的身边来:“良人,你也是来看这书的么?”

    “什么书如此霸道,竟敢放在这咸阳城门,就不怕官府来管吗?”黎姜好奇的询问杨端和。

    “良人,你莫非不知道这书的来历?”

    “我还没来得及看,怎么会知道?”

    “这可是吕相邦派人放在此处的,叫作《吕氏春秋》。”杨端和道出了这书的名字。

    黎姜这才知道城门上放着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吕氏春秋》,是吕不韦效仿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新领军和楚国的春申君而招募的三千门客所箸,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

    接着杨端和指着城楼上放着的一盘金条道:“良人看那里,吕相邦赏千金延诸侯游士宾客,但凡有能增损一字者皆予千金。”

    黎姜看了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