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侯门娇 >

第70部分

侯门娇-第70部分

小说: 侯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袖在一旁看他写字,笑道:“你写得‘福’字倒真是不错,为什么不多写几个其它的字来添些喜气?”

沈妙歌故意苦下一张脸来:“这是沈家不成文的规矩,每房都由其长子来写‘福’字;你是不知道我为了这个字,下了多少苦功才不被堂兄弟们笑;还多写几个,你真是不知道心疼人。”

红袖这才明白沈妙歌为什么给二叔父和五叔父家送福字:二叔父家无子,而五叔父自妻子去世之后没有再续弦,而妾侍们却也无所出,至今也是无儿无女。

红袖听到沈妙歌的话,忽然想起上一世的习俗来,心中便有了一个好主意:她和沈妙歌给沈家长辈们都送了年礼,但是并没有什么太过出奇之处。

虽然不会让人诟病,却也不会让沈家长房的主子们注意到他们小夫妻的孝心。

红袖提笔写了一个字问沈妙歌:“你识得吗?”那是由“招财进宝”四个字组成的一个合体字。

沈妙歌看了半晌道:“这不是一个字吧?”

红袖点头:“你认识不?”看样子沈妙歌好像是第一次见到,那今年的年礼谁也不会比她和沈妙歌强了!

“让我看看,让我好好的看一看。”沈妙歌看了半盏茶的时间之后道:“这个字是由招财进宝四个字写成的,对不对?”

红袖笑道:“答对了!”

沈妙歌看着这个字忽然笑道:“五叔父一定喜欢你想出来的这个字,袖儿你等我一下,我练一练然后好好写一个送给五叔父;让丫头给我们准备大一些纸——这字就是要大了才好看、有气魄。”他兴奋的提笔写起来:“五叔父收到这个字,今天晚上守岁后一定会包一个大大的红包给我。”

红袖听到沈妙歌最后一句话笑着拍了他一下:“我还以为你只是为了孝敬五叔父呢,原来只是为了一个红包!”

沈妙歌写好了招财进宝之后,回头便又看到一个怪字;有了前一个字的经验,他只端详了半刻便道:“福禄寿全?”

红袖再次笑着点头:“大过年的,我们也要在老祖宗和太夫人等长辈面前,好好的尽尽孝心啊。”

沈妙歌闻言大喜,然后抬头看向红袖:“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要过年节了,我们总要让长辈们知道我们的孝心;可是我们有的,有什么是老祖宗和太夫人等长辈们没有的?那些我们送上的东西实在是太过平常了,所以我才想出这么一个主意来,你看还成吗?”红袖早已经想好了措辞,不慌不忙的说了出来。

“成!太成了!”沈妙歌没有再问红袖什么:他对袖儿的话一向是非常相信的,而且在他看来,他的袖儿可是最最聪明的,能想出这样的绝妙主意来根本不稀奇;他再一次去练习了。

红袖知道几个全体字,而且这些合体字都是古字合体,不但沈妙歌能认出来,沈家的其它人看到也能认出来:过年了,一来图个喜气,二来嘛当然是为了博沈家人的好感。

平南郡主和萱姑娘都虎视眈眈,还有一个沈大姑奶奶也一直想把女儿塞进来:她们都在巴结沈家人;红袖当然不会像她们那样刻意去做,但是能做得、应该做得她当然不会少了。

像现在这种举手之劳,红袖自然不会吝啬去做:晚辈就应该有晚辈的样子。

红袖又给沈妙歌写了一个无享利贞的合体字:这个是送给沈老侯爷父子的;其它的字她并没有再写出来,三个字已经足够了。

她穿到的这个时空有些奇怪,虽然有孔孟之学相传,但却不是她所知道的任何一个朝代;不过文字也和古中国一样,不然她也不会写出这三个合体字来。

沈妙歌写三个合体字用掉了几个时辰:主要是练习;字写好之后,沈妙歌累得腰背酸痛,他伸了伸腰:“老祖宗一定会喜欢的,祖父和父亲也一定会喜欢;真是难为袖儿你怎么想出来的。”

红袖笑眯着眼睛:“嗯,到时就说我们二人一起想出来的可好?”人心自然是要收买的,但风头却不可以太劲。

沈妙歌转头看了她一眼:“是你想出来的,就是你想出来的,这有什么好隐瞒的。”

红袖嗔了他一眼:“不是说好,这礼是我们一起送的嘛。”

沈妙歌立时便想到了夫妻二字,心下当时便醉了五分点头答应下来;他心里那个美:袖儿什么事情都要替他着想,得妻如此真是老天厚爱自己啊。如此想着,越看红袖他的心越跳得厉害,看了不过片刻,他忽然转过头去不敢再看。

再看下去,他知道自己怕是又会忍不住唐突红袖。

红袖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任他在一旁发呆歇着,唤了丫头们进来把字收好;然后,她和沈妙歌带着这些字一起给沈老祖等人送去。

沈老祖的房里很热闹,沈老侯爷夫妇、沈侯爷夫妇、还有沈五老爷都在,屋里一片欢声笑语;红袖和沈妙歌看到后心中暗乐:只要再去一趟二叔父那里便可以了,真是省了不少的事儿。

沈夫人看到红袖他们进来一笑:“正说他们呢,他们便来了。”然后对红袖柔柔的一笑。

 第87章 有德的袖儿

沈夫人一直是喜欢红袖这个儿媳妇的,因为她生病有孕以后,红袖不时的到她跟前伺候,婆媳二人的感情更好了:现在她待红袖真如同郑姜氏待红袖了。

红袖和沈妙歌上前给众人请了安,然后便把给沈老祖的字展开;沈五老爷看到这个字后,盯了片放刻认出来之后便双眼放光,几乎要起身过来抢走。

沈妙歌和红袖上前把字指给沈老祖看,给她说明了这个大字是由福禄寿全四个字写成的;当下把沈老祖乐得合不上嘴巴了:她收到这个字比收到一座金山更高兴。

她看向沈妙歌和红袖:“你们两个孩子,真是有心了。”这样的字如果不是费尽了心思,自然是不可能写出来;所以她虽然没有多夸赞红袖二人,但是她的满意整个屋子里的都能看出来。

沈五老爷这时却上前一躬:“老祖宗,孙儿有事要求老祖宗。”沈老祖心情正大好,想也不想便允了他。

“孙儿想请老祖宗把琦儿所写的这些大字都赏给孙儿。”

满屋里的人都看向沈五老爷,人人都瞪着眼睛:他们的字看都没有看呢,老五就想收走?不行!而老侯爷则笑骂道:“你的胃口倒大!没有看到这么多字嘛,琦儿一定也给你写了,收着你自己的就可以了,不要贪心不足。”

沈妙歌急忙把招财进宝的大字抽出来给沈五爷看,沈五老爷看得两眼直放金光;只是,红袖看得很分明,沈五老爷的双目中的确是金光闪闪!

沈五老爷看向沈妙歌和红袖,心痛万分的搓手:“你们为什么不早些把这些字拿出来?唉,一笔大财啊,一本万利啊。”他喃喃个不停,那心疼的样子就好像他刚刚被人抢走了起码有十万两的银子。

红袖听得直想翻白眼:她可没有想到为沈家打理生意的五叔父,看到这些字的第一念头便是拿去赚钱;就连沈妙歌也没有想到。

“袖儿也是这两天刚刚想好的,五叔;”沈妙歌好笑的看着沈五老爷:“她为了给家中的长辈尽孝心,这几个字她可是费了很多的心力,用了近一个月才想出来的。”

他把功劳都归到了红袖头上:他是沈家的嫡长孙,已经是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他现在想让家中的长辈们多疼爱红袖一些,才没有按红袖所叮嘱的那样的说。

红袖闻言只能上前一步:“不是袖儿一个之力,这是我和五爷两个人一起想出来的;也只是一小玩意,只要长辈们能开颜一笑,便是我们两个人略尽了一点孝心。”

她的谦让只让沈家的主子们感觉红袖真是好德行:不居功,而且还知道往自家夫婿脸上贴金。

沈五老爷点点头:“是我太心急了,这样的字本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想出来的。”说完后,他便盯着招财进宝那个大字看个不停,真是越看越高兴,看得真是心花怒放:“好彩头,好兆头啊!好,我们沈家得媳如此,一定会更加兴旺。”

红袖趁着沈五老爷看他的字,便把手中的字一一展开给沈太夫人、沈老侯爷等人看。沈太夫人的字只是比沈老祖的小一点,不过她并不介意;沈夫人得到的字比沈太夫人还要小,一样是看到眼中喜在心头。

老侯爷父子看到元享利贞的合体字时,笑得眼睛也眯了起来:这四个字不只是好兆头,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赞一个人有君子四德;他们父子虽然尚武,却也是熟读四书五经之人,看到这四个字自然是极高兴的。

众人商议是把字裱起来呢,还是直接把这个大大的斗方贴在厅上图个喜庆;也让过府来拜年的客人们见识见识。

但是沈五老爷坚持反对众人把斗方张贴或是裱起挂在墙上;他依然还是想要用这三张字赚钱;可是沈家众人却都不同意,谁也不肯把自己的字给他。

沈老祖笑骂:“你要卖就卖你的那张字好了,休要打算我手中的。”

红袖看沈五老爷如此,便轻轻劝道:“五叔父,虽然这三个字有些新奇,但是我们只要卖得红火,一定会有其它商家仿制,到时怕也赚不了多少银钱。”

沈五老爷没有想到红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他转头深深的看了一眼红袖笑道:“你说的极对,可是我不会一下子把所有的字都……”

红袖便明白了沈五老爷的打算,她偏头想了想:“嗯,如果这样,倒是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以我们侯爷府的铺子数量,也能赚不少银钱;叔父执意要卖这个字的话,我还可以再写几个字给叔父,您就不要再讨老祖宗……”

“真的?你还能写出像这样的大字出来?太好了,太好了!一定要多写一些招财进宝这样的字——这些卖得多、卖得快!”沈五老爷高兴的很,不过他却依然没有放过沈老祖等人手上的字。

红袖终于明白侯爷府的生意为什么做得很好了:沈家五老爷就是一商痴,以经商赚钱为乐;既然五老爷已经有了这个打算,红袖便想成全他。

既然要卖就不要只是卖斗方,还可以用这种合体大字做出很多东西来卖:比如刺绣,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她要找个时间和沈五老爷好好的说一说才成。

最终还真就是沈老祖等人做了让步:那字都交给沈五老爷去装裱,然后各自收藏到内室不让外客见到,除非他已经开始卖这个字了;沈五老爷还再三叮嘱,一定要沈家的各主子吩咐身边的人,莫要把这三个字外传——明年快年节时,他一定要狠狠的赚一笔。

红袖这一次送的礼物虽然没有花费什么,却得极沈家主子们的心;达到目的后,看天色不早了,红袖和沈妙歌告辞去二叔父那里;然后便急急赶回房重新梳洗:一会儿,沈家各房各院的人都要聚到沈老祖那里用晚饭。

红袖和沈妙歌走了之后,沈五老爷认真的对沈老祖等人道:“我的这位侄媳,是个很好的、能当家主事的人儿;嗯,应该说是理财的好手,只是可惜是个女子,不然跟了我出去……”

沈老祖看向他:“真的?这很好,很好。”她却没有说好在哪里;看向一旁的大字,她的心里更是舒坦:“袖儿这孩子,我真是越看越打心底喜欢。”

沈五老爷的话,在沈家一向是有份量的:他和其它的庶子们不同。

沈太夫人也听得直点头,她也高兴啊:哪个人不想福禄寿全了呢?她也是上了年纪的人,这禄还倒罢了,福寿却是极想的。

红袖送字送得正当时:年节嘛,大家都想要个好彩头。

平南郡主和萱姑娘当然不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