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侯门娇 >

第436部分

侯门娇-第436部分

小说: 侯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医馆诊脉之时,你去买马车,不要有任何标记的;再到几家酒楼买些干粮等等,我们一定要在天黑关城门之前出城。”

映舒听了之后,虽然不放心红袖一人在医馆,也只能答应下来:只有她们主仆二人,除了如此安排之外,她们不可能赶在天黑之前能出城。

映舒飞快的收拾好,然后叫了一乘小轿过来抬起红袖到了医馆;然后她便急匆匆的去买马车与干粮了。

大夫给红袖诊过脉之后长长一叹:“大嫂实在是太不在意了些,好在这一次只是动了胎气;”他飞快的开个方子:“回去之的一定要静养,不可以下床走动,不然再动了胎气,可就真得难说了。”

红袖应了下来,然后以家中太忙,夫婿不能在家中照料她为由,请大夫开些丸药或是散剂给她;大夫知道红袖和夫婿二人过活之后,便点点头:“方子你也拿着,抓几包药的好;丸药什么的我也给你开一些;能煎药最好,万一无人时大嫂也可以自己服药。”

红袖千恩万谢之后,取出银子来,让医馆中的伙计抓了药之后她坐到一旁等映舒,同时也等医馆中给她煎得第一副药。

等到红袖服下药之后,映舒也回来了。红袖和映舒谢过大夫,两个人上了马车在城中转了一个小圈儿,买了一些必需品之后,便赶着马车直奔城门而去。

城门那里并没有人刁难红袖主仆,她们很顺利的出了城。

出城之后在天色黑下来之后,把车上的东西搬了下来藏到路边的一个长满青草的大坑中;然后便用力打了马匹几下,任由马车飞驰而去。

红袖和映舒现在不能远走,因为红袖的伤势很重;在听到大夫的话后,红袖便想回到大山中去:找个山村住些日子,然后再设法离开。

看着马车走远之后,映舒用买来的肩凳背起红袖向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她们是自北门出来的,而大山并不在这一边。

到天明之时,映舒把红袖安置妥当,然后又让红袖服过了药,吃过东西,主仆二人便睡着了;直到天色全黑之后,映舒才把剑放在红袖身边,她回去去背那些东西。

背东西快了很多,因为背着红袖时要稳、不能快;一个晚上映舒便把东西都移了过来,然后第二天白天主仆二人继续休息。

天色黑下来之后,她们才会上路。如此这般,一直走了十几天才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山村,而红袖和映舒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树枝扯得不成样子。

红袖看着瘦了一大圈的映舒,心疼的抱着她落泪:可是红袖什么也帮不了,她现在根本不能走路,只能由映舒来背着。

到了山村之后,她们被一个老大娘收留下来;此时映舒当然是姑娘装扮,只说主仆二人遇到了贼人,迷路才逃到了这里。

老大娘并没有孩子,倒是待红袖主仆还可以;这个小小的山村也不过只有几户人家,都是极淳朴,红袖主仆便暂时安顿下来。

她们带来的东西已经用得并不多了,而银子也不敢拿出太多了,只把身上的大钱儿都拿出来谢村中的乡亲们。

红袖虽然没有走动,但是连日的奔波依然没有把胎养好;所以到了山村之后,她一个多月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她们主仆离开封川城的第二天,便被恶霸的家人发现了他们死在了红袖的小院中;捕快立时便四处寻人,后来追出城来却只找到了无人的马车。

折腾了七八天,封川城的捕快们什么也没有找到,只好贴出海捕文书来追缉私逃的那一对小夫妻。

只是那画像上的丈夫,脸正不说,伤疤大得吓人,一看就如同是凶神恶煞一般;而妻子却被画得十二分的妖娆:就算是红袖主仆站在画像下,也无人能认出她们就是官府要寻的人。

那恶霸的死,是大快人心;和恶霸们有仇的人,也不是一两个人,这画像是被谁做了手脚却无人得知了;最妙的是恶霸的家人无人知道红袖主仆的相貌。

封川郡的人就是想破了头也没有想到,红袖和映舒其实就住在离封川城不远的地方;此案闹了二三个月之后,也只能挂起来。

红袖和映舒在小山村的生活很平静,山村的人并没有怀疑她们什么:山村中无人进城,而且映舒很像是猎户的女儿,所以不管是送到小山村的追缉红袖主仆本尊的海捕文书,还是追缉红袖主仆所扮小夫妻的海捕文书,都没有人联想到她们。

 第18章 秋天春意

时间一天又一天过去,等到炎热的六月份(阴历)到来,红袖的肚子已经大得很惊人了。好在她的身体很好,每天出来在院子里走一走,和左邻右舍的老大娘们说说话——如果她能忘掉父母、孩子和沈妙歌,这样的生活虽然清苦些,但在红袖看来却像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没有争斗,没有谋算,每一天的生活虽然变化不多,可是每个人都在认认真真的活着;红袖不能帮家中的张大娘做什么,不过映舒可以。

也因为有了映舒的存在,张大娘家的生活渐渐的好了很多;而红袖因为有身子,总是要请大夫过来看看的,自然也就会替张大娘及村里的其它老人们瞧一眼。

大夫住得很远,不过为人却极好:山里人家,很憨厚的;对于人人都害怕的映舒,这个年纪不大的大夫却并没有惧意,说话时的语气极为温和。

映舒却什么也没有想,也没有注意;自她在水盆中看到自己的样貌之后,便死了这一辈子嫁人的心思,只想一心一意的跟着红袖过完这一辈子。

今天又是古大夫来的日子,红袖特意让村里去变卖猎物的大叔,带点肉食回来:多少是个心意,这么远的山路让古大夫一天跑个回来,旁的不说总要好好招待一顿饭的。

张大娘一大早便摘了许多的蘑菇回来,正在厨房里煮汤;看到院子里走来走去的红袖,眼角便有笑意浮上来:这才像是过日子啊。

她盛了一碗汤:“闺女,来喝碗汤吧;”她知道红袖天天走动是怕到生产时不顺利:“有大娘在,你自管放心就是。”张大娘无儿无女无夫,原本就靠接生过活;只是这两年身体不好,走不了多少山路才只靠拣些山菌、果子什么的,勉强糊口。

“大娘您喝吧,忙了一大早上,您也快歇一会儿;”红袖走过来,笑道:“我天天什么也不做,只知道吃了。”

张大娘却笑道:“你正是吃的时候,多吃一些的好。”转身把汤放在了桌上:“我去取热好的干粮,你先喝着。”

红袖坐下来,看着张大娘眼圈有些许的微红,她在张大娘的身上看到了郑姜氏和张氏的影子:不知道,她们现在过得好不好?

听到又传来的脚步声,红袖收回了心神:“大娘,一起吃吧。”

张大娘摇头,又看了一眼大门方向:“映舒那孩子怎么还不见回来?不知道她下得套儿,是不是套到了东西。”

她在映舒上山的时候,总是十二分的担心:她的丈夫也是死在这大山的上的,而映舒还只是一个姑娘家呢。

红袖闻言也回身立时笑了:“看,这不是回来了。”

映舒回来了,不过没有和张大娘和红袖打招呼,反而把门关好又顶死,然后这才拖着猎物过来。

“出了什么事儿?”住在大山里日久,张大娘立时便知道不对劲:“山上下来了什么大东西?”

“应该是吧?”映舒的神色不太好:“我下的套儿,有两个被什么东西给硬生生的挣脱坏了,不过我也看不出什么来,已经告诉过村头的大伯,村里的尖栅栏已经放下来了。”

张大娘倒没有什么担心的,只是抚掌:“瞧这个时辰,还要有一两时辰古大夫才能到呢。”

映舒头也没有抬:“大伯在村头上,看到古大夫会放他进来的。”她担心的另有其事儿。

她们主仆在山村也住了几个月之久,原本是想离开的,可是红袖这一次养胎时日太久:大夫的医术不好,药又不足,所以养好之好就快要到临盆的时候了;只能生完再作打算。

住了这么久的时日,也不曾有过什么异常:山中的猛兽不会轻易下山,不然靠近山脚下哪里会有人家?

上一次她们主仆遇到狼时,那狼便是暗卫们赶下山来的;现在,是什么让猛兽又自深山当中跑到了山半腰以下呢?

映舒怕自己主仆在封川城内的行藏,被人发现了所以才又引来了暗卫;如果现在红袖和她身强体壮当然不怕,可是眼下红袖大腹便便,跑都跑不动的。

而且,红袖临盆的日子就在这两天,映舒不得不小心为上;只是这些担忧她不能说给张大娘,也不能说给红袖听。

红袖看她脸色不对:“是不是,有什么不同?”

映舒一笑:“只是担心是猛虎,如果是狼群更……”她摇了摇头:“应该不会;我去洗手,回来吃饭。”

张大娘在一旁笑道:“不用担心,不管是什么大东西下来了,很快就会再回去的;也不会来我们村子,山里的那些小兽足够它饱了——它们也聪明着呢,知道我们这些人不好招惹。”

红袖笑着让张大娘坐下,映舒也洗手回来了:“我也只是瞎担心,先吃饭吧。”吃完饭之后,她便去收拾猎物。

张大娘和红袖坐到了檐下,由红袖来认针,张大娘做活计:这几天她已经把孩子要用得东西准备的差不多了;虽然说东西都很破旧,不过都依红袖的话用开水煮好,极干净的。

映舒一上午心神都不宁,直到古大夫来了之后,她还是心不在焉的想心事;倒让古大夫认为映舒不开心,和她说话时用了三分的小心。

张大娘人老成精,早已经看出了苗头,却也只是偷着乐并没有多说什么。

古大夫给红袖诊过脉之后,便让张大娘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出来:他也说不好,早些准备总强过到时手忙脚乱。

张大娘眯着眼睛笑:“备好了、备好了。”论起接生来,她可比古大夫懂的多。

古大夫跑得这么勤,她更是心中有数儿;不过古大夫的人品很好,除了家境贫寒、家中没有长辈之外,并没有什么可挑拣的。

对于古大夫现在没有父母高堂,张大娘心中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如此,他才能来自己家中住;她也可以算是老来有依了。

古大夫说了两句话后,看了看厨后的方向:“我去看看映舒,不知道她上一次的伤如何了。”说完,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起身走了。

红袖也笑了起来,不过轻轻摇头没有说话;她认为一切顺其自然比较好,映舒的心结还要她自己想开才行。

张大娘并没有去照应古大夫,虽然日近中午了,她也没有着紧去做饭:古大夫和映舒在厨房嘛。

红袖看着张大娘眼角的笑意,也暗自笑了起来,心底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温馨;如果可能的话,就把张大娘一起带走吧,她这么孤苦无依的,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

直到映舒和古大夫自厨后回来,张大娘才一拍手:“唉哟,看我才老糊涂了,都这个时辰了;真是对不住古大夫,你先到屋里坐下,映舒给古大夫端碗水,我去弄饭菜。”

因为有买来的肉食,所以饭菜不一会儿便备好了;映舒要去帮忙,都被张大娘给赶了出来:现在,还有比招呼古大夫更重要的事情吗?

乡下没有那么多规矩,所以古大夫人和红袖她们坐到了一张桌子上;四个围着破旧的桌子,吃喝说笑倒也其乐融融。

不要说是张大娘了,就算是红袖都感觉古大夫好像有些把这里视为家了。

吃过饭后,张大娘张罗着让红袖躺下歇一歇,收拾碗筷便是映舒来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