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380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380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走后,庄继华呆呆的坐在办工作桌后,思绪如潮水般涌来。蒋先云的音容笑貌不断在他脑海中闪现,他们的争论,他们地友谊;他的喜悦,他的愤怒;从黄埔到北伐,最后分手时,江边的那道渐渐变小的人影。

“巫山呀,我不是让你跟着毛Z东吗,你怎么跑鄂豫皖去了,你怎么就不能听我一次。”庄继华在心里哀叹。

“蒋先云君。湖南新田人士。少年时家境穷苦,赖寡母艰辛抚育。俄而受族人资助入学,成绩优异,五四运动,任湘南学生总干事,愤军阀之盘剥贪婪,怒列强之侵略,接受苏俄之革命理念,与毛Z东、李立三二先生在安源领导工人罢工,为工人争取权益,后在水口山独立领导工人斗争,乃湖南境内最早地共C党人之一。国共合作,总理黄埔建校,蒋君千里赴考,以第一名录取,入黄埔一期。

军校之中,蒋君各项科目均列第一,此项记录至今未有人打破;奉校长之命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团结青年,为黄埔学生领袖,黄埔师长皆许为国家栋梁;东征军兴,蒋君率百人之众袭淡水,破千人之坚城,俘敌酋,立奇功;锦湖血战,林军十倍攻我,情势危急万分,蒋君高呼酣战,喋血沙场,负三创不下火线,三军振奋,遂溃林逆;刘扬叛乱,蒋君随军平叛再立殊功;二次东征,强攻惠州,蒋君率敢死队,奋勇抢城,再度负伤,终破惠州,陈逆胆寒。

整顿川军,蒋君以党代表之职,再负重任,两万川军,顺利改编成忠诚党军,创中央改编地方军队之首例;中山舰后,两党纠葛,共C党员退出一军,校长挽留,蒋君首先登台,宁辞高官,绝不负信仰,其感召下,大部分黄埔共C党人退出一军,令人惋惜。

北伐军起,校长不以信仰之别,拔入机要,蒋君慨然随行;赣汉对立,两党破裂在即,蒋君即辞赣归汉,任武汉总工会纠察队长职,然因黄埔之经历,受党内同志批评,蒋君忍辱负重,毫无怨言,默然变纠察队为劲旅;南昌兵变,蒋君为其重要分子;潮汕失败后,蒋君辗转入大别山,纵横鄂豫皖三省,成为校长之心腹大患,共C党之卓越领导者。

然惊闻G党肃反,事涉蒋君,竟被处决,罪乃投敌,呜呼!岂有投敌之蒋君,岂有背主义之蒋君;况蒋君若投政府,何用此时!莫须有之罪名尔。我与蒋君,相识于广州,相交于黄埔,相知于革命。我知其为共C党人,知其为黄埔特支书记,知其直接受广东区委之领导,然我敬其道德人品,乃真诚相交,同学因而戏为黄埔双雄,蒋君名副其实,我自愧不如。

蒋君之罪名让我实难接受。蒋君自接受共C主义,始终坚信如一,不受任何诱惑;昔年离赣,校长爱其才,许重任以挽留,然其坚辞,回到武汉;校长始终不忍相弃,托人带话,任何时候来宁,均委重任,师生情谊不绝,蒋君坚持不动。

故蒋君绝不会背弃主义,蒋君之死源于共C党内部倾轧,或为偏执;此二者我更信后者。蒋君不是眷恋权位之人,也不是争权夺利之人,故他的死,必源于G党内部偏执情绪爆发,这种偏执视一切不同意见者为非马克思信徒,非马克思信徒就是罪,就应当被诛杀,就应当送上共C主义地祭坛!

1927年我远赴欧洲之时,再也没有蒋君的消息,待我重回国内,蒋君已经是鄂豫皖红军的领导人,我对此毫不意外,以他的才华,当能创此局面。我失良友!”

这篇《悼蒋先云君》在《渝州晚报》上发表后,重庆官场一时失声,上海南京转载后,南京上海官场也同时沉默。

“你想做什么?”李之龙的神态有些焦急,口气有点不客气:“你也知道校长你对不是很信任,干嘛非要在这个时候,去碰这根红线。你疯了!”

庄继华淡淡的摇头,他就是想出这口气,蒋先云死得太不值得了,应该为他鸣冤,他在心里还隐隐在埋怨周恩来,为什么非要把蒋先云派去鄂豫皖,他湖南人,为什么不把他派去江西呢?将来遇见一定要问问他。

新闻界平静两天之后,仿佛睡醒了,又仿佛烧开的水,沸腾了!

求月票

继续求月票,后面追得好紧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七节 悼蒋先云(二)

这是第一次国民党高级将领为一名共C党员公开写凭吊文章,而且毫不吝啬溢美之词,高度称赞他的人品才学。全篇读来,一个信仰坚定,意志刚强,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共C党人形象跃然纸上,他最后的悲剧更是让人潸然泪下。

从南京传来的消息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小道消息称蒋介石听说蒋先云死后,在庐山美庐设祭,痛悔当初未能挽留住他。

这下记者们兴奋了,他们开动各种关系挖掘当初黄埔岛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当年黄埔军校的师生无论在朝还是在野的都成为明星,遭到记者的围堵,一篇篇报道喧嚣纸上,而后更深入的报道出现了。

“1927年,共C党挖空国民党的迹象愈加明显,国民革命军在前方奋战,共C党发动工农运动,在后方接收政权,成了国民党打天下,共C党坐天下的局面,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委员长不得不断然下令清党……。”《两难之间,委员长选择清党》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报道。

“当年加入黄埔的国国民党员和共C党员都是抱有一颗救国救民的心,他们都是一群热血沸腾、充满理想的青年,在随后的战争中,他们浴血疆场,奋勇作战,第一期毕业的六百多名学生,到北伐开始前就剩下一百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战死在两次东征和平叛中……。可以毫不讳言的是没有黄埔军校,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日的国民政府,中国依然处在黑暗地北洋政府统治之下……。”比较中立的《为了主义。黄埔分裂了》的《大公报》的报道。

“…,今天我们不想追究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国家存亡之危;既然当年国共合作能推翻北洋军阀,为何今日不能再度携手抵御外辱。”《民族危亡要求国共再次合作》,发自上海《观察家》杂志。

“…在我们采访的黄埔同学中,他们都承认黄埔双雄的称号,但对于他们到底谁更高一点,这点说法不一,蒋先云有袭淡水的大功。但之前庄文革也有樟木头之捷,锦湖血战,庄文革跟随地教导二团,最后及时赶到。才最终击溃了林虎;整编熊克武川军,是庄文革为主,蒋先云党代表为辅;北伐之时……,追捕的蒋先云在长江边上被庄继华抓住,或者这可以说明他们之间的高低…。”《黄埔双雄,谁更强》,号称民国第一八卦的《社会新闻》如是报道。

当然其中也有邓演达、谭平山等人写地《蒋介石独裁是黄埔分裂的唯一原因》。《黄埔悲剧的由来》。

更多的记者却希望采访庄继华,采访这个点燃这场火的人,可庄继华这时却丢下一摊子事,跑康滇边界的会理去了。

“这些记者到底想做什么?”在庐山阴凉的树荫下,林蔚看着报纸直摇头,他不明白记者为何要把这些事翻出来:“这个庄文革也真是,私下祭奠一番就行了,非要写篇文章到报社发表。难以理解,难以理解。”

“老实说他那篇悼词写得不怎么样。感情虽然很深,文笔还是有些欠缺。”陈布雷回忆道,杨永泰走后他成了蒋介石地首席师爷,负责为蒋介石起草所有文稿,将蒋介石的意思转化为精彩的文字,然后发往各地。同时在蒋介石需要的时候,为他提供建议,不过陈布雷是个比较单纯的文人,没有杨永泰那么多权力欲,也没有那么多从政经验,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比较少,但蒋介石对他却更满意了。

“老实说。我一点不奇怪。”萧赞育语气十分惋惜:“以文革和巫山地交情。他手里是没兵。否则他恐怕真地就要去找张国焘了。”

“这黄埔双雄。报上也一直在闹。听说是先总理亲口嘉许地?是这样吗?”问话地是个挂中将军衔地中年人。

“这事不假。”萧赞育说:“当年总理北伐。文革巫山随文教官在韶关护卫总理。总理特别赏识他们。曾经当众亲口嘉许。说来也怪。当时他俩都反对北伐。认为欲要北伐。必先除陈炯明。文革还出手作了个战术推演。把北伐军全歼在江西中部。这事是平定商团叛乱后。文教官回来说地。事情虽然这样。总理却没见怪。反提拔他们为临时副官。”

“那是总理培养他们。”林蔚笑着说:“总理和委员长都是慧眼识才地人。早就看出他们是人才。这共C党怎么就舍得杀他们呢?”

“这里面肯定有政治原因。”蒋介石地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几个人立刻站起来。回头见蒋介石携宋美龄慢慢走来。蒋介石走到树荫下。先让宋美龄坐下。然后才招呼众人坐下。他地心情很好。对江西共匪长达九个月地围剿取得重大进展。四月地广昌会战中。红军伤亡惨重。陈诚指挥地北路军第二支队占领广昌。红色苏区地首都瑞金门户洞开。

蒋介石没有命令陈诚趁机直扑瑞金。而是转而加强东路和西路地进攻。东路蒋鼎文在平定闽变后。挥军进攻建宁。五月攻克苏区东方要塞筠门岭。六月底又击溃了红军在古龙岗地反攻。至此**完全掌握战争主动权。

“张国焘这个人是个权欲很强的人,川北共匪是巫山和向前他们一手带出来的,特别是巫山,鄂豫皖共匪就是经他手整合的,各支部队中都有大批黄埔同学,所以巫山能对张国焘地权力提出挑战,只有拔掉巫山这颗钉子,张国焘才能得心应手地把这支部队变成他的私家军。”蒋介石平静地分析道:“文革没见过张国焘,所以他不了解这个人,他接触地共C党人都是巫山、周恩来、曹渊、陈延年这样的君子,因此他没法判断张国焘这样的人的做事方法。他们可比我们狠多了,我在俄国考察时就发现了。”

庄继华要听到蒋介石的这个判断的话,只能写个服字,他是故意没往这方面引。

没等林蔚等人称颂英明,蒋介石就拿起林蔚放在桌上的报纸,摇头说道:“这些书呆子,尽写些不知所云的东西。”

“委员长的意思是这篇文章有问题?”陈布雷有些奇怪了,他看过中央日报地那篇文章,感到写得很好。很有说服力,把国共合作破裂时的蒋介石的难处说得很清楚,起到为蒋介石正名的目地。

“程沧波的文笔很好,可是他不懂政治宣传。”蒋介石慢吞吞的说:“文革那篇悼词的关键不在什么国共合作,关键在偏执二字,你们想想,连巫山这样的人都会被杀掉,其他人呢?如果把这点说明白了,以后谁还敢加入共C党。肃反是共C党的内耗,据说杀了很多人。江西、湘西都杀掉很多人,应该派些记者去采访一下,报道一下。还有在对待共C党投诚分子和逃亡分子上,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手段,只要他们签一份退出共C党地声明就可以了,共C党不是要杀他们吗,那我们就放他们,给他们活路。”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刘建绪真心称赞道:“委员长这个策略高明呀。”

蒋介石微微一笑接着说:“剿匪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共C党最厉害的武器不是他们有多少人,有多少枪,而是他们的政治理论。与他们相比,政府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财政能力都远远超过他们,屡剿不灭,只能说明我们自己笨。丢天下活该。所以此次围剿我们要根除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