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158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158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杰,年轻时还称得上,现在也越来越爱唠叨了,上次我刚说牙有点疼,她就开始大惊小怪了,又是吃药又是打针,差点就让去住院,真让人受不了。”汪精卫没想到他自嘲的话在蒋介石

有些刺耳,要不是看着汪精卫的面容真诚,蒋介石真是借题讥讽了。

“有病就该治病,别拖,拖久了就成了我这样。”蒋介石狐疑的说。

汪精卫没有听出其中含义摇头道:“所以现在我要是有点小毛病根本不敢让她知道,搞得党内同志都以为我怕老婆,成了典型的妻管严。”

蒋介石不由呵呵一笑,汪精卫怕老婆,已经成为党内的共识,只是没人敢当面提,原以为他不知道,没想到他是知道的。

“汪夫人博学多才,本身又是中央委员,可以当好你的贤内助。”蒋介石这时也开始恭维汪精卫。

两人说笑一阵,气氛顿时轻松起来,汪精卫这才说起来意,他拿出拟定的中央委员名单请蒋介石过目,然后好心的问:“我看你和王懋功都担任中央委员。你进常委。”

蒋介石心中顿时警觉起来,他不在意地说:“我一向主张军人不干政,我还是不当的好。”

汪精卫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想到蒋介石居然这样,转念一想明白了,蒋介石这是不赞成王懋功当中央委员,他心中略微有些奇怪,虽然他在拉拢王懋功,可是却也认为王懋功是蒋介石的心腹。不然蒋介石不会在东征时让王懋功留守看家。

“这可不行,两次东征,平叛。为党为国家立下卓越功勋,介石你正年富力强。应该多担重担。”汪精卫劝到。

蒋介石过了会才说:“我看我还是不要当什么中央委员了,现在没仗打了,我还是单纯点。当军校校长就行了。”

汪精卫心里有些生气,自己够低声下气了,蒋介石居然还不领情,他略一思索就说:“你这说的那里话,天下正是纷乱之时,岂会无仗可打,你不是提出了北伐议案吗,虽然现在还在辩论,不管能不能通过,北伐是总理的遗愿。我们迟早要进行。”

蒋介石这下才有些情绪了,他愤愤不平的说:“邓本殷最多还有一个月,鲍顾问与我谈过。革命必须向外扩展,北伐必须进行。加伦将军的也制定过作战计划,这鲍顾问还没走,季嘉山怎么就变了,北伐怎么就不合时宜了。”

蒋介石越说越气愤就差破口大骂了,汪精卫这才明白蒋介石为什么闹情绪,他没与季嘉山谈过,不知道季嘉山是怎么反对北伐的。

蒋介石最后才说:“兆铭,我们不能什么都听顾问的,他们毕竟只是我们请来地参谋,重大决策还是得我们自己拿主意。”

汪精卫点头答应,不过他心里却为难,国民政府成立到现在倚仗苏俄的地方不少,季嘉山是苏俄代表,另外共产党也听苏俄的,也就是听季嘉山地;因此季嘉山虽然只是顾问的身份,但对国民政府地事务有很大的发言权。

在内心里汪精卫对是否现在北伐也拿不定主意,他不是军人,对军事问题以前依靠加伦,现在依靠罗加觉夫。汪精卫在心里决定找季嘉山谈谈,同时也找鲍罗廷了解一下情况。

汪精卫此番来访得到一个结果和产生一个疑问,结果是那就是蒋介石不希望王懋功在政治上再进一步,不过他还不清楚这是蒋介石军人不干政的思想还是对王懋功地不信任,他希望是前者。疑问是鲍罗廷对蒋介石作了哪些承诺却没有告诉他。

因此汪精卫从蒋介石别墅出来后就直奔鲍公馆,鲍罗廷是一月六日接到回莫斯科的命令,但由于广东革命的巨大发展,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声望,除了极右的西山会议派外,广州国共两党人士都视其为政治上的舵手,虽然已经卸任,他的客厅还是坐着几个等候接见的人。

这些看到汪精卫纷纷站起来向他打招呼,汪精卫边向楼上走边含笑一一点头示意。鲍罗廷小书房有些散乱,书房里的东西正在收拾,部分书架已经空了,墙角放着几只木箱,看到汪精卫进门,鲍罗廷和穿银灰色西装的张国焘同时站起来,鲍罗廷笑着迎上来就要给他一个拥抱。

“很抱歉,主席先生,我这里太乱。”

汪精卫敏捷地躲开鲍罗廷的熊抱,摆手说:“没关系,很遗憾,鲍顾问,革命还未成功你就要走了。”

“哦,我会在莫斯科听到你们胜利的消息地。”鲍罗廷外表高兴,内心却充满苦涩,中国人不知道他的离开代表着莫斯科对整过政策地转变,但他是知道的。

“张先生,你好,我正要去找你,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汪精卫向张国焘伸出手,张国焘伸手握住汪精卫的手说:“听说鲍顾问要走,早就说来向鲍顾问道别,没想到前几天太忙,一直没时间,几天才寻到一点空闲。”

“汪,你这是找他还是找我?”鲍罗廷故作不满的问。

“都要找,来这里主

你,既然他也在,那就不用我再跑一趟。”汪精卫着拿出一份名单递给张国焘:“我这个主席就像交通警察,也像马戏团走钢丝的。协调是我的主要工作。”

“哦,您说地对,斯大林同志也经常这样说。”鲍罗廷呵呵笑道,他坐回自己的位置,张国焘和汪精卫都明白他的意思,最高职位本来就是协调,居中调度。

张国焘笑着接过名单,看了会他皱起眉头,这份名单上国民党左派和与汪精卫有关系的人居多。中间派除孙科外,叶楚怆、邵元冲都没有入选,而且共产党员中。除上届的人选全部入选外,还增加了吴玉章、薰必武、恽代英、杨安等人。这份名单没有尊重中共关于尽量争取左派的意向。

张国焘感到不妥,便尽量委婉的说:“汪主席,这份名单是最后的名单吗?”

汪精卫一愣。以为张国还不满意,心里有些为难,但还是说:“你们还有那些要求,都可以提,我回去再与大家商量。”

“哦,我认为应该做些调整,我党入选的人太多,而且叶楚怆,邵元冲这些人还是可以入选地,他们不是右派。是中派。”张国放缓语气,以商量的口吻说道。

汪精卫迷惑了,他看着张国焘。想知道他说的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如果只涉及贵党人员地话,你可以做些调整。”

张国焘听后。拿起笔就从名单上就在名单上勾掉自己和瞿秋白的名字,然后对汪精卫说:“我和秋白同志都没在国民党内担任职务了,不应该再选为中央委员,另外其他地中共党员也应该减少几个,这样才符合我党不多占中委的原意。”

汪精卫摇头说:“不,你和秋白先生是总理在世时遴选的,理该继续当选。”

“汪主席,贵党第一届中央委员有几个落选了,所以我党也应该有几个落选,这样才公平合理。”张国焘坚持说。

汪精卫心中不满,哪有这样体现公平地,明显是为了撇清自己,既然你们要躲在一边看热闹,我也不强求。于是他不再就这个问题说什么了。转而对鲍罗廷说了蒋介石的情况,问他与蒋介石就北伐谈过什么。

鲍罗廷这才明白蒋介石足病的真正原因,他苦笑一下就把当初自己与蒋介石关于北伐的谈话原原本本告诉了汪精卫,然后才说:“看来庄继华提出的三个法案让蒋介石认为他已经解决了政治经济策略,所以他想急着北伐了。”

汪精卫明白了,可张国焘却好奇的问:“顾问先生,您看庄继华的那三个法案能解决政治和经济的策略吗?”

鲍罗廷想想又摇头说:“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我原指的政治经济策略是指通过战争把革命推向全国,而这种革命必定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以及利益地重新分配方法。

据我猜想,庄的想法是通过这三个法案后,然后再进行社会经济变革,这样就可以把变革控制在三个法案之内。从国民党的角度来说,这三个法案是很高明地。”

有些话鲍罗廷是不能当作汪精卫的面说地,这三个法案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特别是私有财产保护法是非常不利于土地革命的,如果他还是总顾问他就要想办法拖延这个法案的制定,可现在……,这已经是季嘉山的问题了。

不过他也低估了庄继华,庄继华已经想到这个问题,因此他透过孙学会告诉参加制定法案的伍朝枢,要坚持首先制定私有财产保护法。

汪精卫走后,鲍罗廷才对张国焘说:“汪精卫对你们在上海与孙科他们的谈判非常不满意,因为这样做汪认为是向反对广州的国民党人讨好。”

张国焘淡淡的说:“我们也是希望国民党内更加团结,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国民革命,至于他怎么想就由他去吧。不过,我想知道您对蒋介石和汪精卫作何评价。”

鲍罗廷知道张国焘在问什么,西山会议派近期的活动明显尊蒋抑汪,张国焘的意思是蒋介石和汪精卫谁更可靠,但这个问题太难了,至少目前来说鲍罗廷认为他们都是可靠的,因此鲍罗廷没有作正面回答:“汪精卫和蒋介石性格上有差异,蒋介石是明显的军人,汪精卫性格偏柔,汪精卫博学多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要他负责时,他却常表示谦逊;蒋介石性格强硬,学识不足,但勇于承担责任。现在他们两人的合作还很顺利,不过需要有人在他们中间作润滑剂。可惜了廖仲恺,他本是最好的人选。”

 第二十七节 转变(四)

二天蒋介石依然足痛胸闷,没有出席大会,并再次向提出辞去一军军长职务。汪精卫心里很不满意,你蒋介石对季嘉山不满,不能拿党的会议来出气,况且二大是我汪精卫当主席主持的第一次大会,这个大会必须圆满,必须成功。汪精卫非常生气,但又不得不想办法,左思右想,只好找张静江出面动员蒋介石参加大会。

张静江当然知道蒋介石生病的原因,可不知出于何种缘故,既不拒绝,也不答应,只是告诉汪精卫,解铃还须系铃人,必须系铃人先去,他才有说头。

季嘉山衔汪精卫的厚望与罗加觉夫一同拜会蒋介石,蒋介石对他们的到来似乎早有心里准备,他放下手中的书略微抬抬屁股,简单的请他们坐下,而后就一语不发,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季嘉山却丝毫没感到自己受到的待遇与鲍罗廷有何差别。

季嘉山是个典型的俄罗斯军人,喜欢开门见山,开口就是北伐:“蒋将军,我不会支持北伐提案,因为仅以目前广东的军队而言,北伐不会取得胜利,就算获得军事上的一时胜利,政治上也会归于失败。”

蒋介石冷淡而又平静的问:“顾问先生何出此言?”

“广东的军队还远远谈不上是纯洁的革命军队,士兵的政治觉悟不高,高级军官一旦叛变就会导致整个军队的哗变,因此在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没有明显起色以前,北伐是不可能地。”季嘉山侃侃而谈。丝毫没注意到蒋介石脸色剧变。

“土尔其就是这样,革命最终为独裁者窃取,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防止这种情况在中国出现。”季嘉山接着说道。

“那么顾问先生认为中国的凯末尔会是谁呢?”蒋介石的语气如严冬的寒冰一样冷。

“不是具体指谁,而是现在的状况,中国大多数士兵只知道他们的长官,对革命道理理解不多。”罗加觉夫解释道。

凯末儿是土耳其的革命的领导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协约国军队占领伊斯坦布尔。土耳其面临被瓜分地危险,凯末儿率军奋起抵抗,这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