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1339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1339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看得出来,魏德迈非常谨慎,无论遣词用句都异常小心,生怕将华盛顿牵扯进来

庄继华点点头表示接受,魏德迈必须作出表示,否则他便很可能得到蒋介石的信任,进而让美国得到中国人的信任,这对中美长期关系产生严峻影响

蒋介石冷冷的说:“外交归外交,军事上的准备还是必须要作的,**,你引见下都作了那些准备”

庄继华闻言站起来走到地图前,开始引见他昨天的部署,众人注意的听着,随着庄继华的讲述,魏德迈心里愈加肯定,斯大林犯了个大错,庄继华仅仅在朝鲜留下四十万部队,其余部队几乎全部北调,包括两个机械化集团军个远征军,五个集团军,总兵力高达九十万之多,坦克装甲车两千多辆,作战飞机八百架,此外还能够随时从平津附近的机场增调

据他所知,苏俄远东部队的坦克装甲车和飞机,数量并不多,即便东北战区部队没有补充,也足以应付

但这场冲突却是美国不能接受的,会严峻影响美国为首的盟国阵营,同时对远东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的困难在于,很可能在苏军入侵初期,我军会处于困境,我们在北满只有八军和六军,总兵力不过十万人,为了弥补兵力不足,我已经命令戴安澜立刻将反正的满洲国防军整编起来,这样能够给我们增加十万兵力,不过,他们的装备很差,从苏俄战场上逃出来时,重武器几乎丢失殆尽

我判断斯大林的目的并非是东北全境,而是希望占领东北北部一部分地区,为将来处理远东和蒙古问题占据主动”

这就是庄继华的强项,从军事到政治再到外交,抽丝剥茧,从战略高度展开分析,往往十发九中

“斯大林一旦达到目的,必定要求政治处理,而后拖延谈判,为苏军留在北满提供机会,直到蒙古问题处理”庄继华面无表情的说道:“为此,我们必须在外交上采取主动,告诉盟友,我们不接受苏军的理由,一旦苏军越境,我们将视为对**的侵略,我们将调动我们所有力量进行反击,直到将苏军赶出中国领土

作为回应,我军能够分出一部分兵力,越境向海参威进攻,我建议派一军和112军执行这个任务,只需攻下海参威,就算北满有失,我们也能占据主动”

“如果苏军阻止呢?”史迪威忽然开口问道

庄继华冷笑一声:“斯大林能够追击日军进入我东北而不走,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追击日军进入海参威?战场上不测很多,大概,也可能,我们将一支苏军部队当作日军给消灭了”

“庄将军,你想过没有,这样会让事态失控,对外交处理极其不利”魏德迈对庄继华**裸的要挟感到惊讶,他非常担心,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冲突将越来越大,难以控制

“这场冲突是斯大林挑起的,我们是被动应战,”庄继华平静的反驳道:“没有只准他打我们,我们不能打他的道理这一仗胜利了,至少能够保证东北疆十年和平”

布雷恩心里盘算,入侵东北,苏军势必投入重兵,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方向上兵力势必不多,中国十万重兵进入苏境,在兵力上占优势,攻下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可能的

“**,你判断苏军总兵力有多少?调走这两个军后,兵力够吗?”白崇禧问道

“根据伪满洲国官员和将领提供的情报,我估计苏俄远东方面军大约四十万到四十五万,不过,必须考虑到斯大林有可能抽调蒙古方面军,所以他们的总兵力在六十万上下,考虑到必须分出一部分兵力向符拉迪沃斯托克进攻,苏军能投入进攻东北的大约在五十五万到六十万这个数字已经是很宽泛的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苏军兵力在五十万上下”

“我军北上的部队九十万,就算一军112军挺进苏境,我军在苏军正面还有八十万,兵力远远过他们”

“不能轻敌,”白崇禧摇头说,他转向蒋介石:“委员长,斯大林既然从蒙古抽调部队,卫立煌同样能够向东移动,让傅作义率领三十五军八十六军九十四军,总共十五万部队东进,向东北靠拢,随时准备支援东北战场”

蒋介石略微思索便一口答应:“健生此意甚好,就这样办,辞修,立刻起草命令,告诉卫立煌,组建东进兵团,东进兵团由三十五军八十六军九十四军暂编骑兵第四军组成,由傅作义担任总司令”

“是,委员长”陈诚面无表情的答道,白崇禧的建议其实他已经想到了,只是没等到他开口,白崇禧便抢先说出来了

陈诚心情有些郁闷,来的时候他还比较有信心,认为这次蒋介石可能会严惩庄继华,乐观点估计有可能解除他的职务,让他或杜聿明代理,可不管是谁,只需不是庄继华,这一仗之后,他便能够谋求出任东北战区

可是蒋介石一见到庄继华,好像火气就突然消了,板子举得高高的,却是悄然落下,庄继华毫毛未伤

在距离会议室不远的另一个小院内,杨永泰心中却崎岖不定,宋美龄端着茶杯,正全神贯注的看着他

“夫人,我想我已经了解**的目的了”杨永泰终究开口了,宋美龄悄然舒口气,抿口茶,将杯子放下

“还请先生注释”

宋美龄一到这里便将刚才的疑惑和庄继华的建议细致告诉了杨永泰,杨永泰再结合刚才庄继华的表现和这十多年对他的了解,判断出了他的目的,不过杨永泰非常犹豫,是不是要说出来

杨永泰在外表上看是比较西化的,可内心他遵循的是儒家哲学,忠君,是儒家重要思想观念;杨永泰在对蒋介石的忠和庄继华的友谊之间挣扎良久,蒋介石很可能不赞成庄继华的想法,如此便会加快对付庄继华的步骤,以至可能断然下令解除他的职务

犹豫半响,杨永泰最后还是向自己的本源妥协:“**的着眼点落在战后,夫人,现在我能够断定,**在战争之初便深信,我们会获得胜利,所以在那时,他便开始着手处理战后的问题”

“战后国内面临的情况是,国共两党,两个政府,两支军队,内战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他不希望这样,他认为战后国家应该象美国那样,通过选举,实现两党轮番执政”

“如此说来,以前还有这次,他都是有意在协助gcd了?”宋美龄问

“也不完全这样,有些时候也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夫人,”杨永泰正色看着宋美龄:“战争之初,敌强我弱,gcd的敌后抗战根据地牵制了大批日军,缓解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所以他数次协助他们,目的是稳住敌后战场,为正面战场赢得时间

反攻的时候也是同样道理,敌后战场能够配合正面反攻,所以他也不得不协助他们夫人,**亲共,但绝不会投共,这从他数次与gcd谈判和郝鹏举事件中的强硬便可知

刚才**说了一句话,国共两党之间缺乏信任,所以这些年他不断在作这项工作,推进两党之间的信任

无论是在豫东给陈g粮食,还是收编陈g部队,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宋美龄这才恍然大悟,当初庄继华和陈g在她面前演了场戏,她心里有些恼怒,可想了想又叹口气,以庄继华当时的处境来看,也只能这样

“那他在郝鹏举事件中为什么又这样强硬呢?丝毫不给gcd台阶?”宋美龄又想起另一个问题,当初庄继华多强硬,以至已经调动部队,准备大打出手

“这就是他的另一面,”杨永泰思索着说:“他在四川便是这样川军阀众多,相互之间争斗不休,**一边扶持杨森李家钰他们,另一边拉住邓锡侯田颂尧;可他一直没有动摇刘湘力量,也不让杨森和邓锡侯他们去挑战刘湘的权力;相反如果他们这样作了,他还会进行压制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需要四川稳定

动摇了刘湘的统治川便会乱,这将阻碍他要做的事夫人,**分寸上拿捏极好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郝鹏举事件中的强硬是为了警告gcd,为什么要警告gcd呢?这是因为,在山东会战后,两党因为抢地盘发生的冲突越来越多,而且gcd这样公然策反,势必影响两党信任,所以他一定要强硬”

杨永泰的分析环环相扣,几乎将庄继华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全部看透,但他不知道,庄继华在这上面走得远,因为他比杨永泰了解蒋介石

!@#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六节 突破(一)

全文字无广告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六节突破一

东北战云密布,制造这场战云的克林姆林宫却十分平静,忽然一声愤怒的吼叫打破了这个平静

“mzd”

等候接见的官员们屏息噤声,开始祈祷待会自己进去时,斯大林的心情已经转变

华西列夫斯基默默的看着斯大林,他心里有些疑惑,不知道为什么,斯大林在处理中国事务时,总是有些感情用事,与他以往的冷静明智完全不同

斯大林的愤怒是莫洛托夫带来的,莫洛托夫刚刚带来潘友的演讲,中国政府已经知道苏军将追击日军进入东北的消息,为此中国政府通报他,如果苏军进入东北,将视为对中国的侵略,队将进行反击;其次,队将对盘踞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日军展开进攻

这是中国人发出的严峻警告以至能够说是最后通牒

美国政府的照会随即送到,罗斯福在照会中的用词非常委婉,但含义却非常清楚,东北地区已经被队控制,即便有小股日军残余,相信队也能将消灭,当前,战争正处在关键时辰,希特勒德国的武装力量依旧强大,盟国应该集中全部力量消灭这个顽强的敌人;“我们的另外一个敌人,日本,他们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遭到沉重打击,远东形势发展很顺利,盟国之间应该搁置分歧,团结一心,…”

至于中国,是群情激昂,国民政府发表公开声明,揭露苏俄的真实目的,社会各界纷纷支持,重庆学生将抗议腾送到重庆大使馆,各大城市市民纷纷上街**,伪南京政府趁机向重庆摇动橄榄枝,表示愿意与重庆政府合作,共同抗击苏俄入侵

间接面对苏军的东北战区,战区司令庄继华和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发表联合公告,告诉东北民众,东北战区百万大军绝不会象十多年前那样,一枪不放放弃东北,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将为东北的每一寸土地而战

“…我们将东北城市作战,将在东北的乡村作战,将在东北的山林作战,我们将为东北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黑龙江地区,八军迅展开,戴安澜没有收缩部队,而是将四十四师和反正的伪满洲国防军二十六师派驻到中苏边境地区,接管这里的筑垒地带,以迟滞苏军,三十九师会同伪满洲国防军西进伊春地区,并尽可能向北展开字电子腾免费下载

南下的11军在齐齐哈尔地区被**拦住,传达了战区司令部命令,命令他们立刻返回驻地,准备抗击苏军入侵,但11军置之不理依旧坚持南下

中国方面如此迅的作出反应,很明显是情报泄露,种种迹象判断,是延安有意泄露了情报斯大林非常悔恨,当初就不该通报延安,导致被阴暗窑洞内的那个教腾匠给耍了

“斯大林同志,我建议暂时停止或取消远东方面军的行动,远东方面军应派出主力收复符拉迪沃斯托克,如果被队占领,将来我们会被动”

华西列夫斯基本就不赞成在远东展开军事行动,远东方面军实力薄弱,又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部队很疲惫,急需休整,而且就算休整结束,也不应该与中国发生冲突可惜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