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1163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1163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山大怒:“冈村司令官的命令是协助我指挥,而我们是属于有末精三将军指挥!”

冈村宁次的命令很清楚,迁政信过来是协助他指挥军队,他原本就对这道命令很是反感。协助他指挥,这自己就是有不信任的暗示。并且为什么派这个家伙来”他在南方战场就知道这个讨厌的,尽惹麻烦的家伙。

“我代表了派遣军司令部”,迁政信根本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他是派遣军的代表,并不是松山的下属”松山应该服从他的指挥:“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继续连结进攻,消灭支那第五军,并将这个决定通报有末精三将军。另外,我不认为我们应该服从有末精三将军的指挥,他对我们没有管辖权!”

没等松山开。”迁政信进一步道:“平津会战是我们必须取胜的决战,陛下,国民都在期待我们胜利的消息”可我们总是退却,退却”能打赢战争吗!”

“阁下!”一个青年顾问冲出来情绪激动的叫道:“只要我们进攻,第五师团再从东面进攻,我们完全可以消灭夹那军!”

这支五十六师团是在缅北会战中被全歼后重建的,在密支那会战中是日军中唯一取胜的军队,在随后缅甸再没有产生大的会战,随后中国战场呈现巨变,五十六师团增援中国战场,可以这样,这支五十六师团还没有受到过中队的冲击,全军上下依旧傲气十足,看不起中队“阁下!下命令吧!”年青的军官们齐声叫道。

松山心中又气又急又无奈,手下的这些年轻军官们,战意盎然,可命令却是让他们退却,急中生智下,他想出个主意:“我们是不是归有末精三将军指挥,我想我们可以给派遣军司令部去电,请冈村司令官判决!”

迁政信早就料到松山有这么一,他冷笑声叫道:“阁下,战机稍纵即逝,如果您没有信心,我可以率领军队进攻,战后不需要承担责任!”

“太过分了!”松山怒视迁政信咆哮道:“现在我还是师团长,师团全体人员必须服从我的命令!”

“那么,阁下就下命令吧!”先前那个军官又上前一步,神情激动的大声叫道。

松山现在很是为难,迁政信在旁边虎视眈眈,他不知道如果他不下命令,迁政信会作出什么疯狂的举动。

犹豫片刻,松山决定妥协:“好吧,我们继续进攻,不过,如果明天天明还没有故果,我们就必须辙退。”

“是!”顾问转身便要出去,迁政信连忙叫住他:“请等等”,正准备出去的军官们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迁政信不知道他要作什么。

迁政信转身对松山:“阁下,就这样进攻是不可的,必须加强军力,我建议,从第八师团抽调第5;17联队北上,加入攻击军队,留下31联队戍守永定河北岸。”,松山想了想感到此举可行,第5第17联队是第八师团主力,有他们加入进攻,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即便要退却也要有掩护军队,31联队正好可以掩护。

不过松山出于谨慎还走向有末精三去电述说他决定在今晚作最后的努力,请有末精三命令中岛康健加以配合。

有末精三接电后又惊又怒,连续去电要求他抛却进攻,立即后撤,同时再次警告,如果因为他的举措,让军队受损,将追究他的责任。

松山现在已经没体例了,军队开始依照摆设运动,第八师团师团长横山静雄率师团主力连夜向榆垡运动。这次进攻甚至不是松山制定,而是迁政信直接插手。

迁政信将三个联队分成三部,从北到南向榆垡策动进攻,迁政信作出规定,所有指挥官必须身先士卒,务必以尸山血海之势,压垮支那军,全部装上刺刀,师团后勤人员都要作好战斗准备,包含师团战地医院的医务人员。

凌晨两点,一队人影悄悄向榆垡外围阵地摸去,榆垡镇内静悄悄的,经过两天的战斗,第五集团军的军力散布已经被日军查清楚了,第六军在庞各庄周围,49师和暂编55师顶在前面,93师负责庞各庄到榆垡的联系;榆垡镇由96师负责戍守,新编四十三师在榆垡以东防御第五师团的进攻,两百师在榆垡以南,负责守御榆垡到永定河的地段。不过由于第五师团的攻势猛烈,二百师主力两个旅已径前调,支援新编四十三师,剩下一个旅,第五集团军坦克还在永定河南,加入对固安的进攻。

人影悄悄在中队阵地前三百米的处所隐蔽下来,十几分钟后,炮声响起,炮弹一发发落到中队的阵地上,几分钟后,中国炮兵开始还击,第五军的105榴弹炮向呈现炮口火光的处所开火。

以往双方会迅速形成炮战,可这第二天军炮兵却没有管中国炮兵阵地,而是继续向前沿阵地倾泻炮弹。

第五集团军的集团军司令部就设在榆垡镇内,范汉杰已经接到庄继华的命令,知道黎明邱清泉将渡河进行还击,日军进攻正是他希望的,于是命令前沿坚守。

“邱清泉黎明渡河,鬼子现在进攻正是好事,告诉弟兄们,这是鬼子的最后一次进攻,打退他们!”

范汉杰同时向庄继华述说了日军的攻势,这让庄继华一直提着的心落下来,迁政信的疯狂让庄继华产生了误判。在傍晚之时,他接到卫立煌的电报,军队提前一天达到目的地,军队开始在前沿展开,八路军新四军已经开始清扛外围日军。

庄继华没想到,范汉杰更没料到今晚日军的进攻如此疯狂,镇内的炮兵开始还击时,范汉杰还有一丝疑惑,可这丝疑惑很快被日军上当的喜悦淹没。可日军的进攻真正开始后,他才发现有问题子。

日军的攻击很是疯狂,日军的炮击还没停,乒兵便开始冲击,指挥官全部冲在最前面,所有士兵一律上刺刀,炮声一停便冲上阵地,激战随即在阵地各个角落展开。

日军的突然进攻,让前沿军队没有时间依照战术手册后撤,只能就地隐蔽,炮火一停,便从防炮洞中冲出来,火光中,刚刚从废墟中冲出来的中国士兵抬头便看见冲上来的日军,手中的步枪还没来得及射击,雪亮的刺刀便插入胸膛。

“嗒!嗒!嗒!”,侥幸躲过刺刀的士兵开始还击,瞬间第一波攻击的日军便倒下一半,但情况没有缓和,刚刚倒下,后面一波的日军跃过尸体冲上阵地,来自久留米的矿工以他们特有的刚毅,丝毫失落臂迎面射来的弹雨,冲上一波接一波的冲上阵地。

枪管打红了,子弹打光了,来不及换上弹匣,白刃格斗随即在阵地各个角落展开,兽性的呼叫,濒死的惨叫,从阵地各处响起。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二节 反击之反击(十二)

夹河镇原本是滁河西岸一个村庄,位于滁河下游一百多里处,滁河在这里刚好拐了一个弯,将整个村庄半包起来,正因为如此,这里才取名为夹河村。 /

夹河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又有滁河河水灌溉,这里村民生活安逸,加上河水在这里拐弯,不少船家行船至此,都会上岸歇歇脚,休息一下,将肚子填饱,有了气力后再行船冲上弯口。数百年后,夹河村渐渐变成了一个市镇,沿河酒楼,客栈林立,商贸繁盛。百姓也由原本数百人发展到二千多人。

十多天前,一支数千人马的汉军由此经过,看中夹河镇的地理位置优越,在这里设立了一个补给兵站,无数物资通过船只运送到这里,暂时存放后,再由陆路运送到前线。

同时镇中也驻进了三个排的守军和近千名民大,让原本热闹的夹河镇变得更加热闹。

对于汉军的突然到来,刚开始夹河镇的百姓有一点不安,依靠地理位置的优势,这一年多时间虽然清廷增加了不少税收,这里的镇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不过还算过得去,若是兵灾一起,谁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

不过不管愿不愿意,显然不是他们能够决定,只能寄希望于汉军真如传说中对百姓秋毫无犯,一天之后,夹河镇的民众就放下心来,汉军军纪果然好的出奇,非但没有调戏女眷之事发生,买卖什么都照价付钱,付得不是清廷那种当十、当百,甚至直接是白锡所制的钱,而是黄澄澄十足铜钱和白花花的银元。就是征用镇中祠堂和几家大户的房子,也掏出了白花花的银元补偿。

这可奇了什么时候官府征冉东西有过补偿,镇上几位老夫子虽然心中还有点不乐意,镇民却对汉军已经信服,对汉军也变得不那冻害怕起来。

杜融甫带着两名卫兵,沿着河道巡视杜融甫正是夹河镇兵站负责人,他在军中的职务是连副,本以为这一仗打完,他就可以由连副顺利转为连长,没想到却分到一个看守兵站的差事,这让杜融甫有点郁闷,这里离前线一百多里谁敢打兵站的主意?

不过这里的物资对于前线的作战来说无疑非常重要,杜融甫侧是没敢太大意,三个排的兵力,其中一个排放出外面警戒,两个排留守营地。

汉军每排标准兵力为三十六人,一个加强连五排,战兵一百八十人,医护、通讯、警卫、炊事班连长和连副等后勤人员加起来二百一十人。

守卫夹河镇兵站的汉军作战部队一百零八人,加上其余人员,共计一百二十人,事实上汉军后勤人员只要拿上枪,同样能够战斗。

“杜长官好。”几名镇民与杜融甫相遇连忙笑着打招呼,脸上并没有害怕之色,他们头上的辫子也已经剪去。

“老乡好。”杜融甫回道。

如今汉军在这里驻扎才半个月,军民关系能如此融洽,得益于前些日子汉军向镇上招募了二百民夫。

前些天运过来的东西太多,跟随的民夫忙不过来,杜融甫出钱招募镇上青年帮忙,每人一天一百五十铜钱,管饭,汉军一宣传呼啦啦镇上四百多青壮全部参与了搬运。

虽然一天下来累得半死,可是拿着手中响当当的一百五十文铜钱吃着香啧啧的饭菜,大家心中都觉得值,中午、晚上两顿都是白米饭加馒头,还有红烧肉和鱼干蔬菜。

夹河镇镇民虽然勉强可以混个饱,只是一年中能放开吃白米和红烧肉到饱的日子也只有过年时会才有,不少人兴高采烈的道提前过年,纷纷向汉军打听以后这样的机会还有没有。

杜融甫当即表示可以招募民夫,每月三块银元,包吃包住,三块银元虽然不如一天一百五十文多,只是对这些镇民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当即就有三百多人报名,杜融甫挑选了二百人进入民夫队列,没有挑到之人只好失望而归。

就地招募民夫,正是汉军的政策,这样可以省下后方输送民夫的麻烦,而且容易得到当地人的认可,果然,在二百青壮成为汉军民夫后,夹河镇的镇民马上把汉军当成自己人,除了少部分人外,大多数人头上的辫子不用汉军强令就自己剪了。

住在滁州河边上,夹河镇的镇民也算消息灵通,自从汉军起事以来,以前的朝廷就没有打过一次胜仗,既然汉军打过来了,朝廷军队再想打过来就难了,因此对剪辫也没有太多害怕,夹河镇的镇民才会如此痛快剪去辫子。

就在杜融甫沿河巡视时,夹河镇一个客栈内,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在悄声交谈。

“马猴子,你真确定了,这里的短毛真的只有一百人?若是情报有误,误了李大人的大事,别怪我没有提醒你,李大人可饶不了你。”一个三十多岁,紫膛脸的汉子道。

这名紫膛脸的汉子名叫周盛传,正是死去的周盛波弟弟,周家六兄弟,分别为盛余、盛选、盛华、盛波、盛传、盛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