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1131部分

民国投机者-第1131部分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笠原幸雄告诉他,满洲**队只有在有皇军督战的情况才会作战,如果没有皇军督战,这些士兵便会逃跑,在前期蒙古作战中就发生过,两千名苏蒙联军向一万满洲国防军进攻,战斗只持续了半个小时,满洲国防军就崩溃了。此外如果没有军部的命令,关东军不能擅自入关。

对后一个理由,立高之助嗤之以鼻,从九一八到现在,关东军擅自行动还少了。但笠原幸雄以此为理由,让他也没办法。除了笠原幸雄的拒绝外,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始终没有见他,这说明梅津美治郎也不赞同冈村宁次的建议,看来他这次的使命很可能要失败而归,今天他打算作最后一次努力,争取见到梅津美治郎,说服他。

“立高君。”

立高之助扭头见是关东军副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立高之助转身向秦彦三郎敬礼,然后问:“今天怎么啦?有什么事吗?”

“你不知道?石原来了。”秦彦三郎虽略有些惊讶,也不以为意。

“石原?总长?”立高之助有点意外,秦彦三郎点点头:“走吧,我们一起上去。”

秦彦三郎并不知道立高之助的来意,立高之助的来意是军事机密,只有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笠原幸雄知道。秦彦三郎也没有问他,领头向楼上走去,立高之助跟在他身后,辻政信跟在他身后。

辻政信也参与了与笠原幸雄的会谈,立高之助对他谈不上讨厌,不过也不喜欢,可这次到新京,却明显感到关东军司令部对这家伙的两种不同态度,中下级军官很喜欢他,高级将领却很讨厌他。

在与笠原幸雄的谈判中,辻政信的话很少,谈判结束后,辻政信便一溜烟不见了,回来也没告诉他到底作什么去了。

二楼的情况要比一楼好多了,不过经过办公室mén口时,立高之助也注意到,房间内的军官们的神情也有些怪异,关东军司令部大楼有三层楼,梅津美治郎的办公室不在三楼,而是在二楼。

秦彦三郎将立高之助带进自己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便在第一课的旁边,办公室很传统,不大但五脏俱全,立高之助站在那没有动,日军规则非常严,高军衔没说话,下级军官只能站着,辻政信站在他身后两步。

“立高君,不用拘束,随意吧。”秦彦三郎面带微笑,他对立高之助的印象很好,当年华北派遣军和关东军联手推动对苏作战,关东军出面的便是秦彦三郎。

“谢谢,”立高之助还是按照日本人的礼节先向秦彦三郎答谢,然后将军大衣脱下,扔在长沙发上,辻政信则老老实实的脱下军大衣,捧在臂弯,坐在另一边,很快秦彦三郎的勤务兵给两人端来茶。

“去给报告笠原参谋长,立高君到了。”秦彦三郎吩咐勤务兵,勤务兵答应后转身出去,同时将mén小心的拉上。

秦彦三郎望着立高之助,微微摇头:“立高君,情绪不高呀。”

“高不起来。”立高之助端起茶抿了口:“华北敌情严重,司令官jiāo付的任务没有完成,唉,秦彦君,石原大将来关东军做什么?”

秦彦三郎微微叹口气,走到立高之助的旁边坐下,苦笑下说:“石原君提出了新战略,可内阁不批,只好另寻途径。”

秦彦三郎与国内有联系,对石原的来意很清楚,立高之助眉máo微扬:“哦,石原大将是位值得钦佩的前辈,不知道他的战略是什么?是不是又是放弃江南?”

“有一部分是,”秦彦三郎说:“石原提出,放弃江南,将江南部队和华北部队全部撤到满洲,与支那军在满洲外围决战,一战消灭支那jīng锐,迫使蒋介石求和。”

“求和?”立高之助一愣,随即看到秦彦三郎的神sè,明白这是反话,现在最需要和平的是日本:“看来冈村司令和石原大将对华北决战的看法基本相同,只是处理方式不同。”

“怎么?冈村司令官也认为华北派遣军应该后撤到满洲?”秦彦三郎有些奇怪了,按照日军的传统,这中撤退对司令官的影响非常坏,是懦弱,会受到同僚的奚落,严重的话还会上军事法庭。

立高之助摇头,苦笑说:“不是,是关东军主力出击华北,在平津地区与支那军决战。”

秦彦三郎不由傻了,关东军主力出击华北?远东和蒙古不要了?良久才苦笑下:“四十万皇军。六年前,十万皇军可以从北平杀到太原,三十万皇军可以从上海杀到南京,可现在,唉,真是没想到。”

立高之助也沉重的叹口气,辻政信这时开口了:“长官,我认为这其中是有原因的,固然支那军战斗力上升,但也远没到那种,我认为一个皇军士兵可以抵挡三个支那士兵,如此算下来,华北派遣军与支那军的兵力差距并没有想象的大,关东军可以向华北增援十万兵力,就能弥补兵力差距。”

立高之助心中冷笑两声,日本军队还在作那种种族美梦,开战之初,认为一个日军士兵可当作十个支那士兵,那不是因为什么武士道,而是装备的差距,中**队装备太差,除了西南出来的几支部队,其余部队,一个师,上万人一次齐shè的弹yào量还赶不上日军一个大队。

但经过六年战争,中**队,至少华北派遣军面对的中国jīng锐,在装备上已经超过日军,此外还拥有空中优势。鄂北会战,山东会战,日军惨败,这几次会战无不是中**队集结了四到五倍的兵力,但在这样的兵力下,日军丝毫没有还手之力,这说明三倍兵力对比根本行不通,最多是一比二,增加十万兵力,也就是六十万对两百万,兵力差距依旧非常大。

但无论立高之助还是秦彦三郎都无意反驳辻政信,秦彦三郎这下明白了笠原幸雄为什么在上次会谈后,那么忧心重重。笠原幸雄在华北担任过参谋长,第二次津浦路会战,他就是参谋长,对中国战场很了解,当知道冈村宁次的计划后,他便明白其中难处。

“十万?”立高之助在心中默默算了下,却露出些许苦笑:“司令官要求二十到三十万万,如果不行,十万或许可以回去了。”

“有没有十万,冈村君都会让你回去的,他怎么会让华北双壁离开呢?”秦彦三郎开了个玩笑,可在心里他却感到为难了,关东军jīng华早已经chōu调一空,被严重削弱,再chōu调了十多万部队增援华,远东和蒙古难道就放弃?

“报告,”秦彦三郎的勤务兵进来:“司令官请立高将军到他的办公室去。”

立高之助站起来整整军装,将大衣拿起来,向秦彦三郎告辞,辻政信却穿好大衣,似乎是要出mén。俩人沿着有些安静的走廊走向走廊尽头的梅津美治郎的办公室。

梅津美治郎的办公室内不但有笠原幸雄还有石原莞尔,三人成品字坐下,石原居中,梅津美治郎和笠原幸雄分坐左右。

“立高君,进来坐吧。”

没等立高之助敬礼,梅津美治郎便招呼他进去,立高之助按照军中礼仪向三人敬礼,然后才进去坐下,在这种场合,辻政信一般是没有座位的,不过梅津美治郎依旧请他坐下。

“立高君,你来已经两周了,我一直没见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答复冈村君的要求。”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三节 战鼓(十三)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章狂澜第三节战鼓

梅津美治郎看上很和气,完全没有上位者的,显得文质彬彬,在立高之助的印象中,梅津美治郎是个公开反对军人干政的日本军人,他极其厌恶日军中的下克上传统,特别是陆军频繁使用手段倒阁,不过这妨碍在几年前,他纵容关东军下属和华北派遣军联手bī内阁同意发动对苏战争。//

“为什么呢?阁下。”立高之助有些不解,无论是同意还是反对,都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回答,这个让他很是不解。

“华北决战态势已成,”梅津美治郎站起来走到旁边的桌上拿起地图,摊开在茶几上,立高之助发现这是张华北地图:“已经查明番号的支那军有一百五十万,北线支那军兵力还不知道,华北派遣军有兵力四十五万左右,如果是卢沟桥事变时的皇军,四十五万兵力也略显不足。

淞沪作战时,皇军投入兵力大约四十万,支那军投入大约八十万jīng锐,经过六年战争,支那军无论装备还是训练都大幅提高,相反,皇军的实力却在,”梅津美治郎略微停顿:“很遗憾,我认为在下降,这主要表现在兵员和装备。”

立高之助感觉到,当梅津美治郎说道皇军实力下降时,身后的辻政信情绪略有些波动,不过也就那么一下便过去了。

“我研究过支那将军,”立高之助心中一叹又涌起股自豪,在日军将领中,研究先生的很多,没有一个日军将领击败过先生,从松井石根到冈村宁次,到过中国的将领,好像只有东条英机,没有在先生手上败过,那是他在中国的时间短,没有去过南方。先生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日军将领以击败先生为荣,冈村宁次研究过他,西尾寿造研究过他,板垣征四郎研究过他,没想到远在满洲的梅津美治郎也在研究他。

“从南京到山东会战,我研究了支那将军所有能找到的作战部署,这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但这次他却一反常态,这么早便将全部实力展现出来,其中是什么目的呢?”梅津美治郎沉凝下断然说道:“他是想决战,他希望帝国集中jīng锐,在华北平原与他决战,他对获得胜利有充分信心。”

“支那军有一百五十万,其中经过整编的支那师团至少有一百二十万,整编过的支那军,与皇军的战斗力相比,二比一,此外,支那将军还有空中优势,这些都是支那将军信心的来源。不过,我认为,他的信心很有道理,在华北决战对支那将军有利。”

立高之助心沉下去了,梅津美治郎的判断与他相同,所以他希望能在华北决战,最好能将关东军一部分,比如说十万,五十五万日军正好满足先生的胃口。

“可是,…”立高之助刚张口便被梅津美治郎挥手制止,梅津美治郎接着说:“可不在华北决战呢?石原君提出后撤到满洲边境,但平津失守,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极大,苏俄现在还算安静,可如果平津一旦失守,苏俄会作出什么反应呢?

关东军被削弱得很厉害,如果,支那军bī近满洲国,苏军绝不会坐看,他们一定会争取抢先进入东北,这个问题,看看斯大林在德黑兰的要求便知道了。那时,关东军和华北派遣军便面临支那军和苏军的两线夹攻,情况会变得更加危险。”

说到这里,梅津美治郎走到立高之助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膀:“立高君,你是华北双壁,在战略上极其出sè,我想听听你的观点。注意,我要的不是冈村君的。”

最后这句补充,让立高之助变得极为尴尬。在梅津美治郎看来,冈村宁次要守住华北,那是他作为华北派遣军司令,必须要做的。可他不希望立高之助以完成冈村任务的方式来谈论这个问题。

但立高之助作为华北派遣军成员,自然应该站在华北派遣军的立场上;可梅津美治郎要求的却是站在全局上,将中国战场和苏俄战场,将华北派遣军和关东军作为一个整体。

立高之助沉默下,微微想了下,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笠原幸雄和石原莞尔都很有兴趣的望着他,笠原幸雄对他是了解的,在第二次津浦路会战中,立高之助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