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倾国时代 >

第33部分

倾国时代-第33部分

小说: 倾国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8第三十八章
    真金大惊又复大怒;内中还夹杂着大惑不解,忙追问有谁去过牢房。

    看守苦着脸道:“没旁人;只头晌贺姑娘带着那个丫头进去过。”

    真金追问道:“就是此刻锁在牢里的那个丫头?”

    看守道:“不是她是谁?”说到最后一个字他声音中已带了哭腔——死囚越狱;按蒙古人的规矩;看守之人便是死罪!

    真金立刻道:“带我去看——速速命人封锁城门;捉拿逃犯!”

    那死牢造得牢固已极,四周墙壁俱是百来斤重的大石砌成,除一扇进出的铁门外;连窗户也没有一扇。因此看守只需防着犯人自尽,丝毫不用担心有人逃走。可偏偏这个犯人关进去不到一天;就在看守的眼皮底下逃走了!

    真金一进牢房就看见这几日服侍兰芽的那个小丫头穿着周察的衣服、眼泪汪汪地锁在那里;口中鼓鼓囊囊不知被塞了些什么东西。

    真金向她注目移时;示意看守将她放开。

    小丫头一解下来就嚎啕大哭,将早晨兰芽如何带她进来、又如何趁看守不注意在外头桌上拿了钥匙、如何堵住她的嘴,命她跟周察换了衣服、又如何大摇大摆将周察带了出去,却将她锁在这里——一五一十,口说手比,喊冤叫屈。

    又连带骂那看守道“是个死人,给人偷去了钥匙都不知道”!又苦苦哀求真金:“求求王爷,奴婢伺候不来贺姑娘,求王爷另派奴婢个去处罢!”

    真金只听得目眩神迷、作声不得。过了片刻,问那看守:“牢房的钥匙,你平素放在何处?”

    看守辩解道:“钥匙就放在外头桌上,只送饭时才能用到。若不是你们……你们……谁能想到……”

    他向小丫头怒目而视,显是欲加指责,但看了真金一眼,又忍住不说。

    真金把双拳攥得噼啪直响,清秀的面孔上青筋不住跳,一咬牙,掉头就走,大步向后园而来。

    此时阖府都已惊动,下头人窃窃私语,都知走了死囚,但详情却还不知。

    真金来到兰芽房前,但见房门紧闭。他“砰”地一脚把门踹开,一眼看见兰芽正坐在床边喝茶。

    真金喘着粗气看她,双目几欲喷火。兰芽轻轻一笑,放下杯子问道:“那小丫头死了么?”

    真金原就气愤到了极点,哪禁得住她再加挑衅,当下一个箭步冲到她身前,不假思索扬手便打了她一记耳光!

    这一记耳光打过,真金一愣,兰芽亦是一愣,两人一站一坐,四目相对,都呆了片刻。

    兰芽首先回过神来,见适才擦脸的茉莉粉敞着盖放在桌上,她伸臂用力一扫——一盒香粉飞起来,半点不拉尽数扣在了真金身上,连脸上都溅了许多!

    真金给茉莉粉这么一泼,晕头晕脑地打了个喷嚏,三丈高的怒火也不知为什么反倒消退了一些。他抹一把脸,颓然坐到了地上,望着兰芽喃喃道:“小丫头,你疯了?”

    见兰芽听而不闻,他摇头苦笑:“你要跟我作对,法子多得是。怎么就能想起来去放周察?那是欺你辱你的仇人,你为了气我,就……”

    兰芽打断话头,冷笑一声:“想不到燕王爷的气魄竟如此之小!我放走周察,就是为了气你一气?”

    真金扬起白花花的脸,惊奇问道:“那是为什么?”

    兰芽道:“他既得罪你们到了死地里,此一去但凡不肯隐姓埋名、平凡终老,那便只有一条路:投奔我大宋!嗯,王爷你也说过,这人称得上是个人物。他自己也说,你们打下襄阳,原是他的功劳。这样一个乱世枭雄,能弃暗投明,为我大宋所用——一加一减,这笔帐王爷不会算不清楚罢?”

    真金极缓地拍手,眼中射出奇异的光芒:“说得好!说得妙!你不能登坛拜将,号令三军,当真可惜。但有一节,两军对阵时,那周察身上血债累累,这样的人,他敢不敢投敌?就算他敢,你们的人就不杀他?”

    兰芽随口吟道:“‘重耳凭五贤,小白相射钩,能隆二伯主,安问党与仇!’连这点胸襟都没有,如何掌兵抗敌?”注(1)

    真金像不认识一样看着兰芽,目不转睛:“原来只当你是个有几分性情的奇女子,谁想今日看来,竟还生着一副豪杰王者的肝胆!”

    他忽然仰首大笑:“哈哈哈!可怜哪,中原万古英雄气,如今竟要妇人来承传!赵宋的男子何下百万,若都能像你一般,又何至于走到今天!”

    兰芽作色而起,手指真金厉声道:“不准你诋毁我汉家男儿!大宋自有豪杰男子,只是你没眼福一见罢了!”

    真金与兰芽相识以来,从未见过她此刻的神情——又是激愤,又是骄傲;又是骄傲,又更是激愤。像母亲被人指摘儿子,如长姊被人嘲笑幼弟,是妻子被人羞辱夫郎!就好像在她面前,现就站着一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大好男儿,生生将此刻一脸白粉,狼狈坐在地上的自己比得一文不值。

    “哦?是吗?”真金讥讽地翘起了嘴角:“既是这样,那你为何还在这里?那豪杰之人,为何竟不来救你?他在哪里啊——”

    他忽然变了声调,恶狠狠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来:“只怕我现下把你扒光了衣衫压倒到地上,他也不会来问一声罢?”

    真金在忽必烈膝下自幼便饱读诗书,指点江山,外表风流倜傥,内里英雄气概,自出娘胎到今日,不论对何人,从未说过一句这般无耻下流又阴损恶毒的话。以致话一出口,连他自己也是一惊。

    兰芽身子一颤,两行眼泪“刷”地淌了下来。

    真金顿时心软,举手摸了摸自家的脸,胡乱挥挥手道:“罢了罢了。我瞎说八道,你莫计较。你……你放心哭罢,我走了!”

    他从地上一跃而起,匆匆走出门去。

    出了门,一见脚下青砖头顶白云,这才全然清醒了过来,便更加懊悔适才一时冲动。

    他一边严厉呵责自己,一边魂不守舍地向花厅走去。

    但走着走着,忽又想到:她放走周察,从自己到桑图,从那小丫头到牢房看守,人人要受连累。闯下这般大祸,便挨上三百鞭子也是该当。如今不过给自己骂了一句,已不知是捡了多大的便宜!怎地如今却是她捂着眼睛在里头哭泣,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自己更在这里自责懊悔,似是给了她天大的气受。这真是从何说起!

    真金左想右想想不明白,嘴里不由自主却在轻轻念诵兰芽吟的那首诗。走到花厅前的月洞门时,正好念到最后两句。他忽然停下了步子,心底悚然一惊——因那诗的结句正是,“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39第三十九章
    周察便这么给兰芽轻轻易易地放走了。

    数百兵丁家仆按照桑图的命令,一寸一寸地在荆门城内搜了数日;又出城向各个方向追了数日;均是无功而返。

    算来今番南来;真金在桑图家□住了三十二日。这三十二日里头;把人家的银子花了个河落海干不说;临走还唯恐他过几年重新兴旺发达,遂又重重地栽上一桩大罪——管教他老了再小;小了又老,再立六十年军功也翻不过身来!

    依着真金;自是说什么也不忍桑图替自己顶缸。但势到如今实在情非得已——须知此事一旦泄露出去;贺兰芽立刻便死无葬身之地!

    万般无奈,只得权且将天大的一笔人情仔细记下;留待他日想方设法再行补报。

    小暑的第二日;真金辞别桑图,用一辆车拉了兰芽,从南城门出了荆门府上路,向荆州而去。

    真金六个护卫剩了一半,依着老规矩在后头遥遥尾随。

    真金执鞭赶马,兰芽静静地坐在车内,半点儿声息也无。有几回真金几乎要疑心她在车里悄悄地寻了死!但搭讪着回头看时,她仍是一动不动地靠在那里,似乎连姿势也没换过。

    真金偷觑她的脸色——原来即便是在深山中忍饥挨饿时,一张脸也是娇嫩水灵,隐隐泛着红晕。可如今乃是苍白中带着蜡黄,就像大病初愈一般。

    仔细回想,就算在周察手里受尽折磨时,她也不曾这样憔悴!

    自那日大闹一场,兰芽便安静下来。每日闭门不出,不再如前番刻意挥霍,也不再一见真金就剑拔弩张,呵斥怒骂。一天比一天沉默,不管是谁,问话便说,不问便呆呆地坐着。

    闹过的第二日,真金自觉过分,曾命人送了几碟精致的点心过去,以示和解。结果小丫头回去说,姑娘只“嗯”了一声,连眼皮儿也没抬一下。

    这日赶路,两人泥塑木雕一般走了一个多时辰。真金实在气闷得忍不住,只好回头搭讪:“你渴不渴,想不想喝点水?”

    兰芽轻声说:“不渴。”

    真金又问:“那你饿不饿?”兰芽又摇摇头说:“不饿。”

    真金故作惊喜指着旁边一个大树道:“你看那树上的喜鹊窝,足有西瓜大——不对,比冬瓜还大!”

    兰芽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

    真金叹了口气。想来想去,总是那日的不是。没奈何只得故技重施,打起精神东拉西扯、胡言乱语一番:

    “到临安还远着呢,你总不说话,我要闷死,你也要闷死!你看,我反正是打定了主意送佛送到西的,你再怎样不说话,也是无用……况往后也不比先前了。你不跟我说话解闷儿,你又做什么呢——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就算是别人家,唉,那也是好的。如今可没有丫头听你使唤,没有小厮听你摆布,要什么就买什么,要什么就有什么。如今横算竖算就只我一个,你可千万省着些儿使,不然一不留神使坏了——我病了走不动,你也别想走……”

    “再往前走就是荆州,刘备借了不还的荆州,你知道么?荆州再往南啊,就是刘郎浦。那是刘备迎亲的地方。孙权想用一个漂亮的妹子换取刘备的雄心,哈哈可惜,刘备哪有那么好骗!后人还有诗呢,你听我背给你听啊: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哈哈,你道好笑不好笑?”

    他从口若悬河说到口干舌燥,最后已半点不指望兰芽能听进去。只当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罢了。

    他却不知道,兰芽此时心中所想与他相同,正是刘备和孙夫人。

    虽然周瑜之计不行,但夏亡以妹喜,商亡以褒姒,周亡以妲己。吴亡在馆娃宫,唐亡在长恨歌。从来亡国祸水,半是女色……兰芽望着苍茫江水,由古即今,忽想到了自己身上——这位燕王待己可算宽和,私纵谋逆叛臣,也只发顿脾气了事。我若随他入元宫,寻机一刀杀了他父亲忽必烈,不知他会怎样!

    若真有此事,那我便是大宋的功臣了。千载而下,自然也有诗人怀古吟咏,提笔写几句:“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之类的言语。

    啊,若是季瑛知道了,不知又是怎样。哭定是要哭的,嗯,哭完了,笑可是也要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