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破解百年石油大战迷局:石油阴谋 >

第7部分

破解百年石油大战迷局:石油阴谋-第7部分

小说: 破解百年石油大战迷局:石油阴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增大,美国的石油储备不再能满足供应。”
  1923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关于石油工业中外资拥有权的报告中也指出,美国再也不能获得东欧油田的石油开采权了。俄国革命以后,外国在俄国的石油开采权,包括巴库地区的油田在内,都被没收了,石油工业被收归国有。罗马尼亚在1918年的土地改革过程中,从罗马尼亚业主和外国业主手中没收了大面积的租借地(尤其是那些被认为含有石油的土地),地表权转售给了农民,政府保留其地下权。在波兰,政府拥有未开发的土地,并且严格监督这些土地的勘探和开采。就是在这样越来越不安全的气氛之中,“油田集团的阴谋”的细节逐渐暴露出来。美国已经开始担心英国会深入其石油工业内部太深。1919年和1920年,荷兰皇家壳牌集团迅速加大其在美国的石油开发,然而美国官员声称要保存别处的石油储藏。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主席沃尔特·蒂格尔(Walter Teagle)说,1919年8月有一份声明在美国的石油公司传开了,大意是英国政府已经决定利用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的组织开发英国领土内的石油资源。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的石油公司把主要精力集中放在获得拉丁美洲邻近地区的石油勘探特许权上,这些地区主要是委内瑞拉(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已经拥有相当大的股份)、哥伦比亚和秘鲁。
  因此,当得知英国控制的油田集团已经全部买下那些美国石油公司本来打算自己开发的许多石油勘探特许权这一消息时,美国人震惊了。
  有关英国控制的油田集团的资料很少,但人们相信它是在加拿大注册的英波石油公司的一个子公司。英国控制的油田集团的租赁地包括从巴拿马分割出来的地产,因此人们猜测,英国正在计划把它们当做向美国石油生产地区进攻的基地。在20世纪2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全球最大的几个石油公司之间一直都在耍阴谋、相互猜疑,因为每一家公司都在努力提高其地位、铲除其竞争对手。不过,所有这一切在1928年发生了改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石油巨头的丑恶嘴脸(1)
1952年,针对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间相互勾结之事,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编写了一份极其重要的报告,然而新闻报道逐渐把此事公之于众了。最初,美国总统杜鲁门及其政府试图禁止发表这份报告,以防止其发表以后带来破坏性的后果,但随着传闻不断增多,政府决定公开发表这份报告。该报告的爆炸性内容在数小时之内传遍了世界各地。
  这份报告的标题是“国际石油卡特尔”,它证实了许多人心中的猜疑:在过去的1/4个世纪里,全球最大的7家石油公司一直充当着卡特尔的角色。
  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后更名为埃克森石油公司)、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后来更名为美孚石油公司)和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这三家原标准石油公司所属的公司曾经与荷兰皇家壳牌集团、英波石油公司两大石油巨头和其他两家最主要的美国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和德士古石油公司)合作。这7家石油公司共同控制着世界的石油供应,获得了巨大财富。
  这7家石油公司中的每一家都比其操纵的许多国家更加富有、更加强大。它们拉动石油需求上升,促进汽车工业发展,密谋使美国、英国以及其他国家依赖于石油,这样不管是在其国外的活动方面,还是在将其竞争对手逐出石油业方面,这些石油巨头的政府始终都会支持它们。它们利用与政府最高层的私人关系,敦促这些人对所有挫败其目的的国家进行干涉。
  从早期拼命竞争到7家最主要的石油公司之间真正彻底地消除竞争,石油工业是如何发展的呢?20世纪20年代初,这些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石油需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增长,并且在和平时期继续攀升,加快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消费国家的进程。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至少对美国的富人和中产阶层、欧洲的资产阶级来说是这样。战后快乐的年青一代不受战时的忧郁和痛苦情绪的影响,他们投身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新的时尚潮流之中,沉迷于爵士乐和打击乐派对,进行无节制的炫耀性消费——从新型家电到汽车等一切可以消费的东西。当时需要石油的不是战争,而是休闲旅游,是给巨大的远洋轮船、游船以及刚刚开始用于运载乘客和航空邮件的航班提供燃料。所有这些科技产物都在大量消耗着石油。
  没有哪个地方能像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断绝与其他国家来往,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保护其公民免遭参与世界事务的危害。美国经济当时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石油业和汽车业。美国汽车产量从1913年的万辆猛增到1924年的350万辆,到1928年已经超过430万辆。到1929年华尔街股灾之后的经济大萧条为止,有1/5的美国人已经拥有了一辆汽车。亨利·福特的第一条自动化装配线当时正大量生产福特T型车,这款车价格合理,就连亨利·福特自己工厂的工人都买得起,尤其是在受汽车驱动的新消费信贷业的助推之下。
  当时,省力的家用电器,如洗衣机和吸尘器,正改变着妇女的生活,把她们从家务琐事中解放了出来,不过,没有什么比汽车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更大了。紧密相连的城市和村庄逐渐变成了郊区,人们乘坐汽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美国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沿线有加油站。拥有一辆汽车所能获得的那份自由成为美国文化和“美国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还导致了美国公共运输网络的最终消失,石油巨头、汽车制造商和轮胎行业之间所建立的一个邪恶的联盟加速了这一进程。

石油巨头的丑恶嘴脸(2)
20世纪,由于汽车行业可能是石油公司的产品在和平时期最大的市场,所以石油公司立即全力支持汽车制造商,游说政府将数千亿公共资金投入公路建设之中。
  1932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无有害噪音的城市联合汽车运输公司。城市联合汽车运输公司全部买下了美国各地的城镇电车线路,将其拆除,换成公共汽车线路。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费尔斯通公司一起进一步采取行动,建立了国家城市交通干线,继续开展城市联合汽车运输公司的业务。到1956年,总共在45个重要城市,公共汽车取代了这种曾经为大众所喜爱的、方便的电车系统。公共汽车系统的服务质量很差,可能是故意的,这意味着,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私家汽车是唯一的选择。
  随着石油需求的增长,主要石油公司互相竞争,不断开发新的产品,销售较其他竞争对手竞争力更强的产品。
  20世纪初期,三个最大的石油公司坚持不懈地努力扩大其市场份额,夺取新的石油资源。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亨利·德特丁于1908年买下了埃及的油田,1910年买下了俄国乌拉尔—里海油田,1919年买下了原来属于墨西哥之鹰石油公司(Mexican Eagle)考德雷勋爵(Lord Cowdray)的墨西哥油田,并于1928年大规模开采委内瑞拉的油田——这令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极为不满。
  不幸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3年以后,埃克森石油公司董事长沃尔特·蒂格尔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秘密地买下了诺贝尔家族在俄国的所有石油股权。(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是瑞典诺贝尔家庭的主要继承人,后来设立了诺贝尔奖,目的是为了确保其家族名字长存。)由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不能在得克萨斯州东部地区勘探石油,1919年沃尔特·蒂格尔还买下了得克萨斯州的汉布尔石油公司,这是得克萨斯州最具发展前景的石油公司之一。
  英波石油公司拥有伊朗石油的独家勘探特许权,还拥有伊拉克石油公司(前身是土耳其石油公司)1/4的股份。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标准石油公司也都拥有伊拉克石油公司的股份。
  除美国以外,这些石油公司通常把那些它们开采石油的国家当做被征服的领土对待。来自英国和美国的石油工作者从事薪水很高的技术工作,而当地人则从事体力劳动。早期的勘探和开发工作结束以后,外国石油工作者居住在豪华的居民区,而除了那些服侍这些外国石油工作者的当地人以外,其余当地人都无法入住这些居民区。石油高管们极力与当地政府讨价还价,当地政府有可能只得到自己的地盘上石油收入的很小一部分。
  难怪看到石油公司那副殖民者的嘴脸和剥夺其石油资源的行为,政府和当地居民会如此怨恨石油公司。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段时期,几个石油生产国都表示反对石油巨头,要么重新谈判要求更好的条件,要么就是把“石油七姐妹”驱逐出去。
  石油公司首次尝到这一苦头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当时新成立的苏联政府没收了这些石油公司在苏联的所有资产。苏联把石油工业收归国有,没收西方石油公司在高加索地区的资产,而石油公司最初则深信苏联政府将会崩溃。虽然如此,诺贝尔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实际上在高加索地区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率先开发了这一地区,但它们对该地区的看法却不太乐观,它们趁机迅速卖掉了自己在该地区的所有资产。1920年苏联重新夺取阿塞拜疆,然而一段时间之后,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董事长沃尔特·蒂格尔信心十足地以1 150万美元买下了诺贝尔家族在高加索地区的所有资产。
  接着,为了进一步警告这些石油公司,苏联开始生产石油,让廉价的石油充斥欧洲市场。苏联蓄势待发的迹象日渐明显了。尽管由贵族成员把持政权的西方政府和商界精英厌恶苏联这个新生政权,但还是于1921年签署了《英苏贸易协定》,而且3年以后,英国给予了苏联外交承认。仅仅因为被总理劳埃德·乔治严厉地告知要做一名“绅士”,英国外交大臣柯曾阁下就拒绝与苏联财政部部长列昂尼德·克拉辛(Leonid Krasin)握手。
  石油公司和柯曾阁下一样反对苏联政权,这使得各大石油公司于1922年7月首次尝试进行了一次集体行动。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的亨利·德特丁在苏联的利益也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他与沃尔特·蒂格尔联合起来,一起建立了“统一战线”,这是大约由14家石油公司组成的一个组织,它们拒绝与苏联进行贸易,除非苏联把这些公司失去的石油控制权还给它们。
  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方面,这成了石油工业方面一个有益的教训。尽管建立了统一战线,但受到苏联廉价石油的诱惑,石油公司还是相继同苏联签署了石油供应密约。
  建立“统一战线”两年以后,沃尔特·蒂格尔和亨利·德特丁再次会面,同意成立股份公司,该公司总部在列支敦士登,它将会与苏联政府就长期合同进行谈判。苏联政府与这个公司之间的谈判持续了两年之久。
  接下来,石油公司这边突然又改变了主意,沃尔特·蒂格尔和亨利·德特丁中止了谈判。这是石油公司对苏联有着复杂感情的典型特征。一方面,它们为苏联没收油田而大发雷霆,为花钱购买它们认为属于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