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破解百年石油大战迷局:石油阴谋 >

第2部分

破解百年石油大战迷局:石油阴谋-第2部分

小说: 破解百年石油大战迷局:石油阴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石油公司。
  洛克菲勒说服其他炼油厂与其联合起来,这样他们就能够以更低的运费运送他们的石油,因为铁路给货物运输量大的公司提供优惠待遇,收取较低的运输费用。至于他们的石油事业的下一步是由洛克菲勒发起的还是由铁路公司发起的,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众所周知,他会见了宾夕法尼亚州三个最大的铁路公司的代表,他们同意收取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及其合作伙伴较低的运输费用,而对其竞争者却收取较高的运输费用。通过暂时削弱其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他逐渐削弱了他们的力量,迫使他们停业,同时,他秘密投资于与石油有关的其他公司,如工程公司和油桶、管道制造公司。
  洛克菲勒继续扩大他的影响力,他邀请其他炼油厂与他一起组成“南方改进协会”(South Improvement Association),这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卡特尔的实体。所有拒绝加入该协会的炼油厂发现,铁路公司突然提高了它们的运输费用,以至于它们再也赚不到一点儿利润了。洛克菲勒买下了它们的全部股份。整个行动都是秘密进行的。与洛克菲勒合作的炼油厂被告知:“这件事就连你的妻子也不要告诉。”但这一秘密最终还是被泄露出去了,这大大激怒了私营石油生产商。
  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是一个私营石油生产商的女儿,当时14岁的她亲眼目睹了私营石油生产商们的愤怒之火。数年以后,在她编写的《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 pany)一书中,她披露了洛克菲勒的经营之道。
  “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们邻居的观点,” 艾达·塔贝尔写道,“所有人嘴里都只有一个词,那就是‘阴谋’。有好几周的时间,所有石油人都放下了日常事务,从一个城镇涌向另一个城镇,目的就是为了消灭这个‘怪兽’、‘四十大盗’、‘巨蟒’,这些都是他们对神秘的南方改进协会的称谓。”铁路公司迅速宣布,他们已经与洛克菲勒断绝了关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3)
但是,洛克菲勒并没有退让,而是在所谓的“克利夫兰大屠杀”①中迅速买下了克利夫兰的26个炼油厂的20%的股份。这是他的神来之笔,据其传记作家罗恩·切尔诺(Ron Chernow)说,洛克菲勒十分欣赏这一大手笔。
  他写道:“在克利夫兰大屠杀期间,洛克菲勒感受到了向某些资深同行复仇的*,那些人在他创业阶段曾经以高人一等的态度藐视过他。”
  “和斯科菲尔德公司的亚历山大谈判时,洛克菲勒的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亚历山大的合伙人中就有洛克菲勒原来的老板艾萨克·L·休伊特(Isaac L。 Hewitt)。艾萨克来到欧几里得大道洛克菲勒的家,恳求他高抬贵手,可洛克菲勒却告诉他,如果他的公司不卖给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就难免会停业。他神秘地向艾萨克声明:‘我有你们不知道的赚钱之道。’这一声明被收录进了洛克菲勒的传记之中。他的这一声明令艾萨克感到不安,于是他和他的合伙人最终以6 000美元卖掉了他们的公司,尽管他们认为他们的公司值15万美元。”
  洛克菲勒当时控制着美国极大的石油供应量份额,他说服铁路公司秘密恢复了它们的回扣制度。他的公司继续吞并独立的小炼油厂、生产商以及相关的制造商和铁路基础设施,如油罐车和火车站。到1875年,美国大约95%的炼油资源都掌控在洛克菲勒手中。由于除宾夕法尼亚州之外,在得克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其他州也都发现了新的石油储藏,美国石油产量迅速上升,洛克菲勒的财富也随之增加。美国的石油年产量激增,从埃德温·德雷克钻成第一口现代油井那一年(即1859年)的2 000桶上升到1900年的6 400万桶。煤油和其他石油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如用于取暖、照明,在美国和欧洲这些不断发展的工业国家被用做铁路机车以及19世纪末所生产的第一批新型内燃机的润滑油。
  在宾夕法尼亚州,实际上没有人能够挑战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一直到其他州发现了新的石油储藏,这种局面才最终被打破。1892年,企业家爱德华·L·多希尼(Edward L。 Doheny)打出了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一口油井。5年以后,美国的洛杉矶有200家石油公司。就像当年在宾夕法尼亚州一样,由于实力较弱的企业倒闭或者被其竞争对手收购,这些公司迅速合并。1900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进军加利福尼亚州,收购了太平洋海岸石油公司。不过,到这个时候,加利福尼亚州已有7家大的石油公司,美国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司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1991年,钻井工人在得克萨斯州钻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口油井,发现了得克萨斯州东部的纺锤顶油田(Spindletop)。早期在得克萨斯州钻井,是为了寻找水源,而不是寻找石油,钻井人在寻找地下淡水资源时把遇到油层视为麻烦事。虽然发现了许多小规模的油田,但直到1894年在得克萨斯州才有首次重大发现。当时,帕蒂略·希金斯(Patillo Higgins)坚持认为,工业将会从煤炭转向石油。希金斯是一名独臂机械工,还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地质学家。他确信,大油田就在得克萨斯州东南部被称为“纺锤顶”的盐丘之下,于是他在那里开钻,两个月之后,据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记载:“突然之间,从井眼里发出像炮一样的响声,泥浆像火箭一样射出来。几秒钟之内,天然气和石油先后喷出。油井发生了‘井喷’——喷出的是墨绿色的液体,液柱有井架的两倍高,足有50多米。”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4)
就像30年前在宾夕法尼亚州发生的情况一样,石油工人和工程师涌到得克萨斯州。钻井工人被称为“野猫杀手”,因为他们射杀那些骚扰早期探矿者的野猫,把尸体钉在井架上。随后熟悉的模式再次出现——石油供应量急剧上升,石油价格急剧下降。到1902年年底,石油价格下降到每桶3美分,而得克萨斯州新兴城市的水每杯还能卖到3美分呢。
  随着“石油热”在美国各地爆发,继纺锤顶油田发现之后,在俄克拉何马州、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科罗拉多州和堪萨斯州陆续发现了油田。在这场石油大潮中,有赢家,有输家,也许输得最多的是居住在发现了陆上石油地区的美洲土著人。
  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由于1869年美国开通了第一条跨州铁路,美国西部开始对移民开放。美洲土著人被迫向西迁移得越来越远,最后被逼到特定的“印第安人保留地”。即使是在他们的保留地之内,印第安人也不安全,他们依然被骗走了他们的土地、石油、水和其他的财产权。甚至在1962年之前,即在美国石油工业诞生后的100年的时间里,美国内政部还规定,“部落开采他们自己的矿产是非法的,是一种辜负别人信任的行为”。
  20世纪20年代,在俄克拉何马州奥赛治族(Osage)印第安人保留地发现了石油。奥赛治族印第安人曾被迫放弃了超过8 000万英亩土地,于1871~1872年从堪萨斯州搬迁到俄克拉何马州,到19世纪初,这一保留地的面积逐渐缩小。
  发现了石油之后,奥赛治人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之一。《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丹尼斯·麦考利夫(Dennis McAuliffe)曾经编写了一本书《西比尔·博尔顿之死:一部美国史》(The Deaths of Sybil Bolton: An American History),他在书中描述了白人男子的疯狂杀戮行为,他们多次与年轻富有的奥赛治女人结婚,然后杀死她们和她们的家人。这种邪恶行径始于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奥赛治恐怖统治”。
  丹尼斯写道:“奥赛治人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科威特人。从人均收入来看,石油使奥赛治人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不过,对很多人来说,享受这种财富的日子很短。“20世纪20年代初,在执法人员介入之前,有多达60位富有的奥赛治人(占整个部落人数近3%)因为有钱而被谋杀了……雇用一个贫困的白人杀害一个富有的奥赛治人,酬金一般是500美元,另加一辆二手跑车。”在被杀害的这60位富有的奥赛治人当中,有一位是丹尼斯的祖母西比尔·博尔顿,人们认为她是被她的保镖杀害的。
  尽管石油工业不断发展,西部各州的其他公司都是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独立出去的,但洛克菲勒的公司是行业巨头,仍然遭受着来自其他方面的攻击。
  标准石油公司帝国的庞大规模和冷酷无情使其弥漫着不祥之气。托马斯·劳森(Thomas Lawson)在他所编写的《疯狂的金融》(Frenzied Finance)一书中,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这样描述该公司的总部新址:“在新世界这座伟大的城市里,最豪华的一条大街的尽头是一座用纯灰色的石头建造的庞大建筑物。它像监狱一样牢固,像尖塔一样高耸,它的正面冰冷而又令人生畏,看起来好像是在指责过往的人们心不在焉的不严肃之举,对着它那让人印象深刻的、照射着夕阳光的飞檐皱着眉头,露出不悦之色。人们指着它那古板的入口,迅速扫过那一排排好像睁着的大眼睛的窗户,相互催促着,快步走过去,就像过去西班牙人走过那些调查部门的大门时常做的那样。这栋大楼就是百老汇第26号。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5)
洛克菲勒的野心会大到什么程度呢?在其经济实力最强大的时期,有人猜测,洛克菲勒不仅想要主宰美国石油业,他还要接管这个国家。他们认为,洛克菲勒已经建立了一个家族统治集团,使其成为“看不见的美国政府”,成为“烟幕后操纵美国政府的掠夺性资本”,这是莫里斯·比利(Morris Bealle)在其《洛克菲勒财团》(The House of Rockefeller)一书中的描述。艾达·塔贝尔所揭露的洛克菲勒那些行贿与受贿行为并不是出于商业利益,而应归因于无限大的野心。
  是什么驱使洛克菲勒这样做的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却仍然保持着他年轻时的节俭作风。他的传记作家罗恩·切尔诺描述了他过去如何保存寄给他的那些包裹上的纸和绳的情形。他的妻子劳拉·塞莱斯蒂亚诺·斯佩尔曼(Laura Celestia Spelman)是一位虔诚的宗教信徒。他的家庭生活简朴,他的三个孩子共用一辆三轮车。
  洛克菲勒的慈善事业、宗教信仰与其对劳工权利的厌恶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认为,从道义上来看,人一定要用自己的财富去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但他也认为,在实现利润最大化时,采取任何必要的手段都是没有错的。1914年4月20日,为了*矿工*,洛克菲勒麾下的美国科罗拉多燃料与钢铁公司(Colorado Fuel and Iron pany)雇用侦探枪杀、烧杀20名男子、妇女和儿童,这就是著名的“拉德洛大屠杀”。
  19世纪末,洛克菲勒建立的石油帝国看起来固若金汤,但新一代的记者是“专门搜集并揭发名人丑事的人”,他们正在着手对付这个美国商业巨头。艾达·塔贝尔就是其中的一位记者,由于受孩童时期在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