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

第174部分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174部分

小说: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芳冷笑,“别说责罚的话。我来问你,庄子上的都是些什么人?谁是庄头,什么来路?”
“回大少奶奶的话,庄子上的人都是宫里面派出来的。庄头也是宫里面的人。”永芳皱眉,“你的意思是说庄子上的人是宫里的太监?”
“那些个下贱的东西,又怎么当得起大少奶奶叫太监了。不过是个小头目罢了,当不得奶奶这么叫的。”刘顺赶紧说道。
永芳点点头,她也清楚,能被称作太监的,都是宫里面那有数的几个头面人物。“那庄户呢?又都是什么来历?”
“回大少奶奶的话,都是些犯官家眷,或是一些逃荒到京城自卖自身的人。大少奶奶放心,这些人都老实的很。只要有一口饭吃,定不会闹事的。而且这些人也用不着给工钱,或是少给一点都行。”刘顺噼里啪啦的就将事情都倒了出来。
“不用给工钱?或者是少给工钱?”永芳皱眉,“这是庄子上的规矩吗?”
刘顺摇头,“回大少奶奶的话,庄子上的规矩,每个做活的人都有工钱,和一般庄子上的庄户差不多。只是毕竟是皇庄,这心善的就少给点,有那心黑的,干脆一文不给。也没人敢吭一声的。那些人即便是逃了,最终也会被抓回来。像是皇庄上的人,地方衙门抓了都不敢处置的,都是直接送回来。”
“那地方衙门怎么会知道哪些人是皇庄上的人?”永芳很好奇。
刘顺笑道:“回大少奶奶的话,这些人身上都有烙印,一看就知道了。”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皇庄上的人岂不是比一般庄子上的人苦多了。那庄头岂不是就是个土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永芳暂且按下此事,又问道:“那铺子上的人呢?莫非也是宫里面派出来的?”
“那倒是不是。原本铺子赐下来的时候,是有掌柜的。不过后来内务府将掌柜的招了回去。如今铺子上的掌柜是贾府那边送来给大少爷的,另外还有个二掌柜,则是潘府那边送来给大少爷使唤的。”刘顺一五一十的将情况禀报给永芳。
永芳一听到这里,顿时头都大了,“等等,你说的贾府是指?”
“回大少奶奶的话,贾府就是大少爷的外祖父家。先头贾王妃还在的时候,府中有不少贾府送过来的人。后来顾王妃进门后,这些人多半都被送了回去。”刘顺小心的说道。
永芳揉揉眉头,问道:“那个二掌柜又是怎么回事?”
“回大少奶奶的话,当初内务府将掌柜的召回去后,一时间没个得力的人。原本王妃要安排人到铺子上的,不过大少爷拒绝了。后来贾府和潘府同时送了人过来,大少爷不好拒绝,便将人都收下了。这才会有两个掌柜。”刘顺说完,小心的看了眼大少奶奶。见大少奶奶的脸色不好,赶紧又将头低了下去。说起此事,刘顺也是觉着头痛,不知道大少奶奶会怎么处置这件事情。
永芳揉着眉头,心里发气。难怪胆敢贪污几千两银子,原来是两个人,。又有贾府和潘府做靠山,果真那胆子比庄子上的人还要大。青袖走上前,小声说道:“大少奶奶可是头痛了,奴婢给大少奶奶揉一揉。”
永芳点点头,继续问道:“刘顺,我来问你。那两个掌柜的卖身契在哪里?可曾随人一起送到王府?”
刘顺赶紧摇头,“回大少奶奶的话,当初人是送了过来,可是那卖身契奴才没见到,也没听大少爷说起过。想来卖身契是没送过来的吧。”
永芳狠狠的拍着桌子,茶杯都差点被拍翻。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都没想到永芳会发这么大的火。永芳只觉的贾府和潘府真是欺人太甚。这种行为更抢劫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一个是明抢,一个是找了个马甲穿上,然后明着拿。欺人太甚,岂有此理,真没见过这么无耻的。永芳忍不住怪少齐,也太好欺负了吧,这样都没被发现。
永芳沉下气来,问道:“刘顺,我问你,这些账本上的漏洞,之前你可清楚?大少爷可清楚?”
刘顺眼珠子飘忽,显得极为心虚。“回大少奶奶的话,奴才知道一些,只是知道这里面有猫腻,别的奴才都不知道了。至于大少爷,想来是不清楚的。”
果然如此。永芳问道:“我问你,庄子那边,庄头是不是一定要用宫里面的人?是不是不能换人?”
刘顺额头上的汗水顿时就下来了。大少奶奶不会是要动庄子吧?那样一来,他以后还怎么混,只怕一进宫,就被人给打死了。
永芳见刘顺不吭声,怒斥道:“莫非有什么为难的?刘顺,你可要考虑清楚了,你是安王府的人,可不是宫里面的人。”
“奴才明白,奴才清楚。回大少奶奶的话,人是可以换的。当初庄子赐下来的时候,内务府的人就问大少爷,要不要将庄头召回去,让大少爷自个安排人手打理。大少爷嫌麻烦,就说不用了。”刘顺说话,越说越小声,越说那头低的越低。到最后整个人都趴在地上了。
能换人就好。要是不能换人,永芳就打算彻底放弃那两个庄子,让那些人折腾去。她不过是个小妇人,瘦胳膊瘦腿的,可没胆子也没那本事和宫里面的人斗。“刘顺,你确定铺子上的两个掌柜,都没有卖身契在府上?”
“回大少奶奶的话,据奴婢所知,的确是没有。”刘顺说起铺子,倒是没那么多顾忌。
“那就好。”
“这是怎么呢?”少齐突然回来了,直接走进来。看了眼地上的刘顺,问道:“怎么呢?可是刘顺做错了什么事情?”
永芳站起来,从青瓶手中接过毛巾,给少齐擦汗。“爷,刘顺倒是没做错什么,就是马虎大意,被人蒙蔽了都不知道。害的爷的银子都进了别人的荷包。”
少齐皱眉,“此话怎讲?”
永芳也不废话,直接将账本交代少齐手中,“爷看完账本,便知妾身的意思了。”
少齐狐疑,坐下来翻看账本,很快账本看完,少齐的脸色却丝毫没变。永芳心中不安,莫非少齐早就知道有这么回事?一直不管不问,那又是什么意思?“爷,可是看完了?”
“嗯,看完了。”
“那爷可是看出问题来呢?”永芳小心的问道。
少齐点头,“看出来了。”永芳长出一口气,“那爷打算此事作何处理?”
少齐皱眉,此事不好处理。最后说道:“如今这些事情都是你在管着,此事你拿主意吧。若是有什么难处,你再和我说便是了。”
永芳不敢相信,少齐的态度太过冷静了,“爷真的不过问?真的让妾身来处置?”
少齐揉揉眉心,点头说道:“我不过问,此事你拿主意便好。”少齐的性子便是不耐烦这些俗事,尤其是和银钱相关的俗事。账目有问题,少齐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去管,又没人帮他管,他便放在一边了。其实少齐以为别人贪钱,也只是贪个百八十两而已。但是比较了账本后才明白,他将那些人都想的太过简单了。那些人又岂是百八十两能够喂饱的。如今既然永芳要出面整顿,那便将此事交给永芳去办。以少齐对永芳的了解,他觉着永芳完全有能力处置好此事。也正好借此机会将那些胆大的奴才好生教训教训。
“爷,那妾身就着手处置此事了。”永芳问道。
少齐点头,“你看着办吧。过两天我就要回去当差了,到时候如果有什么事情,你就让刘顺跑一趟。”
“爷不带刘顺一起过去吗?”永芳好奇的问道。
“军营重地,带他去做什么。刘顺,我不在的期间,你凡事都听大少奶奶的安排,有什么事情就快马来禀报我。”
“是,大少爷,奴才定不会辜负大少爷的嘱咐。”
少齐点点头,说道:“永芳,此事你尽管去做。不过多少也要给人留点余地,不可过于鲁莽了。”少齐想起永芳处置甘嬷嬷的事情,甘嬷嬷体面了一辈子,临到头来却是面子和里子都没了。比打她一顿板子还让她难受。可见永芳这人的手段,就是杀人不见血,打人就打脸。想到这里,少齐有点后悔,怀疑永芳能否真的处理好此事?不过事到如今,也不好反悔,先看看吧。看看情况再说。
得了少齐的首肯,永芳并没有立即动作。她先是让常嬷嬷回一趟伯爵府,抄了一份上一年伯爵府某个首饰铺子的账本。永芳原本以为此事会很难,还想着要是常嬷嬷搞不定,她就亲自出马,或者说想别的法子。却没想到常嬷嬷将事情给老太太还有黄夫人说了后,老太太当即就点头答应了。还让常嬷嬷带话,嘱咐永芳不可急躁,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叫人回去说一声。
听到常嬷嬷带回来得话,还有抄写的账本,永芳很是感动。心想还是自家人最好。不像在王府内,出了荷香院就没一个真心的。人人都在想着怎么算计她。
过了两日,永芳让刘顺带着自己的陪房还有常嬷嬷去几个铺子上走了一趟,也算是莫摸个底。不过在这期间,最为要紧的则是少齐离府回军营当差。永芳大早上,早早的起床,将头天晚上预备好的东西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了这才放心。虽然少齐说十天后便是休沐的日子,届时他一定会回来的。但是在永芳心里,少齐要出门很久很久。十天?十天也很久。有少齐在府中,她做起事情来胆子都大一些,底气都更足一点。少齐这一走,真不知道这暂时的安宁还能持续多久。希望顾氏那头不要发疯,整日里的搞点小动作。
送走了少齐,永芳也要开始做自己的事情。永芳先是以少齐的名义,分别给贾府还有潘府去信一封。在信件送出去之前,永芳先是见了跟着自己到王府的两家陪房,陈大郎,还有全二。
这两人是黄夫人帮忙挑选的,陈大因为以前做过孙大老爷的小厮,因此还识得几个字。而全二据说也是粗通文墨,会算账。永芳手上如今没什么得用的人,尤其到外面做事的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将这两人找来。
永芳也不废话,很是明确的问两人,愿不愿意出府做事,到铺子里看顾一段时日,等找到合适的人代替他们后,要回王府来也可以,要留在铺子里也行。即便将来宫里面将铺子收回去,永芳也会另外给两人安排差事。
陈大和全二没有立即答应。两人都在考虑。到了王府这么多天,他们也算看清楚了。如今王府就是王妃顾氏说了算,而大少爷和王妃又不对付,只怕想要在王府内找一门差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消息。没有差事,就没有月例,坐吃山空,总有饿肚子的一天。既然大少奶奶要他们去看铺子,担责任也只是暂时的。等有合适的人选后,大少奶奶就会找人接替,到时候两人也能将担子卸下。这么一想,这个差事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接手。
全二对陈大点点头,于是陈大便对永芳说道:“回大少奶奶的话,小的愿意。”
“那好,明儿一早你们便到大门口等着,到时候会有人带着你们过去。你们先下去准备一下,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什么都不知道。”永芳将两人打发了出去,然后叫来常嬷嬷,这拿出写好的信件,说道:“常嬷嬷,等天色暗了后,你便将这两封信分别送到贾府还有潘府。记得,一定要等天色暗了后。”
常嬷嬷不太明白,看看外面的天色,大中午的,到下午的时候去送信不是更好,为何要等到天色暗了后?“大少奶奶,这送信的时间可是有什么讲究?”
永芳淡笑不语,说道:“没什么讲究。你照着吩咐去办便是。”
吩咐完了常嬷嬷,永芳又将刘顺叫来,“刘顺,大少爷是不是留了几个人在府中,都是大少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