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魅影情侠-三百年前相识的男女生 >

第20部分

魅影情侠-三百年前相识的男女生-第20部分

小说: 魅影情侠-三百年前相识的男女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丁峰他们未动菜肴,她拿到炉子上回锅烧过,酒菜很快就上齐。

  东宝夫妇闻到酒气浓烈,哪管事态虚实。只要有酒喝,菜肴好赖无所谓,顷刻间一壶酒被喝得一滴不剩。

  云婵心中悲苦,迟迟没动筷子。

  她刚想举筷,忽然见他们夫妇东歪西倒,两手下垂筷子滑落,一一滚跌到椅子下边。

  她心里一怔,想过去看个究竟,突然听见丁峰的喊声:“云婵姐!”

  云婵抬头,看到他从树林里奔跑过来,立即两眼模糊一片。

  她初次见到丁峰,还是个无知的砍柴少年,几年磨练他已经变得像成熟的大人了。云婵心里激情冲动无法平抑,伏到他的肩上痛哭起来。

  王举和朱贵也落下泪来。

  老板娘也被感动了,觉得这辈子总算做了一件好事。

  她见云婵已被救出,就问:“少侠可否把我老公放了?”

  丁峰说:“东宝夫妇凶狠无比,他们醒来怎肯放过你们?”

  她着慌起来:“这怎么办?”

  他说:“只能用苦肉计。”

  王举马上领会,对她说:“把你们绑起来。他们醒来,你就说是强人打劫,强迫你干的。”

  妇人一听,只得如此。

  他们把绑好的酒店夫妇拖到柴房里,从厨房找来熟菜和米饭,匆匆吃完赶紧离开饭铺。

  丁峰最后离店。他到处检视一遍,看有无破绽。拿了一小袋米,在老板娘身边放一小锭银子,才转身离开。

  她没想到丁峰这么仁义,感动得直点头。

  走到外边,丁峰想起树林中的小路,便讲:“顺原路往东走,东宝醒来很快就能追上我们。”

  朱贵问:“怎么办?”

  丁峰说:“屋后有条小路直通北边的山岭,我们不如取小道往北去,顺赣江往北行。”

  王举道:“向北游历正合我意。一直在南方生活,应当到北边看看。将来进京赶考,就得走这条路。”

  丁峰点头:“这是我们先祖的迁徙之路:从贡江溯源到武夷源头,翻过武夷山进入闽西,再分流到闽西各县,沿汀江顺流至梅州。”

  朱贵巴不得多逛些地方,立即拍手赞成。

  他们故意大吵大嚷从大路往东走,然后悄悄拐回来,钻进树林向北走去。

  路上,朱贵问:“大哥怎知那是贼店?”

  丁峰说:“我发现后门掉落的风茄子,就觉得不对头。”

  “风茄子有何用?”朱贵不解。

  “风茄子有毒性,可以制麻药。酒铺有这种药物,岂不露出马脚。”

  云婵便说:“神医华佗对天然药材进行试验,发现风茄子麻醉效果很好。他收集各种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不同配方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做成了麻沸散。给病人开刀,可以解除痛苦。”

  丁峰知道云婵熟知各种药物,忽然想起她在山里采挖药材的情景,仿佛明白为什么原先山上不长的药材,她都能采到。

  这回她以仙女的真实面目与他在一起,丁峰于甜蜜中又感觉到一缕隐隐的阴云。他没把银簪中装有定位器之事告诉她,怕失去追寻她踪影的手段。

(四)古庙
傍晚,四名少男少女来到一处荒山上。

  山腰有一座庙宇,上殿、下殿与两边的连廊,围成一个小院落,蓬草冒出砖缝青苔爬满石阶。神龛上蜘蛛网密布,迎神庙会用的皮鼓上,蒙着厚厚的灰尘。

  庙前台阶下,一条小溪绕着石砌的围栏流过。溪水清彻,映着庙宇的倒影,晃晃悠悠引人入胜。

  这时,一轮圆月已从东边的山峦冒出。山野上的苍松翠竹,在落日余辉和月光映照下,显出一股苍凉肃穆的气氛 。

  丁峰见此地僻静,对大家说:“我们就在此过夜吧!”

  王举疑惑道:“吃什么?”

  他拿出一袋米:“早有准备。”

  朱贵摇头:“没肉吃。”

  丁峰说:“山上就有。”说完,他领大家朝树林走去。

  黄昏之后,许多鸟类的视力很差。他们在几个灌木丛中搜索围堵,很快就抓到三只夜宿的野鸡。

  回来后,朱贵问:“难道要啃活鸡吃生米?!”

  丁峰笑着说:“先把火生起来,办*有的。”

  他们从外边捡来干枝落叶,在庙前空地上燃起一堆熊熊篝火。顿时气氛热烈起来,人人脸上绽开笑容。

  王举和朱贵拾柴燃篝火。

  丁峰和云婵到小溪边把鸡开了膛,又去砍了几节竹子。以前两人在山里,就是这样一起忙碌。默契的感情,让他们暂时忘了笼罩在头上的阴云。

  王举见他们拿着带毛的鸡回来,惊奇道:“鸡没褪毛怎么吃?”

  丁峰微笑道:“没热水无法褪毛,自有办法让你吃无毛鸡。”

  云婵把鸡用和好的黄泥裹上,埋入丁峰在地上挖出的坑里。

  丁峰又把竹节从一头捅开,放入大米加上清水,再将竹节封好。把篝火移到埋鸡的地方,再将竹节架到火上烘烤。

  安排停当,丁峰说:“云婵姐留下看火,我们去捕鱼!”

  王举不解:“既无鱼网,又无鱼竿,如何捕鱼?”

  丁峰道:“自有办法!”

  走到水边,他指着浅湾里月光下游弋的鱼群说:“我已观察许久了。”

  朱贵立即来了兴趣:“有何招术?”

  丁峰抱起一堆冲到水边的鱼草,笑道:“现成的鱼网!”

  “明明一团乱草,怎么说是鱼网?”王举问。

  “伏羲氏见鱼绊于水草学会结鱼网,”丁峰解释道,“何不学一次古人!”

  两人恍然大悟,赶紧把水边的鱼草移到水湾入口,筑起一道围堤。

  他们把水草往湾里推去,将鱼群逼至浅滩一一捉住。

  把鱼开膛洗净归来,饭味肉香在庙前弥漫不散。朱贵兴奋得直咽唾液,恨不能马上饱餐一顿。

  他们用刀叉起鱼,放到火上烘烤,先吃熏鱼肉。

  半个时辰后,丁峰把火撤去将竹节剖开,一股饭香立即扑鼻而来。望着白花花的米饭,朱贵直流口水:“比饭铺的米饭香多了!”

  丁峰笑道:“还有好吃的呢!”

  他和云婵将地上的土扒开,拿出埋入的泥团。把泥壳剥开,一股肉香立即弥漫开来。奇怪的是,那鸡白白净净的。

  王举问:“毛哪儿去了?”

  丁峰把手里的泥壳给他看,原来都沾到泥土上了。

  王举和朱贵知道云婵是仙女,对她有敬畏心,路上一直比较拘束。

  丁峰感觉出来了。吃完饭,他要融洽气氛,想起云婵在山里舞蹈的情景,就说:“云婵姐,你给大家跳舞吧!”

  一听可以看仙女跳舞,王举和朱贵好高兴,齐声道:“云婵姐姐快跳吧!”

  云婵说:“要有乐器伴奏就好了。”

  朱贵看到庙里的皮鼓,立即说:“我擂鼓。”

  王举拿下神龛布幔上的铜铃:“我摇铃!”

  云婵似不满足:“鼓和铃只能打出节拍,无法奏出音乐。”

  丁峰想起以前玩过的竹笛,便说:“我吹笛。”

  云婵好高兴:“太好了!”停一下,显出了沮丧的神色:“你的竹笛没带来。”

  丁峰望着庙外的竹林,说:“可以自己做。”

  朱贵问:“怎么做?”

  “把竹子打通,挖出孔眼就成。”丁峰答道。

  “为什么挖了眼就会有乐音出来?”

  丁峰解释说:“琴弦长,音调就低。用手指在琴弦正中按下,音调就要高八度。笛子靠竹管中的空气震荡发声。改变音孔位置,震动空气柱长度不同,就发出不同的音调。”

  云婵说:“黄帝的臣子伶伦,发现长短不同的竹管,发出的音调不同。”

  王举听了,就讲:“人说话也有音调高低,却没有乐音之美。”

  云婵答道:“没错。为了寻找乐音,伶伦每日到凤岭上,聆听凤凰鸣唱。他看到凤与凰栖落树上,鸣唱声音和谐曲调美妙无比。它们各鸣六声,再连声引颈合唱。他就按凤凰鸣唱的两个六声,创造了音乐的十二音律,制出十二根长短不同竹管组成的乐器。”

  丁峰点头道:“古人的传说不无道理,本朝布衣王子朱载育创立十二平均律,已被西洋人认定为标准音调。”

  王举问:“什么是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音乐的一种律制。”丁峰解释:“把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音程,每一个音程为一个半音,音调优美无比,变调转调也非常方便。西洋的钢琴,就是依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

  经过这样探讨,大家终于明白那美妙的天籁之音的来历。

  丁峰采来竹子,截成二尺来长,用烧红的铁钎在不同的位置钻孔,再用小刀把孔镗光,一支崭新的竹笛做出来了。

  丁峰问:“吹何曲子?”

  云婵说:“《霓裳羽衣曲》。”

  他把竹笛贴到唇边,抒情的散板立即萦绕在小院里,云婵随着舒缓的乐音翩跹起舞。王、朱二人击鼓摇铃,一场美伦美奂的歌舞在荒山古庙中演了起来。

  云婵的舞蹈,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神韵四射轻柔婉转。

  旋转起来,像风吹雪花在空中回旋。腾跃之态,如游龙飞向天际。曳在地上的裙裾,就像飘动的轻云一样。

  丁峰看她娇姿百态,似一朵莲花落水,漂浮轻摇令人心旌荡漾。两袖轻拂高低委婉,衣裙旋摆流光过隙,映着外边照来的月光,仿佛看见她正从天上银河款款飘来。

  他兴奋不已,笛音渐趋高昂,云婵俯仰承合,腰肢细软盘旋跌宕。乐声越起越高,鼓点越来越密,那身姿也越舞越急。只见鞋尖点点,分不出人影钗光,宛若细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

  跳到最后,她如飞翔的鸾凤,收住翅膀落下舞袖。伴随这韵味无穷的动作,乐曲也渐转缓慢。飘逸自在的舞蹈,表达一个少女对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对恋人的满怀深情。

  她舞完,王举赞赏说:“书上记载,唐明皇梦见月宫仙境,而得《霓裳羽衣曲》。看来此言不虚!”

  丁峰笑道:“实际上,是他吸收《婆罗门曲》,加上一些西域的曲调改编的。”

  云婵似有些些遗憾:“可惜我的神功已失,且穿葛衣布裙,如能像从前那样翻飞空中,彩带飞舞长袖飘拂,舞蹈更加动人。”

  丁峰安慰她说:“你虽不穿绫罗绸缎乘风驾云,却把神韵全都表达出来了。”

  朱贵问:“云婵姐姐在天上经常跳这舞?”

  云婵说:“这是神仙宴会,跳给他们看的宫庭舞蹈。我们在银河边浣纱,跳另一种舞蹈。”

  朱贵忙说:“跳给我们看看!”

  云婵点头,随即向院子中央走去。

  丁峰问:“吹何曲子?”

  她说:“《西施浣纱曲》。”

  丁峰横笛吹奏,节拍轻快,圆润清脆。

  云婵应声翩然起舞,徐徐而起踏地为节。身不虚动手不徒举,轻盈自如旁若无人。

  突然间,乐音转急,舞步随之加快。翻转拍击如暴雨骤降,似无数雨点落于湖面的千荷万叶之上,又如千颗万粒珍珠,纷纷撒落白玉盘里。霎时间,千姿百态,如涛翻滚节拍明快,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这时,云婵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