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盛唐风流 >

第506部分

盛唐风流-第506部分

小说: 盛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什么还真就来什么,李贞原先便担心事情不会如此顺利,这一听自家商号果然被东宫给盯上了,心不由地便是一沉,只是并不想当着诸子以及一众心腹手下的面有所失态,这便冷着脸断喝了一嗓子。

“回父王的话,事情是这样的,今日一早,就在父王去东宫后不久,商号那头便派了人来,言及东宫一群侍卫抬着几床担架闯进了商号,说是一名侍卫在我商号买了酒是假的,喝了之后,便倒下了数人,要我商号负责赔偿,纠纷遂起,而后,又不知从何处冒出了大批的人手,竟将我商号团团围堵了起来,眼下正闹腾个不休,孩儿等不敢专断,请父王明示。”

被李贞这么一训,李冲登时便被噎了一下,可又不敢怠慢了去,只能是略略稳了下神,紧赶着将所得的消息禀报了出来。

“嗯?”

一听是这么个事儿,李贞的瞳孔立马便是一缩,已然猜到了李显此举的用心何在,毫无疑问,这是在警告,倘若李贞不按其步调走的话,原本的闹事很快便会演变成大搜捕,一想到“常青商号”里那些来不及转移的机密资料,李贞心中的惶恐之意顿起,手不由自主地便摸向了袖子中的那本折子。

“父王,商号断不容有失,东宫欺人太甚,且让孩儿率部前去增援,绝不可轻纵了这帮狗奴才!”

李冲性子躁,一见其父半晌没吭气,自是按捺不住了,怒气勃发地自告奋勇道。

“父王,不可如此,孩儿以为东宫不过在是虚张声势罢了,这等光天化日之下,他又怎敢胡作非为,莫非还真没了王法不成!”

李倩先前便与李冲有所争执,为的便是越王府该不该出面之事,此时见其兄主张出手,他自是不以为意地反对道。

“二弟休要胡言,商号乃我越王府重地,岂容有失,倘若沦陷,后果不堪设想!”

一听李倩跟自个儿唱反调,李冲的面子立马便有些挂不住了,双眼一瞪,拿出兄长的架势,毫不客气地喝斥了起来。

“够了,都退下!”

李贞心中烦躁之意大起,再被二子这么一吵,自是更烦上了几分,气恼地一拂袖,将诸子全都赶出了书房,只留下裴守德一人。

“王爷,东宫此举诡异,可是提出了甚非分之要求了么?”

裴守德到底是智囊之辈,才智非比寻常,尽管李贞尚未开口说明,他已是隐隐猜到了真相,只是并不敢确定,这便探询地问了一句道。

“嗯,看看罢。”

李贞心里烦,实在是懒得多作解释,这便伸手从衣袖中取出了李显所给的那份折子,随手丢到了裴守德面前,有些个心浮气躁地吭了一声。

“洛阳府尹?呵,东宫还真是好气魄,胃口不小啊!既是要我越王府出面,终归不能空口白牙地便是一说罢。”

裴守德拿起折子,飞快地过了一番,吧砸了下嘴唇,哂笑了一下,语气里满是讥讽之意。

“嗯,就两条,一是让温儿回朝,二么,便是承诺不追究前番粮仓被袭之事,要孤日落前给出回复,事情便是如此,守德以为当何如之?”

李贞先前在东宫被李显拿捏得有若面团一般,心里头深以为耻,自是不愿详谈,这便简单地将李显给出的两个要件道了出来。

“这厮还真是霸道,朝局怕是就此多事矣!不过也好,且让他母子俩斗着去,我等大可居间取势,以待来日!”

裴守德可是在李显手下吃过大亏的,知晓此子心狠手辣,行事素来不按常理,每每剑走偏锋,却又都能一击中的,下意识地便不想与李显正面硬抗,只是见李贞满脸不情愿之色,却又不好将话说得太明,这便语带暗示地感慨了一句道。

“从长远看,乱些也好,只是眼下这一关却是不好过,孤若是出了这个面,娘娘那头怕可就不好相看了,终归是须得取个平衡方好。”

李贞本非常人,才智颇高,尽管裴守德说得隐晦,可他却是听出了其话里的潜台词,不外乎是暂且遂了李显的意罢了,虽也明知此等身处屋檐下之际,低头方是正理,可一来心中颇为不甘,二来么,也担心武后那头见怪,虽能赢得李温的回归,可原本武后许下的那些重诺恐就将泡了汤,如此一来,月初参与夜袭的事儿岂不是白忙乎了一场,这可不是李贞乐意见到的局面,只是他又找不出平衡点之所在,只能是将希望寄托在了裴守德的智算之上。

“王爷说得好,平衡方是正理,今其母子之争既起,只会愈演愈烈,再难有平稳之时,于我越王府而言,大利也,至于此事之平衡么,其实并不难寻,太子那厮既是要联名,王爷尽管照着去做便是了,某自有妙策应对之!”

裴守德并未辜负李贞的期盼,只略略一思索,心下已然有了决断,这便自信地一笑,款款地解说道。

“哦?计将安出焉?”

李贞头疼的是无法两头渔利,这一听裴守德有办法应对,精神立马便是一振,紧赶着出言追问了起来。

“王爷放心,此事当可分两步走……”

裴守德捋了捋胸前的长须,自得地笑了笑,贴到李贞身前,细细地交待了一番,直听得李贞连连点头不已,原本紧绷的面色也就此渐渐舒缓了下来……

第六百三十七章各自部署(中)

“殿下放心,微臣知晓如何做了,断不敢误了殿下的大事。”

天将午,东宫的书房中,一名年已五十出头的消瘦官员正躬身站在文案之前,满脸子恭谦地做着保证,这人正是现任吏部右侍郎萧明,其人本是太子李弘手下一员干将,任监察御史时,曾一本参倒了嚣张跋扈的贺兰敏之,遂得以扬名天下,其后,在侍御史任上,因主张年长诸王必须之官而恶了高宗,被一把贬为蔡州汝阴县尉,李弘死后不久便已暗中投向了李显,数年之后,因着李显暗中使力的缘由,接连升迁,年初便已晋升为吏部侍郎,现如今已是李显麾下在朝中官职最高者,此际被召进东宫,所为的正是明日早朝之争,能得此临危受命之差使,萧明自感压力甚巨,但却绝不想辜负了李显的厚望,作出的保证倒是坚决而又果断。

“嗯,萧爱卿的话,本宫自是信得过,明日之事但求尽心便好,萧爱卿只管放手去做,一切自有本宫为爱卿做主,时辰不早了,且道乏罢,回头本宫派人将折子给爱卿送去。”

忙乎了大半天下来,李显已是颇有些疲了,左右该交待的都已是交待过了,李显自是不想再多废话,安抚了萧明一番,便打算就此将其打发了去。

“启禀殿下,越王次子李倩来了,说是有要事要求见殿下。”

还没等萧明应诺,却见高邈已是急匆匆地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疾步抢到文案前,小声地禀报了一句道。

“哦?宣罢”

一听李倩求见,李显眉头不自觉地便是一皱,可也没甚旁的表示,只是语气平淡地吩咐道。

“殿下,微臣……”

被高邈这么一打岔,原本正打算出言请辞的萧明登时便有些子犹豫了起来,试探地问了半截子的话,显然是隐隐猜到了李倩的来意。

“萧爱卿且暂到偏殿休息一二好了,本宫回头再交待于尔。”

萧明能有所感的事儿,李显又岂会一无所察,只是不愿多言罢了,这便笑着一摆手,将萧明打发出了书房。

“臣弟叩见太子哥哥。”

萧明退下不久,一身白袍的李倩已在高邈的引领下行进了书房,一见到高坐在文案后的李显,立马急走数步,抢到近前,甚是恭敬地行礼问安道。

“免了,倩弟此来可是有甚要事么?”

尽管彼此道不同,可对于李倩这个饱读诗书的翩翩少年郎,李显还是颇为欣赏的,言语间自也就多了几分的客气成分。

“好叫太子哥哥得知,臣弟此来乃是奉了家父之命,前来为殿下送折子的,请殿下过目。”

李显有问,李倩自是不敢不答,这便紧赶着从衣袖中取出了本折子,双手捧着,高高地举过了头顶,甚是恭谨地回答道。

“嗯,有劳倩弟了。”

李显点了下头,自有高邈行将过去,接过了折子,而后转交到了李显的手中,李显只是略略一扫,便已随手将折子放到了一旁,甚是客气地谢了一声。

“不敢,此我等做臣下的该行之事也,若是殿下没旁的吩咐,且容臣弟先行告退。”

如今乃是敏感时分,多说便有可能多错,折子既已交过了,李倩自是不打算多留,逊谢了一句,便即出言请辞道。

“唔,八叔身体可还安康否?”

李显并未理会李倩的请辞,而是略一沉吟,一派随意状地问了一句道。

“家父身体甚佳,有劳殿下挂念了。”

李显的问话看似随意,可却令李倩的心猛地抽紧了一下,不为别的,只因越王一系所拟定的应对策略里便有称病不朝这么一条,可如今被李显这么一说,再想如此行了去,那可就难了,真要强行如此做了去,那岂不是在狠打李显的脸,接下来势必要面对着李显一方的猛烈追杀,而这,显然不是越王一系所愿面对的结果,无奈之下,李倩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地回答了一句道。

“那便好,八叔素来身子骨强健,想来是断不会缺席明日之早朝的,倩弟,你说呢?”

李倩的神情变化虽细微,可又怎能瞒得过李显的观察,这一见其面色微苦,便已知李贞那厮还真打算玩退避三舍的把戏,自是不会让其如意了去,这便似笑非笑地调侃道。

“这个当然,家父明日必会上朝,还请殿下放心。”

这都已被逼到了墙角上了,李倩纵使有再多的不满,也不敢当面跟李显发作,只能是一派恭谨状地给出了承诺。

“嗯,那本宫可就安心了,倩弟回去后代本宫多谢你父王一声。”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稍一提点便足以,浑然用不着将话说死说透,李显显然很是满意李倩的表现,也没再多挽留于其,只是笑着吩咐道。

“诺,微臣告退。”

尽管只是交谈了几句话而已,可李倩后背上却已被汗水生生给濡湿了,自是一刻都不想再多留,这一听李显发了话,暗自松了口大气,紧赶着便躬身告退而去了。

“先生,看样子八叔的心思很活泛么。”

目送着李倩出了房门,李显侧脸望向了端坐一旁的张柬之,笑着说了一句道。

“跳梁小丑耳,实难登大雅之堂,不足为虑,倒是圣上处还须殿下去行上一遭。”

对于李贞这只老狐狸,张柬之素来不怎么感冒,在其看来,李贞所谓的左右逢源之策不过是蛇鼠两端罢了,长久下去,那必定是左右不讨好,利没渔到多少,反倒惹上一身的骚,所行者,不外奸臣之道,非人君之相,久后必遭横祸。

“嗯,这个自然,明日既是议决粮仓遇袭一案,父皇该是会上朝才对,可也难保不出意外,左右事情大体已定,本宫便进宫一行也好,萧侍郎本宫就不见了,由先生去打理罢,有事回头再议好了。”

明日早朝若是由武后临朝的话,李显纵使千般部署、万分努力,也断难取得甚正果,这个道理李显心中有数得很,自是不会反对张柬之的提议,这便笑着交待了几句之后,径直出了书房,摆开太子的仪仗,乘着金铬车向则天门方向而去了……

“启禀娘娘,越王府那头有消息了。”

明日的早朝之结果或许将决定很长一段时期的政局之走向,着紧的不止是东宫一方,武后也一样不敢稍有大意,早早便召集了贾朝隐、明崇俨等一众心腹手下商议应对之道,从巳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