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第一王朝 >

第7部分

中国第一王朝-第7部分

小说: 中国第一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朝诗人胡曾是位咏史的专家,写有一百五十多首咏史诗。其中有一首诗中写道:“虞舜南捐万乘君,灵妃挥泪竹成纹”,歌颂和赞美了虞舜和女英的纯真感情。

  灵妃是女英的尊称,她是陪伴虞舜最久的一位爱妃,她痛哭之后,不愿再苟活于世,遂投河而死。

  正是:

  一世英名枉圣贤,

  耄耋南巡历艰难;

  千秋功业成虚梦,

  空留荒冢在人间。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 改朝代夏禹称王
虞舜病死在江南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帝都。

  姒禹的亲信和那些见风使舵极力巴结讨好他的大臣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都纷纷劝姒禹自立为帝。

  面对群臣的劝荐,姒禹却不为所动。他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他想的是要流芳百世,不想遗臭万年。为了树立自己贤明圣德的形象,他没有采纳大臣们的意见,而是出人意料地把虞舜的孙子美叔扶上了帝位。许多人对此不理解,这天下明明是他自己说了算,干吗还要弄个傀儡天子呢?当然,姒禹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因为这样做既掩饰了他迫害君王致死的真像,又显示了他忠君贤孝的美名,可谓用心良苦。

  姚美叔是一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物,空长了一副好皮囊,思想颓废,灵魂空虚,根本不堪为帝。他虽然坐上了帝位,但姒禹并没有给他实权,和他祖父一样,他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天子。好在他这个人对权力并没有多大兴趣,在他心目中,人生的价值就是享乐,天下兴亡无关紧要,每天只要能尽情地寻欢作乐,身边时刻有美女相伴这就足够了。

  其实姒禹早就看透了他,知道他是个不成器的花花公子,之所以把他扶上台,不过是让他帮自己完成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根本不需要他有什么作为。因此,姒禹便极力满足美叔的奢华和欲望,让他终日沉迷于音乐歌舞和美女之中。

  美叔的宫中有妃子和宫女百余人,都是姒禹从各地为他挑选来的美女。他贪色纵欲,日夜淫乐,强健的身体逐渐衰弱。然而,他却对姒禹感恩不尽,认为是姒禹满足了他生理上的种种欲望,姒禹才是他最值得尊敬的人。在他看来,人生的最大的价值就是自身的享乐,除此之外,别的都不重要,至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那都是身外之事,无关紧要。所以,他根本不在乎有权没权,更不愿操心费神地去管理什么朝政。他认为管理国家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既然姒禹愿意代他分忧解愁,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美叔元年(癸酉,前2088),北方的共工氏反叛,与虞舜政权断绝关系,拒绝纳贡。姒禹大怒,再次亲自领兵北伐,征战了数月,终于降服了共工氏。

  美叔十六年(戊子,前2073),由于姚美叔终日荒淫无度,身体日益衰弱,他知道自己阳寿不多了,便把姒禹请到宫中,与他商议后事。

  姒禹走进姚美叔的宫中,瞧见他正坐在藤椅上闭目养神,小脸蜡黄,瘦的都脱了相,料想他也活不了几天了,心中暗喜,便干咳了一声,算是向他打了招呼。

  姚美叔睁眼看见姒禹,慌忙起身离开藤椅,毕恭毕敬地说:

  “老相国来了,请坐,快请坐。” 

  姒禹坐下,问道:“贤君召老臣来,可有事吗?”

  “承蒙老相国厚爱,晚辈当了十几年的逍遥天子,享受尽了人间的富贵。真是万分的惭愧。其实晚辈心里明白的很,这一切都是老相国的恩赐。按理说,这天子之位早就应该是您老人家的了。”

  “天子何出此言,莫不是听了什么闲话?”姒禹手捋胡须正色道。

  “没有,没有,没有任何闲话。只是晚辈近来身体每况愈下,恐怕将不久于人世。找老相国来,就是想和您商量,准备确立你为天子继承人……”

  “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天子年富力强,正当壮年,怎么会想的如此悲观,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姒禹打断了他的话,心里却十分得意,知道他说的都是实话,自己名正言顺继承天下,实现改朝换代的夙愿已经指日可待了。

  “不,老相国,别的事我都可以听您的,唯独这件事不行,您必须得听我的!”姚美叔满脸诚挚,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既然你执意如此,老臣也只好从命,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姒禹假惺惺地说,他心里其实早就盼着姚美叔死了,自己已经年近九十岁,虽然身体尚好,可毕竟阳寿无多了,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他夏禹的天下。

  次日,姚美叔破天荒地临朝,召集大臣祭天告祖,宣布立姒禹为帝位继承人。

  美叔十八年(庚寅,前2071),姚美叔病病殃殃的身子骨居然又活了一年多,这让姒禹颇感意外。为了进一步满足他的欲望,姒禹便再次派人前往江南,挑选了两位极为性感的江南美女,敬献给好色的帝君姚美叔。姚美叔看见这两位袅娜多姿的妙龄女子,眼睛顿时放了光,喜不自胜,深深谢过老相国。自此,他对二女爱之颇深,日夜不离,仅月余便被二位美女靠的油尽灯干,一命呜呼。

  姚美叔称帝的这一段历史,在正统的历史书上是看不到的,为什么呢?因为正统史书都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唐尧、虞舜都是儒家所塑造的圣贤,圣贤怎么可以有这样的不肖子孙呢?所以便把这段历史改写了,让虞舜活了一百岁,又编撰了动人的禅让故事,世代流传,家喻户晓。而真正的史实却被当成了荒诞不经的野史,只能在民间悄悄流传。

  二任舜帝姚美叔死了以后,姒禹并没有立刻即位称帝,他此时已经九十岁,出于政治目的,他将国都迁到了阳城(今河南登封市告城镇)。

  姒禹的政治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很简单,他不想就这么继承帝位,做一个虞舜政权的帝君,而是要改朝换代,建立夏后氏自己的天下。

  姒禹在阳城选择吉日举行了开国大典。

  他以中原霸主的身份谦卑地向臣民宣告:“我夏禹乃一介莾夫,承蒙上天眷顾,万民辅佐,得以平复水患,实在是不敢贪天之功为己功,也不敢枉自称帝。自即日起改帝号为王,改国号为夏!”

  姒禹的一番表白,表面上是尊重先帝,不敢与之处于同等地位;实际上他是彻底否定前朝,不屑与之同流。他对前朝的帝制政权予以彻底否定,他要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王朝制度。

  于是,夏禹在一片欢呼声中正式即位称王,以辛卯年(公元前2070年)为夏禹元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从此诞生了。

  史书上说尧、舜、禹都是圣贤之君,他们传贤不传子。其实这都是后世儒家学者编造出来的谎言,他们把心目中的帝王理想化,创造出了一系列所谓的圣贤。而实际上却是:虞舜为大臣时,网罗党羽架空了尧帝,并把尧的儿子朱放逐到丹水,阻止他回朝参与国政,最后夺了尧的天下。夏禹又效法虞舜,以自己在国中的强大势力,迫使虞舜退居二线,然后又把舜的儿子姚义钧放逐于商,最终夺了舜的天下。尧和舜都曾想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后代,但他们没有能力做到。他们的所谓禅让,完全是无奈之举。

  中国古代从黄帝开始便把帝王称为天子。

  当时所谓的天子,实际上就是各部落联盟的总首领。

  姒禹用十三年的时间领导人民抗洪排险,防治水患,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赢得了天下百姓的敬仰和爱戴。他被拥立为王是当之无愧的。

  姒禹是我国原始社会最后一位部落联盟的总首领,也是新兴的奴隶制夏王朝的奠基者;他是中国远古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开创了“父传子,家天下”的奴隶制社会,把中国历史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姒禹废除了虞舜的十二州行政区域,重新恢复自己治水结束时所拟定的“九州制”。为了便于统治,他打破了原来以血缘氏族集团制划分统治区域的旧的行政机构,建立以“州”为单位的新的地域制行政机构,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禹定九州”之说。

  姒禹从二十岁就立下了夺取帝位称霸天下的大志,足足奋斗了七十年,如今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王位。

  正是:

  艰苦奋斗七十年,

  夏后王朝始建元;

  父死子继家天下,

  中华历史开新篇!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九章 废旧制施行新政
姒禹执政后,首先设立了一些新的权力机构。

  设立三正(天、地、人)六卿(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使国家的政务有了明确的分工。

  三正也就是远古时代的三公,其权力仅次于帝王,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政治协商会主席。

  六卿是各部门的最高领导,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下属各部的部长。

  其次是正式组建常规的专业武装力量,随时准备征伐那些不尊重夏王朝,不肯服从夏王朝,不向夏王朝纳贡和侵犯夏王朝边境的夷戎小国。

  在夏王朝以前,国家平时是不设军队的,只有在外敌入侵时和国内出现###时才临时组建军队。这种临时组建的军队,人员参差不齐,由于缺乏基本的作战常识和打斗技巧,战斗力很差。姒禹总结了历史的经验,首次建立起专业化的正规军队,平时训练,战时出征,有效地打击了外敌的入侵和国内诸侯的叛乱。

  第三,建立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帝王的政治权力。

  史书上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皋陶乃立狱制罪,悬赏设罚,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肖佚礼,民知畏法”(《新语,道基》)。

  在氏族联盟时代(约公元前7800年——前2070年)中晚期,虽然贫富两极分化,出现了贵族和贫民,但这些贵族和富有者都是非法贪污和侵占公有财产所得,他们的财产并不受法律保护。而夏王朝建立以后,姒禹承认了私有制,并且制定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人类社会正式分为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产阶级就是那些贵族和靠各种不正当手段发了财的富有者;无产阶级就是那些贫民和奴隶。

  私有制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某些人私欲的膨胀,弱肉强食你争我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社会秩序也越来越混乱。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打击那些不法之徒,姒禹的夏王朝首先设立了刑法,同时还设立了监狱。姒禹任命皋陶为狱官之长,专门负责处理国中的各种刑事案件。可见夏朝不仅有了刑法,而且已经设置了监狱。刑法和监狱都是阶级社会衍生出来的必然产物。

  第四,姒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纳税制度,叫做“贡”。

  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篇中说:“夏后氏五十而贡”。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也说:“至虞、夏时,贡赋备矣”。可见,征收赋税已经是夏王朝的统治者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上世纪早期,一些疑古派的史学家,不尊重史实和考古所见,盲目的跟着个别歪曲中国历史的外国学者起哄,说中国“商周以前无历史”,完全否定了夏王朝的存在,这是对祖宗的亵渎,也是对我中华民族远古历史的极大歪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