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柒零人三部曲 >

第33部分

柒零人三部曲-第33部分

小说: 柒零人三部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怜悯是爱吗?
  我很矛盾,左右为难。我担心儿子在单亲家庭中受到的影响;担心涉世未深的前妻的未来;担心没有我的丁怎样去生活。丁看出了我的心思,她怕失去我。常常在我怀里流泪,求我别离开她,说她从未这样求过男人。我是如此优秀的男人吗?让两个女人在我爱的天平两端以泪来增重,获得向其倾斜的力量。
  这一切我没有人可以倾诉,因为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赞同我走这一步。那天我脚崴了,一个朋友嘲弄我:“脚上有泡了吧?”我不知道自己的幸福将在何方,也不知道该让感情的天平偏向何方。
  爱一个人好难,爱能多久?窗外,圆月正缺……
  

丁克是一种赌博
青春逝去得真快,过几天,就是我三十岁生日了。将丁克进行到底?还是“浪子回头”,早日担负起父亲的责任?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也斗争好几年了,可始终找不到答案。
  从我本心来说,确实非常认同丁克观念。当然,并不是出于“为国家计划生育做贡献”那么崇高,但也不是像某些人认为的“逃避应为人父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可鄙;恰恰相反,丁克一族,往往是真正具有责任感的。与其在思想和经济等方面都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平白给社会、父母、伴侣和自己压上那么沉重的一份负担,倒不如大家清静。
  其实和媳妇两人经济条件也还尚可,属于“没车有房,工作正常,比上不足,比下略强”的状态。可是,看看周围的年轻父母那份遭罪,心里确实没底。
  正要生小孩儿的,辞职就不用说了,不然也得修几个月的假,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做起来的一摊,说不准就完了,要不就是回来时发现自己的岗位早有人顶替,自己又得从头再来。
  刚生出来的,每天没日没夜,夫妇俩见面眼圈发黑,满脸疲惫,一天踏实睡不了两小时,比过去的包身工还惨;父母能腾出手来帮忙的还好点,可一下子两口之家的常住人口扩了一倍,这房子,又成了问题。
  接下去,孩子胃口好,一个月奶粉就得一两千,胃口不好,上医院更是无底洞;再长点,上好学校,资助费交不起,片内学校,觉得对不起孩子,还影响前途,将来更麻烦……
  刚结婚那会儿,就感觉从单身生活突然向家庭生活的转变挺难适应,现在好不容易刚刚适应了点,让我立刻又得换个角色,还真有点恐惧。现在多好,两人世界,工作紧张之余,还能享受点浪漫,节假日出去旅旅行。觉得不够热闹,养条小狗,又皮实,又省钱,还挺能逗人开心的。这种生活我暂时还没过够呢。
  可是无形的压力也挺厉害。上次回父母家,妈在我们的床头摆了个仿真的大娃娃,那叫一个像!还给娃娃织了好几身小衣服,美其名曰“练手”。媳妇把娃娃抱回我们家,省得二老天天看,天天惦记;这次回去一看,又买了一个!而且比上次那个逼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碰还能哭,差点没把我吓出心脏病。家人聊天,老爸说:“你看你妈,就喜欢小孩儿,看见人家孩子,喜欢的哟……”老妈说:“什么呀,你爸才喜欢小孩儿呢,总说现在小孩长得真好,个个又白又胖的……”我无语……
  我的工作单位是比较传统的那种,领导和同事们一般都是过来人,见面没事就劝我,“该要个小孩儿了”;老同学们也已有不少拉家带口了,问的更直接,“孩子几岁了?”亲戚们更是个个如同战国时的“说客”一般,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摆事实讲道理,每见必提此事。感觉自己再不要小孩儿,简直不忠不孝,大逆不道,对不起生我养我的祖国和人民,压力很大,一碰到这个话题就只好回避。
  最近搬到新的小区,周围基本都是同龄人,发现丁克家族居然比例不小,而且还都立场鲜明。有一回几十个业主聚在一起喝酒,席间有好事者招呼,“不要孩子的请举手?”呼拉一下举手的竟然有一小半,这还不包括像我和媳妇这样犹犹豫豫,流露着羡慕的眼光,手却只是在腿上动了动,最终没举起来的。在这样物以类聚的环境里,心情还稍微放松一些。
  生活总是那么辩证,让人永远拿不定主意。对媳妇来说,要小孩的过程挺受罪的,产后身材还有可能变形;不要家里不好交代,万一将来改变主意,岁数大了可能会更受罪。对敝人来说,要小孩生活质量很可能由小康直降为温饱,而且时间精力更紧张,影响事业;不要完不成“传宗接代”的伟大任务,双方父母乃至祖辈都会有意见。孰轻孰重,真是难以衡量,怎么做都是赌博,而且是以后半辈子幸福下注的豪赌。
  我手中握着骰子,却迟迟扔不出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如何去爱(1)
…送给想要恋爱和正在爱着的人们
  你发觉了吗?爱的感觉,总是在一开始觉得很甜蜜,总觉得多一个人相伴,多一个人分担,你终于不再孤独了,至少有一个人想着你、恋着你,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但是慢慢地,随着彼此的认识越深,你开始发现了对方的缺点,于是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你开始烦、累甚至想要逃避。有人说爱情就像在捡石头,总想捡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但是你又如何知道何时能够捡到呢?她适合你,那你又适合她吗?
  其实,爱情该像磨石子一样,或许刚捡到的时候,你不是那么满意,但是记住人是有弹性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有信心,有勇气,与其到处去捡未知的石头,还不如好好地将自己已经拥有的石头磨亮磨光。很多人以为是因为感情淡了,所以人才会变得懒惰,其实是人先被惰性征服,所以感情才会变淡的。
  在某个聚餐的场合,有人提议多吃点虾对身体好,这时候有个中年男人忽然说:“十年前,当我的老婆还是我女朋友的时候,她说要吃十只虾,我就剥二十只给她!现在,如果她要我帮她剥虾壳,开玩笑,我连帮她脱衣服都没兴趣了,还剥虾壳呢!”
  听到了吗?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只想要谈一辈子的恋爱,却迟迟不肯走入婚姻。因为,婚姻容易让人变得懒惰。如果每个人都懒得讲话、懒得倾听、懒得制造惊喜、懒得温柔体贴,那夫妻或是情人之间,又怎会不渐行渐远渐无声呢?
  所以请记住:有活力的爱情,是需要适度殷勤灌溉的;谈恋爱,更是不可以偷懒的喔!
  有一对情侣,相约下班后去用餐、逛街,可是女孩因为公司会议而延误了,当她冒着雨赶到的时候已经迟到了30多分钟,他的男朋友很不高兴地说:“你每次都这样,现在我什么心情也没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等你了!”刹那间,女孩终于决堤崩溃,她心里想:或许,他们再也没有未来了!
  同样地在同一个地点,另一对情侣也面临同样的处境,女孩赶到的时候也迟到了半个钟头,他的男朋友说:“我想你一定忙坏了吧!”接着他为女孩拭去脸上的雨水,并且脱去外套盖在女孩身上,此刻,女孩流泪了!但是流过她脸颊的泪却是温馨的。其实爱、恨往往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爱不仅要懂得宽容,更要及时,很多事可能只是在于你心境一瞬间的转变罢了!
  当有个人爱上你,而你也觉得他不错,那并不代表你会选择他。你说,你要找一个你很爱很爱的人,才会谈恋爱。但是当对方问你:怎样才算是很爱很爱的时候,你却无法回答,因为,你自己也不知道。
  没错,我们总是以为,我们会找到一个自己很爱很爱的人。可是后来,当我们蓦然回首,我们才会发觉自己曾经多天真。假如从来没有开始,你怎知道自己会不会很爱很爱那个人呢?其实,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会发现的。或许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心目中百分之百的伴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身边会不会早已经有人默默对你付出很久了,只是你没发觉而已呢?所以,还是仔细看看身边的人吧,他或许已经等你很久了!
  有人说:喝酒的时候,六分醉的微醺感是最舒服的。肌肉可以得到松弛,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可爱的,如果你还继续喝,很可能隔天你会头疼欲裂,全身不舒服,完全丧失了喝酒的乐趣。吃饭的时候,七分饱的满足感是最舒服的。口中还留着食物的香味,再加上饭后甜点、水果,保持身材和身体健康绝对足够。如果你还继续吃,很可能会肠胃不适,饭饱神虚,完全丧失了吃饭的乐趣。
  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爱到八分刚刚好。所有的期待和希望都只有七八分,剩下两三分用来爱自己。如果你还继续爱得更多,很可能会给对方沉重的压力,让彼此喘不过气来,完全丧失了爱情的乐趣。
  所以请记住,喝酒不要超过六分醉,吃饭不要超过七分饱,爱一个人不要超过八分喔。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如何去爱(2)
那天朋友问我:到底该怎样做才算是爱一个人呢?我笑着跟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爱情观都不一样,说对了叫开导,但就怕说错反成误导,那就糟糕了。
  如果你正在为爱迷惘,或许下面这段话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即使你不再爱一个人,也只有怀念,而不会怀恨。
  你懂得如何去爱了吗?试试看吧!
  

您真的在那里等我吗?(1)
姥姥去世的时候,我不在她身边。她离开的时候八十三岁,应该是喜丧。
  妈妈赶回老家去照顾她,大姨小姨都在,姥姥已经不太认识人了,而且坚持不去医院。她就盘腿坐在家中的大炕上,嚷嚷着要水喝。小姨端来水,她嫌脏,不喝,一定要喝井里的水,而且很多天不睡觉。小姨认为姥姥是着魔了,鬼上身了,所以才这么折腾,于是请来了“大仙”。“大仙”在家又唱又跳,然后说,你妈妈已经没救了,早应该去了,只是因为一辈子做善事,所以老天把另一个老太太的命借给她,让她多活些时间,那个老太太生前很爱干净,所以她才这样。
  终于,姥姥就这么坐着走了,临走的时候突然清醒起来,把我妈叫到跟前说:“我死后,你别烧我。”其实她知道妈妈是医生,不相信来生转世的,所以一定要把她火葬,她就是怕火葬,就一遍一遍地嘱咐我妈,一定让她答应。后来,姥姥去了,就那样盘腿坐在炕上。
  她走的那天下午,我在广州出差,为公司办市场活动。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突然心里莫名其妙地难受,呼吸紧蹙,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里,不知为什么哭了起来,谁叫也不开门。一个星期后,回到北京,妈妈告诉我姥姥走了,就在我发疯的时间。
  我从小是姥姥带大的。她去世了我一直骂自己没良心,为什么不难过?不掉泪?我不想粉饰说她去了另一个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