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世界名校之旅 >

第33部分

世界名校之旅-第33部分

小说: 世界名校之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旅馆多,那是因为从法国和世界各地到这里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各种档次的旅馆和学生公寓便应运而生,生意兴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巴黎大学(3)
巴黎大学没有宿舍和食堂,学生们自己在外面找房子住,吃饭也在外面,好在凭着学生证,可以在巴黎的几十家学生餐厅吃上经济实惠的午餐。
  索尔邦附近的卢森堡公园,也是学生们爱去的地方。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公园中的铁椅子上总是有大学生坐着。傅雷先生当年留学法国时,就对卢森堡公园情有独钟。
  自由、独立、不受羁绊,一向是法国人最标榜的,这种精神也反映在学风上。巴黎大学没有新生训练、毕业典礼,没有上、下课铃,没有训导制度,甚至也没有所谓向心力、认同感。过了上课时间10分钟还不见老师,学生们就自动退席。而老师讲得兴起,超过时间,学生也可以鼓噪。迟到、早退、旁听……一切悉听尊便。
    巴黎大学与中国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巴黎大学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据有关资料报道,1333年,巴黎大学的神学教授尼古拉作为教皇派驻中国的第二任大主教来到北京(元朝时称汗八里),所以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到北京的巴黎大学成员。
    巴黎大学的汉学研究
  在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华时,西方世界就已经接触了儒家经典。但真正当代学术意义上的汉学研究却萌发于西欧,较为科学地研究汉学的人应首推巴黎大学的阿贝尔·雷马萨。所以,20世纪前半期,巴黎被誉为“无可争议的西方汉学之都”。
  1814年,阿贝尔·雷马萨在巴黎大学开设了中国语言学课程。自此,中国语言学在欧洲进入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被列为专门的学习课程。可见,巴黎大学与中国的交流和交往渊远流长。
  著名学者傅斯年曾经指出:“说到中国学在中国以外之情形,当然要以巴黎学派为正统。”“而近八十年中,以最大的三个人物的贡献,建设出来中国学上之巴黎学派。”这三个人物是茹里安、沙畹和伯希和。
  而巴黎大学中西比较文学讲座的主持人、学贯中西的作家与社会学教授艾田蒲则是法国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的一代宗师,对中国文化了解颇深。他曾与马尔罗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之友协会”,又于20世纪70年代主持编译“认识东方”丛书,主要译介亚洲地区各国的文学作品。
    中法高校间的合作
  近百年来,巴黎大学作为世界顶级高校,一直与中国高校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学术交流、派遣留学生等方面交往与合作日益广泛,它为中国培养了大量著名人士,例如,严济慈、许德珩、钱三强、陈寅恪、施士元、杨秀峰、王力、王毓瑚、汪德昭等等。其中的施士元于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赴巴黎大学留学,是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博士。
  如今,巴黎大学注重在各个方面加强与中国的交往与交流。1999年1月10日,中国书法大展在巴黎索邦大学小教堂举行。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巴黎大学总训导长暨大学区区长布朗歇、巴黎索邦大学校长莫利尼耶等陪同下前往观展。原国家主席###同志和希拉克总统都为展览题了词。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核能、信息、地球物理学、医科、血液研究、轴射研究、分子生物学等
  申请条件:学历证明、成绩单、英语成绩、法语成绩
  申请期限:夏季1月15日,冬季7月15日
  费用情况:
  申请费:300欧元
  住宿费:学生宿舍每月318马克,私房每月每平米22马克
  公共交通费:约每年744马克
  学费及其相关费用:7000欧元/年
  网站:巴黎第一大学:
  巴黎第五大学:
  巴黎第六大学:
  巴黎第七大学: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它创立于拿破仑时代,曾为法国培养了几任总统与总理。巴黎高师是文、理并行不悖的综合性学校,有着一流的研究机构和辉煌的学术成就,大批优秀的顶级人才从这里走出。
  性质:公立,专门性大学
  位置:法国,巴黎,总校在巴黎有3处校区,还在外省郎寨和富尔于夫设有分校
  成立时间:1795年10月30日
  组成机构:6个人文科学院和6个自然科学学院
    历史回眸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高等专科学校。原名巴黎师范学校。1795年创办,后由于政府更迭而几经改组、封闭。1808年,根据拿破仑一世的帝国敕令予以重建,成为培养国立中学教师的学校,并于1810年开始招生。
  1845年学校改为现在的名字。在学科上分文、理两科。文科设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现代外语、社会科学等专业。理科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专业。
  无论在哪一阶段,高师都与时代保持着高度的默契,它为法国培养出无数的杰出人士。如开生物学新纪元的亚雷斯和巴斯德,存在主义先锋萨特,自由主义战士雷蒙·阿尤,共和国总统蓬皮杜,总理兼任国民议会主席的洛朗·法布留斯,西方10大著名哲学家之一、生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以及1968年出现的拯救法国社会于传统陋习中的一代“新人”等。高师是独一无二的,它孕育着革新的激情与反僵化的冲动,推动着历届政府的改革与完善。尽管饱经岁月的磨炼,这所古老的学院在今天仍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血管中仍流动着探索与创新的新鲜血液。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数学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享誉世界,共培养出8位菲尔兹奖得主,4位沃夫奖得主和一位阿贝尔奖得主,其中该校的J-P Serre教授是世界上唯一集上述数学三大奖于一身的数学家。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法国可算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对于那些求知若渴的人们,这里既是知识的海洋,又是科技发展的温床。
    当今风采
  文理并行不悖
  巴黎高师作为集科研与文教于一体的公立机构,其宗旨是“优秀的思维方式”与“优秀的教育机制”结合且相得益彰,为科学工作培养人才,为教育系统和国家行政单位、企业、事业机构输送人才。
  在所有高等学校中,巴黎高师是惟一一所文、理并行不悖的综合性学校。这种平衡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从高层行政领导结构看,校长居庸先生和副校长巴斯蒂德·布吕吉埃尔女士就分别来自文科和理科;而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学生改变行政划分学科界限的努力都体现了这种特色的优点。文理科综合有助于思维空间的扩展,有利于奠定更坚实全面的文化修养,并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招生苛刻却不发毕业证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每年经全国性入学考试从大学预科班录取文、理科学生各约50名,入学考试难度居全国各大学校之首。
  巴黎高师差不多是世界著名大学里规模最小的高校,由于每年只招收200来名学生,而报名的却有几万人,因此入学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有资格进入巴黎高师的学生成绩必须是相当优秀的。
  虽然巴黎高师招收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但巴黎高师既没有毕业证书发给学业成绩合格的毕业生,也没有国家学历证书的授予权。于是经过预科、考试一路冲杀过来的佼佼者们,在跨进巴黎高师门槛后还要到其他大学去注册各种学位的学习。而各大学也都非常欢迎巴黎高师的高材生。有这样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熏陶,巴黎高师培养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菲立兹奖(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总统、2位总理以及大量社会精英。
    四年免费学习 六年定向服务
  就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修业4年,免收学费。前2年学生在一所综合性大学注册学习,以获取大学三年级学习文凭和学士学位。后2年须在本校教师指导下准备中学证书教师全国会考和中学高级教师学衔全国会考。通过会考者可获教师资格。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法兰西学院和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中,该校毕业生分别占1/4和2/5。
  从踏入高师校门的第一天起,学生们就成为“实习公务员”,这个头衔意味着每月7700法郎的待遇,以及优裕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在他们毕业以后,必须为国家企事业单位服务6年。在4年学习期间,学生们可享受2年的停薪假期,他们通常利用这个机会去国外深造或进一步研究自己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如不能为国家公立机构服务则需偿还在校期间所享受的助学金及其他费用。
    学生参与最前沿的科学研究
  很多国家研究机构看中了巴黎高师的人才资源,纷纷将研究室建在巴黎高师。于是有人专门替巴黎高师对这些申请建研究室的机构进行了评估和选择。
  大量一流的研究室带来了大量先进的研究设备,并且更新很快。而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为巴黎高师建设不同的学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不尽的滋养。巴黎高师非常关注新学科的培植,往往前沿科学研究领域一旦出现,就能够很快在巴黎高师发展成一个新学科。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2)
由于初期学生少,有大量的接触最杰出研究人员、参与最前沿科学研究的机会。同时由于人少,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接触频繁。在巴黎高师,跨学科的报告会、讨论会题材丰富,数量众多,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校园生活
  于勒姆这条小街由于巴黎高师而出了名,吸引了众多教育科研机构前来与它为邻,这样在巴黎这个举世闻名的大都市中心就形成了一个以巴黎高师为核心的科学区。这种情况在寸土寸金的世界级大都会里是非常罕见的,证明了法国人对科学教育的崇尚。
  学校校区主要分布在巴黎的4个地方。首先是位于圣·热那维埃夫山上的校区:于勒姆街29号是学校的财务和人事部门。这条街上的45号是文学系科、数学系科及图书馆所在地。46号是生物学系。与于勒姆街毗邻的洛蒙街、埃拉斯蒙街上是物理系、化学系及土壤——大气——海洋系所在地。位于儒尔当大街48号的建筑物里分布着经济系科、音乐学研究室和各种培训中心。
  蒙图日大街上高师校区有一些文理科的研究机构。最后是位于城南著名风景名胜地枫丹白露的校区。它占地50公顷,是生物研究中心所在地。这里还有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各种活动中心,内容丰富的研讨会、讲座也经常在此举行。
  巴黎高师200年来形成了为学生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的良好氛围,如与国际计算机网络连接的计算机设备可供学生自由使用。图书馆全部开架,学生不但可以自由阅读,还可以一次借阅20本,借期可长达1学年;如果有4个以上的学生向学校提出想学习1门新课程,学校教学部门便会马上组织落实。
  课外的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