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玉堂金阙 >

第61部分

玉堂金阙-第61部分

小说: 玉堂金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哥,没错吗?”陆希对袁敞笑了笑,那笑容和哭没什么两样。是啊,她怎么可能有错呢?她就算有错,也是别的错,她年纪还小,长史官不是她任命的,卞家更是和她没关系,卞家能满不乎的闹出命,可见他们平时都多嚣张了……

陆希心里很清楚,这些都应该是大家来安慰她时候说的话,她也打定了主意,不让长辈为自己忧心,一定好好的安慰他们,她不愿意大家为自己忧心,可表哥一问,陆希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如果说从小对最好的就是耶耶和高严的话,那么最和陆希聊得来的就是袁敞。

袁敞忍不住伸手让陆希靠自己肩上,轻轻的拍着她的背,就如同她幼时哭闹时,他总是抱着她去花园看景色,那时候皎皎就不会哭了,而是眼珠子骨碌骨碌转着,好奇的望着周围所有的景色,“皎皎,司长史是什么时候做的长史官的?”

“有了安邑这个封邑,他就当长史官了。”陆希吸了吸鼻子说。

“姑且不是他贪封邑的事,他是什么时候那里放贷和修建水碓的?”袁敞问。

“是一开始就有了吧。”陆希说,大宋沿袭前朝,官员俸禄不高不低,要说饿死不可能,要说过的如何富贵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事都是约定俗成的、心照不宣的发财手段,比如说修建水碓,将水碓建好后,租借出去的费用,也肯定不是司家一家拿了,安邑那边县官之类的,肯定也全分了一分。

毕竟安邑上下也需要打点,不是说皇帝封了一块封地,就能每年心安理得的拿钱了,安邑连带河东郡上下,不说讨好,也是分一份好处给大家,不然那些真正掌管安邑的长官,只要嘴一张,就能凭空多出无数事,一件件一桩桩……总能折腾的让哑巴吃黄连。也是这个缘故,所以陆希一开始知道司家安邑做了这些事,她都没有管,不是说不想管,而是这种连皇帝都心照不宣的事,她根本管不了,只是后来司长史似乎更严重了些。

“那他什么时候让卞良去封邑管事的。”

“应该五岁的时候吧。”陆希记得阿漪来陆家的时候,卞氏已经入门了,但直到生下儿子后,似乎才渐渐被司家重视。

“他逼良为贱的事,发生什么时候?他只干了这一件恶事吗?”袁敞继续追问道。

“当然不是,只是这件最严重,这件事是发生二年前。”陆希派去安邑查司家,一来是想确定司长史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自己猜想;二来也是想给司澈铺路,司澈一路从广戚县逃回,如果不当自己的属官,他也已经没有任何前途了。如果司长史不愿意让位的话,那就把这些证据给他,默认是一回事,可谁也没有真正说过这种事真是无罪的,一旦真抓了把柄,点点滴滴全是借口,可陆希做梦多没有想到会查出这种事。

“阿兄,错了吗?当初就不应该和那些故吏对上。”陆希喃喃道,“阿兄,是让那些故吏、族别放高贷、让他们降低水碓租金,可那也只是提一句而已啊,并没有强迫他们,那些肯听话的,都给了他们分红补偿,并没有让他们吃亏,……”陆希哽咽的说不出话来了,她是有改革,可她改革的对象,都是自己的家族产业,对故吏她是鼓励而不是强求,她没有让他们吃亏啊。她分牛也是分给依靠陆家为生的贫农,很小心的没去触及其他的利益。

“皎皎,故吏不是家奴,对家奴恩威并施,可以达到好效果,那是因为些家奴原本就是比牲口还不如的东西,主要打杀他们,那是他们应该承受的,主对他们好,他们定会对主感恩戴德,可故吏都是大宋的官员。”那些官场上打滚沉浮了多少年?哪会把皎皎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子看眼里?袁敞咽下了下半截话,皎皎只是陆家的女儿啊。

如果皎皎是嫡长子,或者他们还会信服些。哪怕是阿妩,说不定会比皎皎好些,因为阿妩不仅同样都是嫡女,而且身后还有陛下、有太后。“再说除了吴老和司老,不是也有听和阿叔话,觉得们做得对的吗?皎皎,是不是神仙,不可能都面面俱到的,陛下推行改革的时候,也不是所有都赞同的!”

袁敞心中暗忖,皎皎是没有让这些有损失,可那些发家的手段,都是暴利,还根本不用费心,享受惯了,有几个肯真踏踏实实的去赚钱?更别说除了陆家外,其他家都没改。这最怕的就是比较,一比较,再好的事情都变坏了,心总是不足的。也正是这点,袁敞格外佩服起自己阿叔,很多名士都号称高洁、视名利金钱如粪土,可那些都是虚话,阿叔从来不说这些,他是——真敢做……所以连带皎皎都被影响了,亏得陆家还有这个家底给这对父女折腾。

“是错了,但是错的不是这件事。和阿叔为什么要整顿陆家的那些故吏?不就是担心会发生这种事吗?此事不管到底做了什么,总会爆发的,不让他们放高贷,他们早放了,如果今天不查司家,那七条命或许会永久的按下去。哪怕不是二年前发生的,照着卞家的行事,只要卞家不除,过几年依然会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袁敞极为实际的说,“想除掉卞家,就一定要动这些故吏。”

世家和故吏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故吏依靠世家发家,世家依靠故吏朝堂上站的更稳,故吏对世家来说,就是一柄双刃剑。陆家的那些故吏,都是陆说、陆璋时提拔的,那时候的陆家可以说得上是权倾天下,掌控者牢牢把握这一切,那些故吏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可随着两的相继逝世,前梁覆灭、以及新朝对陆氏的打压,此时的陆家已经不需要那么多故吏扶持了,陆家现所需要的就是低调的休养生息。这些故吏已经成为陆家目前最危险的一个毒疮,万一不小心被挑破,中毒的不仅仅是那些故吏,同时还有陆家。所以陆家选择的做法就是,自己把这个毒疮给挑破!

所以陆家对内,一步步的整顿内宅,家奴地位其实从袁夫时,就开始渐渐提升了,皎皎管家后,更是一下子改善了许多,同时陆家的家法也越来越严厉了,整治着陆家家奴的风气。这些陆家以前不是说没有,而是很少有会这么做,那时候的陆家根本不需要,一之下万之上的地位,足以让陆家不用乎这种小事。可如今不同了,陆家虽依然圣宠不衰,可只对阿叔一,且丁凋零,嫡系只有阿叔和敏行两,下一辈几位少君都还没有成年,这时内宅环境尤为重要。

对外,阿叔这些年门生越收越少,也绝少再提拔官员,对于一些老,千方百计的帮着他们另寻出路,竭力的补偿他们,让他们另寻出路,不愿意走的,就养着这些老。尽量让门下低调行事。只是一个过于的庞大的家族,想要将冗长的根枝完全删除,要么就是一点点细水长流——陆家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这也不是陆家的行事,所以就很干脆的快刀斩乱麻!

从陆家处置老吴就可得知这些事定是陆家筹谋许久的,一下子架空了这么多职位,皎皎一个小女孩怎么可能弄出这么多替代的,更别说替代之很多都是陆家收养的孤儿和族,之后又是阿叔一力承担所有的责问,这件事明眼一眼就看出,定是阿叔的所作所为,也只有阿叔才有这权利。

也正是如此,那些故吏才会慌了神,阿叔不是皎皎,阿叔是真正可以掌握他们命运的,他们不敢明着针对阿叔,就只能怪罪皎皎了。袁敞心疼搂着陆希,“皎皎受委屈了,这件事不该是的责任。”毒疮一旦挑破,露出的内里往往都是惨不忍睹的。

卞家这件事,太常见了,不提高官显贵了,就是寻常县令,只要是有实权的,能有几个手上是真正干净的?莫说七条命了,就是再多一点,也只是轻轻一句话就盖过了,有点良心的,不过就出点钱安抚下。良民身份听起来不错,可真正要比,还不如富家的一条狗。这些事情,皎皎不会不知道,她只是不愿意去想。袁敞心中暗叹,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最后出事的居然是皎皎的封地。

“如果早点派去看看他们就好了……”

袁敞皱了皱眉头,“司家是的长史,也是大宋的官员,让去监督,那么要刺史做什么?要诸县置刺史书佐*做什么?是领虚职的县主,而管安邑的是安邑县令,难道还想去管吏治不成?对着别可不能这么说了。有千日做贼,能千日防贼吗?”她一个县主,去监察朝廷官员,算什么?今上多疑,光看他设置典签一职就知道了,封地的王爷都谨慎再三,更别说外命妇了,袁敞顿了顿道,“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司家告知廷尉也好,以后的事就别管了。”阿叔和敏行阿兄都不建康,这件事不是皎皎该管的。

“那阿兄,这些都不是的错,做错了什么?”陆希眼泪这会终于掉下来了。

袁敞拿出柔软的棉帕,轻柔给她拭泪,“们的身份啊。”

陆希怔怔的望着袁敞,袁敞脸上毫无笑意,认真的对陆希道:“们身上吃的用的都是民脂民膏,们享受的东西,是旁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不爱吃鸡,每次都吃到的时候都让挑走,可很多贫民说不定一辈子都只尝过几次鸡肉而已;女孩子们想要身材弱柳扶风,不肯吃东西,可外头活活饿死的数不胜数……想如果哪天这个世上都能填饱肚子,都不用为饿肚子发愁就好了。”

陆希嘴动了动,表哥的想法很好,可是即便是现代,这个问题都没有解决,“表哥,总会渐渐变好的。”被表哥这么一说,陆希心里依然没有释怀,但心情似乎放松了些。

“皎皎,写什么?”袁敞发现陆希似乎不临帖,倒像是写什么书信。

“让再去打听下,那家还有没有亲眷,如果有的话,就多照顾些。”陆希轻声说,罪状不是马上能查出来的,她必须先保护余下的,不然她又要做错事了,她目前能做的补偿,也就只有这些了。“还写请罪书,向高皇后请罪。”她是外命妇,请罪的对象是高皇后。不管旁怎么劝解,她错了就是错了,自己安邑是她的封邑,司长史是她的属官,她早点派去看安邑就不会出这种事了。

袁敞将陆希写了一半的请罪书拿走,“皎皎,这请罪书不用写,说了,这不是的错,报了廷尉就够了。”开玩笑,皎皎这么一上书,事情可就真闹大了,谁家封地没出过这种事,难道都要上请罪书、去廷尉不成?他突然灵光一闪,“皎皎,这件事是‘故意’让司家去报廷尉的?”

“对啊。”陆希理所当然的说,她又不是傻瓜,发生这件事,她当然知道背后猫腻多得很,安邑地方官肯定是首当其冲的问责对象,查出地方官做了这种事,耶耶也,会送去廷尉的,只有朝廷介入,才能让那七条命真正沉冤得雪。她知道或许很多都会与遇上这种事,她可以忍着不去管别的事,但发生自己身上,她一定要管到底。

袁敞突然觉得自己脑袋里嗡嗡作响,她不知道她这么做,很容易树敌吗?她不知道她这个地位,告状就是御状吗?平常告状也就找县令,最多不过太守、刺史,她都捅到顾世父那里去了,她还嫌事情闹得不够大吗?万一控制不住,拉出一长串,她准备和整个河东郡、司州的官员都过不去吗?

不愧是陆家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yuemao投的霸王票谢谢大家的留言订阅支持,O(n_n)O~

典签,南朝地方长官之下典掌机要的官。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权力不大。刘宋中叶以后;多以幼小皇子出任方镇;君主用寒人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